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精选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精选

《激活你的学习脑》是一本由[加] 史蒂夫·马森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一):评《激活你的学习脑》

✅第一章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学习能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

2.主动参与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明显,比讲授教学法的效果好;但主动参与教学法需要更多时间,而讲授教学法能让听者更快锁定对应的学习内容

3.需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效

4.观察别人完成活动能激活观察者相关的学习神经元(体育类除外,因为观察者是静止的)

5.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需要专注在学习目标上

6.学习者容易被旁边学习者的行为影响

7.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是不可能的

8.房间装饰会妨碍学习

9.无效策略会激活相关神经元,也会阻碍学习相关神经元

10. 学习阅读(字母、字符、读音)能改变大脑连接,需要鼓励形声解码阅读的运用,能同时激活大脑左右枕叶

11.新旧知识会激活神经元相互连接

12.在特定环境中学习,会激活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不同环境中学习的知识需要练习,建议学习初期不改变特定环境,后期再改变环境从而练习知识的迁移

13.防止分心:避开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及其电子产品的影响,可以利用它的优势进行学习;避免学习房间的过度装饰;避免多任务处理;阅读时听音乐,以及周围有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时产生错误的想法会影响学习效果

14.尽量多使用主动学习方法,少使用被动学习方法

✅第二章 反复激活神经元

反复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1.加强神经连接

2.减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转

3.巩固学习,减少遗忘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反复被激活的神经元容易连接在一起,新的学习内容会与旧的相互连接呼应,形成整体。

2.神经元用进废退,像森林中的小径一样,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多次反复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一旦停止,被激活的神经元会再次减退。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神经连接,使之不容易消退和遗忘。

4.语言、非语言、视觉运动方面的学习会削减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导致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5.时间过于接近,内容毫不费力的重复会引起大脑活动抑制。

6.越是巩固学习,反复激活神经元,遗忘的速度越慢。

7.需要激活对的神经元,也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有效神经元,才能增进学习效果。

8.一万小时训练:训练时间并不能决定学习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

9.四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规划时间多次激活神经元。

2)避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的过长时间的训练。

3)达到既定目标后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4)避免重复激活错误。

10.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需要增加刺激神经元的次数。

11.需要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复杂的学习情境,而在后期可以通过使用复杂学习情境来检测学习迁移的能力。

12.需要限制探索型教学法,容易耗费更多时间。

13.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否有吸引力。

14.强化学习的好处:

1)降低大脑负荷。

2)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15.由于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

因为与此相关的错误连接会被强化,会有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错误重复出现,修正它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学习钢琴,需要在第一次学习时慢慢弹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犯错。

16.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盘,保持警惕性,随时发现错误。

17.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会遗忘和控制原有的自发机制。

✅第三章 提取练习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提取练习次数越多越能形成长期记忆,越能提升学习成功率。

2.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练习,学习成果更有效。

3.应提前规划时间,提取练习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因惯性效应导致大脑负担过重。当练习时间过长,而练习难度过于容易时,应该先休息,然后再继续。

4.记忆提取之后还需要巩固学习,且注意不要提取错误信息。记忆提取需要保持一定难度,又不能太难,防止测试者出错。

5.记忆提取的有效性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在教育领域,长时间测试会被诟病。

此争论表现有以下几点:

1)测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但记忆提取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不容易感到焦虑。

2)学生不喜欢被频繁测试的课程。但在每天都测试的班级,学生习惯了经常进行小测试,有益于记忆零碎的知识点。

3)进行多项测试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进行其他活动。但记忆提取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记忆提取。

4)频繁进行测试会让测试者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但测试能更好的让学习者完成学习的迁移,并且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6.记忆提取时应保持专注,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记忆提取的过程。

7.当信息提取者在信息提取失败时,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提示信息来帮助提取者回忆。

8.练习记忆提取需要运用的策略:

策略一,经常进行测试。

策略二,经常进行记忆提取练习。

策略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提取,提取过程尽量不要中断。

策略四,记忆提取不成功时,需要复述记忆提取者刚刚说过的话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示。先是提出细微且并不明确的提示,然后再给出明显的提示。

✅第四章 解释说明

1.有效激活大脑以促进学习和神经连接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原则的关键在于,对某种现象或某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说明。不仅要在待学习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来,而且要在概念与现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2.支持解释说明原则的三个理由:

1)解释的过程能够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并在现有神经网络和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了联系。

2)研究表明,解释说明能更大程度的激活与建立知识相关连接的关键脑区。

3)解释说明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均如此。

3.解释说明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提取方式,事实上,要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对一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在记忆中提取我们的知识,并激活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因此,解释有助于巩固连接神经连接和学习,因为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解释说明是神经元激活原则和去练习原则的一种实践方式。

4.解释说明激活的并不仅仅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事实上,解释需要在概念之间,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需要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解释就是同步激活一系列相关神经网络,由于这些神经网络是同时被激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增加了他们被再次激活的概率。

