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实主义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实主义者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实主义者》是一本由[以] 阿萨夫·哈努卡著作,后浪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一):神选的子民,没什么不同

感谢后浪,出了很多国内冷门却都是世界顶级的漫画,带给艺术漫画爱好者福音——这本哈努克的《现实主义者》既是如此(封面枪击自己脑子,打出一片绚烂色彩,我也想到过呢——),以色列作者,所谓神选的子民,74年,差不多同龄,与我会何什么不同呢?怀着好奇的冒险心情一口气翻阅下来——结果,我们真的没什么不一样,为了房租涨价发愁,商业赶稿的烦恼,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也有歧视;签售会上妒忌热门作者被读者们排长队,让我会心一笑——就像我的眼镜故事,哈努克也是一篇篇现实与幻想的交织(画技可比我强多咯,我要好好学习),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小笔下纯真天地,却又关注这残酷冷漠世界——比起来,可能让我庆幸,这边更和平吧——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二):幻想是生活的休息区

没想到这部漫画是如此沉重,来自生活的苦闷,原来这就是《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里,作者的想像力并不是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幻想而仅仅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片刻的逃避。这样的想象力成为一个休息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力地面对焦虑煎熬的生活:房屋贷款、混乱的地区治 安、身份认同、夫妻之间是好是坏的感情、育儿与家务分工、工作压力等一切都如此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哈努卡画了好多英雄,幻想自己就是漫威英雄,是妻子唯一的强有力的臂弯,幻想自己是子女心中帅气英勇的超人爸爸。幻想过后仍需继续为生活忙碌,跌破头颅。

我们这里虽然仍算安稳,但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都大同小异,每天都在为一些无形的压力而奔波。回头一想,这些焦虑急躁苦闷难过都是为了什么?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前几天读《他者之镜》里谈到加缪对“荒谬”的看法,加缪说,活着才是真正反抗荒谬的世界。所以,要努力活着,反抗残酷的现实。就如哈努卡一样,用漫画讽刺这个荒谬的世界,用漫画反抗现实。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三):人生就是悲剧和喜剧的交加

人生就如一场喜剧,好像卓别林说的,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就是一部喜剧。这本插画说是现实主义,也是魔幻主义。家庭,工作,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会经历两性关系的争吵,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盐问题,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工作与金钱的困扰,但回归到个体,只有经历过,身在其中,你才能理解其中的悲痛与乐趣。阿萨夫很魔幻的是,常常把自己化身为超级英雄去拯救家庭的小难题,又变化为魔鬼剖解自我的另一面,自嘲自讽,又非常乐观。身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很多时候会为自己的肤色和长相带来的歧视困扰,面临动荡的时局,家庭生活再难也成为一个最佳的庇护伞。大儿的诞生,到次女的来临,阿萨夫从一个画家,兼职了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经济的困难,经常被孩子的笑容瓦解;两个时代的人面对社会发展,也都为手机,电视,层出不穷的食物在困扰。有时候一页纸里面,展现的内容非常多,你必须经历,身在其中才能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自嘲,然后再自我嘲笑一把。

特拉维夫也好,伊拉克也好,世界上的人都有一样的焦虑,关于生活与生命。阿萨夫会用魔幻的方式去阐述现实。我觉得比直接表达更能幽默的展示。它是真实存在的,又没法太直接去表达,意会,包装,戏剧性,就是最好的阐述方式。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四):现实又犀利的作品,总是更容易引发人类的反思

这是一本非常写实的漫画。它不同于近二十年我来看看过的大多数漫画(传递美好、善良、勇气等),它看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点儿丧。书中有多幅漫画场景都具有讽刺意味。

一对儿带着孩子的夫妇,找房子的几处场景相当符合实际,生活中也有人面临同样的窘境,生活压力大,居住条件差,但大家都没放弃寻找更好的。

那些迫不得已的父子、母子分离,爱人每月那几天的暴躁,都在漫画中用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刻画的淋漓尽致。

生活中不止美好,也会有战争、混斗、争吵与彷徨,作者从自身的生活中提取这些情绪,并将之融入作品,我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宣泄。

当问题被放在台面上,更容易引起关注,也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本《现实主义者》自有其特殊的意义。

作者在作品中还对未来世界提出了设想,想象很大胆,但是读来颇觉的悲凉。书中,在未来,成荫的绿树是假的,因为一场黑雨杀死了曾经生存的树;看不到自然风景的城市,拥挤不堪又令人窒息,因为人类社会的空间越来越紧张。

希望人们阅读本书后,能反省自身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能量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通过沟通理解、协作,让人类与自然界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共生。

作品中还有很多事涉及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连环画,读来也颇有意趣,我很喜欢其中一个名为《坚强的心》的漫画作品,亲子分离的焦虑签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还有老父亲的。

读完这部作品,方才了解到:在地球的另一个方土地上,还有这样的现实。对比之下,更容易感受到生在红旗下的和平年代之幸福。

《现实主义者》读后感(五):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自己的脑子是自己的

这本书我不想评分。除非你是漫画从业者,我也不推荐你看。

抛开某些翻译和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作者对情绪和某些现实生活的诠释很到位,代入感很强,处处能够感到作者的对生活的怨念。

