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1000字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1000字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是一本由黄达夫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8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一):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

初看作者黄达夫的履历:台大医学院科班出身,留学美国,回国后扎根于台湾医疗界数十载,现任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并主管地区医疗评鉴工作,同时兼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似乎与大陆医疗背景略有距离;而读黄达夫的书,会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在这本《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的精选集中,处处可见与我们极为相似的医疗环境:既有质子医院、JCI、国际医疗这样的高大上入题,亦有就医不顺的民生万象。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医改的相似背景。改革一直在进行,却仍未遂人愿,“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依然使人沮丧,同时,各类考评接踵,加之令人窒息的就诊量,让医护人员疲于奔命,陷入崩溃边缘。求医艰难,是痛苦;蜻蜓点水,是无奈。在这样一个迷茫的现实中,同为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暂时跳脱出自己的小环境,看看不远处的“他山之石”,确是颇有启发。

黄达夫的书好看,首先自然因为他敢说亦重行,与另一位意见领袖李敖颇有交情,李敖曾公开表达:“黄达夫院长是我佩服的人。”作为医改大环境下的医院中人,黄达夫并没有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做一个无关痛痒的拍手者,而是一阵见血地指出其中症结:在上层制度设计之中,缺乏宏观的视野与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使很多改革只是看上去很美。

在医疗改革中,最为受到重视的之一当属医疗保障体系。听多了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欧美的医保比较全的传言,全覆盖的“全民医保”梦成为了衡量医改成果的标杆。在这样急于求成的情状下,台湾地区经历的“健保奇迹”足以让我们警醒:1995年3月,台湾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却以“就医次数最高、用药量最高、高科技检验比例最高、抗生素抗药性居全球之冠,面临破产最快”屡遇尴尬,医疗保障资金入不敷出,难以维系医疗支出,始终陷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在遭遇财务危机后,又不约而同采取了“总额预算”的调控方式,自然治标不治本,在没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风气的现状下,“看病难、看病贵”无法从根源上得以缓解。

在暴露真相的同时,黄达夫同样提出思路:不要留恋于虚假的门诊量繁荣所呈现的“看病容易”,亦不要迷恋于无限压低药价差所早就的痛苦的“看病便宜”,有用的、适宜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

几年前,国内医疗绩效考评陷入了一种越多越好的怪圈,三级大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作到达负荷瓶颈,小体量医院与新兴民营医院苦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医院的业绩被等同于业务量。而在数字繁荣的背后,排队看病的患者怨声载道。如黄达夫所言:“无限量看诊,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在医务人员疲于奔命时,误诊率大大上升。用超负荷加班换来的“方便就医”,既不可持续,也不够划算,到头来,百姓所得到的“只不过是医疗,而不一定是有用的医疗。”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工作成为了一种负担,最终消磨了医生的理想。

书中选文对医疗费用之控制同样颇有新见,在黄达夫看来:“控制成本的最佳方式不是努力省钱,而是提升质量。”而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医院正在为将要取消药品加成而诚惶诚恐,而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分级诊疗体系的“自由就医”,让三级医院沦为开药机械劳动,药占比居高不下自然不足为奇。这时如果要硬性降低诊疗费用,不过只能压缩配药量,又引致了更多的低性价比门诊,因此恶性循环。抓小放大,造就了就医乱象,如果放下思考,像黄达夫一样思考得更深一步,也许便会同样发现:医疗的黑洞不是药价差,而是不应该住院的人挤占了病床,造就了资源的浪费。

“竞争战略之父”波特曾说过:“现在全世界普遍面对的医疗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医疗院所都拥有21世纪的医疗科技,却以19世纪的思维来管理。”这也正是在《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中经常传递的信号,改变思维模式,拾得专业尊严,扭转行业绩效分配模式,才有可能真正迎来医疗新风。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二):医者仁心:二十年的呐喊

第一次遇到黄达夫,就是这本《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他所认识到的医疗教育和改革的弊病,大部分从业者、甚至很多非医学人士都感同身受,可是有且只有他,能坚持二十年不断地为病人勇敢发声!作为初识者的我,都被像执着撞石头的鸡蛋一样的黄达夫折服了。