5.神经网络X,Y,Z之间联系的加强将有利于其本身被再次激活。因为此后神经网络Y和Z的激活都将进一步引发神经网络X的激活。这恰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记住一长串随机数字或卡片。记住一组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通过将数字想象成人物、地点或行为,就可以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接,以帮助记忆。

6.直觉上,我们往往将记忆置于理解的对立面,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晰。要记住大量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者与我们的现有知识没有关联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记忆,因此尽量不要将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

7.提出问题,能促进解释说明发挥作用。

8.自我解释就是学习者养成在学习时自问自答的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9.制作概念图能够在某个概念与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学习相关的记忆。

10.最先激活的知识更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11.运用解释说明原则的四个策略:

1)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进行解释。在提问时要求学习者说明,为什么某事是真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某个程序应该如何进行,某个现象如何发展或者某个物体如何运转等问题。

2)自我解释,包括对自己大声说出或在脑海中默默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个现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我解释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会的策略,所以学习者最好先参考他人自我解释的范例。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暂停,如在读完每页书时,留出时间进行自我解释。

3)由于学习者的策略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出现自发的根据毫无根据的直觉自我解释的情况,因此需要尽快对错误进行反馈。

4)如果学习者对于自我解释产生怀疑,应当中断解释,找到相关信息, 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12.应先激活神经元,对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后在进行解释说明的练习。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二):评《激活你的学习脑》

✅第一章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学习能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

2.主动参与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明显,比讲授教学法的效果好;但主动参与教学法需要更多时间,而讲授教学法能让听者更快锁定对应的学习内容

3.需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效

4.观察别人完成活动能激活观察者相关的学习神经元(体育类除外,因为观察者是静止的)

5.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需要专注在学习目标上

6.学习者容易被旁边学习者的行为影响

7.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是不可能的

8.房间装饰会妨碍学习

9.无效策略会激活相关神经元,也会阻碍学习相关神经元

10. 学习阅读(字母、字符、读音)能改变大脑连接,需要鼓励形声解码阅读的运用,能同时激活大脑左右枕叶

11.新旧知识会激活神经元相互连接

12.在特定环境中学习,会激活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不同环境中学习的知识需要练习,建议学习初期不改变特定环境,后期再改变环境从而练习知识的迁移

13.防止分心:避开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及其电子产品的影响,可以利用它的优势进行学习;避免学习房间的过度装饰;避免多任务处理;阅读时听音乐,以及周围有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时产生错误的想法会影响学习效果

14.尽量多使用主动学习方法,少使用被动学习方法

✅第二章 反复激活神经元

反复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1.加强神经连接

2.减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转

3.巩固学习,减少遗忘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反复被激活的神经元容易连接在一起,新的学习内容会与旧的相互连接呼应,形成整体。

2.神经元用进废退,像森林中的小径一样,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多次反复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一旦停止,被激活的神经元会再次减退。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神经连接,使之不容易消退和遗忘。

4.语言、非语言、视觉运动方面的学习会削减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导致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5.时间过于接近,内容毫不费力的重复会引起大脑活动抑制。

6.越是巩固学习,反复激活神经元,遗忘的速度越慢。

7.需要激活对的神经元,也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有效神经元,才能增进学习效果。

8.一万小时训练:训练时间并不能决定学习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

9.四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规划时间多次激活神经元。

2)避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的过长时间的训练。

3)达到既定目标后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4)避免重复激活错误。

10.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需要增加刺激神经元的次数。

11.需要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复杂的学习情境,而在后期可以通过使用复杂学习情境来检测学习迁移的能力。

12.需要限制探索型教学法,容易耗费更多时间。

13.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否有吸引力。

14.强化学习的好处:

1)降低大脑负荷。

2)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15.由于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

因为与此相关的错误连接会被强化,会有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错误重复出现,修正它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学习钢琴,需要在第一次学习时慢慢弹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犯错。

16.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盘,保持警惕性,随时发现错误。

17.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会遗忘和控制原有的自发机制。

✅第三章 提取练习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提取练习次数越多越能形成长期记忆,越能提升学习成功率。

2.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练习,学习成果更有效。

3.应提前规划时间,提取练习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因惯性效应导致大脑负担过重。当练习时间过长,而练习难度过于容易时,应该先休息,然后再继续。

4.记忆提取之后还需要巩固学习,且注意不要提取错误信息。记忆提取需要保持一定难度,又不能太难,防止测试者出错。

5.记忆提取的有效性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在教育领域,长时间测试会被诟病。

此争论表现有以下几点:

1)测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但记忆提取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不容易感到焦虑。

2)学生不喜欢被频繁测试的课程。但在每天都测试的班级,学生习惯了经常进行小测试,有益于记忆零碎的知识点。

3)进行多项测试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进行其他活动。但记忆提取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记忆提取。

4)频繁进行测试会让测试者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但测试能更好的让学习者完成学习的迁移,并且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6.记忆提取时应保持专注,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记忆提取的过程。

