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1

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个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杭州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美食的地方。

在西湖旁的楼外楼里飘出一阵阵小笼包的香味,我随着爸妈的脚步走了进去。小笼包被装在一个蒸笼里,大概有八九个吧,轻轻夹起一个,细细观看,只见那白白的皮滑溜溜的,小小咬上一口,里面的汁一下子涌出,把嘴放在咬破的地方,使劲的吸着,温热的汁便一下子从我的嘴巴流了下去,那味道真是让我永远不会忘记。

上第二道菜了,是东坡肉!东坡肉被放在一个大大的碗里,被烧得红红的,把黑色的叉子叉进肉里,肉里的油慢慢流出,咬上一口,便能看见雪白的肥肉和白灰色的瘦肉,一种甜甜的、咸咸的味道便在舌尖上弥漫,这东坡肉看上去和妈妈做得红烧肉差不多,但是味道却不同,吃多了仍然一点都不腻。

正当我在细细品味东坡肉时,一阵阵酸酸的味道飘入了我的鼻子,我一下子就从东坡肉里醒了过来,一个词从我的脑海里跳过:“西湖醋鱼”!只见在一个大椭圆形的盘子里,有一条色泽金黄的鱼,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皮,夹起一点,蘸点糖醋汤汁,放入嘴中,细细品着。鱼肉细软,白嫩,放点糖醋后,一种特殊的感觉在我口中散着,我品了一口服务员端上来的龙井茶,顿时让我口气清新!

我的家乡在杭州,我爱它的美丽风景,更爱它的美食!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七朝古都开封。因为是古城的缘故,所以城市的建设,人们的思想,就没有沿海城市这么开放、开通。但长年累月的历史积淀、人文内涵,却是极为丰富。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这里有保持着宋,元、明时代建筑风格与规模的古城墙,宋皇宫建筑遗址龙亭,高耸入云的铁塔,包龙图打坐的开封府,水浒传所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大相国寺,李白、杜甫、高适挥毫《梁园吟》的禹王台等等。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引得游人如织,为家乡旅游事业的繁荣做着贡献。

虽然人文景观令人惊叹,但是最能让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的还是家乡的小吃。且不说早就闻名遐迩的“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像菊花”的小笼包子;展开双翅像飞翔的蝴蝶的锅贴;晶莹剔透,周身流油的桶子鸡;用木锤千锤万打的花生糕;誉满全球的沙瓤蜜甜的汴梁大西瓜。就单说家乡的小吃,就可以让你垂涎欲滴,去吃上一个月都不会重样的。

早餐的集市上,吃客云集,只是汤类就有,胡辣汤(荤的,素的,白的三种),豆沫、八宝粥、豆腐脑、豆浆、绿豆面糊涂、面筋穗甜汤、四味菜、羊肉汤、羊双肠、鸡血汤、鸭血粉丝汤等等十几种一字摆开,任君挑选。主食就更多了,双批油条、单批油条、杠子油条、江米小油条、肉菜角、素菜角、肉包子、素包子、炸糖糕、炸三角、鸡蛋煎饼、鸡蛋灌饼、香菜煎饼、荆芥煎饼、煎饼果子、羊肉炕馍……真的太多太多了。

到了晚上,家乡小吃的街市那叫一个壮观,绵延上千米的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几百家小吃摊点两边摆开来。老板在殷勤的招呼声中,向你展示着眼前色、香、味、型俱佳的、特色饭菜。更有绝招的老板,把自己的小吃分成小块或者盛入小碗请你免费品尝。此时你不用费心挑选,不用费心查看,只要看一眼那家摊点后面桌子边吃饭的人数,就能断定那家的最好吃,有的摊点,想吃还要排队等候呢。

叫上一盘炒凉粉,一盘板羊肉,一盘酱牛肉,两盘凉拌小菜,一碗黄焖鱼,四个黄灿灿上面撒满芝麻的大烧饼,再来四碗手擀面条,你们一行四人,不足百元,保证吃的心满意足,酣畅淋漓。