黄达夫在国外行医、教学三十多年,在台湾行医、教学也有十多年,对国内外医疗行业状况都有深入而清醒的了解。受到《纽约时报》专栏大赞并称美国需要效仿的台湾健保制度,从医疗需求、医疗供给等项目,都很受好评,在国际排名第二,仅次于瑞典。盛誉之下,作为系统内的黄达夫仍能冷静地认识到,政府仓促推行的健保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的专业导向,全民的健保质量,甚至民众的健保观念。

本书中提到的很多医疗相关问题,不只台湾,中国国内也普遍存在,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有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觉得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救死扶伤,想想都觉得很高尚。我国每年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一般情况下,经历了考试选拔,只要分数达标都可以选择医学专业来学习,是不是他们都适合当医生呢?我身边就有一些学业成绩优秀的人考进医学院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医生;也有很多人当了多年医生,才被病人发现实在不适合行医。这种投错行、走错路的医生,不但对病人不利,同时也使医生本人终身无法从工作上得到乐趣。在《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里,作者诚恳地以“过来人”的心情告诉同学︰医生是一种怎样的职业?医业的本质是什么?做一名医生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质?一位好医生的真实生活是什么?对于即将面临未来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同学们,这本书将会给你一个最中肯最理性的答案。

医生是社会分工中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只因为他的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我们暂且放下医疗事故、医患纠纷这类矛盾极端升级事件,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医院里接触到的住院医师,三言两语完成问诊,笔下生风开出化验单和处方。尤其是在病源充足,汇集了全省全国大多数专家名医和最先进最全面的检验设备的省级以上医院,一位病患的诊疗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他会觉得没有受到应有的照护,甚至会怀疑医生的诊断,质疑一些检查的必要性和医生的动机。久而久之,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应该无条件互相投以真诚的信任的双方,虽以健康和生命为媒介,却也无奈的滋生了罅隙。作为一个医生,除了专业的修养,应具备的正确的医疗价值观是什么?怎么做能更好照顾病人的健康,维护作为医者的尊严?这些正是黄达夫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要在这本书中跟我们所分享的。

另外,我也从这本书中了解了很多从医生口中和医院宣传里永远听不到的一些话。例如,抗生素的滥用,在中国大陆这种情况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多少疾病是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或者不需要使用那么好的抗生素的,举个实例,在国内,大人小孩感冒了,必定会配上抗生素,而且以消炎药的名称出现。感冒了就必定要消炎?消炎药与抗生素是等同关系吗?美国医生要是听见,恐怕只能呵呵了。还有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盛传的一篇关于新生儿脐带血银行的文章,文中宣扬脐带血的医疗优势和保存价值,建议各位宝爸宝妈为孩子保存脐带血备用,当然费用是很昂贵的。可是,为宝宝储存脐带血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吗?脐带血的自用率到底有多高?退一步说,如果真的需要用到保存的脐带血,用自己的就一定比用别人的更好吗?作为外行人,我应该感谢敢说敢做、有正义感的作者,解答了我的迷思。

黄达夫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台湾现行医疗体制下的弊病,甚至是医疗黑洞、隐情,这也是我读之后深感佩服的地方,他说出了中国绝大多数从业者打死都不敢说出的话,他的出发点是病人,就像书名所说,《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回到台湾之后的黄达夫一直致力于完善健全台湾的健保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尽管举步维艰,尽管呐喊了二十年却未见成效。2015年8月,他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这样说:25年下來,我只能说我完全失败了!我挡不了健保的匆促施行,我推不动健保改革,我推不动学士后医学院,我挡不了PGY(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换汤不换药的制度……也尖锐的指出,“那是因为大多数领导人物升到那个高位,人生目标已经达到了,提升台湾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品质,从來不是他们的志向啊!我无法燃起他們的热情。”可是,他却坚信,“失败即乐观,相信教育可以滴水穿石”!

