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烟影与面纱读后感精选

烟影与面纱读后感精选

《烟影与面纱》是一本由夏可君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烟影与面纱》读后感(一):从烟影意象出发,追寻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状态

近日读完夏可君教授的《烟影与面纱》,可能我get到的点,跟大家不一样,甚至跟夏教授所要传达的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作阅读材料理解后写作文,我想我可能会得低分,但我要庆幸的是,我不需要再写作文了,再去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了。对于一本书,不同读者会从不同的的角度和需求,去汲取自身需要或者认同的知识或者观点。诚然《烟影与面纱》这本书的副标题“走向现代性的无用美学”,这是延续其无用系列的有一作品。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都会被问到“这有什么用”,你带带的站在大山之巅,看着云卷云舒,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有什么用,对于社会或者对于某些事物来说,我们就能发现,我们这个社会似乎被某些东西所裹挟,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什么用,其用处很多时候都在抽离出人这个自身本体而言。大家一味的讲究效率,精准度,在技术主义的裹挟下,人们似乎过得非常的累,难怪现代社会出现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烟这种飘忽不定,我们看来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但在技术主义的角度下,有人想精准的用程式化来描述和预测它的轨迹。当然,这并没有错,很多人毕生都在追求精准的预测和表达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这是科学,这也是技术。但是我们落到人这个,具体的个体上,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过得那么精准,我们需要更多的模糊性,自由度,需要有调节性,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光辉,照耀我们的内心,形成一种特别的处世态度或者哲学。

而这种态度或者哲学,是我在《烟影与面纱》所学到的,其实这在我们以前也是有接触的,只能说在本书之中被大量提及,或者是专题化了吧,毕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能古代绘画见的少些,但是古代诗词咱可没少学。从传统文化中寻得这种处世态度,精神有所慰藉或是寄托,我想在这个浮躁或者功利的社会中,与自己和解。“世事无常,往事如烟,世界之万象,皆为梦幻泡影”。正如本书开篇写的那样,我们不应该过度的要求某些事物,甚至有时候我认为“无欲则刚”才是一种好的状态。

翻开本书目录我们可以发现,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烟影的诡异美学”,分为四个小节;第二部分讲述“烟影的艺术形态学”,同样是分为4个小节;最后一部分是“无用之美的余象面纱”,亦是分为4个小节。第一个部分从哲学美学的层面给大家阐述烟影这种思想图像,其实相对于哲学美学里面的一些概念性的描述,我更喜欢第二部分的落到具体实处的例证描写,不仅可学到哲学美学的东西,还能学到不少关于烟影发散出来的关于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些思想和技术层面的知识,以及文人士大夫之间的心心相惜。这是我以前所没深入了解的东西,相比于本书哲学思想层面的东西,我觉得艺术史方面的描写反而是我大受裨益。

由宋代画家王诜的《江烟叠嶂图》所引出的一系列的知识点,山水画隐秘的政治,寄情于山水,是不得势文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文人们心心相惜,你来我往的故事,非常有趣,例如王诜和苏轼之间借用书画的几次来回的联系,烟霞之境最终为大部分文人士大夫的虚托邦。米氏云烟这个也很有意思,还有书中讲到为何山水画以烟云作为基本的绘画语言,提到不同时代的文人通过同一物象寄情而形成的“知音共同体”,我觉得这个提法很有意思,就像最近在粤博看的绘冠南天宋元书画大展,里面有的画卷题跋特别长,就有不同时期人们提的跋,这就像是一个知音共同体嘛,通的来说,本书还是可以学习学习的,不管是从哲学美学还是想学一点艺术史,都是没有问题,甚至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烟影与面纱》读后感(二):烟影无尽暗