7.当信息提取者在信息提取失败时,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提示信息来帮助提取者回忆。

8.练习记忆提取需要运用的策略:

策略一,经常进行测试。

策略二,经常进行记忆提取练习。

策略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提取,提取过程尽量不要中断。

策略四,记忆提取不成功时,需要复述记忆提取者刚刚说过的话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示。先是提出细微且并不明确的提示,然后再给出明显的提示。

✅第四章 解释说明

1.有效激活大脑以促进学习和神经连接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原则的关键在于,对某种现象或某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说明。不仅要在待学习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来,而且要在概念与现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2.支持解释说明原则的三个理由:

1)解释的过程能够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并在现有神经网络和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了联系。

2)研究表明,解释说明能更大程度的激活与建立知识相关连接的关键脑区。

3)解释说明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均如此。

3.解释说明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提取方式,事实上,要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对一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在记忆中提取我们的知识,并激活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因此,解释有助于巩固连接神经连接和学习,因为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解释说明是神经元激活原则和去练习原则的一种实践方式。

4.解释说明激活的并不仅仅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事实上,解释需要在概念之间,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需要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解释就是同步激活一系列相关神经网络,由于这些神经网络是同时被激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增加了他们被再次激活的概率。

5.神经网络X,Y,Z之间联系的加强将有利于其本身被再次激活。因为此后神经网络Y和Z的激活都将进一步引发神经网络X的激活。这恰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记住一长串随机数字或卡片。记住一组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通过将数字想象成人物、地点或行为,就可以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接,以帮助记忆。

6.直觉上,我们往往将记忆置于理解的对立面,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晰。要记住大量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者与我们的现有知识没有关联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记忆,因此尽量不要将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

7.提出问题,能促进解释说明发挥作用。

8.自我解释就是学习者养成在学习时自问自答的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9.制作概念图能够在某个概念与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学习相关的记忆。

10.最先激活的知识更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11.运用解释说明原则的四个策略:

1)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进行解释。在提问时要求学习者说明,为什么某事是真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某个程序应该如何进行,某个现象如何发展或者某个物体如何运转等问题。

2)自我解释,包括对自己大声说出或在脑海中默默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个现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我解释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会的策略,所以学习者最好先参考他人自我解释的范例。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暂停,如在读完每页书时,留出时间进行自我解释。

3)由于学习者的策略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出现自发的根据毫无根据的直觉自我解释的情况,因此需要尽快对错误进行反馈。

4)如果学习者对于自我解释产生怀疑,应当中断解释,找到相关信息, 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12.应先激活神经元,对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后在进行解释说明的练习。

✅第五章 间隔神经元激活时间

1.间隔原则的精髓:激活间隔神经元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进行额外的练习,它只需要对激活神经元的时间进行规划,通过不学习来进行更好的学习。

2.说明间隔原则合理性的三个理由:

1)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大脑的活动。

2)可以在学习者睡眠期间自发地激活神经元。

3)可以给大脑留出时间,强化神经连接,并显著改善学习,减少遗忘。

3.间隔学习可以让大脑在所有学习时段都保持活跃,而集中学习则会导致大脑活动时间减少。间隔学习有助于防止重复和惯性效应导致的大脑活动减少。

4.睡眠能够无意识重复激活大脑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且通过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来促进学习。睡眠后的学习表现比睡眠前效果更好。

5.学习间隔原则的四个主要方法:

1)分散安排学习时间。

2)逐渐增加间隔时间。

3)交叉学习。

4)定期集中更有效的学习时间。

6.提高训练频率,减少学习时长。

7.渐进式间隔时间比恒定式间隔时间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

8.学习内容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学习时段进行训练。

9.每天学习不同的科目,坚持每天都进行学习,通过混合不同的学习类型进行交叉练习。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三):评《激活你的学习脑》

✅第一章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学习能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

2.主动参与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明显,比讲授教学法的效果好;但主动参与教学法需要更多时间,而讲授教学法能让听者更快锁定对应的学习内容

3.需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效

4.观察别人完成活动能激活观察者相关的学习神经元(体育类除外,因为观察者是静止的)

5.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需要专注在学习目标上

6.学习者容易被旁边学习者的行为影响

7.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是不可能的

8.房间装饰会妨碍学习

9.无效策略会激活相关神经元,也会阻碍学习相关神经元

10. 学习阅读(字母、字符、读音)能改变大脑连接,需要鼓励形声解码阅读的运用,能同时激活大脑左右枕叶

11.新旧知识会激活神经元相互连接

12.在特定环境中学习,会激活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不同环境中学习的知识需要练习,建议学习初期不改变特定环境,后期再改变环境从而练习知识的迁移

13.防止分心:避开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及其电子产品的影响,可以利用它的优势进行学习;避免学习房间的过度装饰;避免多任务处理;阅读时听音乐,以及周围有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时产生错误的想法会影响学习效果