就像我们去修车一样,经常觉得修什么、要换什么零件,大多数时候自己并没有能力做决定,多半只能信赖技师的意见。隔行如隔山,一般人看病都缺乏判断能力,那么医生的诚信和专业水平就变得非常重要。

永远站在病人的这一边,盼望这样的医生越来越多吧!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三):《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因为有良知,才会“生气”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因为有良知,才会“生气”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的作者是台湾一名医学界人士。他的履历,在他的书中在不同的地方,有系统的介绍。我们不妨大致罗列一下,他于196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1965年到美国进修,1989年回到台湾,创办了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这样作者的身份便有一些特殊,他有二十多年在美国行医教学经历,回到台湾后,创办了一家医院,努力把他在美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本土实践,这样,他的视野便可以站在国际与本土双重角度,来比对两者之间的差距所在,这也决定本书视野具有国际化的开阔,同时,也有面对现实性问题的尖锐,虽然作者讨论的是台湾的医疗体制与理念问题,但是台湾作为地区性的医疗问题,对于我们大陆来说,并不陌生,因此,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我们自己的医疗观念、医疗宗旨及医疗体制。

这本书令我最为感佩的是作者敢于说话、勇于揭弊的真性情。为此,书中特意引用了龙应台女士的一个观点,这就是龙应台当年在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表述的看法,并以此作为抨击台湾社会中的弊端所在:不少社会中坚“是非不明,本末不分,令人时有有理说不清的无奈。龙应台女士当年的忧心,就在现今台湾的社会现象中,表露无遗。”(P201)

可以说,作者接棒了龙应台女士的批判锋芒,并应用到台湾医疗界,在书中对台湾的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纵深的批判,而这种批判的要害,并非仅仅局限于台湾一隅,我们看到,可以说台湾医疗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恰恰反映了一个不健全、不合理、不科学环境、氛围下的共性症候。其中涉及的诸方面,我们可以说感同身受,深有同感。

作者在书中,从头至尾,始终贯穿着一个医疗体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医疗机制的核心价值观问题。作者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本书的标题: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一个医学中人,没有叫出本位主义的口号,而却把自己的存在意义,交付给他服务的对象,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作者书中所收的文章,有他在大学里的演讲,论坛上的发言,还有是在报刊上发表的争鸣文章,不管文章出处在哪里,作者的核心理念没有变,那就是一个医者要有同情心,要有人文关怀,要出于真心地热爱自己的医生职业。为此,他提到在选拔医生的时候,要把“人格特质”作为核心标准(P26),他指出,现实状况下,医生根本没有在照顾病人过程上获得满足感,反而把全部心思放在名或利的追求上。其实,不仅仅在医疗行业,就是在各行各业,真正热爱工作、把“为人民服务”放在最高宗旨上的又有几人?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选才标准”,可以说是把我们熟悉的“红”的标准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而只有心系病人,才能使“专业”的才华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不断反复强调的结论:“决定一位医师是否优秀的准则,应是人道主义的敏感度。”(P7)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乎乌托邦式的优质病患关系。作者提到当年出国后,到美国费城一家小儿科医院里服务时,看到医师为小孩打针前,循循善诱,陪同小孩玩耍,直到取得孩子的信任,才为孩子打针,所以孩子打针时“是不哭的”。作为认为在这所医院里“学到的不是书上东西,而是书以外更珍贵的东西。”(P237)作者对美国的医疗氛围一直赞赏有加,包括美国医生不收红包的细节,也被作者屡加申说。可以说,美国的行医学习经历,给了作者定位他的医疗伦理道德的实践来源。

在激励机制方面,作者抨击了“绩效薪酬”制度,他指出,闻名全球的美国梅奥医院采用的是固定薪水,而台湾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师却是‘绩效’支薪,看重的是医疗的‘量’,而不是‘质’。在大陆当下的现实中,“绩效考核”体系也覆盖了各行各业,这一体系意图把员工复杂的履职活动分解成可以量化的绩效公式,将业绩与薪水挂起钩来,然而这一体系的弊端是割裂系统之间的整体性,把局部的赢利差异作为薪水倾斜的依据,其后果必然导致整体机制缺乏一个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最终“急功近利”便成为这种体制的最易诱发的短期行为。作者对医疗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进行了不妥协的批判,他创办的和信医院,则采取了“固定薪水”制,我想,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医师的个人价值,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向服务病人的目标上来,这样的价值追求是值得我们的医疗机构乃至更多的服务行业奉为圭臬的。

