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摘抄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摘抄

《25堂文学解剖课》是一本由[美] 罗伊·彼得·克拉克 / Roy Peter Clark著作,后浪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一):《25堂文学解剖课》:写作人人手必备的一本工具书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最佳的写作方法,但他们是从哪儿学到这些的? 在笔者看来,就是解剖文学经典,进行X 射线阅读。

没错就是这本《25堂文学解剖课》。

在阅读过程中,作家会像普通人一样,去获取信息,去寻求替代性经验和阅读快感,但却能比普通读者看到更多的东西,就好像他们有第三只眼睛。 或者戴了一副前些年漫画书里的那种X射线眼镜。 有了这种特殊视力,他们就能看到文本表面下的东西,看到构建文章意义的那个特殊装置。 文章“零部件”的力量 与许多人一样。 在阅读过程中,作家会像普通人一样,去获取信息,去寻求替代性经验和阅读快感,但却能比普通读者看到更多的东西,就好像他们有第三只眼睛,或者戴了一副前些年漫画书里的那种X射线眼镜。 有了这种特殊视力,他们就能看到文本表面下的东西,看到构建文章意义的那个特殊装置。 体味经典文学的精到之处,透视伟大作家的写作秘诀。 这本书是从海明威到福楼拜,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杀死一只知更鸟》,从小说到诗歌,从戏剧到科普文学,同时也是为文学爱好者准备的一次盛筵。 以作家的眼光来阅读文学作品,解疑“经典作品何以经典”。 引领读者的目光直抵文本内部,让读者不仅享受阅读快感及“明快”“悬疑”“延宕”等效果,还能拆解文本,看到这些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在阅读中发掘写作技巧,掌握文学大师的写作策略,作者梳理了他阅读时得到的写作技巧与策略,罗列在每一章节的末尾,让读者也能把大师级的写作技巧化为己用。 其实有人提问,在阅读时,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众人盛赞的海明威式的文风究竟好在哪儿?普拉斯在她自传体小说《钟形罩》的开头,为什么会突兀地提及一对间谍夫妇?一本一半篇幅都是食谱的书,为何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若任由眼睛滑过书页的表面,这些困惑是不会自行消散的。唯有深入文本内部,你才能获得解答。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洛丽塔》,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最蓝的眼睛》,罗伊·彼得·克拉克对文学史上的33本经典名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一一拆解其中的巧妙机关。 现在,他邀请你戴上“X射线”眼镜,与他一同解读词语间的丰富意涵,从而拨开你眼前的困惑迷云。从此,你不仅能像作家一样阅读,读出作品的深层含义,还能从中领悟大师级的写作技巧,并化为己用。 这是一本极富感染力的、热情洋溢的文学指南,引导你如何成为一个更为主动的读者。这本书是对伟大文学中的丰盛内涵的一次礼敬,展示了这些内涵是如何跨越国界和海洋、传达到读者处的。 克拉克在写作技巧方面已经出版了一些很棒的书,但当你以为他已经穷尽了这一领域时,他又更深地钻进了书页,并从中发掘出了优秀写作所需的技巧。 凭借着生动、富有趣味的笔调,以及鼓舞人心、切合实际的建议,这本书和他的《写作工具》都是写作者的必备读物。同时,我也向文学爱好者推荐这本书。 这本令人愉快的书是学生、写作者,以及任何想对经典文学了解得更加深入的人的最佳选择。 诚实的作家会告诉你: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花招可耍,唯一的要诀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细读、精读,用X射线去透视着读。罗伊·彼得·克拉克破译了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但他并非想让我们模仿它们。 他想让我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写作魔法。 罗伊·彼得·克拉克对写作这项技艺很是在行,他深入钻研了《李尔王》《恶棍来访》等经典作品,发掘了铺垫、双关语、轰动效果、重复、独白等写作工具。无论是对新手还是对行家来说,这都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 罗伊·彼得·克拉克是一个发掘不尽的宝库,他蕴藏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宝藏。 曾取得中世纪文学的博士学位,现已在波因特学院,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学院之一,任教超过三十年。他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界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教师之一,培养出了包括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在内的众多杰出作者。 罗伊·彼得·克拉克已就写作、阅读、语言和新闻写作出版了《写作工具》,《语法的魅力》等19本书。 作家戴夫·巴里说:“在我认识的还在世的人当中,罗伊·彼得·克拉克最懂写作。”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二):大道至简,读好一本书也是同理