14.尽量多使用主动学习方法,少使用被动学习方法

✅第二章 反复激活神经元

反复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1.加强神经连接

2.减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转

3.巩固学习,减少遗忘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反复被激活的神经元容易连接在一起,新的学习内容会与旧的相互连接呼应,形成整体。

2.神经元用进废退,像森林中的小径一样,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多次反复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一旦停止,被激活的神经元会再次减退。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神经连接,使之不容易消退和遗忘。

4.语言、非语言、视觉运动方面的学习会削减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导致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5.时间过于接近,内容毫不费力的重复会引起大脑活动抑制。

6.越是巩固学习,反复激活神经元,遗忘的速度越慢。

7.需要激活对的神经元,也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有效神经元,才能增进学习效果。

8.一万小时训练:训练时间并不能决定学习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

9.四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规划时间多次激活神经元。

2)避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的过长时间的训练。

3)达到既定目标后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4)避免重复激活错误。

10.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需要增加刺激神经元的次数。

11.需要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复杂的学习情境,而在后期可以通过使用复杂学习情境来检测学习迁移的能力。

12.需要限制探索型教学法,容易耗费更多时间。

13.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否有吸引力。

14.强化学习的好处:

1)降低大脑负荷。

2)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15.由于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

因为与此相关的错误连接会被强化,会有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错误重复出现,修正它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学习钢琴,需要在第一次学习时慢慢弹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犯错。

16.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盘,保持警惕性,随时发现错误。

17.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会遗忘和控制原有的自发机制。

✅第三章 提取练习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提取练习次数越多越能形成长期记忆,越能提升学习成功率。

2.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练习,学习成果更有效。

3.应提前规划时间,提取练习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因惯性效应导致大脑负担过重。当练习时间过长,而练习难度过于容易时,应该先休息,然后再继续。

4.记忆提取之后还需要巩固学习,且注意不要提取错误信息。记忆提取需要保持一定难度,又不能太难,防止测试者出错。

5.记忆提取的有效性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在教育领域,长时间测试会被诟病。

此争论表现有以下几点:

1)测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但记忆提取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不容易感到焦虑。

2)学生不喜欢被频繁测试的课程。但在每天都测试的班级,学生习惯了经常进行小测试,有益于记忆零碎的知识点。

3)进行多项测试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进行其他活动。但记忆提取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记忆提取。

4)频繁进行测试会让测试者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但测试能更好的让学习者完成学习的迁移,并且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6.记忆提取时应保持专注,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记忆提取的过程。

7.当信息提取者在信息提取失败时,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提示信息来帮助提取者回忆。

8.练习记忆提取需要运用的策略:

策略一,经常进行测试。

策略二,经常进行记忆提取练习。

策略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提取,提取过程尽量不要中断。

策略四,记忆提取不成功时,需要复述记忆提取者刚刚说过的话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示。先是提出细微且并不明确的提示,然后再给出明显的提示。

✅第四章 解释说明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有效激活大脑以促进学习和神经连接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原则的关键在于,对某种现象或某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说明。不仅要在待学习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来,而且要在概念与现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2.支持解释说明原则的三个理由:

1)解释的过程能够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并在现有神经网络和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了联系。

2)研究表明,解释说明能更大程度的激活与建立知识相关连接的关键脑区。

3)解释说明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均如此。

3.解释说明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提取方式,事实上,要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对一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在记忆中提取我们的知识,并激活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因此,解释有助于巩固连接神经连接和学习,因为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解释说明是神经元激活原则和去练习原则的一种实践方式。

4.解释说明激活的并不仅仅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事实上,解释需要在概念之间,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需要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解释就是同步激活一系列相关神经网络,由于这些神经网络是同时被激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增加了他们被再次激活的概率。

5.神经网络X,Y,Z之间联系的加强将有利于其本身被再次激活。因为此后神经网络Y和Z的激活都将进一步引发神经网络X的激活。这恰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记住一长串随机数字或卡片。记住一组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通过将数字想象成人物、地点或行为,就可以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接,以帮助记忆。

6.直觉上,我们往往将记忆置于理解的对立面,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晰。要记住大量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者与我们的现有知识没有关联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记忆,因此尽量不要将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

7.提出问题,能促进解释说明发挥作用。

8.自我解释就是学习者养成在学习时自问自答的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9.制作概念图能够在某个概念与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学习相关的记忆。

10.最先激活的知识更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11.运用解释说明原则的四个策略:

1)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进行解释。在提问时要求学习者说明,为什么某事是真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某个程序应该如何进行,某个现象如何发展或者某个物体如何运转等问题。

2)自我解释,包括对自己大声说出或在脑海中默默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个现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我解释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会的策略,所以学习者最好先参考他人自我解释的范例。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暂停,如在读完每页书时,留出时间进行自我解释。

3)由于学习者的策略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出现自发的根据毫无根据的直觉自我解释的情况,因此需要尽快对错误进行反馈。

