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剖无聊》读后感1000字

《解剖无聊》是一本由[加]马克·金维尔著作,未读·思想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剖无聊》读后感(一):我们该如何面对无可避免的无聊?

《解剖哲学》是一本从哲学角度去深刻剖析“无聊”的书。我们都会感到无聊,于是积极的找寻方法去避免无聊,却不幸掉进了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的“无聊陷阱”,因而我们更加无聊越发空虛。

我们在各种开发者精心设计的“界面”里迷失,我们沉迷于刷屏,沉迷于游戏」 得到的却只有商品化的自我。我们想要挣脱桎梏的方法就是深刻认识无聊,直面自我,追求真正的欲望。作者在本书中引用了多为哲学家令的思想,辅助支撑自己的论点,也提出了较多可行性方案。信息量略大,看起来稍微有点费脑,静下心来看会有大收获

《解剖无聊》读后感(二):解剖无聊:解剖之后无聊仍不可解。

内容真的完全不像小书,本来是想看一看关于成瘾机制与无聊的关系才读的,结果被灌输了一大堆关于无聊的哲学反思。

不过这本书真的需要认真地找个安静的地方读,我试图在地铁and高铁上读,但只能抓住一些碎片。

诸如:

“过去,人们认为工作具有类似殖民的力量,它的触角会延伸到对时间的占据和支配,导致工作和非工作时间根本不存在明确的界限。然而,我们目前的状况更糟……无聊,把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新员工,替那些看似免费实则依赖广告公司生存的平台卖力…在这种交易(看似免费)中,你付出的是自己的个性,自由及幸福。”

“人们往往会忽略成瘾的暂时性,仿佛这种状态是不良欲望对健康欲望的稳态侵蚀……时间的迁移…全面自我意识的削弱……”

“我不停地翻页,试图…不久,我忙于翻页这一行为本身,并深感愉悦。”

“屏幕是贪得无厌的”

“用户自愿成为有史以来几家最富有公司的人质”

“想与外界联结的可悲需求”

《解剖无聊》读后感(三):谜语

引文至第二部分无记录

第三部分

◆ 1.永恒轮回

>> 无聊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绝望

阅读时,拿起笔抄写关键词、所想所悟,我的平静又回来了。(此处叠加效果)

这支笔把我禁锢在当下的阅读空间,不再分心。

我算是明白了,高度专注=专注主体+辅助客体。

例:眼看字,耳听歌,手写字,仅适用于本人。

侧向证明,无聊属于单一性重复行为。

◆ 3.关于成瘾的无尽循环

>> 他们提倡,为了尽量缓解压力,要避开容易产生无聊的场合,比如街头或公园。

个人认为,可观察可更新的街头或公园,不是无聊场合。

情侣在街头相拥的感觉,是甜蜜;

孩童在公园玩耍的感觉,是开心;

学生在地铁做题的感觉,是努力;

家人在河堤散步的感觉,是幸福。

以上感受是普遍的,聚焦到个体又是独特的记忆。

◆ 3.关于成瘾的无尽循环

>> :压力总是消极的,需要尽快消除。

如何消除无聊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绝望✅(欧耶)

剩下的章节随缘续读

阅者自辨

《解剖无聊》读后感(四):我们真的“无聊”吗?

“我坐在屏幕前,电视里正在播放网飞(Netflix)的节目,而每隔几分钟我就会听到新邮件的提示音,于是我暂停视频去查收邮件。有时候刚好赶上的话,我会在旁边的电视上看场静音的棒球赛,因为桌上的手机不知疲倦地给我推送朋友们的各种日常琐事的语音留言信息,而其中一些我会回复。我还会在另一个界面上打开网页浏览器窗口,这样一来,如果我想要核实一些事情,就不用折腾我日益衰退的记忆力,还可以在亚马逊网站订购一本几乎被我遗忘的书;或者突然来了兴致,就漫无目的地浏览一连串与我现在所谓的生活关联甚微又转瞬即忘的网页。我没法安心投入任何一件事,更不用说从这些屏幕前抽身离开,回到现实世界。我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兴奋过度。由于将精力投入在各种事情上,我正在自我透支。我成了一具僵尸、一只幽灵,被巨大的科技与资本的牢笼束缚,并据称是为了我的舒适和愉悦。可是啊,可是……在这里,我无法找到自我。”——如果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这段话,那就是:为什么在我家装监控?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里“无聊”越来越迷茫:这些状况是无聊?我一条条的逐一对照,得到的结论是:不是。

