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1000字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1000字

《流影海德园》是一本由张泠著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一):流影海德园当当网购书链接

各位,让大家期待已久的小邪的《流影海德园——黄小邪电影札记》上市啦。下面是购书链接,欢迎多多支持哦。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91971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二):光影世界

《流影海德园——黄小邪的电影札记》,一本书里,有电影,有城市,有生活,有文化,从文字风格到思想氛围,都很是喜欢。作者是电影人,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研究博士生,有着我所艳羡的文字灵性与生活状态。

“爱读书、读电影的人,往往他乡认作是故乡,漫眼看去,就代入了似曾相识的情境,于是日常的体会中得了益处”,序里有这么一句话。她记录迁徙停留过的地方——北京、爱荷华、芝加哥,X,Y,Z……居住过的城市里的电影院、图书馆、街道邻居、花草动物,个体化的生活经历与感悟就如同老房子外墙上的爬山虎,层层叠叠构建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每一个所到之处,都见情感但不粘滞——“似乎惶恐被固定和束缚,安定会否令人锐气尽失,惶然老去?尽管在某些疲惫的瞬间,会想念一个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城市,会羡慕终生住在某个小镇的朋友与那土地和乡人亲密的依恋,那种安宁笃定。距离,给人‘清醒’和超然的假象,也暗示着疏远”。正是这份疏远让她的文字有了伶仃的美感,借用一个电影的意向,就是那只飞进千万人心中的无脚鸟。

对于一个不断迁徙的人,城市与成长,大概是永恒的两个主题。城市更迭,往往就伴随着失去获得失去的循环,而这循环之间,不知不觉走的最远的是成长。黄小邪笔下的成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大佑,那是我不熟悉的韵律和年代,却有相近的惆怅与感念。”过了这么久,终于明白《你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历过这些风尘,也终于明白,了解别人,甚至自己,比翻越一座雪山,要困难得多”。这大概是经历变迁之后最深切的感触,越来越不懂,越来越珍惜那些懂得的。

不论是城市、还是成长,不论是北京还是巴黎,杨德昌还是罗大佑,电影是始终贯穿其中的索引,足迹所到之处、心绪所经之隅,都能在电影片段之中找到映衬。“愈发庆幸,自己选择‘电影’作为终身相伴的研究课题,因其寓意早已超越电影文本、叙事或’电影作为艺术/商业‘讨论本身,延展到文化、政治、社会、历史、哲学研究各个层面。艺术再现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的关系神秘而暧昧,时常彼此影响……”黄小邪常常写到一些我不太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的电影,但是这不妨碍阅读,因为此时电影已经不仅仅关于情节和镜头,而是那些荧幕背后的城市、成长和情绪。

秀美的文字笔调,尤其是景情交融让我着迷,或许这暗合了电影的叙事方式:用情感浸润画面,于是帧帧画面有了所谓情境与格调。时有诗词穿插,或借表心意,或作为副标题分隔文章,如同旧时宅院中停停的素绢屏风,几笔淡墨,让行走有了停顿和呼吸。细密的文字像有精致勾花的亚麻布,朴素但是细致有味。

黄小邪似乎总是自如穿梭于现实与荧幕中,倏忽在北加州灿烂的阳光下行走,又窜入听头下的台湾、巴黎、香港,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在想,她的心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承载着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一个演绎着电影中的笑泪人生,总在那么一些瞬间,两个世界光影重叠,荧幕之光,照亮了现实和心灵。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三):极微之物的寄托

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说过,“这屋里再无其他物品,包括我们自己,能像手绢那般重要。它是全功能的:鼻涕,鼻血,受伤的手、肘或膝盖,哭泣……或是,咬住它,憋着不哭!人处逆境,需要这样的极微之物寄托情怀。”在张泠那儿--我和关注她的人一样,大概都更愿意称呼她为黄小邪--我看到了这样的性情文字。起初以为《流影海德园》是一部单纯的电影随笔集,看了才发现这是饱含深情的一部处女作:糅杂了城市笔记、电影评论、旅思日记、音乐人生,甚至还有翻译作品。文字华且实在,抒情哀而不伤,评析又恰到好处。