4)如果学习者对于自我解释产生怀疑,应当中断解释,找到相关信息, 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12.应先激活神经元,对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后在进行解释说明的练习。

✅第五章 间隔神经元激活时间

本章知识点提炼:

1.间隔原则的精髓:激活间隔神经元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进行额外的练习,它只需要对激活神经元的时间进行规划,通过不学习来进行更好的学习。

2.说明间隔原则合理性的三个理由:

1)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大脑的活动。

2)可以在学习者睡眠期间自发地激活神经元。

3)可以给大脑留出时间,强化神经连接,并显著改善学习,减少遗忘。

3.间隔学习可以让大脑在所有学习时段都保持活跃,而集中学习则会导致大脑活动时间减少。间隔学习有助于防止重复和惯性效应导致的大脑活动减少。

4.睡眠能够无意识重复激活大脑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且通过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来促进学习。睡眠后的学习表现比睡眠前效果更好。

5.学习间隔原则的四个主要方法:

1)分散安排学习时间。

2)逐渐增加间隔时间。

3)交叉学习。

4)定期集中更有效的学习时间。

6.提高训练频率,减少学习时长。

7.渐进式间隔时间比恒定式间隔时间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

8.学习内容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学习时段进行训练。

9.每天学习不同的科目,坚持每天都进行学习,通过混合不同的学习类型进行交叉练习。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四):评《激活你的学习脑》

✅第一章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学习能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

2.主动参与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明显,比讲授教学法的效果好;但主动参与教学法需要更多时间,而讲授教学法能让听者更快锁定对应的学习内容

3.需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效

4.观察别人完成活动能激活观察者相关的学习神经元(体育类除外,因为观察者是静止的)

5.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需要专注在学习目标上

6.学习者容易被旁边学习者的行为影响

7.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是不可能的

8.房间装饰会妨碍学习

9.无效策略会激活相关神经元,也会阻碍学习相关神经元

10. 学习阅读(字母、字符、读音)能改变大脑连接,需要鼓励形声解码阅读的运用,能同时激活大脑左右枕叶

11.新旧知识会激活神经元相互连接

12.在特定环境中学习,会激活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不同环境中学习的知识需要练习,建议学习初期不改变特定环境,后期再改变环境从而练习知识的迁移

13.防止分心:避开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及其电子产品的影响,可以利用它的优势进行学习;避免学习房间的过度装饰;避免多任务处理;阅读时听音乐,以及周围有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时产生错误的想法会影响学习效果

14.尽量多使用主动学习方法,少使用被动学习方法

✅第二章 反复激活神经元

反复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1.加强神经连接

2.减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转

3.巩固学习,减少遗忘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反复被激活的神经元容易连接在一起,新的学习内容会与旧的相互连接呼应,形成整体。

2.神经元用进废退,像森林中的小径一样,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多次反复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一旦停止,被激活的神经元会再次减退。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神经连接,使之不容易消退和遗忘。

4.语言、非语言、视觉运动方面的学习会削减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导致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5.时间过于接近,内容毫不费力的重复会引起大脑活动抑制。

6.越是巩固学习,反复激活神经元,遗忘的速度越慢。

7.需要激活对的神经元,也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有效神经元,才能增进学习效果。

8.一万小时训练:训练时间并不能决定学习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

9.四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规划时间多次激活神经元。

2)避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的过长时间的训练。

3)达到既定目标后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4)避免重复激活错误。

10.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需要增加刺激神经元的次数。

11.需要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复杂的学习情境,而在后期可以通过使用复杂学习情境来检测学习迁移的能力。

12.需要限制探索型教学法,容易耗费更多时间。

13.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否有吸引力。

14.强化学习的好处:

1)降低大脑负荷。

2)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15.由于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

因为与此相关的错误连接会被强化,会有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错误重复出现,修正它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学习钢琴,需要在第一次学习时慢慢弹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犯错。

16.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盘,保持警惕性,随时发现错误。

17.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会遗忘和控制原有的自发机制。

✅第三章 提取练习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提取练习次数越多越能形成长期记忆,越能提升学习成功率。

2.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练习,学习成果更有效。

3.应提前规划时间,提取练习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因惯性效应导致大脑负担过重。当练习时间过长,而练习难度过于容易时,应该先休息,然后再继续。

4.记忆提取之后还需要巩固学习,且注意不要提取错误信息。记忆提取需要保持一定难度,又不能太难,防止测试者出错。

5.记忆提取的有效性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在教育领域,长时间测试会被诟病。

此争论表现有以下几点:

1)测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但记忆提取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不容易感到焦虑。

2)学生不喜欢被频繁测试的课程。但在每天都测试的班级,学生习惯了经常进行小测试,有益于记忆零碎的知识点。

3)进行多项测试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进行其他活动。但记忆提取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记忆提取。

4)频繁进行测试会让测试者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但测试能更好的让学习者完成学习的迁移,并且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6.记忆提取时应保持专注,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记忆提取的过程。

7.当信息提取者在信息提取失败时,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提示信息来帮助提取者回忆。