沟通需要讲究艺术性,甚至涉及个人利益时的关键性沟通更要讲究“战略”,以防止罗里吧嗦讲了很多话,把自己累的够呛,对方却并未听懂自己阐述的关键点,或是想要通过与对方沟通达成的最终目的化为泡影,毕竟现在是高时间成本时代,自己和对方耗费出去了,一定要有所结果才对得起那一分一秒所流失的时间才是! 近期因为工作的原因与相关人员沟通,期间因为沟通不顺畅,我们都持有不同的观点,再加自己当时情绪有些激动,不由得声音大了许,但当时我立刻意识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与对方产生争执,而是清晰自己“讲话”的目的性是什么?便立即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法与语气,尝试将自己的意见以建议的形式与对方商讨,最终的结果终于达成一致!与人沟通,事先也需要在大脑中列出大纲,清晰自己要怎样讲话才最为合适,而非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所谓肚里有货,口中方有分寸。我更是一直认为沟通与写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果不其然,在[美]罗伊•彼得•克拉克所著《25文学解剖课》中找到共识。 1.刻意培养自己的X双眼,让自己的大脑多个回路。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我们听得太多次,可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个层次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什么有些文学名著,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能够经久不衰,使更多的阅读爱好者步步追随!那是因为阅读者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而且还能了解作者的世界和思维方式,这是一件多么奇妙而充满乐趣的事啊! 仔细的看一些书名,会发觉根本不可能放在一起的两个词,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第一感觉就是扑面而来的清风和暖暖的阳光,一直很期盼能够有机会阅读这本名著,去感受作者书中传递的思想与情感。 实名羡慕可以通过各个优美的文字将思绪完美的表达出来的作者们,为什么他(她)们可以做到这样,而普通的我们却无法完成,那是因为前者在积累大量的阅读的同时,已经拥有了一双灵动的X双眼,在大量的阅读的同时前者也在“扫描”作者的写作思路,在阅读的同时也在思考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 就像《罪与句法》的作者康斯坦斯•黑尔所说: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花招可耍,唯一的要诀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细读、精读,用X射线去透视着读。所以要想写出优美的文字,前期的准备工作仍然是大量阅读的积累,所谓的X射线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阅读方法,同时也可以理解是带着“心”去阅读。 2.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让自己先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此前我总认为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该是同步的,更是无法理解改变自己先更改自己的思维方式,然而在一次完成技术性岗位的考核后我才发现人要改变先从思维改变这才是核心关键。当初作为一位新手,面对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挑战纯属是睁眼瞎状态,更不知从何下手,但迫于工作压力自己必须得学会,当时那种崩溃的感觉现在还历历在目,后来经过一周的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一定要攻下这个难题,在大脑中一遍遍的演练操作过程,甚至在每晚睡觉前都会将操作过程再过一遍,就这样一周以后我真的可以独立操作,我完成了在一周前自己认为不可能学会的技术。 作为成年人,工作中的独立思考方式也是技能之一,不能过份依赖其他同事和周围的力量,自己的内心和大脑才是关键的核心力量。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都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为什么有些起步相同的人在经过一些年后,会比其他同类人越来越优秀,至少思维方式也都超前,其中阅读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我身边但凡优秀者,大多都有热爱阅读的习惯,他们往往也是朋友中的精神领袖,但凡朋友们遇到人生的困挠也都会第一时间愿与他们沟通,而征求一些宝贵的建议。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一点点拉开,不愿浑浑噩噩的度日,想要活得越来越通透,就先从静下来心来认真阅读一本书开始!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自己的思想和心态。书乡沉浸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三):提升写作技巧,解剖文学经典

《了不起的盖茨比》、《洛丽塔》、《愤怒的葡萄》、《钟形罩》等一部又一部文学作品成为经典,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不仅仅没有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反而像酒一样经过时间的酿造越来越醇香迷人醉人。

这些经典作品它们是否存在着某种相似与契合,这些文字背后是否有着相通的公式。我们总是会感叹大师传奇的一生,感慨于经典作品的震撼,却鲜少有人能说的明白这些故事这些文章经典在哪里,这些文章中有什么样的技巧可以为我们所用。

每一部文学经典中,我们总是会找到一些触动读者心灵深处的情节,是这些情节使读者欲罢不能,不能停止对文章的品味浏览。正是因为这些情节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到作者在这些文字中表达出的情感,而读者也会为这些情节的创造者深感折服。如同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经典的背后是否也有如此的相似之处呢?《25堂文学解剖课》就将这一部部的经典之作搬上解剖台,将其置于显微镜下,为我们剖开血肉将血脉骨骼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5堂文学解剖课》

《25堂文学解剖课》中的x射线眼镜于我的理解其实就是细致的品读文章,从词到句细细咀嚼,将文中的血肉剥离开。以下是一些日常中我们可以用在写作中的小技巧:

1.重复

重复不等于冗杂,适当的重复可以让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情绪。

2.将重点放在句尾

读者更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句末,当我们把想要强调的内容放在句末时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遐想。

3.做铺垫或埋伏笔

做铺垫个埋伏笔更像是文章中的小机关,当读者发现其中的奥妙时不仅会跃跃欲试反而会有一种满足感。铺垫于伏笔也会使得文章的整体性更强仿佛有些事情的发展走向在冥冥之中已经注定。

4.善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同文字一样也有其情绪,用好标点符号同样会增添文字的感情色彩。在文字与符号的完美配合下文章才能更有滋味!