作为专业的电影文化研究者,当张泠噼噼啪啪抖出让·雷诺阿、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特吕弗、考克多、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等人的名字时--当然还有不少大陆独立导演如应亮、张律、万玛才旦等等--我看着并没有任何“掉书袋”的厌恶之情。她并没有像其他电影评论家一样,在文章中填斥了大量的电影术语和专有名词,而是以一个点去牵引出一个面,再以面为基点,营造起一座立体感十足的都堡,这好似她的那多年垒砌的光影之城。比如第一辑中写巴黎和纽约,在这两篇文章中引用了至少十部关涉这两个大都会的电影。在每部电影中,一段段奏鸣曲播放着私人影像记忆,从各种不同的调子、色彩、角落、状态赋予城市以生命。而曾经的批评和当下的冷清,其实都是在为艺术家、电影和影迷添砖加瓦,静候时光之光绽开。

再有以点拉线,垂直剖切一部电影的,如《白色树林,红色沙漠》一篇,从“色彩心理学”切入,提到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中色彩融入电影故事本身的变革:“红色沙漠”并非显见性影像,而是作为一种内在视觉流动,如何有效地表达出人的暧昧、焦虑,并在工业世界中对照人自身的感受,企图重启诗意。《芒种》如此,解读《东邪西毒》、《雾中风景》亦如此,直教看过懂得爱着的人点头称是。当然,少不得对比大师及八卦:安东尼奥尼与伯格曼,克鲁佐与希区柯克……他们互相如何不服气,又暗自欣佩彼此。

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本书的确是张泠“十年来的人生和写作总结”,不仅仅是电影文化研究的心得,还有个人成长历练带来的某种痛失。我想每个敢于拿它写文字的人都会多少带着几分惶恐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然而,这也是难得可贵的寻觅和道别之旅。

本书第二辑,彼岸宝岛的私人化影音絮语纷飞。当一个人在现实中亲临影像中的背景、道具时,且这一前一后,一真一幻相隔数年甚至几十年还静默依旧,这大概是最令人兴奋又喟叹的时空旅行了。因为记忆不是等一个人年老,掉了牙齿留下豁口以后才被不时地舔拭。一个人在影音世界的游走,注定得寻觅现实残留的痕迹,以证明自身和记忆存在的确定性。迪化街、牯岭街,台北里到处是杨德昌的踪迹;侯孝贤的风柜、九份,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林怀民的小说,朱天文的剧,这都是恋不得的风尘和往事。在诸多今非昔比的对照中,也勾起自己的岁月倒影。在《拥挤的乐园》中,五首罗大佑的经典曲目背后烙刻着作者过往的花样年华,读来易被感染,深受共鸣。不是文字有多妙,而是真诚,至少一种对自己的青春离而不弃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还有第四辑中的淘碟买书,在多年的漂泊迁移中,能恒守住极微之物的寄托,一直牢牢藏紧着自己的手绢,不失为一种信趣。所以,尽管是一部不完整的书,读来始终十足迷人。

《流影海德园》读后感(四):带我回那片热带岛屿

读黄小邪的《流影海德园》,是在断断续续的时间空间里完成的。回校后忙于重归适应原来的生活及课程换分,所以买的一堆新书一直没时间阅读。首先选择《流影海德园》是因为之前对此书已有期待。话说知道黄小邪还是缘于高科技的发展,微博豆瓣上无意间发现一位电影研究者,微博上关注人上百信息量太大,但唯独每次都会打开黄小邪微博,因为已熟悉她的微博内容十分营养丰富,涉及电影、绘画、音乐,并无平日生活的琐碎及论战叫骂。更重要的原因还有她长期关注台湾文化、电影,所以在我踏上那片土地之前也想尽可能的先熟悉它,可在读完《留影海德园》之后,发现我的了解和感受远远还不够,甚为遗憾。