直接反对一本书的作者,似乎过于狂妄。但身为读者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凭自己的心愿解读书籍,所以我还是唠叨两句。

就我个人的体验,生活中最常见的无聊时刻,一般发生在等电梯的时候。如果碰上人多又信号不好的电梯,那等待的时间你只能无聊死。可是,就算再长的等待,一般也不会超过20分钟。事实上,认真思考现实时候中的无聊时刻,时间都并不长,至少和大多数已经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里的那些“无聊”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事。可现代人的无聊不是以前的那种无所事事,而是充满了焦躁和急切——这么一对比就能发现,现代人其实是“被迫无聊”:如果撤掉“高效”这个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大多数人根本连休息都不够,哪来时间无聊?

为什么要不停刷手机?为什么会形成一心二用的习惯?为什么无法安心投入一件事?因为这个社会要求高效率,因为我们害怕被抛下。当然,物质被满足后精神出现的空虚问题确实会导致无聊,互联网也确实利用了这个空虚。但娱乐本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普通人成为互联网资本的肥料这个观点我认为作者本末倒置了:以前的人也写日记记录生活的,但可能写完就丢了,是互联网出现后,记录生活才有了价值。

“我们甚至可能渴望达到这种被描述为经典的产品所呈现的“连贯性”水平”这个观察让我惊艳,现在确实有这个迹象,但最后结果是好是坏没必要现在就下结论。

读完本书又让我想起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你想写什么是你的权利读者管不着,但读者能读出什么作者也管不着。这就是我爱阅读的原因。

《解剖无聊》读后感(五):当我们在抱怨无聊时,我们在抱怨什么

第一部分 无聊的境况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他最优秀的一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在繁杂的记忆中,每个成年人都还记得童年那些百无聊赖的时刻,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都不时穿插着一个又一个无聊的阶段:身处悬而未决的状态中,事情虽开始了,却没有任何进展,到处弥漫着不安的情绪,同时还夹杂着极为荒谬、矛盾的渴望——对于欲望的渴望。”

无聊的另一重定义是“对欲望的欲求”;欲望用其停滞来对抗自身,这是无聊的开始。简而言之,无聊是欲望未被满足甚至未被发掘之前百无聊赖的状态。从欲望的角度来理解无聊,是研究无聊可以引发哲学反思的特殊能力的第一条线索。

叔本华是研究无聊的鼻祖,是西方传统中第一个认真研究这一状态的哲学家。生活物质条件变得丰富,生活必需品有可靠的保障,“想要什么”和“要做什么”已经无法直截了当甚至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说:“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动,而这两者实际上也是它最终的组成部分。”

海德格尔关于无聊的观点,在其《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独性》一文中可以窥探,他列举了三种无聊的形式:

①延长等待下的无聊,即时间在我们面前眼神的感觉,由某种经历或世界的特征引起(如火车延误在候车室等待);

②普遍的、略显意外的无聊,通常是后知后觉的,它与世界某一具体特征无关,而与时间跨度有关;(某件事结束后对此觉得无聊);

第一种形式的无聊来自于外界,第二种形式来自此在的内在召唤

③所谓根本上的无聊,即涵盖了“此在”对于自我存在的认知全过程的体验式无聊→→一种彻底的沮丧,对生活任何事情都感到厌烦,厌倦一切。海德格尔指出,这种空虚“使一切事物举足轻重也好,微不足道也罢,都没什么区别了”。

阿多诺的《自由时间》,阐述了现代生活中,“无聊”时刻背后的政治性。后资本主义背景下,所谓的“自由时间”,“休闲时间”根本不自由。可以这么理解,这是因为工作以外的时间也被效用、同化和周而复始的消费循环等命令占据。

阿多诺认为思想自由的、高级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自由活动(看书、艺术),而高尔夫、钓鱼、做木工不是(片面)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作者对阿多诺的观点持选择性的看法,他认同无聊的政治性,但不认同第二点。

