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人时,我才只有一年级,偶尔在《语文新天地》上见过他的名字。而现在,我则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文明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事物以寻求文化的灵魂,人生的真谛。作者以艺术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惨不忍睹,壮丽,凄惨的画面:王道士——王圆?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数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飞天”古壁画被王圆?用石灰刷白:“这样才干净。”阳关古址一片凄凉、荒无人烟,一望无边的古战场尸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第二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

郑牧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注:你正浏览的文章由 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第三篇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第四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其次,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摆上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文化苦旅》,细细品位起来。

静中求定,这便是读书的境界。书打开了,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余秋雨,似乎正与我品茗论文。渐渐,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队伍中,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我爱喝茶,尤其是浓茶——碧绿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许会感到苦,但细细噙入,仿佛一股细流淌过,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冲脑门,那舒服惬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到。,越咀嚼越有味,读书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的思想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如钱塘江大潮,细细密密的文字却有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每一个跳跃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组合,平实而感人。

我走过敦皇,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的积累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吗?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的悲哀!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历史,从不给弱者以怜悯。”上海人就是有一种精神,他们要证明他们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永远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吗?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第五篇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觉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阅读了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中在我阅读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写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觉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阅读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懂得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重要性。

第六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的足迹遍布全球。然而,立中国越远,思它、念它就越多,看得也越明白。走遍天下,所谓祖国,无怪乎《文化苦旅》是如此直击人心,如此惊心动魄。

长歌当哭,献予中国。

以歌呼唤,献予国人。

其实我喜欢《文化苦旅》的原因并非仅仅是我钦佩那位作者与知道那是一本好书,更多的是它带给我的还有高中的回忆——一个傻乎乎又很爱较劲的小女孩。

它对我的意义就像是人生的一个“逗号”,看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明白,这是一个过程的暂停和转向另一个过程的开始。

苏东坡终于从泥沼中爬出来了,尽管肮脏,精神却是干净的。他在黄州这个小地方真诚地自省,“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这样的苏东坡才是真正的苏东坡,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之后他的诗文,也宛如那被打磨了无数次的美玉,温润、厚重、大气、古朴,成就了一代经典。我想,这样的苏东坡,才是我们后世所敬仰的。他并不完全干净,他身上还带着沼泽中的污浊,但他在苦难中脱胎换骨,抛却了锐气与轻浮,不理会周遭的喧闹,不在意他人的指点,真诚而洒脱,淡漠而从容。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从一千年前射过来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觉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却让一个不懂佛教的、无知的王圆箓来当家?他就象一个老农看护自己的院落一样,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画刷去,大片精妙绝伦的壁画瞬间灰飞烟灭。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毁,把一个个洞窟打开。这样在他晃动着的铁锤下,藏经洞里封存着华夏儿女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没有了。

当时在无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经洞打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强国家。他们的所谓考古探险人员纷至踏来。其中有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籍的匈牙利人带着一个叫蒋孝琬的翻译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经洞的大批经卷和绘画,打包了整整七天时间,最后打成了29个木箱,在一个黄昏下午,大车,马车的拉走了,而王圆箓站在凄艳的晚霞中,数着那历历可数的一点点钱!

如今在游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们看着王圆箓这个小人物,不免要发出长长的叹息,心中有的只是绵绵的恨!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秋风秋雨愁煞人,多情人里艰辛泪。”余秋雨,背起他的行囊,走出书房,于山水之中思索人生,感悟文化。作者笑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确实,《文化苦旅》是关于历史的,关于文化的,厚重的积淀感让每一位有文化使命感的中国人都能感悟到一种苦涩,对历史的多情会加重人生的负担,历史的沧桑感会引发人生沧桑感。然而作者希望的是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本书作为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之一,曾经获得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台湾一九九二年最佳读书人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等奖项。这么多的殊荣或许是秋雨先生未曾预料的,当初的他,只是有感于寻找青春的活力,简单的行装,就融入了自然山水之中。“中国的文化的真实步履正是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感于此而动笔,字里行间蕴涵厚重的历史感与深邃的文化气息。

喜欢《文化苦旅》,不是喜欢她的殊荣,而是浮华褪去后背后的那一点辛酸,一位文人的文化良知与用心良苦。她站在西北大漠对历史进行反问和思索,站在个江南小镇对文化进行追溯,一种迫切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扑面而来。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木窗、石板路、乌篷船和纵横交错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桥,组成一座平和安静的江南小镇。

行走在中华名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关于“江南”这个话题的有很多,唐诗宋词赞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时归隐选它,现代影视拍个古装片的拍摄是它,它似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块圣地,一块远离喧嚣的城市,洗涤浮躁心灵的“世外桃源”。

当你乘船游览在小镇时,你会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排排粉墙黛瓦的矮屋,你会看到的不是一辆辆疾驰的汽车,而是一条条冒着炊烟的乌篷船,你会看到的不是喧闹的城市,而是渔民划着船,妻子在做饭,女儿在看书的淡泊安定。这是一种脱离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着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这种美显得格外生机盎然。

正如书中所说,江南小镇没有河边吊脚小楼的浑朴奇险,没有前险滩,后荒漠的气势磅礴,没有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只是他们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平稳、内敛,不张扬,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我愿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静舒适,传承中华民族的安然祥和。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我好恨!”恨王道士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经卷拱手相送;恨我偌大中国竟是留不住一个小小敦煌;恨作为一个飞天儿女,我却是在风沙肆虐之时什么也不能为她做。余先生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敦煌只是默默地孕育着她的莫高,直到我们足够强大,能够保护她。

