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000字

《什么是教育》是一本由[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一):教育 = 精神的传承?

对于没有时间的读者,个人认为前四章,后两章可以精读。

作者对教育内核的概括似乎已经到了人类精神传承这个维度。不只局限于知识内容,行为举止的传授更多的是对生命本源文化根基的一种延续。而且后者的成长过程应在前,而前者次之。

如果把这个看作是作者对教育的定义,读者对其余篇幅的理解有极大助益。

作者推崇的苏格拉底式教育正是探索式的对生命,精神,道德的一种认知或者再认知。作者对教育的不同传达方式的诠释也无不在强调哪种形式更容易抓住对走向真理的大门。

个人尤其欣赏作者提到的培养儿童首先应唤醒其作为共同体的历史性精神。私以为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唤醒儿童作为全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恰恰是现在最为缺乏的。

作者也极为推崇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能够自我反思,能够承受孤独,并拥有对一个问题反复思索的能力。这个要求对成年人也是一样的。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读的很艰苦,碰到很多障碍,姑且理解为思想的障碍。或许是因为翻译的缘故或者是因为哲学家行文的关系,很多部分没有读透,甚至一知半解的感觉。尤其是陶冶部分。

所以适合多读。经典嘛,就是常读常新。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二):一些疑问和想法

1、有没有可能从经院式、师徒式教育过渡到苏格拉底式教育?

2、法学教育的本质是将作为真理的“公正观”传达给学生。

3、教育者本身应当长期地、习惯性地接受辩驳,无论这些辩驳来自于哪里。

4、教育者需要将自身的经验与所传授之内容有机地结合,否则所传授之内容便不可信。

5、教育决不能强迫,其本质是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人的“意外”唤醒。因此彻底抛弃等级关系与终身学习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

6、教育兼具精神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内容,那么,如何把握精神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平衡关系?

7、当教育成为权威的时候,它就失效了。

8、人类的原初求知欲是理想教育模式的基本保证,但是人类的惰性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纪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虚假的自由需要受到制约。但是,如何区分制约虚假自由的纪律和制约真实自由的纪律呢?

9、如何从传统中提炼出真理?

10、在独裁制的政体下,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是不可能有实践的土壤的?

11、教育,甚至政治教育都不应由政党来主持,因为政党会带有强烈的党派偏见,而教育需要达到一种动态的中立。

12、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唤醒人们从未意识到的东西,以及将他们模糊的意识系统化、具象化。

13、教育改革由谁来推动才是合适的?

14、在教育过程中,权威的存在十分必要,但是被教育者有选择认同何种权威的自由。

15、在教育过程中,礼的存在同样必要,但是,倘若被社会所接纳的“礼”与教育所追求的真理相悖呢?

16、陶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

17、大学教育中,不能让教育者和学生丢掉“批判”。

18、对于科学不能盲从,如果崇拜科学,追求科学成为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的唯一目的,那么教育本身就失效了(同7)。

17、大学教育需要培养精神贵族。

18、知识体系是重要,只有当学生熟悉了知识体系,那么才有可能凭借自己的主动性获取必要的知识,以及具备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的能力。

19、如何教授兴趣不大的所谓“不够优秀”的学生?

20、技能与知识是可教的,但是思考方式的养成是学生自己的任务,教育者需要的是引导。

21、作为人文学科的法学,将法哲学作为必修科目是否必要?

22、精神贵族建立小圈子是可行的,但是如何让这些小圈子开始彼此交流?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三):唤醒自己的灵魂

《什么是教育》的作者是雅斯贝尔斯,这是一个为广大中国教师熟悉的名字。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而是因为一句据说是他说的话,据说是他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说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很有诗意,又契合主流的教育理念,口口相传,雅斯贝尔斯也就名满天下了。

但是这句话确实不是他说的。李镇西等教育界名人已经发文指正过这一点,我也把这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亲测,确实没有这句话。

没有这句话的这本书,这位大师,多少会让人感觉有点遗憾;其实不然,这本书细细读来,可以称道的地方太多了,也远比那句话深刻多了。

这本书是他人辑录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一些语录,断想。正因为如此,试图在这些片段中找到一个核心的观点,绵密的论证,连贯的推演,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我们更应该在会心中分享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智慧。

