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1000字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1000字

《医疗与帝国》是一本由[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医疗与帝国》精选点评:

●史料比较泛,主要是视角。尤其是传统是近代被创造出来的,是被不断创造出来的,轮子总是被重复发明。中医的传统可能还需要和民国时候国学热放在一起思考。

●从殖民时期的医学发展开始,对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医学展开了梳理。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将医学与殖民挂钩,继而建构起有关政治、经济的社会史学。此部著作仍是宏观史学下的一次尝试。

●现代医学的后殖民理论解释。从16世纪~20世纪初,分成三个阶段,总的来说,中规中矩,行文偏于艰涩,强调分析殖民现代性因素,在全球化进程里,西方的“卫生”及“医疗”带来的现代化与文明特质,“巴斯德主义”一词反映了西方知识主张在社会学建构里的权力地位,部分地形塑了东方对西方的接受史。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西方医学原本是体液说占主导地位,也用植物来治病。但西方的博物学传统让他们认真研究植物,给植物分类。接下来,拉瓦锡的化学研究,让西方科学家寻找到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开创了现代药学,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第二,欧洲人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一直承受着高死亡率的代价。怎么降低死亡率成为当务之急,他们一边用预防和防疫手段,一边展开细菌研究,进行微生物捕猎,西方现代医学与传统的体液说分道扬镳,欧洲人探索未知世界,把笼统的热病逐渐击破,寻找病原体和病媒,不断试错,西方现代医学逐渐成为全世界主流的医学。第三,医学不是研究室里发明出来的,也不是只在医院里进行。医学要跟最广泛的人群打交道,我们在印度传统医学与西医的互动中可以看到,文化、政治理念、信仰、医疗体系的构建,都会对医学施加影响。

●中计了

●还行 不过其实主要讨论的是殖民医学史 我更感兴趣的倒是副标题

●前面的思路大略上是以地区和时间为主线依次将现代医学和帝国主义的出现、帝国的形塑展现给读者,而后文对于“巴斯德主义”的探讨则进一步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 就像戴维·阿诺德讨论的那样,“没有什么比权力的运作更为具体、物质和关乎身体的了。”而关于对身体的治理,又很难有什么比医疗更为接近的了。

●博物学、植物志的传统和发展,与化学的结合,殖民活动的预防、探索与融合,都促进了西方医学的进步。

●举出的例子,观点过于重复。读起来太枯燥了

●不过两百年前,西方人也是相信“四体液说”的,相信放血疗法的,但他们对新世界的扩张之路,也让医学走上了从无知经过试错到达科学的胜利之路,西方医学所走过的路在文化上大获全胜。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一):全书

这本书的作者试图从全球的视角来理解医学的历史,并将本书的历史时期分为四个阶段:贸易时代1600~1800、帝国时代1800~1880、新帝国主义时代1880~1914、新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独立时代1920~1960。作者为我们梳理了自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现代医学的发展脉络,虽以全球史视角出发,但大部分讨论是围绕着英国,西班牙与法国的殖民史,其他诸如荷兰与葡萄牙殖民主义有简单分析,本书涵盖亚洲,美洲以及非洲。作者认为欧洲帝国扩张与海外殖民是造就现代西方医学的关键之一,这与以往的欧洲中心论书写方式不同,更加关注边缘地区医疗的历史,是一种进步。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通便对医疗的提及不如对疾病的介绍多,是否疾病的占比更多,改为疾病与帝国是否更为合适?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二):现代医学发展史简略

这本书是摒弃了传统的观念:欧洲史现代化的起源,从医学角度论证了现代医学的开端在美洲、亚洲、非洲等欧洲殖民地,理论具有开创性,但是末尾寥寥关于中国中医的重要性就结束了,有些突兀。 新航路的开辟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除了贸易带动经济发展外、文化交流和融合外,还带来了疾病的跨洲流动,亚洲被迫接受了梅毒等病毒,欧洲也出现了鼠疫、疟疾等病菌,而新型病菌也促使了医学的发展,当欧洲发现香料、草药等的医用价值后,殖民种植园、贸易就开始兴起,也带来了另一重的剥削。同时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也是的病毒与疾病之间的因果更为清晰,死亡率快速下降,传统医学逐步转变为现代医学。 整本书的知识内涵很深,作者也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分析了医疗制度的发展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相关性,知识篇幅较短,很多地方都有所省略,而且注释全都是相应的外国著作,需要再去进行深入了解。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三):作为社会史与全球史的医疗