5.自然环境可以与事情的发生无联系

自然环境不会随人类的悲哀而改变,晴空万里也会有人在承受磨难,狂风暴雨下也会有幸福时刻。当环境与人发生的事件不存在关系时,这个故事反而会让读者感觉更真实。

文章中每个小节的最后都有一部分写作课,这部分内容对于想提升写作能力的人来讲值得细细品读。其实文中提到的许多经典书籍我并没有阅读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也是一本阅读指南,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许多经典的作品根据节选的内容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文章中同样也有许多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内容,第1次阅读可能会感觉较为生硬,感受到文化的不顺畅,但是多次阅读后当我们了解这本书的整体的脉络之后,我们会扩宽我们的视野了解更多西方文化。同时我们会发现这本书也有助于我们再去品读一些经典的作品,经典的文章,我们越来越理解那些文字背后流露出的人生与智慧。

图片源自网络

文中很多相关字节字音的研究,因为对许多单词的理解不够熟悉深刻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大概也是文化跨越的一大阻碍吧。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四):送你一副X光眼镜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跟别人聊共同读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人家怎么从故事中读到那么多内容?或者,看别人写的文章时忍不住拷问自己:这本书我是真的读过吗?怎么这么多内容没有读出来?

那也许你缺的正是罗伊·彼得·克拉克在《25堂文学解剖课》里提到的那副特殊的眼镜,可以构建文章意义的特殊装置,也因此设法拥有特殊视力,可以看到文本表面下更多的东西。

在这本书里,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对30位作家的33部作品进行了X射线式的分析。选择不同的角度切入,去了解作家为什么会这样写,让读者理解怎样读才能发现作家的匠心独运之处,这样的解读仿佛给读者送上了一副X射线的眼镜。

他解读的作品从经典小说作品到诗歌、非虚构读物,解读的作家从海明威、狄迪恩到莎士比亚、蕾切尔·卡恩,解读的角度从文字游戏到视角、聚焦的角度以及结构特点,并在每个章节后都有一个“写作课”的总结性概览,可以看到透视效果的规律。如果书里提到的作家你都了解,提到的作品你也大多读过,我相信这幅眼镜会更好用。

在25章不同角度的X射线阅读中,有几个章节是同时阅读不同作家和不同作品的。比如《寂寞芳心小姐》和《恶棍来访》主要谈的是“文本中的文本”,即作品中的信件,标牌、广告牌甚至有PPT讲稿,用各种形式的文本来说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文本起到的特殊作品和对读者的引导。

作者还用到《李尔王》和《愤怒的葡萄》这两本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作品,去谈“对人物的考验”,用冯内古特的建议去看作家是如何创造出一个人物,努力塑造他们,让读者认同他们的努力,然后让他们遭受各种痛苦,像一个虐待狂一样去折磨人物,给读者带来阅读作品的间接人生体验。

特写镜头、远景拍摄这样的词语看上去是在描述电影的拍摄手法,但同时也是文学的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观察”时也会用到这些视觉艺术的方式,比如视角、大小缩放,在“X射线阅读盒马、维吉尔、希区柯克和罗斯聚焦的技巧”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荷马已经在故事中运用了群体性的定位镜头。

在文学作品中,叙述者是在用文字直接讲视觉形象传递给读者,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或复杂情形下,需要用某个特定人物的眼睛来传递,即用他的“视角”。在阅读中发现视角的转换,就能感受到作家是如何神奇地把文字变成了摄像机,让你在这镜头下流连于文字打造的世界中。

在解读的各位名作家之中,我发现作者用X射线阅读了不少女性作家的作品,例如用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来谈故事引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故事中的那个神秘滴答作响的计时器;用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来看重复与冗余以及重复中的变化;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优秀的美食作家M.F.K.费雪的《如何煮狼》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计划找这部作品来一读;而蕾切尔·卡森和劳拉·希伦布兰德这两位打破女作家只能写爱情和感情故事偏见的作家,她们的文字中敏锐的知识洞察力和清晰的逻辑,以及自带慢镜头效果的语言特点,都令人印象深刻。

和广受欢迎的托马斯·福斯特的作品《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相比,两位作者都是学院派作家,都是大学教授,但《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涉及到更多文学作品(200多部),更多从读者阅读角度给出诀窍,而《25堂文学解剖课》则偏重从作家创作角度,对文本逐字逐词细读挖掘的功力绝非一日之功。两本书结合来读,从读者也就是“我”的感受,到作家是怎么创作的,也就是“他者”的感受,两个不同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也算的上是相得益彰了。