比如说这本书的第四章,第30页。

“有一种研究观点认为,研究者能够洞悉作为现实的人类自身。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可以和应该成为什么。这是一个致命的现代谬误。……但心理学家打算成为人类的主管,实在是一个不可置信的怪现象。心理分析披着科学的外套,不顾科学要素的整体性,俨然成为一场信仰运动。这一运动在美国已成为荒唐可笑的现象。在我看来,心理分析的渗透,已成为毁灭人类尊严的一种方式。”

读这段话,依稀可见一个不曲学阿世,不媚众取宠的学者。不少人打着心理科学的旗号,把人当作试验品,当作残次品,试图告诉每一个人,通往完美的乌托邦只有唯一的道路。雅斯贝尔斯却说,我们并不需要怜悯和拯救。

雅斯贝尔斯特立独行的观点,在现在这个庸俗思想通过传媒控制人心的时代,更像熠熠生辉的火炬,很能矫正当前的一些教育迷梦。

二十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不时听到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说线上教育将会最终取代传统意义的教师,说虚拟世界将最终取代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说智慧教育一旦实现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这些年来,教育城头的大王旗也不断变幻。翻转课堂,名师金课,万人在线,……应接不暇。感觉只是拿着粉笔,就不配成为教师,不配称为课堂了。

但是也有些人不这么看,他们比较老派,比如雅斯贝尔斯。在这本书的第162页,他说:“在演讲中,语调、手势以及思维活灵活现的呈现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只能通过口头语言,通过演讲而无法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讨论显现出来——由此,演讲者可以在不经意间将‘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表露出来。演讲中的具体情境也会在教师心中唤起一些东西,此时,他的思想,他的严肃,他的震动,他的困惑,一切都发乎自然。他让听众真正参与了他的精神生活。但一旦刻意为之,演讲的巨大价值就会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装饰、辩才、狂热、做作的语词、煽动和无耻。”

读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再想想那各种教育浮世绘,有一种回归本真的清澈。雅斯贝尔斯虽然没有说出灵魂唤醒灵魂的那句话,却表达出了其中的真意。

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位大师萨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他希望人人都能守真心、见自性,好好活在当下。雅斯贝尔斯在这本书中也说:“生活在当下,不要在过去和将来中迷失。倘若过去和将来都无益于当下,那么他们便是毁掉了当下。”(P41)

唤醒别人的灵魂之前,先唤醒自己的灵魂吧。

BY ZJMR

2022.1.7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四):教育的理论指导可以来自《什么是教育》

2021.11.19日读完了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读完立马在豆瓣上打了全五星的评分,值得强烈推荐的一本好书。豆瓣评分9.8实至名归,货真价实的好书。尤其适合从事教育行业以及在高校搞科研的人员拿来一读。

或许和他身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身份有关,才显得他的语言有一种熟悉的海德格尔的特点,哈哈。我想说的是,他的文字充满了真知灼见,可惜没有看到针对这本书过于深刻的讨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作者写的一部作品,因为书籍里面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雅斯贝尔斯理想中的真正的大学在现代社会从来没有存在过,或许那本来就是一种展望。

比如他认为“教师与学生——按照大学的理想——是站在同一层面的,他们共同致力于使精神在更清晰、更有意识的形式中把捉当下,彼此激发兴趣,然后在各自寂寞的独立劳作中取得客观的成就。”

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不计任何条件地探索真理的地方。一切研究都必须以探索真理服务。追求真理的强烈精神必然会在大学营造一种紧张感,而这正是大学发展的必需条件。”

“大学的师生对真理的探求可以不必承担任何直接的实际责任,他们只对真理本身负责。研究者为真理而斗争,但彼此之间决没有生活的竞争。他们的竞争表现在研究尝试的层面,并不危及个人生活。”

“在大学的领地里,除了不可穷尽的真理外,没有任何权威;而对真理,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追求,但另一方面,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了最终的真理。”

雅斯贝尔斯说,实践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就像航船没有舵和罗盘。如此,教育的指导思想或许可以来自他的这部作品。

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来说,想要把理想中的“教育”践行下去,简直举步维艰。理念和实际的差距不以个人的力量为转移。不过,从雅思贝尔斯的作品里我获得了一种明确的指导方法,“教师要言简意赅的传达内容,使儿童的思维结构与理解力得到锻炼,变得清晰,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确切了解。”

虽然,个人能做的很少,但还是希望自己能为教育事业做点什么吧。书籍值得反复读,希望每次重读都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五):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有感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有感