《医疗与帝国:从全球史看现代医学的诞生》是一部比较提纲挈领的医疗社会史著作,在新冠肺炎时代读这本书有特殊的意义,在少数国家中的巨型医药企业垄断了疫苗研发生产的全过程时,缺乏医疗条件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中不得不在疫情期间继续冒着风险工作以糊口的下层的前景却令人担忧。医疗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与公共利益,它注定从来就不是科学与理性的进步神话,虽然人们常常把它想象成这样。本书考察了医疗在全球史中的角色,特别是欧洲殖民时代外来者的医学(所谓“西医”)与本土医学的互动与冲突,并指出,常常被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西医”从欧洲在海外的殖民冒险中吸收了大量成分,尤其是“热带医学”。与此同时,殖民者与本地人的冲突也会导致本地“传统医学”的再发明,比如印度和中国的传统医学直到二十世纪初期乃至中期才成为被简化与再发明的“传统”而与“西医”相对。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欧洲人在非洲进行殖民活动时常常认为是当地环境的"miasm",即炎热腐败的空气导致了疾病,中文译作“瘴气”,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翻译,因为瘴气在中国的古文文献中特指南方特别是岭南的致病环境和气体,特别见于宋朝前的文献中,随着中原王朝对岭南的开发与汉人的南迁,瘴气已经不再被视为阻碍汉人移居岭南的障碍,从此在文献中出现频率降低,这与欧洲在十九世纪晚期发展出细菌学说与相关医药后而不再把非洲视作欧洲人不可踏足的恶劣环境有某种趋同。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四):编辑差错案例集

1. 工业国家之间进行全球经济竞争以取得更多的资源和土地,追逐帝国的威望和领土以及传播欧洲文明的渴望,导致在1880年代“瓜分非洲”。

2. 欧洲医学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更为专科化,来为殖民的目标与利益服务,特别是热带医学的诞生。

3. 就非洲大多数区域而言,19世纪下半叶才是发现的时代,尤其是在大卫·利文斯顿的赞比西探险(Zembezi Expedition)之后,欧洲的地理学家和自然学者开始搜集中非的动植物,然后送到欧洲的博物馆研究与展示。

4. 法国化学家与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通过对病毒的部分减毒制造疫苗。他在1885年试验出狂犬疫苗,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突破。

5. 世界卫生组织在1950、1960年代的主要活动是推动针对麻疹、小儿麻痹和天花的全球疫苗接种运动、防疟调查、处理贫穷与卫生的问题,以及保障世界不同区域的基础医疗建设。

6. 20世纪的全球卫生计划与政策,是与殖民医疗措施合作下发展,并保留了很多殖民的色彩。

7. 如果没有使用这些范畴而只使用“医学”一词,就无法理解医学的发展以及医生与科学家运作的不同脉络。而这也可能导致接受并回到19世纪的实证论定义,将现代医学与科学视为单一、普遍与进步的。

8. 历史学者对这些范畴有一些重大的辩论,辩论中反映出对这些历史过程与脉络的讨论。

9. 本书稍后会说明更多医学与科学的社会史,进而理解不需要只以“内史”的标准或研究方法来界定医学或科学。

10. 舒拉·马克斯、郎达·施宾格等历史学者已经指出,殖民医学深深涉入宣扬种族、性别与阶级差异的观念。我们要探讨差异的观念如何在现代医学与殖民政策至关重要。

11. 通过博览帝国主义与医学的文献来分析这些辩论,提供我们理解医学与帝国之间关联的方法。

《医疗与帝国》读后感(五):简体中文版自序

很高兴拙著能够出版简体中文版,非常感谢李尚仁研究员的翻译,让更多研究者和非专业读者能够接触到这本书。这篇自序让我有机会从更广阔的角度反思本书及医学与帝国主义这个主题,尤其可以分析中国医学史上的帝国元素。

