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摘抄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摘抄

《可怕的孩子》是一本由(法)让·科克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一):法式水泥花园

2015.9

很文艺,有点像水泥花园,但是偏法式,而且更意识流。没有去刻画心理却让人感到了心理,虚实结合像一个残忍的梦,像四百击一样还原了孩子天然的天真到残忍的破坏欲,也有缺乏交流带来的隔阂。孩子们就是有没头没尾的喜欢与崇拜,这种宅在一个房间达到一种平衡的感觉太让人向往了,各种相爱相杀。这是一个对生活敏感到极致心思极细腻的人才有的洞察力。保罗对达尔热洛的崇拜,热拉尔对保罗的全身心奉献以及之后转移到伊丽莎白身上的崇拜,阿加特对保罗的痴狂,保罗对阿加特的痛苦的爱,而伊丽莎白用残酷的手段就把一切扭曲,缘由是她到死才明白的对保罗的禁忌之恋,他们姐弟俩太耀眼,能吸引人,灼伤人,也最后燃烧了自己,他们对于“游戏”的痴迷,对于现实的摒弃,对于毒药的着魔,对于乱伦之恋的压抑,都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但是,谁又能说最后灵魂相拥升入天堂不再为平庸世俗所困的他们不是找到了幸福的归宿呢?

2017.3

现在有点忘记了 但是不是戏梦巴黎 based on这个啊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二):孩子的实验

恣意地活在自己的堡垒里的——物理的和心理的,姐弟,两个虽是独立个体却被感情所牢牢包裹而不容挣脱。依靠外界的人提供的养分他们活着,有人奉上爱,有人奉上金钱,然而依然没有使他们躲过毁灭性的结局——来自于伊丽莎白的独占欲或是保罗的怯懦。他们终其一生都是孩子,不计后果地不在乎别人地存于这个世界,周围的人像充满怜爱的大人们,对他们予取予求——那奇怪的共居,那甘愿被安排的婚姻,只要他们要,亲密或疏远别人都能给。伊丽莎白是发出命令的那个,她不爱任何人除了弟弟;保罗是一直听任安排的那个,他爱的人都没能在合适的时候予以他回应,甚至是予他伤害。但是他们所追逐的也不是他人的爱,彼此就足够填充生活并相互为伴,向外的一次次探寻均无果而终,战利品不管是他人的钱财还是情意,都似乎不值得珍惜。他们俩的生活像是一场实验,恣意地添加和改变各种元素,人或物都一样,夸大了兴奋和爱,读者像是欣赏一场表演,被吸引,但没有勾起对他们的同情——那结局如宿命般自然,种种矛盾到了极致只能以死亡为谢幕。

小说的语言非常轻巧,法国作家常见的流动般的笔触,近乎诗的叙述。不在一点停留过久,足够的留白和跳跃,而当主人公开口时情感直接而紧迫。书中有很多作者的手绘插图,潦草而写意的,自由的画风很像行文。最喜欢里面一幅描述保罗对达尔热诺的爱,充满了达尔热诺的面孔——“所有他喜欢的面孔都很相像”。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三):阳光下的绞痛

阳光下的绞痛

偷爱警/文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家庭的主梁、辅梁出现严重的虫蛀,整个家,面临垮塌的危险。家里面的孩子们,香火传承。但面对家的房梁,头顶上。那高不可攀,日见严重的虫蛀腐蚀。仅能凭借,肆意烂漫的笑声,冲淡那腐蚀的破败不堪,酣畅的度过一天天,童年人生。

本书的插画,透漏出的线条美感。具有简单随意的性质,并没有将重点文字、重点故事情节,作为插画的主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插画的前半部分,更多的在描写一个“沙滩广场”的延伸。那是孩子们的天堂,无拘无束的嬉戏、打闹、负伤、流血。真实感的游戏场面,体现出“战场”友谊的凝固。渲染与催化之间,逐渐找到一个“偶像”的影子,那个“英雄”,是孩子们崇拜的目标,是孩子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在“战场”上,孩子们所塑造的敌人,都是想熟知的同龄人,虽然每个人的家庭不同,却可以抛却家氛围的困扰,无忧无虑的享受这份融洽。

回到家中,融洽变成一种管制和约束。面对亲人的谩骂与挑衅,再阳光的私人领地,都会被阴云密布,暴雨交加的阻挠与抗力,陷入到困局当中。房间里,陈设的布局,百宝箱的封闭,牢牢地套在一种压抑感之中。插画中,勾勒并表现着,最直抒的情感。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设计,简单、粗犷条的流线,凸显出内容的含义。再好的插画,只是辅助。文字内容才是小说的重点。插画只是立体印象的注解。

