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范仲淹》读后感锦集

《范仲淹》读后感锦集

《范仲淹》是一本由郭宝平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7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范仲淹》读后感(一):进入时间深处,倾听历史声音

历史小说作家郭宝平先生推出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值得祝贺。我对郭宝平历史小说创作一直比较关注,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史传的传统,比如《史记》里有很多小说的片段。到了明代,历史小说成了一个主流。比如明代的伟大作品《三国演义》等。可以说,演绎历史是我们中国作家的一个强项。郭宝平先生是最近几年非常活跃、创作颇丰、引人关注的一位历史小说作家。他的历史小说创作,有很强的辨识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依托历史写小说,以小说笔法写历史。这就与以往的演绎类历史小说有了很大区别。他的历史小说创作,有三个特点:

一是,写作的眼光和规模。郭宝平对中国历史有深切的关怀、痛彻心扉的理解,特别是他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人物,能够超越时间的障碍和时代的阻隔,进入时间深处,去打量他们具体的处境,描绘出他们在历史中的声音、心灵、整个复杂的充满人性的形象。这就是郭宝平历史小说写作的新发展,跟传统的历史演绎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读他的书,能看到遥远时代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人性、他们在历史中复杂的表现,这对于那些“脸谱化”的历史演绎写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郭宝平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重要取向。

二是,郭宝平的历史小说写作有一种当代视角。站在今天,让我们重新看待历史。意大利的一位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虽然有点武断,但是我觉得郭宝平恰恰在他的历史小说里实践了这样的历史哲学观点,即一定要用今天的眼光,来重新打量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发掘出当代价值。

三是,郭宝平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有一种充满温情的热爱,他的观点有点像钱穆,就是欲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必先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意思就是,我们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首先要热爱中国的历史,这样才能研究得深、研究得透。爱之深、“研”之切。正如郭宝平自己所说,目标在于直抵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以,郭宝平的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散发出历史的温度。

像范仲淹这样的人物,人们心目中早已符号化了。可读《范仲淹》这部小说,你会觉得范仲淹的艺术形象显得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人没有隔膜感。郭宝平的历史小说,因具备了这样几个特点,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里面就显得卓尔不群。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原文载于《北京日报》2022年8月9日《深读周刊》。)

《范仲淹》读后感(二):如何历史 怎样小说

他从人性中站立起来,他从历史的废墟里爬了出来,他从市井布衣堆中走来,他从皇宫楼阙里穿行。

他在忧郁的大宋天下的宦海中沉浮,他在泣血的历史事件里爬行,他在皇帝和满朝文武中周旋,他最终倒在毕生奔波的路上。

皇皇65万字的长篇巨制《范仲淹》的思想和艺术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为当下抒写历史题材小说重树了一种严肃的范式。

几十年来,戏说历史的写法漫漶于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之中,如此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省去了作者苦读史书的艰辛,然而,换来的却是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甚至是对历史的篡改和侮辱。不在信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必然就会变形,那样的人物是一定会倒在历史的废墟之中的,同时,他们也是背离恩格斯对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高要求——“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的宗旨。

所以,我激赏作者“杜绝凭空虚构”的历史观,回到历史现场,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场景作为历史真实的重要构建,在大量素材中还原“历史的必然”。是的,在大量的史料中爬梳出人物的历史使然,这就是“典型性格”的历史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的成功就在于其真实性是贴近历史原貌的,包括那个时代的风俗画和风景画,甚至服饰和人物语言描写,也都还原了历史的真貌。

但是,作者有一个观念我却不能苟同,那就是历史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不能虚构。倘若如此,小说的人物就无法丰满起来,就没有作者所期待的人物多重性和立体化的塑造。恰恰相反,正是那些虚构的人物语言和矛盾冲突的细节描写,大大丰富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也正是作者“摒弃非黑即白的历史观”的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力量就在于对情节和细节符合历史场景、符合人物性格的想象和虚构,没有这样的虚构,人物就是一具干巴巴的历史“木乃伊”,而《范仲淹》之所以能够屹立起来,全凭着那些在大量史料中得来的事件想象的延伸、人物性格的发展。

