绿林网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读后感100字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读后感100字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是一本由凤凰空间·华南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读后感(一):蔑视一切瞬间视觉印象的艺术形式

为了追求肌理的表现,一些设计师和业主刻意剥去了建筑表面的粉刷面层,以显现砖墙的斑驳和柱身的锈渍,甚至投入极大的精力和乐趣在二手市场上发掘废弃的龙头、载重地板和破烂不堪的椅子,试图营造出独特的肌理。还有的设计师把原有的材料经过处理,使其形成一种新的肌理。自称为感官性极少主义的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马指出,“如今建筑已经变成一种瞬间视觉印象的艺术形式,导致了严重的感官贫乏”。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建筑体验都是可多重感知的,并且强调这种体验的同时性和感官的交互作用。肌理可以唤起人们摩挲的欲望。真正的艺术刺激我们触摸的设想知觉,而这种刺激正是生命的扩展,真正的建筑作品也会唤起类似的强化我们自身体验的设想触摸知觉。

通过各种独特的肌理,建筑师使工业制造的工艺、形式与风格同时蕴涵于建筑表皮中,使建筑既体现了擅长于简单几何形体的高精度加工以及工业制造工艺的平直、光洁和准确复制,又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性、时代性和民族特色。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读后感(二):石材 尤为精彩

石材在建筑中最普遍的应用就是覆面技术,在通过应用天然石块、钻探岩心、地域环境、模块石料及超薄板等材料或是手段后,可以将石材应用设计发挥到极致。

石材该如何设计,是我国石材业发展当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把设计概念引入到我国石材业的发展当中。掌握石材特性对于设计师应用石材十分重要,石材加工应该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充分发挥石材作为自然界天然建筑材料本应该拥有的艺术之美,不仅要发挥其建筑作用,体现出石材纯天然的艺术之美,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使石材产生一种柔性的流动的美感。

对于建筑师来说,石材是既熟悉又新鲜的材料。熟悉因为它是非常传统的材料;新鲜是因为随着现代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新石材的技术可以在项目中实现,这无疑是设计界和建材业合作的成果。将石材艺术与建筑美学结合,对建筑设计师深入了解国内外石材新品种、新应用,解决建筑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起到了沟通与互动的作用。

常用的装饰石材,除了常见的花岗岩、大理石、石灰岩等,还有石英岩、玉石、绿综石、造石、雪花石等,这些在建筑设计中都会经常用到。与诸多私人住宅一样,酒店、体育场所或机场等一些公共场所也都大量使用了花岗岩。

除了传统的大理石和花岗岩颜色比较简单外,天然石材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运用于室内的时候,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项目中,业主可能会提出颜色一致,或者是材料一样的要求。但是由于天然石材是完全来自于天然的,所以不能指望着材料颜色完全一致,它的颜色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而事实上,所有石材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

近些年来,有很多新的石材加工方法不断涌现,使普通的石材从一些常规的应用陆陆续续向更高档次、更高品质或者是更具个性化的方向延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材加工也进一步向自动化发展,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石材产品的使用范围除了公共建筑外,也在逐渐加大。尤其是一些高端的装修,除了对石材的需求量加大以外,其加工的复杂程度也在提升。

《建筑材料与肌理I、II》读后感(三):从表皮进化到建筑应用

著名的进化论生物学家兼作家理查德•道金斯曾在其于1976 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所有的生物体,从单细胞生命形式到结构繁复的人类躯体,都可以被视为 “生存机器”,这是一种数目庞大的、不断繁衍着的多信息基因群,其唯一目的是确保自身遗传谱系的延续。

所有的生物,无论是那些扎根于大地上的、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来维持生命的植物,还是那些强壮、敏捷、善于捕食的动物,为了使其基因一代代健康而持久地复制下去,都必须不断地进化自身。这些基因的突变最终导致了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包括为了生存而作出的行动和反应能力,以及寻找或吸引配偶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为了创造出长久的基因遗传环境而在不断的实践中进化出来的。由于外部环境不是静止不变,而是瞬息万变的,因此,“生存机器”能够通过新事物的循环出现,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并保证自身的生物遗传信息的有效性。

