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算法的力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算法的力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算法的力量》是一本由[英]杰米·萨斯坎德(Jamie Susskind)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算法的力量》读后感(一):提出问题多过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深度一般。其实,很希望看到类似“阿西莫夫三原则”之类的纲领性观点

感觉上,作者对政治学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都比较熟悉,但是在两个领域都缺乏深入的思考或者说洞见,更多的是把很多大数据的现象与政治学的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了简单的投射,不失为一个中肯的体系性综述,但是任何一部分拿出来都谈不上新意。

其实,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和生物学、医学进步带来的影响差不多。对于生物学和医学,人们往往说生活总会找到自己的路;但对于人工智能,由于其深度和广度,人们就没有这么宽容。

结合最近学习的体会,未来制定合理的政治规则或者政治制度的,可能是计算机的从业人员而不是专业的政治学研究人员。政治学研究人员的责任在于教育计算机从业人员,未来的算法可以自我实现、自我演化,但是制定算法的人需要统筹考虑很多事情,用今天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懂业务更要懂技术。

《算法的力量》读后感(二):未来谁掌握代码谁就掌握了世界

这本书读得有点儿艰难,可能是翻译的问题。翻译之后,句子读起来很拗口。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的确带给我一些启发。

在数字世界里,算法就是一种权力,未来要如何制约这种权力,如何对权力和财富进行分配,其中蕴含的政治学是什么。作者在进行探讨,也在进行设想。未来掌握代码、数据的人才是占据权力顶端的人。而且这种权力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工作机会被机器人占有。资源和财富会越来越集中在那些数字公司中。他们会占据大量财富,而雇佣的人会越来越少。曾经Facebook收购了一家公司,给出的估值是十几亿,但整个公司只有二十几个人。

可想而知,在代码的世界,人数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那么未来随着机器人投放到市场中,人类该怎么办?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针对那些庞大的数字公司收取高额的税费,再用这些钱补贴给没有工作机会的人类。

听起来这种方式很有趣,而且人再也不用去做那些枯燥的工作了,而且还有钱可以领用,对不对?其实如果真的这么做,对人类未必会有益。因为人一旦没事情做,生活中只剩下吃喝玩乐的话,很快就会产生厌倦。到那时候,玩乐就变得像工作一样无聊了。

《算法的力量》读后感(三):未来政治学

未来已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变革俨然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人们对于技术的憧憬,明显超出了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的想象。对于这一点,英国学者杰米·萨斯坎德的描述颇为生动:当我们在数字生活世界中继续前进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即失去自己的政治和道德直觉,不愿意或没准备好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变化进行批判性思考。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萨斯坎德从政治学视角出发,探讨了新技术革命如何塑造甚至是重构人类共同生存的社会体系,写就了《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这本极富启发性的“未来政治学”。

新技术革命对人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日益强大的系统、日益综合的技术、日益量化的社会,让我们站在数字生活世界的边缘,这是一个将在广泛的功能上与人类对垒并最终超越人类的数字系统所占据的世界。

本书把社会构建与演进的动力概括为解决人类如何共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技术怎样作用于人的个人行为和集体行动,以及在哪些方面重新界定了权力、自由、民主、正义等传统政治学概念的含义。在作者看来,网络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精密度,且能以一种动态的、颗粒化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生活,感知控制影响了人的认知模式和社会态度,算法导致财富分配和身份承认的巨大变化,技术性失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再分配旋风,国家与科技巨头在新的权力格局中相互角力。

相对于书中关于技术革命的政治影响发散式、畅想式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给出如何构建与之相洽社会模式的具体建议,一切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成茧、破圈、迭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类仍然掌控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思考之方能趋向之,通往更美好的明天。

一部兼具思辨性、启发性的好书,称得上算法时代的未来简史,推荐翻阅品读。

《算法的力量》读后感(四):感知控制

让人不去做某件事的好办法之一,就是从一开始就阻止他们做这件事的企图,或者是让他们确信,自己的欲望是错误的、不合法的、可耻的,甚至是疯狂的。 [1] 我把这种手段称为“感知控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