“现代工作一族习以为常的一轮接一轮的周末狂欢表明,他们根本无法摆脱工作的全面束缚。因此,当代休闲时间的无聊感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萎靡的外现。当个体切换至工作自我时,这种萎靡感就会下降。根据这种分析,无聊是政治性的,因其投射出在劳动和自我的配置中一切都不顺利之感,个体无望地拘滞于罗网——我在其他作品中称为“工作理念”(the work idea)——之中”

无聊的正向作用(无聊的创造性):它是沉思和创造性观点产生的起点。因为无聊迫使我们去思考某些问题。以及对照海德格尔划分的第三层次的无聊,其结果正说明无聊所带来的持续性痛苦,使它有了激发哲学态度的潜力。

综合以上观点,作者对“无聊”进行分类:

1.作为哲学起源的无聊:感到无聊的体验引发了存在主义危机,严重到足以让一个随和的人产生自我怀疑;

2.精神分析式无聊:剖析一个人无聊的、漫无边际的外在状态,是自我剖析的重中之重

3.政治性无聊:阿多诺的观点

4.“创造性”无聊:一种对无聊报以正面态度的看法

5.新自由主义无聊:我们自己隐约意识到专注于自我是徒劳无用的——这种初现的认知就是新自由主义无聊的根源。(探究一些作者称之为“界面”的案例,来解释这种无聊是如何发生的)。我想大概可理解为,移动互联网和界面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了被消费的目标,在使用互联网和界面时,我们看起来似乎是自由的,我们选择想要浏览的页面和内容,但实际上,我们其实是在自我消费。

当前,无聊是经济领域不安情绪自然延伸的产物:人们千方百计地升级,疯狂追求速度和满足感;最糟糕的是,对那种似乎总是存在于别处、为他人所享、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没完没了的妒忌心理,内心的幸福感被摧毁。这些现象四处蔓延,让问题加剧。

第二部分 理性的虚无

由界面引申开,作者意阐释界面带来的种种状况,“后真相”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因其既触发了我们的孤立感,有在我们试图通过不断的刺激来克服这种孤立感时,激发了不为人知的绝望。

以脸书和推特为例,界面的推荐方式和算法,它鼓动人们对任何事件表态的功能,使得这片言论空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足够自由和理性,激进的、刺激过度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客观地说,科技是中立的,但使用科技的人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它的倾向和偏见往往会随着易用性和熟悉程度的提高而被淡化,却在事实上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和态度,甚至塑造了我们不安定主体性的基础。”

作者的观点是,21世纪的新型无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其中就包括媒体循环无休止的内容播送。同时有观点认为,真理取决于语境,某个说辞的合理性,取决于特定的解释框架或方法。

第三部分 自我的危机

关于成瘾的无限循环:当我们专注于消除无聊,或将无聊转化为创造力或进一步的消费时,我们纯粹在(可能是无限期地)推迟与自我的对抗,而这种对抗对自我至关重要。无尽又无望的旅程往往都是无聊的,然而,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踏上的旅程。

第四部分 我们该如何继续

我们不应该逃避无聊;因为它标志着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状态出了问题;

当代的无聊是现代性一种结果,更是工作和休闲的政治建构造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甘愿沉溺在界面所提供的信息的刺激,某种表面上的忙碌状态时,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摆脱无聊,那只是为了避免自我与欲望之间产生任何冲突的尝试,这里面隐藏着懦弱。

界面和媒体不是中立的,只要我们允许,他们就会成功地让我们上瘾。

我们不能因为觉得艺术无聊,而拒绝艺术。无聊的艺术是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正如作为哲学思考对象的本身无聊一样。

无聊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发达国家尤甚),个体都存在本质上的孤独和自恋。

我们可以自在漫游,不迷失,不无聊,还能敞开心扉去体验生活。我们的大脑不用再去想压力和拼搏,我们在内心深处寻求平静,在那里,我们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未完成的计划,没有各种自相矛盾、交互缠结的对欲望的无谓渴求。

我们无法逃避自己的欲望,但也许我们可以控制它,也许我们可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那样,来约束或塑造他们。不过至多也就如此了。“我认为,接受这些真理就是爱自己。”

远离新自由主义无聊,转变为哲学上的无聊,这样一来,停滞和静止的感觉,无事可做的日常刺激反而会开启反思的大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