这个世界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而是俗世的繁华富贵;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而是守护一生的梦想。我们是敦煌的子民,飞天的儿女,共同守护千古的敦煌梦就是我的梦想。

《文化苦旅》读后感450字

月牙泉的枯竭碎了谁的心,党河水的断流伤了谁的神,漫天风沙迷了谁的眼,遍地干涸断了谁的梦……风沙肆虐,细雨无踪,有谁明白敦煌的梦已面临着枯竭,又有谁明白飞天的故乡即将成为传说。曾几何时,敦煌子民念念不忘一个名字——楼兰,可谁曾想到,千年之后,敦煌竟是要步了他的后尘,多么可笑,多么荒谬!难道敦煌的梦想就要如此被碾碎?

不!不可以!美丽的飞天不能没有家乡,轰鸣的沙山不能失去月泉,灿烂的莫高不能被黄沙掩住!

第七篇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第八篇

《文化苦旅》是一本读来让人觉得很沉重的书,每次的阅读,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无尽的叹息。原因就在于看着曾经那么辉煌的历史古迹,那么伟大博学的名人,那种种的文明,最终都遗憾地或消失,或破坏,或被攻击诽谤……明明这样的极尽伟大为何却又无一例外地让人扼腕叹息?或许是我只看到了它们未被珍惜的一面,无论如今它们存在与否,它们在飘摇的千年历史中,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刻的感动。

直到如今,满溢着自豪与幸运,我还是不停地感叹中华文明,它不愧于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鱼尾山屋》的这一章里,余秋雨先生向我们简单地叙述了考察完众多古文明遗址后的感想。除中国之外的人类主要古文明,都几乎与“盛极必衰”脱不开关系。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它们曾与中华文明并肩而行,如今却在历史的征战中所剩无几。“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来了最密集的征战刀兵,这儿由反复拉锯而成了一个永久性战场,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战,既是文明的‘他杀’又是文明的‘自杀’。”人类无尽的征服欲望使其冲洗掠夺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独属于自己的文明,这样,陷入无尽的循环,于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来短暂的文明盛世后,更加彻底的文明屠杀席卷而来。雄伟的庙宇轰然倒塌,无数的难民怎能将亲手创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样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层层地烙印,然后以无尽沧桑与天空恒古不变的白云持久相望。没有思考,更无叹息所有的人和事随时间的洪流互相裹挟着向前而去。

当其他文明在征战时,中华文明仍在顽强地延续。其实这样说也很疑虑,因为“盛极必衰”,但中华文明的“衰落”应是朝代更替之时,且在清朝时尤甚。假若没有这些摧残,是否中华文明会更加丰富?可惜没有如果,毕竟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真的已是“异数中的异数”了。虽然文化断层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但我们应该感谢,感谢历史上那些热爱文化,并努力或者无意识地将文化传承下来的他们,感谢他们,我们才可以捧着《诗经》《楚辞》《论语》等等文化典籍。感谢之余,亦不应忘记我们肩上也承担着将这些文化传承延续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难比现在还多,如果我们却在这时丢弃了文化,岂不可笑,可悲?

尽管现在“日漫”,“韩流”,“欧美热”出现在大街小巷,但我们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实说这是文化侵略也不为过。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赋予的灾难,而是生生地被进行文化移植!幸好,当下努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正一点点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这队伍中,捍卫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创造文化难,保护文化亦难。在生生不息的广阔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之重任!

伟大的中华文明呵!“我们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荣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第九篇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第十篇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诞生了。《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书名所隐含的深层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观照人体生命,余秋雨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再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累积下来的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故又谓之“文化苦旅”。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其实中华文化并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它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示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自于此。“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种特有的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余秋雨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气息,这种感伤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当这种感伤、悲剧的气息,在《文化苦旅》中升腾与散发时,便让我感觉有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阅读效果。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尽管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他厌倦了戏剧研究之后的产物,然而,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实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散文中制造出惊险曲折、绚丽多变的剧场效果。“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灵感并不呈现为波澜壮阔的状态,而只是片断闪光。”余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样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鲁迅那样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断闪光的灵感,通过生命潜藏的唤醒,倒不愧为一种创作散文极佳的境界。我读《文化苦旅》,是将它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脑海里闪现出的却是不同画面的剪辑,好像自己置身于一个个时空交错的舞台之中。试想一下,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写法,他也就不可能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古道今,娓娓而谈,兴趣盎然。余秋雨放弃了戏剧,然而他不曾料到,戏剧却不自觉地成就了他的文学。就文笔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构。文辞雍容、典雅,而又不显出雕琢的气息,在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有浓浓的抒情意味。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惫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镇,如何能写得出这样的奇句。而在《西湖梦》中,作者则是如此点染苏小小的心灵世界:“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无需寻寻觅觅,在《文化苦旅》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这类精雕细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历史氛围作为烘托,又有类似小说情节的剧场效果作为主干,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写,并不会让读者有过于雕琢之感,反而会让文章增添一些诗意,增强一份艺术的魅力。悠远的历史便如一条缆索,余秋雨便是这样依稀走来,又于秋风秋雨中渐行渐远,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