8.练习记忆提取需要运用的策略:

策略一,经常进行测试。

策略二,经常进行记忆提取练习。

策略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提取,提取过程尽量不要中断。

策略四,记忆提取不成功时,需要复述记忆提取者刚刚说过的话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示。先是提出细微且并不明确的提示,然后再给出明显的提示。

✅第四章 解释说明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有效激活大脑以促进学习和神经连接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原则的关键在于,对某种现象或某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说明。不仅要在待学习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来,而且要在概念与现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2.支持解释说明原则的三个理由:

1)解释的过程能够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并在现有神经网络和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了联系。

2)研究表明,解释说明能更大程度的激活与建立知识相关连接的关键脑区。

3)解释说明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均如此。

3.解释说明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提取方式,事实上,要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对一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在记忆中提取我们的知识,并激活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因此,解释有助于巩固连接神经连接和学习,因为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解释说明是神经元激活原则和去练习原则的一种实践方式。

4.解释说明激活的并不仅仅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事实上,解释需要在概念之间,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需要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解释就是同步激活一系列相关神经网络,由于这些神经网络是同时被激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增加了他们被再次激活的概率。

5.神经网络X,Y,Z之间联系的加强将有利于其本身被再次激活。因为此后神经网络Y和Z的激活都将进一步引发神经网络X的激活。这恰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记住一长串随机数字或卡片。记住一组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通过将数字想象成人物、地点或行为,就可以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接,以帮助记忆。

6.直觉上,我们往往将记忆置于理解的对立面,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晰。要记住大量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者与我们的现有知识没有关联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记忆,因此尽量不要将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

7.提出问题,能促进解释说明发挥作用。

8.自我解释就是学习者养成在学习时自问自答的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9.制作概念图能够在某个概念与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学习相关的记忆。

10.最先激活的知识更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11.运用解释说明原则的四个策略:

1)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进行解释。在提问时要求学习者说明,为什么某事是真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某个程序应该如何进行,某个现象如何发展或者某个物体如何运转等问题。

2)自我解释,包括对自己大声说出或在脑海中默默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个现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我解释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会的策略,所以学习者最好先参考他人自我解释的范例。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暂停,如在读完每页书时,留出时间进行自我解释。

3)由于学习者的策略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出现自发的根据毫无根据的直觉自我解释的情况,因此需要尽快对错误进行反馈。

4)如果学习者对于自我解释产生怀疑,应当中断解释,找到相关信息, 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12.应先激活神经元,对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后在进行解释说明的练习。

✅第五章 间隔神经元激活时间

本章知识点提炼:

1.间隔原则的精髓:激活间隔神经元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进行额外的练习,它只需要对激活神经元的时间进行规划,通过不学习来进行更好的学习。

2.说明间隔原则合理性的三个理由:

1)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大脑的活动。

2)可以在学习者睡眠期间自发地激活神经元。

3)可以给大脑留出时间,强化神经连接,并显著改善学习,减少遗忘。

3.间隔学习可以让大脑在所有学习时段都保持活跃,而集中学习则会导致大脑活动时间减少。间隔学习有助于防止重复和惯性效应导致的大脑活动减少。

4.睡眠能够无意识重复激活大脑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且通过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来促进学习。睡眠后的学习表现比睡眠前效果更好。

5.学习间隔原则的四个主要方法:

1)分散安排学习时间。

2)逐渐增加间隔时间。

3)交叉学习。

4)定期集中更有效的学习时间。

6.提高训练频率,减少学习时长。

7.渐进式间隔时间比恒定式间隔时间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

8.学习内容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学习时段进行训练。

9.每天学习不同的科目,坚持每天都进行学习,通过混合不同的学习类型进行交叉练习。

✅第六章 最大化反馈

本章知识点提炼:

1.说明最大化反馈重要性的四个理由:

1)刺激大脑纠错机制的激活。

2)刺激大脑强化机制的激活,能加强有效且有用的神经连接。

3)能够最全面的提高大脑的预测能力,最大程度利用能量消耗。

4)降低重复错误的风险。

2.需要考虑到反馈对象的年龄。负面反馈有利于纠正错误,但会导致内在动力的降低。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够主动把负面反馈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因此对儿童应尽量使用正面反馈。

3.正面反馈即让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激发多巴胺的增加,带来满足感,促进学习者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4.最大化反馈的技巧:

1)寻求尽可能多的反馈。

2)提供资源,让学习者主动提出反馈。

3)用科技手段产生更多反馈。

4)对反馈进行预告。

5.正面反馈触发大脑的奖励机制,负面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使用反馈技巧时需要取得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平衡。

6.青少年的大脑很敏感,应减少社交媒体产生的影响。

7.错误率较高时应使用及时反馈,错误率较低时应使用延时反馈。

8.应避免只给出正确答案进行反馈,解释性的答案不仅仅要关注答案,还要注意解题过程。

《激活你的学习脑》读后感(五):评《激活你的学习脑》

✅第一章 激活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学习能改变大脑的神经连接

2.主动参与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明显,比讲授教学法的效果好;但主动参与教学法需要更多时间,而讲授教学法能让听者更快锁定对应的学习内容