书分为四辑,第二辑彼岸•音影是我按阅读顺序略过的一章,因为一是想把它放在最后,二是因为一种不可名状的期待。果真也是,当我读完彼岸•音影时,后悔没能在去台湾之前先看到这本书,如果可以按想象中按部就班的来,那么我对于台湾、对于台北的感情应该更加浓厚。想来住在高雄半年,却因各种原因错过侯孝贤导演的《风柜来的人》,回大陆后迫不及待观看后又是一阵熟悉一阵悔意。熟悉的西子湾、轮渡,可能经过的河西路,还有可能身边擦肩而过的阿清。而在从电影画面中反射到脑海中的,是记忆的交替上阵,不由地越发想念南部城市高雄,想念一下飞机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全部都是侵入皮肤的潮湿空气。彼岸•音影第一篇文章是八月岛屿,首先就是杨牧的诗《岛》,想来生活中也全是缘分,在台湾国立文学馆的时候误打误撞参加了杨牧的纪念诗会,听到家人的怀念,文学的传承以及林生祥的歌声,不由的将书的内容和生活串联起来,感觉非常奇妙。也是看完这一辑后才发现错过了那么多应该要去的地方,如“路上一只猫”咖啡馆,辛亥路立交桥(杨德昌电影《一一》中桥下少年感情纠葛的拍摄地),“礼拜五”餐厅(《独立时代》《麻将》取景地),长春戏院等等。一边觉得遗憾一边也觉得收获,因为从中知道了更多台湾电影的原型或意义。侯孝贤电影《好男好女》是以钟浩东(高雄县美浓镇客家知识分子)与蒋碧玉的故事为蓝本,去美浓时完全不知其人,只知美浓有钟理和、林生祥,现在又更为了解一些,虽然是在离开之后。一路跟随黄小邪的文字从台北出发,到台中看见东海大学(杨德昌电影《一一》拍摄地),在台南看见历史建筑以及最钟爱的二手书店,但小邪的行走中缺少高雄。而我对于高雄有关电影的记忆则全部是储藏在爱河边上的“高雄市立电影馆”,无论是免费排票还是电影馆组织的电影节,光影之间让我恍惚忘了此时人在台湾。经常在黑暗的观影室感叹,时光倒退六十几年,谁曾了解今天还有人在为此时此刻有此景感叹万千。去看表演工作坊的《宝岛一村》,频频发现身边有人偷偷抹眼泪,背后故事不得而知,看到戏中大陆来台的眷村人本以为三个月就能“反攻回去”,没想到有的等了一辈子都没能再踏上故土,心中感叹那是经历的怎样的一个时代,那些眷村人经历什么样的期盼直至所有希望落空,仿佛在那一瞬间我也体会到了那种远离家乡无法诉诸的乡愁。黄小邪在此书中不仅谈到台湾电影,还谈到剧作家朱天心,台湾舞蹈家林怀民,台湾音乐人罗大佑,通过她的笔触也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台湾是一个造梦并可能让梦想成真的地方。如果你对台湾的期待是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我想除了台北高雄,其他地方都可能会让你失望。刚到台湾时朋友就曾戏说“要拍几十年前中华MG的戏直接来台湾,景都不用搭”,确实它的街道它的城市风貌还是那个时候的感觉,虽然我们都不曾经历过,但是从书本和电视剧中也有些许了解。它有适合梦想的土壤,让人觉得在这边土地上“一切皆有可能”,那不是缘于面积的狭小,而是关于人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扶持。我在台湾的时候参加过一些电影节,看过很多学生作品。无疑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连学生作品都可以得到老一辈电影人侯孝贤,杜笃之,廖庆松等人的支持,这在大陆电影市场中难能可见。

我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关于第二辑的感受,但是其他几辑仍然吸引着我。每辑没有限制,有关于城市之间的影像,从木草街到小菊儿胡同。也有关于各位导演的作品,从让•考克多到朝鲜族导演张律,她既让我看到熟悉的导演、作品以及背后的故事,也让我看到陌生的名字从而想要更想去了解他们一些,这本书是在不断翻开老回忆并逐渐上色的过程中,也打开了我对于电影世界新的了解和认识。

重庆从冬天一下子跳到了冬天,我终于在这一天读完了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片书评,我将把它好好收藏,或许会时不时的翻起,或许是我能来到草木街的那天。如果生命中真有那一天到来,我一定带着这本书,跟随着文字的牵引,把旧路和新路,好好走一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