延续作者“无用的文学”、“无用的神学”之思,这次推出了“无用的美学”--烟影之美、之幻、之变。据作者自述,这本漂亮的小书可说是他的《存在与时间》,也是达弥施《云的理论》的扩展。 面对现代性的虚无主义深渊,近年来国内不少文化界“大咖”纷纷转向国学、国粹,当然还有国画--主要是传统山水画,寻求精神资源,梦想着“文化复兴”,至少要用老祖宗的东西来缓解一下西方学术霸权、国朝学界亦步亦趋带来的“焦虑”。这方面的新著如渠敬东(社会学者)《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2021)、西川(诗人)《北宋:山水画乌托邦》(2021),早些的如北大朱良志关于文人画的著作。渠著把古典山水画看作“人内心中的自然王国”、士大夫文人“逃避统治的艺术”(James C. Scott语),代表了“天人合一”的士人精神、内在修养和超越境界。渠以此批评当代艺术解构传统、碎裂整全、只重当下,展现的只是“片段、荒诞、虚无、即时性、否定性”,瞬间的“无深度”。渠建议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化解现代性危机的出路,推崇黄宾虹为“中国的塞尚”,因其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继承,传移模写而不是刻意求异,渠甚至把山水画提高到“我们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他下场“大咖”的思路和言辞大同小异,盯着传统文化和古典绘画,堆叠历代画论、援引儒释道典故,论证那逝去了的纯粹的真、内在的美、超越的境,以期重建“中国人的宇宙观”、重构“中国人整全的超越世界”,但在这样的一种重复性、同质性言说里,山水画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也固化成了一幅静态图像,等着我们去“利用”,至于如何重建、怎么重构、直面当下,具体的思路、方法往往语焉不详或付之阙如。 真正的“思想”是艰难的,不是把传统思想重说一遍就行得通的。夏可君此书也是从中国古代山水画出发,但寻求的不是“正典式”的“复活”,而是“负典式”的“穿过”,更深地沉入现代性之暗面,他为这个暗面找到了一个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对应物”--烟云,并发明了“烟影”这一“理念”(ideas,注意是复数)或“思想图像”(Denkbild,激发思想、启发生命、代表文化)。书中的现象学直观和哲学思辨带有明显的本雅明的“影子”。本雅明所谓的理念,并不是柏拉图式二元论下的统一本质,而是某些世界元素的重构,保持着与物-自然的紧密联系(参:霍华德·艾兰、迈克尔·詹宁斯《本雅明传》,王璞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第283页)。烟云或烟影与自然的关联在“似与不似”之间。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器物、纹饰、绘画,夏可君绘制了一个从烟云到烟影到虚灵的展开谱系,搭建了一个时时与东西方思想对话、回应最紧迫之当下问题的哲学-美学框架:虚无--无常--无用,差异--延异--诡异(还在读中,不准确处见谅)。追求(与自然的)相似性,但不走向具象现实主义,也不走向抽象普遍性,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保持与宇宙的共感、与自然的深度关联。这种审美化的认知,与自然的动态拟似、幻变灭生,不失其在氤氲/混沌那里的生机源头,才是中国文化的神髓与奥秘。在当代“人类世”背景下,烟影及其审美感知成为一种可能的潜能,觉醒的个体可以以此复活过去、拯救记忆、预感未来。并且由于夏可君也同时从事当代艺术的策展和研究,他把“烟影美学”放到了鲁迅、徐冰、蔡国强、刘国夫、邱世华、王非等艺术家作品上而加以肯定和揄扬。夏可君这种“思想图像”的追踪和建构方式极似瓦尔堡对于古典图像中“激情程式”(pathosformel)的分析,瓦尔堡关注图像中边缘性的、非主题的细节,烟云-烟影亦是山水画中幻影般的、抓不住的存在,似有实无、氤氲混沌、潜变化生,它曾形成中国哲学“天人感应”的生命宇宙技术,也有能力在当代重新打开板结的世界生命想象,如同瓦尔堡那里的“宁芙”形象,既不是人也不是动物,而是精魂和肉身的混合,从波提切利的春径直走入马奈的草地午餐(当代也有艺术家采用“瓦尔堡方法”来制作艺术作品的)。当然,夏可君此书并不是艺术史著,虽然不妨碍读者这么去读,但书里更突出的是概念的发明、思想的辨析与生发。 翻看书中插图,看到了莫奈的睡莲,可是怎么没有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的雾海浪游者和海边僧侣、J. M. W. Turner(1775-1851)的云蒸雾漫呢?不过,这不是一本艺术史,而是思想之书,书中说烟影是“存在的面纱”,当代西方哲学盛行“生命政治”之说,本书则试图构筑一种富有中国传统另类经验的“生命美学”,一种面对当下的救赎可能。Timothy Morton(1968- )提出“暗黑生态学”(dark ecology),应对当下之“暗世”,我们现在有了--至少可以期待--夏可君的“暗黑美学”,我读到了它足够“暗”,但还不够“黑”,也许还可以往思辨实在论的“非人”方向再靠一靠?不过,“烟影美学”的“仿佛”逻辑、悖论逻辑预设了它将不会推进到“极点”,这也算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吧。