民以食为天,家乡的小吃,吃出了日子的红火,吃出了生活的真谛,吃出了人生的快乐。前段时间,女儿提前一个月由深圳回家乡待产,家乡吃的营养,吃的滋润,让女儿生了一个八斤重的胖小子。更让我感到惊奇惊喜的是,这胖小子从产房一抱出来,我接到怀中搂着,低头一看,小家伙的小手在嘴里放着,吸吮着,发出“吱,吱”的声响,哈哈,好一个小吃货!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池州城,这里人杰地灵,景色怡人,还有很多美食。在我看来,那金灿灿的小粑就是池州城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老板,给我20个小粑。”一大早,我刚揉醒那睡眼惺松的眼睛,就听见楼下震耳欲聋的叫卖声。早上的小粑店人山人海,我也来到了买早点的队伍中。“老板,给我来两个小粑。”“给我五个,麻烦搞快点。”“给我十个,我忙着上班,先给我吧。”店主忙得不可开交,小粑很快就被抢光了。我看见店主麻利地做着小粑,就在一旁观望着,想着偷学技术回家可以自己做,让家人尝尝我的手艺。

原来,小粑是要先和面,再揪出一个个的小面团,把小面团用手压平,加一勺馅,有萝卜馅的,粉丝馅的,豆角的,白菜的……再包起来,并再次用手将它压平。接着,在锅里刷上一层油,把小粑一个个地放进去,两面都煎至金黄色,再铲出来,放在一旁的托盘里晾一会儿就可以装起来了。

到了8:30,小粑店将忙碌了一上午的店门关了。有的人买到了小粑,很开心;有的人没有买到小粑,抱着下次一定能买到的心理走开了。我拿着香喷喷的小粑,狼吞虎咽了起来。吃完后,我满嘴流油,异常满足。

如果您也想吃到这样美味的小粑,就赶紧来池州吧!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是如画的美丽地方,这里有大,有树林,美极了!

我们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好吃的,要说我们这里的美食是什么?那就非回锅肉莫属了。

回锅内是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的是先白水煮,再爆炒。我们村里的人都喜欢吃,并且,这回锅肉还是一个和历史故事有关的美食

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在家,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从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不熟,减少了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回锅肉便流传开未

回锅内的特色是菜色江绿相间,滋味醇厚,浓郁鲜香,微辣,甜肥而不腻,并且口味独特,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好吃极了,特别香,吃过一次下一次还想吃。它不但好吃,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哦

这便是我家乡的美食——回锅肉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5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白非常赞成,我的家乡在安徽,是个美丽的地方,而我家乡的美食也很丰富,常常给人以心情开旷的感觉。

格拉条,也叫格拉面,是安徽的汉族的传统小吃。堪称安徽人的意大利面。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在安徽“搅拌”的方言是“搁拉",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白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而因其颜色金黄、面形粗壮,也叫“金条面”吃格拉面条时人们喜欢说格拉格拉,煮思就是搅拌一下,因为刚出锅的格拉条华就像炸酱面一样,酱并没有拌匀,所以需要格拉格拉才好吃,格拉条已成为了安徽人的最爱。有人为格拉条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格拉条之歌》。演唱者采用了原汁原味的安徽阜阳土话并行演唱。每当这首有着浓郁安徽味的歌曲响起在耳边时,大多家乡人总会报以会心的一笑。今天,经过了近百年锤炼和演变的格拉条,因其味道鲜美,好吃不鬼,现已经成为我们家人人都爱吃且百吃不厌,独具特色的经典食品。

吃了它,也许糟糟糕又乱煤烘的生活会变得顺风顺史呢,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来到这个风储万种的特色城填。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6

对于丰富多样、美味诱人的陕西美食,我心中怀着深切的热爱。

当我阖上双眼,倾听晨钟暮鼓的声音;当我身处异乡,偶遇故乡知己互诉衷肠;当我忆起童年,回首幸福时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勾起我对长安美食的遐想,唇齿间总会溢满故乡的美味。

那香气逼人的臊子面,麻辣鲜香的胡辣汤,入口直化的浆水鱼鱼……想想都让我口水直流;那又宽又长的裤带面,又厚又圆的锅盔,又红又辣的油泼辣子……看得我瞠目结舌;听着面馆伙计们啪啪的扯面声,凉皮店老板的吆喝声……让我不由得想多吃几碗。

那外酥里嫩的葫芦鸡,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肉夹馍,金黄的金线油塔,劲道的biangbiang面,叫人舌尖发麻的水煮肉片,酥软的油饼,冰爽解渴的冰峰,还有那历史悠久的羊肉泡馍。噢,对了,还有那香喷喷的饸咯呢!要听咱这儿还有啥,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

一想到这些美味,我便会垂涎三尺。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凉皮。凉皮分为米皮、面皮热米皮、擀面皮,犹以秦镇米皮闻名。在西安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美食聚集地,都会看到“秦镇米皮”。每到逢年过节,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前往秦镇去吃正宗的米皮,再三碗五碗给亲朋好友捎几份回去。