3.需要确定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效

4.观察别人完成活动能激活观察者相关的学习神经元(体育类除外,因为观察者是静止的)

5.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需要专注在学习目标上

6.学习者容易被旁边学习者的行为影响

7.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是不可能的

8.房间装饰会妨碍学习

9.无效策略会激活相关神经元,也会阻碍学习相关神经元

10. 学习阅读(字母、字符、读音)能改变大脑连接,需要鼓励形声解码阅读的运用,能同时激活大脑左右枕叶

11.新旧知识会激活神经元相互连接

12.在特定环境中学习,会激活在同一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不同环境中学习的知识需要练习,建议学习初期不改变特定环境,后期再改变环境从而练习知识的迁移

13.防止分心:避开社交媒体、新闻、游戏等及其电子产品的影响,可以利用它的优势进行学习;避免学习房间的过度装饰;避免多任务处理;阅读时听音乐,以及周围有嘈杂的声音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习时产生错误的想法会影响学习效果

14.尽量多使用主动学习方法,少使用被动学习方法

✅第二章 反复激活神经元

反复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1.加强神经连接

2.减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转

3.巩固学习,减少遗忘

本章知识点提炼:

1.反复被激活的神经元容易连接在一起,新的学习内容会与旧的相互连接呼应,形成整体。

2.神经元用进废退,像森林中的小径一样,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多次反复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一旦停止,被激活的神经元会再次减退。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神经连接,使之不容易消退和遗忘。

4.语言、非语言、视觉运动方面的学习会削减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导致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5.时间过于接近,内容毫不费力的重复会引起大脑活动抑制。

6.越是巩固学习,反复激活神经元,遗忘的速度越慢。

7.需要激活对的神经元,也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有效神经元,才能增进学习效果。

8.一万小时训练:训练时间并不能决定学习效果,而是需要正确的学习策略。

9.四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规划时间多次激活神经元。

2)避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重复性的过长时间的训练。

3)达到既定目标后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4)避免重复激活错误。

10.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需要增加刺激神经元的次数。

11.需要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复杂的学习情境,而在后期可以通过使用复杂学习情境来检测学习迁移的能力。

12.需要限制探索型教学法,容易耗费更多时间。

13.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固定的,而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是否有吸引力。

14.强化学习的好处:

1)降低大脑负荷。

2)减少遗忘,提高记忆力。

15.由于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

因为与此相关的错误连接会被强化,会有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如果一个错误重复出现,修正它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学习钢琴,需要在第一次学习时慢慢弹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犯错。

16.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盘,保持警惕性,随时发现错误。

17.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学会遗忘和控制原有的自发机制。

✅第三章 提取练习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提取练习次数越多越能形成长期记忆,越能提升学习成功率。

2.最好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练习,学习成果更有效。

3.应提前规划时间,提取练习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因惯性效应导致大脑负担过重。当练习时间过长,而练习难度过于容易时,应该先休息,然后再继续。

4.记忆提取之后还需要巩固学习,且注意不要提取错误信息。记忆提取需要保持一定难度,又不能太难,防止测试者出错。

5.记忆提取的有效性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在教育领域,长时间测试会被诟病。

此争论表现有以下几点:

1)测试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但记忆提取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反而不容易感到焦虑。

2)学生不喜欢被频繁测试的课程。但在每天都测试的班级,学生习惯了经常进行小测试,有益于记忆零碎的知识点。

3)进行多项测试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在进行其他活动。但记忆提取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记忆提取。

4)频繁进行测试会让测试者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但测试能更好的让学习者完成学习的迁移,并且能让教师和家长随时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6.记忆提取时应保持专注,应尽量避免环境干扰记忆提取的过程。

7.当信息提取者在信息提取失败时,尽量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提示信息来帮助提取者回忆。

8.练习记忆提取需要运用的策略:

策略一,经常进行测试。

策略二,经常进行记忆提取练习。

策略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提取,提取过程尽量不要中断。

策略四,记忆提取不成功时,需要复述记忆提取者刚刚说过的话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示。先是提出细微且并不明确的提示,然后再给出明显的提示。

✅第四章 解释说明

本章知识点提炼:

1.有效激活大脑以促进学习和神经连接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进行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原则的关键在于,对某种现象或某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说明。不仅要在待学习的概念之间建立起来,而且要在概念与现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2.支持解释说明原则的三个理由:

1)解释的过程能够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并在现有神经网络和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了联系。

2)研究表明,解释说明能更大程度的激活与建立知识相关连接的关键脑区。

3)解释说明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均如此。

3.解释说明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提取方式,事实上,要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对一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在记忆中提取我们的知识,并激活与之相关的神经元。因此,解释有助于巩固连接神经连接和学习,因为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会连接在一起。因此,解释说明是神经元激活原则和去练习原则的一种实践方式。