在这里,我们以引金鱼的外膜为例,看看生物表皮的进化。引金鱼(又称“黄纹炮弹”)是一种栖息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珊瑚礁中的热带鱼。这种鱼看起来有两张嘴巴,一张是真的用来进食的,而另一张则是完全由其身上的色素放大而成的假嘴。尽管第二张嘴是假的,但是它却起到了一种非常真实且有效的防御作用。比如说,当引金鱼碰到捕食者的时候,它会利用这第二张嘴传递出一种“我有一个大口,我会吃了你”的信息。它的构成物质和图案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智慧:无需任何实体组织结构,布满鳞片的表皮就能构成一个足够以假乱真的虚拟口。这种充满人格化的谎言(尽管图案本身只是图案,不会真的“说谎”)有助于确保引金鱼基因库的安全性和传承性,它不是一种多余的装饰品,而是一个极具功能性的高效防御系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基因群智慧”案例,那就是,若非出于进食的需要,与其通过重构自身的骨骼和肌肉来塑造一个真实的大口,还不如虚拟一个由色素组成的假口来得更容易些。从这些基因群、鱼纹、表皮效果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事实上,人们现在将建筑物的外表面称为“表皮”(一般是指动物或人体的外部感觉器官)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通过对那些新奇的或不寻常的事物的广泛调查和研究从而获得的一种对现代建筑构造中最根本的进化部件之一——建筑外膜——的另一种深刻理解。当代建筑表皮都在不断地向生物共性靠拢。20 世纪法国哲学家米歇尔•赛尔大胆地把人体的皮肤比喻成一个充满矛盾性的柳条筐,它能把我们体内所有的液体和器官都完整无损地包裹其中,却像一个筛子一样具有外透性。

尽管几个世纪以来,围护系统已经解决了建筑流体和透气性(空气交换)问题,但我们还是采用了更多具有生物新陈代谢性能的新型表皮来包裹我们的建筑物。现在,这种复杂的集成体能以设计巧妙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节能的绿色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等形式,轻易地对能量进行转换并储蓄起来。就像那些为了能在资源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的植物一样,建筑物会更多地利用和吸收当地的资源,以充实自身,从而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彰显其独特的美感。紧接着,一个稳固而具有强适应性的建筑外层将会成为建筑围护其中一个主要的设计,尤其是随着气候的迅速改变。

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中,轶闻证据作家艾伦•韦斯曼提供了一种无需工具就可拆卸木制谷仓的最有效方法:在其屋顶穿刺了一个小孔,然后于数年后故地重游,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无法阻挡的自然风化熵力和生物腐化的共同作用,建筑的实体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分解成一堆垃圾了。然而,今天的大多数大型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却是背道而驰的,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建筑材料的拆卸或分解问题,大量采用那些长期不能分解及再生的杂化聚合物材料,极不利于回收利用。也许,这些复合材料可依靠其稳定性在短期内保证建筑物的功用,但是,这种做法却是极不可取的,因为它违背了进化论中的一个中心论点——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以及种群的扩张,都以环境的承受能力为限,透支环境的承受能力将导致种群的灭绝。这就是为什么生物体永远都不会在不能持续提供养分供应(即可用资源)的地方发展自己的种群。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透支了子孙后代的环境与未来,那么等待我们的就将会是种群的消亡!因此,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种

创新型构造形式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材料的耐候性将会成为建筑环境一个能长期赖以生存的法宝。

然而,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物表皮和非生物表皮之间的行为进行比较的时候,一个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出现了,使得我们不能把创新仅仅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向导来看待。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不是呈线性单向快速地往前发展的,而是自下而上、充满了偶然性与突发性的,还不受控制,在此过程中,新的特性不断地产生出来,然后历经自然环境的反复考验,实现优胜劣汰:当某种特性对生物体有用的时候,它就会被长久地保留下来,直到失去价值并逐渐退化;相反地,当某种性能不符合生物体的生存需要时,它就必然会被淘汰,而生物体则将继续进化下去。在此我们不如先回顾一下现代主义中形式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形式必须服从功能”,但根据刚才阐述的进化论,我们再来看看引金鱼这个例子:对于这种生物来说,如果一个形式上的“假口”能有效地抵御捕食者,或者说很大程度上起到吸引配偶的作用的话,那么这个“假口”就会远胜于“真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形式不必服从于功能。

今天,建筑表皮正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跨学科领域中发展着,其功能、构造和效果也在以一种不断变化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外部的围护结构,建筑表皮能起到吸引注意力、刺激视觉,并引导人们去关注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比起简单直接地(尽管难度相当)研究材料的耐候性,建筑表皮的研究和设计就显得更为艰难曲折了。而这种通常以新式应用和物质变换为基础的“优美而奇特的构筑物”,恰恰为建筑和生物进化之间提供了一种深层次的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