孩子们的世界里,需要一些关怀。家庭所不能,给予的一切,在朋友那里,都可以得到宽慰和理解。做鬼脸吓人、偷盗,都是感观刺激的享受,而没有人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没有人教育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并不受欢迎的违规游戏。而这种意外的刺激,带来的效果,使孩子们的快感,燃烧旺盛,喜出望外。其投射出的成长机理,正在变形。

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孤独,关爱的缺失。远不止于此,孩子们开始发觉,这样的人生,或许就是一种快乐权属。放纵的娇惯自我,膨胀着内心的拥有感。姐姐发觉弟弟是她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一枚棋子,无人可以从她的身边将弟弟带走,姐姐越发自私,将这样的爱,纳为仅有的亲密。即使在最好的闺蜜面前,姐姐决不允许任何人,拐走弟弟。那是属于她的玩具。反观,弟弟一直觉得,姐姐就是她的克星,可怕的敌人。从父母离去的那天起,弟弟一直生活在姐姐阴影之下,总是被无端的指责、排斥、攻击。弟弟只能凭着一种怨愤,来平息内心的绞杀。直到有一天,面具被揭穿,玩具被摔碎。弟弟为爱的陨落,姐姐为邪恶,而饮恨离去。姐姐因为自私的占有,付出惨痛的代价。双杀的高脚杯,斟满了镇痛的脓血。

饮鸩止渴的爱,是痛定思痛的离别。孩子们没有在黑子中,找到避害的法宝,却在黑暗中,找到一块遮羞布,遮住那纰漏的残缺,遮住那不见阳光的绞痛。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四):可怕的孩子,可惧的世界

让•科克托将孩子送往地狱,也许他们本来就在地狱,只是没有人,伸手救他们上来而已。

故事中,姐弟之间的持续地相互辱骂,用以掩饰内心的焦躁,他们爱着彼此,却反唇相讥,用恶毒逼退对方,如困兽一般进行斗争,而心中却分明想靠近对方的。

而母亲的死亡,加速了姐弟俩绝望的进程,他们天真的以为自己对母亲的死负有责任,(他们没有办法忽视这场死亡,哪怕他们心里或许觉得这个瘫痪的女人其实是一种负担)他们会忘记母亲,但改变不了他们如同死亡螺旋般坠落的混乱生活。

他们甚至开始欺负弱小,为了刺激而盗窃,他们唯有用这样一种拙劣的方式聊以自慰。他们虽然没有什么经济窘境,同时也缺少人文关怀。

激荡,挥霍光阴,远离世界,整体的环境相当地封闭,几乎是完全与外界隔离开来了。这样,或许是为了展现那个扭曲的孩童世界。

不由得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无人知晓》,同样也是一群孩子,孤立,封闭的生活,困境演化成了一系列的疯狂,抑郁,冷漠,逃避,宁愿以伤人来防止自己受伤害。最终还是一样走入了死亡绝境。

孩子的世界,从来不是我们想像得那样美好。

书中中间部分姐弟俩的情绪的转变也是一种悲剧的象征,意味着在他们心中已经彻底放弃了世界,他们的暴怒刺向了自己的心脏。

姐弟俩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后来伊丽莎白继承了丈夫的大房子,有了很多很多自己的房间,却发现,房间早已失去了本来想象的意义。共同的房间似乎是一种羁绊,而其实质是一种心理的牵绊。

米夏埃尔算的上是是整部小说的最大的牺牲者了,他注定无法进入这些孩子的生活中,就像其中说的「假设米夏埃尔能拥有圣女,他也无法占有圣堂,唯有死了才能进入。」

达尔热洛一直像是幽灵一般盘旋在保罗的生命当中,雪球的记忆,毒药的记忆,一直在找寻达尔热洛背影的记忆,爱着的阿加特或许也是由于她于他记忆中那张脸四曾相识,就像他贴在墙上那些吸引他的明星们,也同样是一张酷似达尔热洛的脸。哪怕他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也同样是和达尔热洛有着不可抹去的联系。

伊丽莎白永远也不会料想到她自己有多爱保罗,那是一种充满母性的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站在母亲的角度爱他,照顾她,这种情感继而成了一种病态的爱,以及强烈的占有欲,她要将保罗留着自己生活中。

经由伊丽莎白破坏的爱情,她自己亦是明白的,终有一天会被戳穿,也终有一天会将自己毁灭。

但就其文笔来讲,并不糟糕,但似乎文字并没有能够好好服务于故事本身。让•科克托的六十幅素描才是整部小说的亮点,具象,意识流,尽兴。

我在想究竟是为什么会演化成为这样一种风貌,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似乎从未长大,他们始终以一种孩子的状态存在,这意味着百无禁忌,意味着无理性,靠激情过活,却分明压抑,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不停的折磨自己。