略有遗憾的是,本书中对一些作品的拆解细读,作家对语言的拿捏妙处必须要看英文原文才可揣摩,虽然书中没有略去相应的英文,但是囿于语言差异,妙处总会打些折扣。

当然,如果太多作品没读过,也会影响到阅读感受,但如果因此能在未读书单上再增加几本书,读完后再来读本书,相信也会更有收获。

《25堂文学解剖课》读后感(五):阅读50遍《25堂文学解剖课》后,我悟到了3个阅读真相

一转眼2021年快过去两个月了,大人们开工上班的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而小孩也差不多要准备开学了。

而过去的2020年,你有过什么值得一提的辉煌事迹吗?

有的人说我一个月读了30本书

还有的人说我写了读书日记

......

那么,让你现在回忆一下当初读的那几本书,你还想起了多少呢?

当初读可能只是觉得很有趣,很好玩,但是一本书真正读透读懂,或许还需要一些方法。

《25堂文学解剖课》是美国波因特学院的罗伊·彼得·克拉克的著作之一。

克拉克教授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界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教师之一,培养出了包括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在内的诸多杰出作者,曾出版《写作工具》等19本书;而他所任教的波因特学院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学院之一。

在《25堂文学解剖课》这本书中,克拉克教授将阅读文学作品比作带上X射线眼镜去解剖作品,将作者的衣服“剥光”。

作者在书中说过:

从而实现看透“骨架”和“血肉”的目的。全书一共深度剖析了30位作家的33部经典作品。

作品类别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科普文学等多种。克拉克教授写作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教读者如何“读懂”一本文学书。

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写作者的角度去理解“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本质所在,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大师的写作策略;既看得出妙处所在,又能为己所用。

通过对这段文字进行详细解析,克拉克为我们提炼出几条非常实用的写作技巧:

1、寻找最微小的内部细节,去展示人物内心的复杂世界,往往包括面对生存产生的消极、疑惑、痛苦的感受,背负的十字架,遗憾的往事,等等。

2、人物不能做的动作与他们的直接动作一样重要,有时候甚至会更重要,更能揭露出人物的历史和个性。爱玛在餐桌旁的那些微小的、懒懒的动作,要远比掉在地上碎了的盘子更能说明她的消极迟钝。

3、如果人物没有动作,就必须让另外一些力量介入。这个力量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比如一扇门、一面墙、一个盘子,或者盘子里的东西,都可以起作用。福楼拜的这部小说就包含了这一切。

4、是选择形容词,还是选择动词?当然是动词,因为它们能够表达更强烈的效果。因此,我更喜欢福楼拜的原文,而不是译文。“一扇门吱呀吱呀地叫”要比“一扇吱呀吱呀叫的门”的文字效果更强烈。而平行结构还可以增强这种效果,这种结构通常是用来比对或比较相同元素的。

5、利用普通环境设置隐喻。在这篇小说里是盘子,它里面放着的不仅有难吃的食物,还有生活的悲苦。要学会在抽象之梯上移动,在概念化和具体化的语言之间转换。

6、在人类世界中,动机就是一面破裂的镜子,不可能纯粹地反映现实。因此,无论是在虚构还是非虚构作品中,都要避免对人物做出重要决定的原因做简单的解释。

7、收集各类证据,然后从这些创作来源中得到一种主导性感觉。之后,不要带任何个人性观点,直接亮出证据,去影响读者的反应。在必要时,展示或说明自己的想法,而且尽量要“展示”,不要直接“说明”。

书中有很多关于X射线阅读的要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当你读到写得太精彩而让你不由自主停下来的段落时,把这段再读一遍,放慢速度,仔细体会文字精彩的奥秘。

(2)找出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语句,看看里面有什么精妙的修辞手法。

(3)大声朗读这个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做标记,或者在摘抄下来的笔记旁边写上自己当时的感悟,说明一下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4)尝试着问自己,作者当时是怎么想得到这样的语句的?要注意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是哪方面的联想让作者想到这样精妙的语句。

(5)抄写范文,之后放在旁边,不要刻意模仿作者。而是从作者的思维角度试着去写,看看相同的情境下会写出什么样的句子,感受自己思维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以及作者文字的精妙。

《25堂文学解剖课》便是为此而生的,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到《洛丽塔》,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最蓝的眼睛》,罗伊·彼得·克拉克对文学史上的33本经典名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一一拆解其中的巧妙机关,并将大师独门的写作技巧与策略,详细地罗列在每一章节的末尾,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有了这本书,你不仅能像作家一样阅读,在享受阅读快感及“明快”“悬疑”“延宕”等效果的同时,读出作品的深层含义,并从中领悟大师级的写作技巧,并化为己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