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行病的生与死读后感摘抄

流行病的生与死读后感摘抄

《流行病的生与死》是一本由[法]帕特里斯·德布雷 / [法]让–保罗·冈萨雷斯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56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行病的生与死》读后感(一):在“后疫情”时代思考流行病和疫苗

疾病的认识史 历史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但是人的问题在于,一旦知道一件事,就很难再回到未知之前的状态。英文的belief,既是信仰的意思,也是知识观念的意思。获得一种知识,就相当于皈依一种信仰——内心完全顺服的,毫无心理阻碍的,除非来一次新的“洗脑”,否则绝不可能摒弃。每个时代的人都在努力建一座属于当前时代的城堡,知识的堡垒给人坚实的想象,让人误以为宇宙历来如此,亘古未变。 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如此。当代人生了病,就会去找医生,去药店买药——我们视疾病为一种外来的侵袭者,需要靠武器和卫士来协助抵御与驱逐。这是因为我们多多少少了解了现代医学关于疾病的基本观念,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的理论中,人体都本应该是健康的——像机器一样运行良好的——外界的有害物质(包括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对器官造成的损害、细菌和病毒的入侵,等等)涉入,才会使得流畅的新陈代谢生产线迟缓甚至停滞下来。 但是在更早以前,当人们头脑中还无法想象出不可见的细菌病毒,甚至连人体血液的流动诡计乃至人体器官都不甚了解的时候,会如何去理解疾病呢?疾病是身体本身的一种状态?就好像做菜,调料放对了就是一道美味,调料错了就污糟成了倒人胃口的猪食?再或者,疾病是灵魂的恶?因为心灵不纯净,而且玷污了肉体,才呈现出这幅遭了诅咒的模样?似乎匪夷所思。但这都曾经是历史上很“正统”的疾病解说方式: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由四种体液构成,体液平衡则人体健康,体液失衡则产生疾病症状;中世纪认为麻风病人都是不洁的。 以巴斯德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发现了细菌以及对抗细菌的杀菌方案和预先防疫的疫苗。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否就止步于此呢?未来的主题是否就只是应对更多新的病毒和随着新的环境出现的新型疾病了呢?未必。我们和细菌、病毒的共处方式还远未明晰。比如说,细菌侵扰人体,是人体本身出现了问题,才会给细菌可乘之机,还是细菌本身变得强大,才会让正常人体感觉到不适?毕竟细菌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体中和周围的空气中。如此来说,疾病依然是一种诸多因素组合造成的现象,以目前对人体和微生物的了解,所有的理论和治疗方式,都依然大多建立在推测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前途尚不可测的共同进化之路上,未来人类和细菌的互动将是何种模式,是对抗还是融合,最终结局如何,都尚属未知。流行病也将不仅是生物学和医学探讨的内容。 关于疫苗与卫生安全措施 后疫情时代,疫苗早已全民普及。这正是《流行病的生与死》一书出现的背景。人不喜欢生活在恐惧中,因此我们习惯遗忘。历史上曾经惊心动魄的几次大瘟疫,包括黑死病、埃博拉病毒、SARS等,都随着时间的远去而风平浪静,连尾声都虚幻了。遗忘是一种事后恢复手段,但是只有保留记录详细的病例,才能在将来出现类似问题时迅速提出医治方案。《流行病的生与死》的作者是法国资深的免疫学和病毒学专家,也是对抗流行病的一线人员。他们熟悉疾病也了解当前时代的恐慌。因此本书在历数鼠疫、肺结核、埃博拉、艾滋病、SARS等重大传染病暴发事件之余,也谈到了人们的应对及其后续影响。书中也提到了人们对疫苗的疑虑,以及国家社会间对他国疫苗的态度,由此引发关于公共卫生安全措施的探讨。更劲爆的是,书中居然提到了细菌实验!日本部署在东北的“731”部队,其他国家的默许以及美国后来的细菌战……换了英美的作者,恐怕会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

《流行病的生与死》读后感(二):人有病,天知否

你见过显微镜下的病毒吗?我见过!显微镜下的病毒形状美丽,结构对称,我暗自为病毒的千姿百态而惊呼。可是,当我联想起病毒与人类之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据说,病毒的历史要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更何况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也只是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在病毒面前,人类的辈份如此之低,我们更应该像一位小学生,遇见病毒这位老师傅,除了俯首称臣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为吗?