4.解释说明激活的并不仅仅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神经元。事实上,解释需要在概念之间,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需要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解释就是同步激活一系列相关神经网络,由于这些神经网络是同时被激活的,他们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增加了他们被再次激活的概率。

5.神经网络X,Y,Z之间联系的加强将有利于其本身被再次激活。因为此后神经网络Y和Z的激活都将进一步引发神经网络X的激活。这恰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记住一长串随机数字或卡片。记住一组没有关联的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通过将数字想象成人物、地点或行为,就可以在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接,以帮助记忆。

6.直觉上,我们往往将记忆置于理解的对立面,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晰。要记住大量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者与我们的现有知识没有关联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记忆,因此尽量不要将理解和记忆对立起来。

7.提出问题,能促进解释说明发挥作用。

8.自我解释就是学习者养成在学习时自问自答的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9.制作概念图能够在某个概念与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取学习相关的记忆。

10.最先激活的知识更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11.运用解释说明原则的四个策略:

1)通过提问,引导学习者进行解释。在提问时要求学习者说明,为什么某事是真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以及某个程序应该如何进行,某个现象如何发展或者某个物体如何运转等问题。

2)自我解释,包括对自己大声说出或在脑海中默默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某个现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自我解释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会的策略,所以学习者最好先参考他人自我解释的范例。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暂停,如在读完每页书时,留出时间进行自我解释。

3)由于学习者的策略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出现自发的根据毫无根据的直觉自我解释的情况,因此需要尽快对错误进行反馈。

4)如果学习者对于自我解释产生怀疑,应当中断解释,找到相关信息, 以确认解释的准确性,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12.应先激活神经元,对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后在进行解释说明的练习。

✅第五章 间隔神经元激活时间

本章知识点提炼:

1.间隔原则的精髓:激活间隔神经元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进行额外的练习,它只需要对激活神经元的时间进行规划,通过不学习来进行更好的学习。

2.说明间隔原则合理性的三个理由:

1)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大脑的活动。

2)可以在学习者睡眠期间自发地激活神经元。

3)可以给大脑留出时间,强化神经连接,并显著改善学习,减少遗忘。

3.间隔学习可以让大脑在所有学习时段都保持活跃,而集中学习则会导致大脑活动时间减少。间隔学习有助于防止重复和惯性效应导致的大脑活动减少。

4.睡眠能够无意识重复激活大脑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且通过激活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来促进学习。睡眠后的学习表现比睡眠前效果更好。

5.学习间隔原则的四个主要方法:

1)分散安排学习时间。

2)逐渐增加间隔时间。

3)交叉学习。

4)定期集中更有效的学习时间。

6.提高训练频率,减少学习时长。

7.渐进式间隔时间比恒定式间隔时间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

8.学习内容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学习时段进行训练。

9.每天学习不同的科目,坚持每天都进行学习,通过混合不同的学习类型进行交叉练习。

✅第六章 最大化反馈

本章知识点提炼:

1.说明最大化反馈重要性的四个理由:

1)刺激大脑纠错机制的激活。

2)刺激大脑强化机制的激活,能加强有效且有用的神经连接。

3)能够最全面的提高大脑的预测能力,最大程度利用能量消耗。

4)降低重复错误的风险。

2.需要考虑到反馈对象的年龄。负面反馈有利于纠正错误,但会导致内在动力的降低。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够主动把负面反馈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因此对儿童应尽量使用正面反馈。

3.正面反馈即让学习者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激发多巴胺的增加,带来满足感,促进学习者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4.最大化反馈的技巧:

1)寻求尽可能多的反馈。

2)提供资源,让学习者主动提出反馈。

3)用科技手段产生更多反馈。

4)对反馈进行预告。

5.正面反馈触发大脑的奖励机制,负面反馈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使用反馈技巧时需要取得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平衡。

6.青少年的大脑很敏感,应减少社交媒体产生的影响。

7.错误率较高时应使用及时反馈,错误率较低时应使用延时反馈。

8.应避免只给出正确答案进行反馈,解释性的答案不仅仅要关注答案,还要注意解题过程。

✅第七章 培养成长型思维

本章知识点提炼:

1.一个人越是具有成长型思维,他在出错后大脑被激活的几率就越高。

2.成长型思维的人比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关注出错的问题,大脑的活动性更高。

3.在执行任务前阅读有关智力的文章,就可以显著地影响大脑活动。

4.有倾向的干预能影响大脑的成长型思维。

5.培养成长型思维的策略:

1)了解神经可塑性的概念。

2)神经可塑性是可以改变的。

3)并非具有成长型思维就可以完成学习。

4)给出符合成长型思维的反馈。

6.任何人都可以改变他们的大脑。

7.成功是复杂的,其中包括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

8.智力具有多个维度,应多方面看待个人能力的发展。

9.不能把成功仅仅归因于努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