米皮的制作过程也很讲究:将粘米粉加入温水,搅拌成米浆,上锅蒸大约3-5分钟,蒸好后扣在案板上,表面抹少量油,防止黏连,再将米皮放入切割机中,切成筷子条,加入提前焯好的黄豆芽、芹菜段,浇上提前熬好的大料水、大蒜水和香醋水,撒上一小勺盐,浇上一大勺辣椒油,搅拌均匀,这样一碗红艳艳、香喷喷的米皮就做好了。

每一个关中人都喜欢吃凉皮,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孩子都十分喜欢吃凉皮。每个周末,我也总是拉着爸爸去吃凉皮。再配上一个香酥的肉夹馍,咬一口,满口留香,再就着这酸辣劲道的米皮,喝上一口关中特有的饮品——冰峰,这味道“聊咋咧!”

我爱美食,更爱家乡的美食!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7

每当吃饭的时候,常常听到爸爸妈妈回忆家乡的美食,那语气,充满了怀念和留恋。我也不禁想,我的家乡是天津。家乡的味道,我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提起天津,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这三种美食组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名字:天津三绝。这三兄弟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狗不理包子了。相传清朝年间,天津郊区有一户农家,儿子取乳名“狗子”。狗子摆了个包子摊儿,由于生意太好、顾客太多,狗子卖包子时根本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慢慢地,人们就叫他狗不理包子了。你可千万不要觉得狗子没礼貌,也许对于排队买包子的人来说,狗子埋头卖包子比打招呼寒暄更为重要。比“狗不理”这个名字的由来更吸引人的,恐怕是这包子的颜值和味道。它的馅料非常丰富,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种类,一口吃下去,汁水四溢、鲜而不腻、唇齿留香。出门旅游,无论去到哪里,我总要尝尝当地的包子,但在我心中,最清香适口、回味无穷的还是熟悉的狗不理。

与“狗不理包子”得名原由不同的是,“耳朵眼”和“十八街”都源于当时所在区域的地名。耳朵眼炸糕广受当地人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我想,除了因为它的盛名和美味,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富有“步步登高”的寓意吧。最后,我要告诉你,酥香甘甜的十八街麻花有很多种吃法,你可以直接咬着吃,更要试试掰碎了吃、泡在牛奶里吃……不同吃法,不同享受!

我想,透过对家乡味道的喜欢和眷恋,彰显的是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如果你也想尝一尝“天津三绝”的味道,那就快来我的家乡作客吧!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8

许是小孩子都贪嘴罢,从小起,我便格外嗜吃,喜欢新鲜的美食。母亲心灵手巧,每天手下流水样的一宗宗小美食诞生,我就是在母亲做的一样样美食的喂养中慢慢长大。

母亲最拿手的是家乡名吃——搅团。“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母亲却不止七十二搅,每做一次都显得格外吃力。可我又偏偏爱吃,母亲便不厌其烦地做给我吃。面粉在筛子的抖动下积成细细小山,粉团亦逐渐瓦解,与万千粉末融和在一起,筛过的面粉会更加顺滑,口感更好。母亲十分注重这些细节,边搅边散面粉,慢慢的搅动,慢慢的融合……如果是夏天,我就嘴里嚼着母亲切下的带着蒜味的西瓜,站在旁边看着水与粉从互不包容到亲密无间。

这种过程很慢,感觉岁月被拉长,一切静好。

慢慢来是母亲从美食中教会我的第一个道理。董仲舒有言:“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做人做事都是如此。用过播放器的人都知道,快进键的旁边往往都是终止键,急功近利才是踏入失败深渊的主力,那为何不慢慢来,做好当下?

搅好了稍硬的面团,便可以煮了,烫烫的开水破开面团,母亲用筷子把整块的面团夹成小团,小团在水中咕噜,厨房里便笼上一层薄雾,雾气顶的锅盖叮当响。母亲还得时不时搅合着小面团,让其受热均匀,不至于生一块熟一块。

蒸煮二十分钟后,母亲就开始用短点的擀面杖搅动,这可是个力气活,双手执面杖,双臂要使出全力,顺着一个方向一圈圈搅合。小面团们开始慢慢融合在一起,母亲的额头生出豆大的汗珠。我有心帮忙,却不能使擀面杖运动一点。母亲累红的脸庞被蒸汽揉成奶油色,额上的几根银发格外的扎眼。这时候,我不由的眼热。

