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摘抄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摘抄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是一本由朱石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一):众生泯没,天才永生

朱石生编著的这套“医学大神”文库系列经别人多次推荐终于借来看了。

全套共14本书,书比想象中的小,是本小册子。但是内容的可读性和有趣性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

第一册是《天才永生:维萨里与实证解剖》。早期人类禁止人体解剖,教会作为有权利的机构,严守着这条禁律。第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是盖伦,他解剖了无数的动物,在解剖猕猴时,盖伦从猕猴的身体构造类比人类的构造,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盖伦的解剖学学说也统御了解剖学领域一千五百年。

这一千五百年间,盖伦的弟子们把盖伦风味神一般的古代医学大师,对于盖伦的学说全盘接受,而且教授本人不能亲自解剖,只是坐在高处的太师椅上念盖伦的解剖学著作。实际操刀解剖的都是没有解剖基础知识的理发手术师,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面:

真正让解剖学走向现代的人是维萨里。维萨里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受祖辈的熏陶,从小就喜欢动手解剖小动物,对万物都有好奇心。成年后的维萨里也进入大学学习医学。维萨里的授课教师们仍然沿用盖伦的学说,教授们不动手解剖,只是照本宣科让学生们做笔记。

维萨里对于这样的教学自然不满意。他偷偷潜入到墓地,那里有被翻出来的尸骨。维萨里在这个资源丰富的骨骼博物馆里对照笔记学习,却不想这里也是野狗们的大本营,于是维萨里多次被野狗追得狂逃,摆脱野狗后,他换个角落继续刨骨头看笔记,看来为医学献身,除了有强大的求知欲,还要有跑得快的身体,不然很容易被野狗咬到。

学成后的维萨里也坚持眼见为实,先贤们说的未必都是正确的,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维萨里敢于站出来质疑古代先贤,也让他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维萨里把自己的真实解剖所见编著了一本书——《人体结构》。

《人体结构》在所有方面都远远超越了以往的解剖学著作,并且维萨里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了盖伦学说的错误认知。《人体结构》也改变了人类对于人体的看法。

从那时起,人们不再盲目相信先贤,任何理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前,都只是一种假说。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二):以人为体

这是我看的《医学大神》最后一本。刚开始在《读库》上看到介绍,以及同学的推荐,对这套书期望很高,但最终看下来,多数给的三星,例外的是班廷的《大成若缺》,给了五星,无论是故事性还是文学性,亦或创新的特殊性,胰岛素的发明/发现都很有代表性。还有弗莱明的《格微济世》,两支甚至三支风格迥异的团队的竞争和合作,非常吸引人,给了四星。还有奥斯勒的《春风化雨》,年轻时的风光和年老时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了四星。还有南丁格尔的《提灯照世》,展现了一个对世人如天使,对亲人如陌路的矛盾人生,以及护理行业奠基的非常细节化的描写。唯一的两星给的是塞麦尔维斯的《邪症迷思》,感觉作者对他投入最少,不仅仅相对此人传奇性很强的一生而言篇幅最少,还包括没有在产科这一特殊医科上下笔墨,以及大量事例基本和wikipedia如出一辙,——有点怀疑作者的相关研究做得太不全。

因为是从后往前读,前面屡屡读到维萨里的名字和他对于现代医学的开创性的贡献,所以真到读到这一本的时候,缺少了一点新鲜感。因为其人生平已据今将近500年,当时留存至今的资料也很少,所以,很多情节都围绕历史上的只言片语来写,故事显得比较凌乱,到头来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见到的他的名著《人体结构》一书中天马行空、充满魔幻色彩的两幅插图,尤其那幅倚案沉思的骷髅。

整套书读了2个多月,名为《文库本》,价格还是太贵了。坚持着每本读完都写个书评,作者尽量克制着不发议论,而我写的主要就是感想。读完第一本,回过头来再看看究竟什么是现代医学,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感觉就是以下几点:

1. 破除了人体的神圣感,把人当作可研究的物体

这在中世纪几乎不可能,研究人体的人就像现在喜欢闻袜子的人一样算作恶趣味的病态,而且还有可能因渎神而被烧。只有随着大航海、文艺复兴铺开,欧洲人越来越自信,才能容忍当时其实几乎仍然毫无用处的人体解剖。这一点,16世纪的维萨里做到了,在他之前其实一直也有人体解剖,但只有他是将人体这个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

2. 将科学思维用之于人体

从将人当作可研究的对象,到将其视同与其他研究对象一样,又是一个鸿沟。这一点,十七世纪的哈维做到了,他将可重复的、排除干扰因素的科学实验引入到人体现象的规律性研究中,既发现并总结了血液循环理论,也用科学的语言传播了这套理论。这离维萨里过去了一百年。

3. 先实证而后理论

十九世纪的菲尔绍之前的医学发现,大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们的传播和应用。这也算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之一,即即使暂时没有获得对现象的理论解释,仍然尊重现象的真实性本身。这一阶段之于科学研究其实在物理学上已经早一百年跨过了,牛顿就已经给出了早已经大量观察和实验证明其真实性的物理现象的数学原理。而在医学,则又过去了两百年,因为人体确实太复杂了,实验条件也非常苛刻,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则跨多个学科,而这些学科,尤其是化学、心理学,在这两百年里也还未见成熟。

4. 总结规律的同时仍然极端尊重多样性

即使相关学科在理论体系上突飞猛进了,医学理论以及药物开发仍然远未能达到“指哪儿打哪儿”的境界,十九世纪末埃尔利希所创导的系统筛选药物方法,直到今天也仍然在使用,其方法相对于传统药物而言,区别甚至可以说仅在于后者主要是利用大自然在漫长历史中筛选出来的药物。传统医学看似比现代医学更强调个性,这是中医衰而不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误解。由于人个体的多样性,找到一个“病-医-药”之间的对应关系往往需要经历比其他自然科学更长的鉴定时间,先要鉴别出病,然后是病因,然后再是多少有些盲目的寻药,每个过程都需要用大量统计来排除多样性影响。

5. 重视大自然的积累

将胰岛素和青霉素作为这本现代医学史的尾声可能有着某种暗示,即现代医学,尤其是药物学,仍然离不开自然物质。联想到屠呦呦所发现/发明的青蒿素,之所以又能引起一阵中医热,实在是因为现代药物研究太难了,所谓“魔弹”,既要精准打击致病体,又不能伤及无辜,这对于进化历史上从未考虑过这种人为干预需求,又至今相对其他生物仍有明显的特殊性和禁忌的人体而言,很多时候还得靠碰运气。实际上现代医学比传统医学更重视大自然的积累,因为它的多样性里蕴含了大量随机性,相当于节省了创新药和筛选药的时间。所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此——生物的基因中蕴含了40亿年的环环相扣的实验结果,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人们可能永远想不到的创新及其实用性检验。

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是人类的伟大追求。但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人生奇遇和创造的来源。这有点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人们总想人为干预生命过程,但需要时刻谨慎于人力的不足和人心的险恶。计划经济下权力的畸形扩张和市场经济下资源的浪费,孰重孰轻其实早有结论,但多数人本能地仍只能对眼下的不确定性焦虑,而对未来被吹嘘的确定性抱有过高的信心,从而很容易主动让渡自己的自由,换取来自不可控的他人的保护。所谓病急乱投医,现实的焦虑,权威人物的振振有词,沽名钓誉公知群体的散落,以及真媒体的缺席,让莲花清蕴之流又登堂入室了。

愿疫情早日结束,使人们能重拾相信自己的信心。请容许“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能够)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最后记录一下,一直以为维萨里是意大利人,实际上他生于布鲁塞尔。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欧盟般神奇的存在。整套书,我给四星。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三):【2021/02/23】『Vivitur ingenio,cretera mortis erunt.』

【2021/02/23】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朱石生 天才永生:维萨里与实证解剖

『Vivitur ingenio,cretera mortis erunt.』

2021年阅读之BOOK14

(阅读时间:2021/02/21-23)

众生泯灭,天才永生。

这句话说得真是漂亮!