戴文开

早在我还是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时,业已铭记了不少教育格言。譬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元培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苏格拉底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们从教育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地引导着每一个选择走上教育之路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走得正确而沉稳,如何从容引领有缘相逢的美好生命获得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每个成长阶段可有的成功。然而,较之于这些大教育家的谆谆教诲,另一句可能在教育讲座上说遍了,在教育论文里用烂了,甚至许多人动不动就挂在嘴边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彼时却让我有些难以欢喜——不仅是疑心不少援引此语者有口无心,而且,就这句话本身来看,似乎更像是文学作品里的句子,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显得空泛。

转眼,自己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十多年了。坐下歇歇的时候,便习惯于安静地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以滋养性灵,增长学问。而今,当我再次捧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业已明白曾经让我不甚欢喜的那句名言,细思之下,其实包含了很大的教育智慧。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断求新求变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保持清醒,不忘初心,溯回而至教育的本质,问问自己——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在这本看似薄薄的小书里,却有着凝练而返璞归真的教育思想——因为思想凝练,所以我们可根据每个阶段从书中吸收的内容,与因之而生的自我思索,以及相应的实际情况,延伸出关于教育的各种科学可行的具体操作;因为返璞归真,所以当我们尽己所能地想让教育更好地发展,想让教育之下的学生们的身心得以更健康地成长时,会始终提醒我们不要偏离与违背教育的核心要点,让教育这艘关乎“百年大计”的巨轮,在正确的航线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或许雅斯贝尔斯无须我们对他关于教育的所思所想如此夸赞,他只是希望我们明白“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一章里提到的“爱的理解是提升师生双方价值的因素”;理解“教育的基本类型”一章里所肯定的在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中,“学生对精神的无限性怀有敬畏之心”,它“赋予人超越自身存在的重任”;牢记“教育的意义与任务”一章里所强调的“教育通过个人的存在而使个人进入对整体的认识”,使得“他现在的此在通过与所有人的生活发生联系而获得了活力”,“更坚定地成为自己”;理性认知“对教养的批判”一章里所指出的“当它(理想主义)消解为教养形式之后,它就变得贫弱而虚伪,因为接受此种教育的人们缺乏真正的克服,而后者是自我经验的基础”。此外,书中还有许多提纲挈领的教育思想,如把国家和教育视作一个整体,才能产生巨大作用;也有不少细致入微的分析,如关于传递信息与情感的语言和教育之间的关联;还有一些联通着教育的历史时空,如阐述从历史中观望曾经达到的高度,才能走向当下所能追求的教育高度。可以说,《什么是教育》一书里所包含的教育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甚至若将之从教育的主题中拿将出来,放之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亦会在精神层面上予以诸多有益启示。

在众多篇章中,我对第一章“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咀嚼良久,感触颇深。不是因为它深奥难懂,恰恰相反,雅斯贝尔斯通过各种相似性语词的比较,直观地呈现了教育的本质。尤其是这一章的第二部分“教育与制造、塑造、照料和控制的区别”,明确了“制造”是为了实用,“塑造”是赋予事物以可理解的形式,“照料”虽面向生命,但在现代世界里逐渐沦为“制造”,“控制”则是将自我意志强加于他人,既非“创造”,也非“爱”。而只有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走向实用主义,也并不只停留在知识与言行规范的传授之上,不是规模化地制造符合某种标准的人群,更不是牢牢地控制住受教者的精神情感,使之屈从——它是以个体认知生命内涵,舒展自由天性为最终目的的培养。犹记得高尔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其实教育也是同一个道理,是“育人”而非旨在开发各种教育模式,呈现教育自身的先进性——这些作为过程性的手段,终究还是要服务于人的。而作为鲜活个体的受教者,理应通过接受教育而使自己在人格素养、智识眼界、人文关怀、探究意识等诸多方面积淀、完善与优化。虽然当代教育的大趋势即是不断在往此方向努力探索,积极突破,素质教育大纛的指引也逐渐取代过去以“应试”为中心的理念——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然而,在此推进过程中,如何让作为受教者的学生更清晰地意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自我发展的迫切,意识到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止于以应试成功换得未来优裕的物质生活,而是更渴望去探寻人生的价值意义;又如何让一线教师平衡好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如何尽己所能地引导学生发掘潜能,“使内在性灵与可能性充分生成”……关于这些,我们暂时还未得到确切的回答,毕竟教育之路漫长修远,困惑难免,但只要牢记教育的本质,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变幻,我们都有信心上下求索,勇往直前,带着爱,带着热忱与宽容,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

那么,“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唤醒无数种美丽人生,必然会偿愿,会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