尽管年岁增长,事事却还是照旧,无论做什么,都,未尝改变。

每一个人,都笼罩一种难逾越的孤独。

这真是一群可怕的孩子,一个可惧的世界。

《可怕的孩子》读后感(五):致现实与虚幻间的诗人

让.科克托,法国巴黎那位优雅的男人、诗意的男人、行走在艺术边沿的男人,我无法早生一个世纪与他相逢,只能在他的书里相见相识;我稚嫩的笔更无法将他勾勒清晰,一个集著名诗人、小说家、画家、戏剧家、批评家、雕刻家、设计师、音乐策划人、电影制片人、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人,在他的去世瞬间都充满了一股浓郁的诗意。

其实,终其所有诠释,惟有“诗”字可将他完全概括。

尽管他从没写过一部音乐作品,却能领导自成一派的作曲家(法国六人团);他几乎没有舞蹈知识,却能创作芭蕾舞剧......在他那忧郁中又锋芒毕现的眼神里,世间一切事物都可染上幻想的色彩,找到创造的动力,在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里,都受到了诗的鼓惑,这就是诗的行为,远超于诗意本身。

理解了这个根本,几乎就可以理解让.科克托,他的诗的电影、诗的绘画以及诗的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意境,让人流连至今。

小说《可怕的孩子》在最初的阅读中,我的心思更多的时候被他的文字节奏所吸引。在这里引用莫里斯.马丁.杜.加尔的一段话很有说服力:"他拥有一切灵动流畅、抒写微妙的天赋,源源不断的诗意,能抓住所有人与事物可笑之处的机敏绝顶的才智,生动明澈的精神……” 我在他满是奇异幻想的文字里感觉到阅读的舒适,又在他营造的现实和虚幻里一步步走进巨大的悲剧。

故事中的保罗和姐姐很早就失去了抛弃他们的父亲,很快年轻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他俩生活在一个布景奇异的房间里,在这个混乱的房间里做着他们的“游戏”。姐姐在嫁人前一刻变成寡妇,她的命运转而又回到了做保罗的照顾者及保护者的身份。正因如此,她的爱超越理智,甚至用计阻止了保罗与她的好友相恋,进而导致姐弟两人双双自杀。

这个悲剧的小说里是否深藏着科克托对生命的另类理解呢?

少时失去父母的姐弟,成天沉迷在一种半醒半梦的“游戏”里不能自拔,如吸食毒品般的病态精神中,充斥着极端的意想,敏感却又脆弱,恰巧如争议不断的科克托,具备了鸦片、双性恋、巴黎风尚、天分、机智诸多特质,颓废与叛逆在他们身上似乎融为一体。

童年就失去父亲的科克托一生似乎都活在这个魔咒里,所以他很多的艺术作品里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连这些“孩子”也变得古怪和捉挟。也许死亡缔造永恒,那对升向天国的姐弟面对现实的尖叫充耳不闻,怀着超乎伦理的感情把身体彻底丢弃。

科克托的语言非常简洁,但字字珠玑,回味悠长。在那些如诗般的语句之后,是映射在我脑海的图像,一幅幅翻阅而过,好一个“一只脚踏进生,一只脚踏进死”。

难能可贵的是,科克托为这本小书画了六十幅素描,悉数收藏在《可怕的孩子》中。这些白描线条简洁,一笔而就,是小说完成几年后在科克托脑海中“喷涌而出”的激情。这一组随情节而来的图画,把小说中的人物从想象中解放出来,有了轮廓和肉体,有了更完整的生命力。它们与文字共同演绎着一群少年激荡的青春,也充分展示科克托多面的艺术才能。读书、赏画,慢慢明白了科克托所创造的“因美所至,直击心门”。

《可怕的孩子》的故事情节不太复杂,但被让.科克托渲染得有些光怪陆离的感觉。一部短暂的青春剧却充斥着许多不安,在他们生命戛然而止的瞬间,似乎已能感觉幽灵在四周漫步。这不如说是来自于科克托对艺术作品的理念,来自于他自身动荡不安的性情。评论界称他是一个真正游荡在艺术边沿的先锋派,不随主流,在传统中冲破界限,开创出自己的风格。

科克托出生富足,从小就随极具艺术才情的祖父每周去听歌剧;他自小接触的戏剧、电影、马戏等等,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化作了诗,在他的内心流淌,并在他的艺术中传承。

要了解让.科克托的艺术作品,一定要了解他是怎样一位怪才。所以,我将满心的好奇都留在了他的文字与绘画之中,留在他的传奇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