虽然没有奥斯勒那本书来得春风化雨,但是见证一位历史人物的发展并且因此作为契机了解解剖这一科学在人类进程上的发展,还是很好优秀的科普小册子。

而且是不难读的小册子。

小学时候是很喜欢看历史类书籍和纪录片的,所以对于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的文明都曾有过深深的痴迷,但当时比较多的还是沉浸在对于联邦制度王朝的权利还有文明向往的自由,医学类的相关书籍几乎没有看过。现在已一个稍微有点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立场再来重新学习这一段历史过程的医学,其实是更为成熟的一种知识获取和掌握。继而我也还真的是在这本书中注意到了许多医生本身家庭就是富裕的,可比起富二代、二世祖,显然通过自己更努力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更为摩登的事情。这种发现蛮受挫的,看多了听多了“有钱人比你还努力”的故事,久而久之就可以在耳边忘记或者自己安慰洗脑自己也不见得特别差,可这些医学大神的人生态度和轨迹就真的在了解之后怀疑人生了——我真的只是凑数的……有财力、有资历、有学历、有能力,完了出了社会还发挥自己的能力。因着真理向过往认定的错误理念去质疑这一点实在是太动人了。想起以前上翻译批评课,指出教授引用诗句的作者处处错误之后,下课后查了一下发现自己真的错了的教授特地在课堂上向我们鞠躬道歉:“我刚才的诗句引用错误了,我要订正一下并且向大家道歉。但是我并不觉得羞愧,因为我是在向真理低头。”

能碰到这样的教授是很棒的一件事。

而享受到那些为了真理在千百年前孜孜不倦耕耘着的学者们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和财富、我们又多么幸运。

所以凡人如我们,是渺沧海之一粟,但是天才,永远活着~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读后感(四):【2021/02/23】『Vivitur ingenio,cretera mortis erunt.』

【2021/02/23】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朱石生 天才永生:维萨里与实证解剖

『Vivitur ingenio,cretera mortis erunt.』

2021年阅读之BOOK14

(阅读时间:2021/02/21-23)

众生泯灭,天才永生。

这句话说得真是漂亮!

虽然没有奥斯勒那本书来得春风化雨,但是见证一位历史人物的发展并且因此作为契机了解解剖这一科学在人类进程上的发展,还是很好优秀的科普小册子。

而且是不难读的小册子。

小学时候是很喜欢看历史类书籍和纪录片的,所以对于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的文明都曾有过深深的痴迷,但当时比较多的还是沉浸在对于联邦制度王朝的权利还有文明向往的自由,医学类的相关书籍几乎没有看过。现在已一个稍微有点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立场再来重新学习这一段历史过程的医学,其实是更为成熟的一种知识获取和掌握。继而我也还真的是在这本书中注意到了许多医生本身家庭就是富裕的,可比起富二代、二世祖,显然通过自己更努力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更为摩登的事情。这种发现蛮受挫的,看多了听多了“有钱人比你还努力”的故事,久而久之就可以在耳边忘记或者自己安慰洗脑自己也不见得特别差,可这些医学大神的人生态度和轨迹就真的在了解之后怀疑人生了——我真的只是凑数的……有财力、有资历、有学历、有能力,完了出了社会还发挥自己的能力。因着真理向过往认定的错误理念去质疑这一点实在是太动人了。想起以前上翻译批评课,指出教授引用诗句的作者处处错误之后,下课后查了一下发现自己真的错了的教授特地在课堂上向我们鞠躬道歉:“我刚才的诗句引用错误了,我要订正一下并且向大家道歉。但是我并不觉得羞愧,因为我是在向真理低头。”

能碰到这样的教授是很棒的一件事。

而享受到那些为了真理在千百年前孜孜不倦耕耘着的学者们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和财富、我们又多么幸运。

所以凡人如我们,是渺沧海之一粟,但是天才,永远活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