面团搅光滑了,再小火焖十分钟。这时,真正的搅团就可以新鲜出锅了,我最爱吃刚出锅的热搅团,配上母亲秘制的调料水,放上炒韭菜,烫的豆芽,吃起来有点烫心,却实实在在好吃。只是这过程繁琐,可母亲却不觉烦,看我吃的开心,她笑得也开心。

这第二宗是煲粥,八宝粥,薏米粥,也算得上一宗家乡小食。母亲很有耐心,将温情捻入百合,将希冀放入米谷,煮关怀于薏仁,煲爱意于银耳,粥类繁多,便不一一列举,我只记得每晚回家都有一碗清甜的粥吃,或点缀枸杞,或漂着百合,总之,鲜美非常。

我不禁想起《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一词,水似乎是每宗美食的必备之物,但又总受忽略,“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它使世间一切勃勃有生机,却自己隐名暗藏,从不追求浮华,此为水之上行善其一。水有四善:行善果,政善治,言善信,处善道,行为如水一般朴实,政治如水一般清明,言语如水一般柔和,处世如水一般高洁,此为水之上善其二。这是母亲教予我从美食中得来的第二个道理。

我渐渐长大,好像也没有小时候那样嗜吃,母亲却还一日日在做着一宗宗美食。一天天的,肚子里吃下的不仅有家乡的美食,还有母亲殷殷的关怀,就算不再贪吃这些小吃,我却依旧对母亲高喊:“再添一碗粥”!

原来大家执念的不仅仅是家乡美食的味道,还有家乡的情怀,而这些美食所牵引的是温暖、爱和思念!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9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在我们北方最具特色的美食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饺子。

饺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用饺子皮和饺子馅混合成的,虽然很简单,可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困难。

妈妈包饺子时,我在旁边看着。妈妈的动作很娴熟,我看得目不暇接,妈妈先用勺子挖一勺饺子馅,然后把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上,又把饺子皮叠在一起,用手捏着饺子边,快速地捏了一圈,这些动作妈妈一气呵成。而我一窍不通,只觉得妈妈好厉害,包饺子这么快。

当妈妈让我自己包饺子时,我有点害怕了,因为我不会。所以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是擀饺子皮吧。”妈妈说“好吧,你先擀饺子皮吧,一会再帮我包饺子吧。”我说:“好。”于是我就先擀皮了。过了十分钟,我把饺子皮全擀好了。我走到妈妈身边,坐下来,开始包饺子。我先用勺子挖一勺饺子馅,放到皮上,又用手捏着饺子皮的边,捏了一圈,可是妈妈包的饺子看起来很饱满,而我包的却和她包的不一样,妈妈把包饺子的窍门告诉我,我又包了几个,看起来和妈妈包的差不多了。包完饺子,我们就要煮饺子,煮完之后就要互相端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最开始是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是张仲景给人们治病,发明了“娇耳”,现在,饺子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至今流传着‘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这句民谣。

我爱家乡的饺子。

有关家乡的美食的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在蚌埠,那里有许多的美食:馄饨、烧饼夹里脊、小龙虾……最美味的非元宵莫属。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小吃店——雪园。只要店门开着,每次去的时候,都能看见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人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在等候的时候,我就喜欢从窗口观看元宵的做法:先把糯米面和好,捏成一个像碗的形状,把调好的馅儿放进去,再把它们搓成球形,让它在沸腾的锅里面舒舒服服地泡上一个热水澡,等它们都浮出水面,白白胖胖的元宵就出锅了。还没等服务员把元宵端到面前,我就已经闻到了元宵的香味了。牙齿先咬开元宵最外的一层,里面的馅儿闪闪发光,十分诱人,味道也香甜软糯。元宵的馅儿有很多:山楂、芝麻、桂花……任你选,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这两年,我哥哥在外地上大学。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雪园”吃上一碗元宵。他说,外地的元宵跟家乡的元宵根本就没法比,既不软糯,馅儿还有点儿发酸,吃了一次,就不想去吃第二次了。我听了以后,看着哥哥狼吞虎咽地吃着元宵,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很为家乡的元宵感到骄傲。

在我的家乡,人们最喜欢的美食就是“雪园”的元宵,每个月至少要吃上一、两次。冬天里吃上几个元宵,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元宵汤,那别提有多幸福了。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在采访“雪园”里的顾客:“元宵的味道如何?”,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赞美的神情。

“雪园”的元宵是我们家乡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爱家乡的美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