《烟影与面纱》读后感(三):烟笼寒影面笼纱,心泊情怀近仙家

套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此处改成标题“烟笼寒影面笼纱,心泊情怀近仙家”。

读到《烟影与面纱》标题和略看内容给我的第一感觉形成我自己的标题。 烟影与面纱,皆是虚无、飘渺,抓不着但看得到,有形有状无重量。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忽近其身则远之,离其远时又随之。捉摸不定、神秘莫测,仙气渺渺、疏忽闪烁。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著作10多部,以“无用”为核心概念,出版《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无用的文学》等专著。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论家与策展人,他倡导虚薄与虚白艺术等概念,再国内外策划系列重要展览及讨论会超过200多场,为当代艺术的中国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哲学与美学的结合,理论与意象的产物。这点主要是书中目录给我的感受。此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烟影的诡异美学,分为四个篇章;第二部分烟影的艺术形态学,分为四个篇章;第三部分无用之美的余象面纱,分为四个篇章。 共计12个篇章,每个篇章的标题都是一个美学角度的词汇和哲学角度的概念、名词或范畴的结合,用理论提炼总结、升华、逻辑美,也是在美中寻找规律、方向、目标。读者可一一品味。 二、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理论与实体的产物。作者的艺术理论,有大量现实生活实体作为载体依据,灵感来源于生活,理论有实物证据。不是空头虚无的理论,而是有人间烟火味、烟火色、烟火形。如石家河文明:《虎座双鹰玉佩》、金沙遗址的金箔、王诜《烟江叠嶂图》、米友人《潇湘奇观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等。 三、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交流与碰撞的产物。作者有留学经历,在文化观念上必然有交流的结果。如,插图有王非得《达摩克里斯》,纸本水墨作品,中文可称"悬顶之剑",本身就中西结合的作品,体现中西结合的理论与美学。中西方相关名家理论,如原文提到“尼采在《漫游者及其影子》中也思考了影”。参考书目,列出了几十篇外文文选,同时列出了更多的中文参考书目。

读到《烟影与面纱》标题和略看内容给我的第一感觉形成我自己的标题。 烟影与面纱,皆是虚无、缥缈,抓不着但看得到,有形有状无重量。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忽近其身则远之,离其远时又随之。捉摸不定、神秘莫测,仙气渺渺、疏忽闪烁。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著作10多部,以“无用”为核心概念,出版《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无用的文学》等专著。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论家与策展人,他倡导虚薄与虚白艺术等概念,在国内外策划系列重要展览及讨论会超过200多场,为当代艺术的中国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哲学与美学的结合,理论与意象的产物。这点主要是书中目录给我的感受。此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烟影的诡异美学,分为四个篇章;第二部分烟影的艺术形态学,分为四个篇章;第三部分无用之美的余象面纱,分为四个篇章。 共计12个篇章,每个篇章的标题都是一个美学角度的词汇和哲学角度的概念、名词或范畴的结合,用理论提炼总结、升华、逻辑美,也是在美中寻找规律、方向、目标。读者可一一品味。

二、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理论与实体的产物。作者的艺术理论,有大量现实生活实体作为载体依据,灵感来源于生活,理论有实物证据。不是空头虚无的理论,而是有人间烟火味、烟火色、烟火形。如石家河文明:《虎座双鹰玉佩》、金沙遗址的金箔、王诜《烟江叠嶂图》、米友人《潇湘奇观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等。

三、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交流与碰撞的产物。作者有留学经历,在文化观念上必然有交流的结果。如,插图有王非得《达摩克里斯》,纸本水墨作品,中文可称"悬顶之剑",本身就中西结合的作品,体现中西结合的理论与美学。中西方相关名家理论,如原文提到“尼采在《漫游者及其影子》中也思考了影”。参考书目,列出了几十篇外文文选,同时列出了更多的中文参考书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