《流行病的生与死》严格地说,并不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老师傅”给“小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史。“老师傅”不会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只会让“小学生”越来越发现世界的精妙——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竟然能在人类社会屡屡兴风作浪,在一次次交锋中,它始终没有退却!始终拥有卷土再来的能力!始终能做到置于死地而后生!

生老病老,是人类无法挣脱的宿命。横亘于生与死、幼与老之间的是病。病,作为一个字,被人类所定义,总是“字”不达意的。你既说不清有多少种病毒,也讲不透病毒的来龙去脉。除了增添恐惧与焦虑之外,似乎人类没有还手之力。 《流行病的生与死》使读者懂得流行病对于人类而言,并不完全是一件糟糕的事。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让人类保持应激状态,在与病毒的交锋中提升斗争本领,弘扬斗争精神。

在生物学家的眼中,生命不是诗情画意,而是数不清的细胞及其基因构成。细胞外层包裹的那层膜对于生命的延续意义非同小可,因为它是防范病毒攻击的首道屏障,如果病毒以奇妙的计谋攻破了防线,那么人不仅仅会生病,而且会失去生命本身。 病毒何时而来,以何种状态而来,人类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发明有效的防御方法。尽管做不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也能让人类习惯于各类传染病智慧地并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可是,当我们不够深入了解过去发生的传染病历史时,你只会变得更加谦逊。至少你需要弄清谁敌谁友。所幸,人类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即使病毒仍然来势汹汹,但人类不再坐以待毙。

《流行病的生与死》读后感(三):从了解流行病史开始,更加关爱生命,关注未来

说起流行病,大家并不陌生。而关于一本讲述流行病的专业科普书籍,这恐怕是最全面的一本。 不得不说,《流行病的生与死》这本书读起来让人窒息。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流行病存亡的科普书,更是人类与致命维生物博弈的历史书。 书中讲述的流行病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人类与微生物共存的过程,了解了自然界的病毒和一些人为伤害的罪恶行径,读起来后背冷飕飕的。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与大自然微生物的病毒感染抗争。 本书虽然是一本公共卫生方面的工具书,但是作者以诗意的手法,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医学专业知识。吸引了张文宏教授为它作序。 《流行病的生与死》的作者是两位法国人,一位是巴黎索邦大学免疫学教授帕特里斯•德布雷,另一位是病毒学家、法国国家发展研究所主任、元生物公司新发传染病及生物安全资深顾问让—保罗•冈萨雷斯。 传染病的流行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传染病就已经存在,并将永远和人类共存。 比如肺结核从新石器时代就纠缠人类,到后来令人发指堪比核战的黑死病,还有天花,以及不断“升级突变”的新冠肺炎,再到天花的“近亲”猴痘等等 ,流行病的踪迹无时无处不在。它时时给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要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作者通过描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传染病暴发事件,回顾了鼠疫、肺结核、埃博拉、艾滋病、 SARS 等流行病,对这些流行病的萌生、发展、消亡进行了陈述。 于此同时,展现了人类面对疾病时的表现,从一开始的蒙昧无知,到后来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带给人类的历史影响,尤其是到近代以来的科学防疫,从疫苗接种宣传到预防疾病的多种有效措施,人类在不断掌握自然规律,千方百计捍卫自己的生命。 过去,人类曾经以为依靠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生素可以消灭传染病,但一次次的新发疫情不断向人类证明:传染病将永远与人类共存。 “画一幅生命给我吧!”“画一幅死亡给我吧!”“画一个病毒猎人给我吧!”“画一个未来给我吧!”分别在本书的序言、文中和文末。作者用诗一般的话术,描绘出一幅幅人类面对疫情真实图画,另外也为我们的未来祈求平安。 毋容置疑,人类的智慧是可以与流行病对抗 。广大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众志成城,用广博的知识构筑起来坚固的长城,来应对流行病带来的危机。 相信只要掌握了客观规律,谨慎行事,谦逊对待,让可怕的流行病不再可怕,人类的未来可期。 张文宏教授告诉我们,要从疾病中看到未来。他说:人类生存于这个生物多样性的世界,注定要和地球上的各种微生物生死纠缠在一起。终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是人类在抗疫史中展现的常态。 我们不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疫情不稳定时也要勇敢面对。 关爱生命,关注未来,从了解流行病的历史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