尽管中国有着强大的本土医学传统,且未像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那样成为殖民地,中国的医学经验还是受到了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我将从四个独特的片段,探索帝国医学影响中国的一些方式。

第一个片段发生在贸易时代(1600~1800)。在欧洲对外殖民之前,通过丝绸、茶叶等商品的贸易,中国与欧洲建立了悠久的联系。与西欧诸强更直接的接触始于17世纪,欧洲商人来中国购买茶叶、丝绸和瓷器。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然后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利用当时的主要贸易网络从印度和东南亚来到中国。为了从中国获得贸易品,英国人在整个19世纪将印度种植的鸦片贩运到中国。这不仅引发了鸦片战争及其后的一系列侵略战争,而且还导致鸦片上瘾成为中国的主要健康问题。除了茶叶这些商品,欧洲商人还对中国的草药很有兴趣。被称为“中国根”(China root)的土茯苓对欧洲医疗至关重要,用它来治疗梅毒。18世纪的欧洲外科医生亦对中国的手术工具深感兴趣。因此,从贸易时代开始,中药材被整合进入欧洲医学。

第二个片段是现代欧洲医学介入中国,这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列强19世纪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了欧洲医学的引进,如引入预防天花的詹纳疫苗(Jennerian vaccine)。中国有各种地方性的天花疫苗接种方法,被称为“人痘法”,即从患天花的病人身上提取出的痘,将其传给另一个人,希望能产生轻微但具有保护性的感染。詹纳疫苗不同,提取感染了天花的牛出的痘(牛在拉丁文中是“vacca”,所以此后这种方法被称为“vaccination”)给人接种疫苗。这种方法是由英格兰内科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在18世纪末发现的。疫苗接种这种现代技术在19世纪初由欧洲人引入殖民地。在上海、广州这样的中国主要城市,大规模疫苗接种也在19世纪引入,与此相伴的是欧洲“文明”观念的传播、更广泛卫生措施的引入和香港1857年的传染病立法。

第三个片段是19、20世纪西医在中国的持续存在。中国可以被视为热带医学的发源地之一,万巴德(Patrick Manson)这位“热带医学之父”1871年在厦门海关工作时有了关键发现。他当时还在教会医院兼职,观察到寄生虫丝虫病(引起被称为“象皮病”的寄生虫病)是由蚊子传播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科学上第一次确定某些疾病是由蚊子等媒介传播,这对疟疾的研究与预防以及一般的热带医学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这一发现导致了在国际和地方专家的帮助下,从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实施疟疾根除运动。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成了“1950年代世界热带医学的中心”。

第四也是最后一个片段是,改革开放后对中国医疗体系的整顿和振兴中医。本书在传统医学部分做了简略的介绍。“”期间,中国的传染病死亡率高,缺乏药品、医生和医院,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于是“赤脚医生”孕育而生,此举对中国和全球卫生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赤脚医生接受了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培训,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成功降低了流行疾病,如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农村的死亡率。中国在1960年代还消灭了天花。

赤脚医生还成为当时全球医疗的典范,尤其对于几个刚刚脱离了殖民统治的国家。赤脚医生成为20世纪全球卫生的基本原则,为大量人口提供了负担得起的初级医疗服务(PHC),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采用了这项制度。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匮乏的成功范例,成为1978年该组织《阿拉木图宣言》关于“全民健康”的典范。

我提到这些片段,是为了表明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部分有着全球和帝国的联系。此外,传统的帝国历史书写,如热带医学其实中国贡献良多。因此,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中国医学史上的“全球”或“帝国”是什么?中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大国,这个问题在今天尤其重要。

把中国历史与帝国历史看作是部分重叠的圆或许是有用的。历史学家面临的挑战是讲述这些关于鸦片、病媒、热带医学、疫苗接种和赤脚医生的故事,以及本书讨论的其他几个片段,既是中国的历史,也是帝国的历史。这样做的同时,在两者中定位权力、剥削和边缘的历史也很重要。地方的历史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史和帝国史,反之亦然。

2019年7月 14日于曼彻斯特大学

李期耀 译;李尚仁 审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