近些年来,文坛上冒出了一种新文体,那就是“非虚构文学”,即使是这样标榜文学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照着作者认为的历史事实进行适度的艺术夸张,尤其是细节描写的再造,也是允许的,否则它的情节和人物就活不起来。“非虚构文学”都如此,堂堂正正的历史小说何不为之焉?说实话,长篇小说《范仲淹》倘若在历史小说虚构观念上再进一步,小说将会更精彩。当然,前提是一定得符合历史的必然,也是顺应典型人物性格的历史必然。虽然小说已经够好了,但我们总想更臻于完美。

其实,我最看好的是作者“以人性审视历史人物”的小说创作观念,作品把范仲淹充满人性的人物性格写活了,不仅让他成为一个活生生的“这一个”,同时把一个来自历史生活深处的复调意味人物贡献给读者,完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典型性格的人物塑造。

所以,《范仲淹》既不是戏说历史的商业快餐,也不是没有血肉的史料堆砌,它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历史艺术巨制!

(本文作者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原文载于《文艺报》2022年8月5日《文学评论》。)

《范仲淹》读后感(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多么熟悉的画风,有没有瞬间穿越回中学语文课堂的感觉?是的,这正是我们中学时代都背诵过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事实上,范仲淹从未亲临岳阳楼,这篇文章只是应好友滕子京之托而作,彼时正值庆历六年,因其主导的“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迫远离北宋权力枢纽,被贬到邓州(今河南南阳市邓州)任知州。

全文短短368个字,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范仲淹因此被金圣叹赞曰:“一肚皮圣贤心地,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

翻开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且看郭宝平老师将范仲淹与千古流芳的名篇《岳阳楼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小说伊始,范仲淹还只是一位随母改嫁长山朱氏、一文不名的年轻士子,母亲谢氏在初嫁其生父姑苏范氏时就是继室,更遑论丧夫后携子改嫁。

继父虽进士出身,然性高洁,并不似其他同僚那般汲汲营营,最高官职也只做到辖下数万人的九品县令,与原配夫人育有三子一女,续娶谢氏后又添一子,加上此时尚不知身世、名为朱说的范仲淹,一家八口人的开支几乎全靠继父微薄的薪俸支撑,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听母亲的话去读短期且实用的学究科还是拿青春去赌一场漫长而并无把握的进士科?向现实低头还是勇敢地追逐成为良医良相的梦想?这是个难题。

纵然整个北宋的风气都是重文抑武,然整个北宋,唯有仁宗执政时期被称为“文人最好的时代。”

“唐宋八大家”中六位宋朝文人皆成名或成长于仁宗朝;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锐意改革,虽九死其犹未悔;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尹包拯在这个时代演绎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著名军事将领、“面涅将军”狄青在此登上历史舞台;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写下《梦溪笔谈》的沈括生于斯长于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在这个时代被后人铭记;更不乏晏殊、梅尧臣、苏舜钦、蔡襄、柳永、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这些语文与历史教科书中常见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一个灿如繁星的文人时代因仁宗而成就!

直至进士及第,为继父守完丧期,朱说才终于如愿回归范姓,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将苦等数年的李三妹迎娶进门。然而,迎接这位大家闺秀的却是侍奉婆母、哺育五个儿女,终日为家计操劳的日子,二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一日不劳心伤神。

诚然,范仲淹无愧于一个忠君爱国的伟丈夫,他因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一生三起三落,三次皆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而被外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反对太后干政、反对废黜郭后,尤其因仁宗无子而请立皇太弟侄的言论遭仁宗忌惮,却被人误以为是时任宰相的吕夷简嫉贤妒能,借此排除异己。

一个好臣子,未必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许多人看来,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完全是建立在牺牲家人幸福的基础之上的。

终其一生,带给其家人的除了提心吊胆的日子、被贬路上的颠沛流离,即便在京城中也是终日要为五斗米折腰。试想,一大家人每顿饭只能有一个荤菜,这该是怎样清奇的画风?

千年以后的21世纪,属于范仲淹的时代,那个文人最好的时代早已渐行渐远,关于他的一切也都已盖棺定论,我们怀念的,也许只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时代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