作者在书中,还对自1995年实行的台湾“健康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认为这一制度在未够完美时便匆促上马,导致医疗质量下降,不必要看病的病人占据了医疗资源,而真正需要治疗的病人却得不到应急的救治。作者认为,发达国家的医疗支出大都集中在中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气喘及癌症这六种重要疾病之中,为提高医疗质量,应该建立这六种疾病的专门医院。作者所倡导的思路,未尝不可以对我们根治“治病难”的问题产生启迪。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虽然文章是由作者各个时期发表的文章汇编而成的,未免有重复之感,且也缺乏内在的逻辑条例性,但书中的直抒胸臆的文章秉承了作者的一以贯之的“医者仁心”的理念,更接受了西方医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使书中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同时,更张扬出自己对未来医学体制的愿景与设想,在“破”与“立”之间显现出作者对医疗体制的明晰主张与诉求,对我们大陆医疗体制的改革与深化很有启发。作者在书中罗列的台湾医疗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正是困扰我们大陆医疗质量的疑难顽症,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像这本书的作者那样,在抨击现实问题时,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想法与建议,那样,“病人至上”的医疗原则才能真正造福更为广大的普通民众。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感(四):一位医者的人文关怀——《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读后

黄达夫:《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年

20181010草就

书名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口号“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这应该是作者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本书的主线。这本书是作者黄达夫的自选集,选编了作者过去二十多年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以及一些演讲记录。全书的议题离不开台湾的医学教育、医疗质量与健保制度。全书虽然分为七部分,但我认为即医学教育与社会健保制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关心的社会话题,而很可能与我们的专业背景相关,如何将我们的学习与专业与社会联系起来,这便是一个大的思考问题。学医的,要么就是弃医从文,救治人们心理的病,要么就是大医医国,赖和、蒋渭水之类,要么就是弃医从政,如孙中山。

台湾的健保制度我不是特别熟悉,而医学教育却是我目下所关心与思考的问题,所以就医学教育作一个学习回顾与自我思考。

众所周知,医学应该是理性科学的学科,相应的,医疗工作似乎也应该是将科学的理论运用于治疗生物体的异常。这也是生物学模式的治疗方式,应该说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放慢浏览历史的步伐或者观察临床诊治的节奏,我们会发现医师诊治的并不是“病”,而是“病人”。既然牵涉人,我们都不能否认人群的复杂性,一个人有一个人复杂的生命,病人数目的增加不是类似诊治的重复,而是每个生命个体复杂的诊治过程,“病人是有感觉的人,而不是书本上描述的病例”。人是有感情会思考的动物,医师不仅需要诊治求医者身体上的病,还需要关照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当病人走进医师诊间时,立刻面临一个陌生而不友善的环境。除了疾病带来的疼痛与折磨外,他的脑海里还会出现一些阴影与威胁感,病人所面对的问题往往超过疾病本身。我们的医师养成教育其实太过熟悉如何去发现生物学的疾病,并且有了逐步完善的诊治手段,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较少涉及社会层面的医学教育,故而较难去了解病人对我们的期待,这部分很少能够从医学教育中获得,只有仰赖医师本人对他人的遭遇有感同身受的天性,即所谓的感同身受的敏感度。

我非常赞同黄达夫医师的观点,他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医学?除了专业的修养外,理想的医师应该是一位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的人,最重要地,要愿意将病人的福祉视为自己的责任。同情心与人文关怀的本质便成为选择医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一位好医师具有科学家的头脑与训练仍是不够的,决定一位医师是否优秀的准则,应是人道主义的敏感度。医师不但是一位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还应该有服务社会大众的公益心。他不但要随时与疾病抗战及照顾病人,也必须有服务社会的准备。总之,一个富有悲天悯人之心,有智慧、敏感度与有公益心的人,即是适合从事医疗工作的人。但我们经常得仰赖社会为我们建立一个合理的酬报系统来吸引适当的人担当的职务。唯有当一个社会能平衡地包容多元的价值观,我们才能期待总有一些人会比较愿意去从事付出多于取得的工作。

如果我们有心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那么在自我成长中要不断提醒自己,诊断本身永远是一种趋近而不是绝对的,所以,不能忘记时时需要修改订正,不断地评估治疗结果。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更需要自我学习如何增强对人性的了解,任何人的人生经验都是有限的,而生存在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的病人的复杂性则是无限的。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与常识?黄达夫认为是多阅读文学作品,他认为文学提供给我们借由不同作者的细腻观察去了解人类行为的机会。多少能带领我们去体会千变万化的人生百态,帮助我们看事情、想事情时,有更多的弹性去适应生活中各类的挑战。文学作品对于人性的刻画,使我们能够进入人类各种阶层的世界,同时,让我们有机会认识自己生活中不可能遇见、与我们的背景有极大差异的人,从而学到不同的思想与价值观,更能了解病人的想法与他们的需要。有一天我们能运用这些心得与病人与同事互动。从容面对工作上所遭遇的不同情况,而成为更能体贴病人需要的医师。我认为读书与旅行是增强我们读世界与社会了解的最佳手段,而且这是自我培养的重要部分,需要自我要求、自我修炼。

正因为黄达夫对医师有这般的期待,所以他认为要严格把控入学关,只招生真正对医学感兴趣,并且愿意为病人赴汤蹈火的学生,而不是坚守分数至上的标准。作者的这种期待似乎与我们当下的医学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体系并不相容,我相信暂时也没有哪个高校敢于以这样的标准来录取,恰如作者也曾提及的,这种主观性太强,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的嫌疑。在培养过程中,作者也是强调严格要求医学生,甚至是超过一般的学生。医疗是一种神圣的任务,会违法犯纪的人是不适合当医师、执业医业的。所以,一位好医师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如果看似小事的是非都无法把持的话,当碰到更大的诱惑和试探时,就更不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了。所以,作者认为医师的自律与反省能力,必须高于常人。而我们现实中因为选择的错误,不少同学不得不痛苦地被动接受医学教育,而学校又不得不降低标准给予补考等形式送这些学习困难生毕业。

作者在台大毕业后即负笈美国求学,并长期在美执教,他习惯于以美式思维来考虑现有的台湾地区医学教育,也许是我侵染中国文化太久,偶然总觉得作者太过理想主义。不能否定,我非常赞同黄达夫医师的建议,但似乎在一段时间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即以医师门诊为例,似乎医师需要花费颇多时间进行问诊,详细了解病症,但门诊量的现实不得不让医师选择一分钟甚至不足来完成一个病人的问诊。其实有时候我们是挺矛盾的,在课堂上我们告诉学生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但学生进临床实习或者见习却发现老师们做的是另一套,所以黄达夫认为,培养医师专业最重要的场所是白色巨塔这个工作环境,而不是课堂。如果我们不先用心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与执业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悲天悯人的行医态度,以为把医学生送到课堂去听几堂伦理教条,就能成为好医师,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医学界不论是医学院还是医院的领导阶层显然都只在乎通过医院评鉴,而不是真正关心病人,或在意医学生的教育。如果医学界领导阶层真正想照顾好病人,并有心于培养优良的医师,就会自发性地去营造优良的学习及执业环境,设计优良的课程,选择优良的教师去启发、感动医学生自发性地尊重生命与人文关怀。

虽然黄达夫医师的观点我未必都懂,但我却真的被他的真诚与情怀所感动,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在关机前读一读他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并把富有启发性的发给我的学生。应该说,我会持续关注他,也真挚地推荐给关心医学人文关怀的你们。

行笔至此,突然觉得写读后感真的不容易,发现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写,似乎是与自己的对话,也应该如此,仅仅是作为自己读书的一个记录,以便日后重读后的复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