我属于比较丧的那类人,但坦白讲,我可以忍受絮絮叨叨的道德说教;但对只给勺子不给方法的鸡汤或者如本书这种——将负面情绪文艺化,夸张化,只表现情绪过程,并不展现结果或者不给予建议——这类作品,我会很矛盾。(比如三岛由纪夫内心孱弱却喜欢装狠,我可以理解甚至赞赏;太宰治心真狠却撒娇装弱,说实话我有些看不上这种人)一方面,作者的水平是不低的,技术方面挑不出什么毛病,对现实和自我情感方面的诠释也很到位;但另一方面,坦白讲,并不觉得本作在思维创造性上有什么独到的建树,无非是用漫画的、夸张的手法将常见的中年危机、现实生活展现出来而已。豆瓣上漫画普遍评分偏高,但不论作品究竟是好是坏,观众还是应该搞清自己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跟风,不可取;少见多怪,就该多读书;盲目的夸赞只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个人对漫画也没什么研究,也不太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但其中有一篇漫画特别适合给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定调——一头乱麻的画家,将混乱芜杂消极的情绪转移到画作,接着这幅画将画家倾泻地情绪又传递到他人身上。

和本书的其他作品一样,作者是一个坦诚的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负能量和牢骚满腹的内心想法。在如今,情绪的宣泄和展示是很有市场的,因为他能轻易的引起他人的共鸣。就像现在的网络上舆论,发泄情绪的言论永远比理性分析的言论能获得更多点赞。在这个缺乏辩证思考习惯的年代,影响或者支配他人变得“既困难又容易”——困难在,人们很少有耐心去了解、去思考那些严谨的、专业的诠释和理论,同时也不由自主的、不经意的放弃了配置“自主思考”的能力——这点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因为很多理论和诠释是有门槛的。就像哲学,如果不了解基本的哲学史框架、哲学流派、修辞解释、甚至哲学家本人等等,就很难理解,此类著作看来就与天书无异;前面一点还好,毕竟大多数人活着不需要凡事都那么“专业、严谨”的去想。可怕的是后面一点。主动思考能力的缺失是造成如今文化乱象的原因之一。标题党、短视频、偏好算法这类单向观念灌输技术的泛滥,导致要求普通人用认真、追求专业的能力和态度去对抗变得更加不现实。但退而求其次,起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会思考”的大脑。

但“思考”在如今不是被妖魔化,就是被误解、被混淆。思考从概念上讲是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简言之,如果你(主体)没有完成对信息的加工,那就并不是真正的思考。主体没有经过思考就下判断,这叫条件反射。而“情绪的共鸣或展现甚至宣泄”最能引起人的条件反射。让你的言行不经过大脑皮层,瞬间被情绪左右。这也是网络暴力泛滥的一部分原因。但“思考”是很累的;被动的接受,体会到“共鸣”就给大脑按下暂停,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情。这也是短视频泛滥的原因之一。

“单纯的情绪共鸣”不是思考。或者严谨的说,不是你在思考,而是创作者用自己的思考,迎合了你的思考(也可能是影响,甚至替代)。结果是你会觉得他很懂你,爱屋及乌的爱上他的作品,进而爱上与他有关的一切。但这是“他”好吗?是他的作品传递的思维“好”吗?不见得。饭圈人会喜欢偶像的周边,受骗的女孩也会觉得渣男是好人。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

一概而论的话我不敢说。但有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制造情感共鸣,提升好感。——这是PUA的手法。

这也是我不太欣赏作者创作初衷的原因。因为他的作品大多意在“表现”而不是启发。他大部分作品传递出来的依然是“怨”。他的视角比较低,基本围绕着工作的不顺和家庭的烦闷。虽然有几篇“关乎社会、人文”的作品,但大多是应景之作。当然,他用这个方式换来了如今的名誉(我更愿意相信他更看重生活的改善)。卖惨、哗众取宠的手法,我真的欣赏不来。既然选择了艺术的道路,就应该超脱一些,毕竟妻子是自己要娶的,孩子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上的不妥协也是自己的选择。都是自己选的还满腹牢骚,作为一个男人,我很不欣赏这点。在创作初衷和理念上我还是更欣赏夏布特、马修、勒巴热这种。而且坦白讲,我并不觉得真实生活中他的怨念有画里表达的那么强烈。

你可以说我迂腐,但如今的时代真的不太适合运用过多“表现主义”的形式和内容,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情感的宣泄和表达(甚至有些泛滥)。早有人丧的更加极端,“垮掉的一代”作家那才叫真的丧。但读完《裸体野餐》、《在路上》、《瘾君子》你会发现——破败的路,其实向着“光”。连“怨妇”王尔德事实上也是非常“辩证且有责任感”的人。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托探寻“不被情绪所左右”或“与其和平共处”的方法。

这个时代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缺少“大师”,缺的是将真正的大师传递、翻译给普通人的“公知”,资本和商人冒充“公知”已经很久了,需要改变。贩卖焦虑早已为人不齿。焦虑的共鸣无非是臭鱼找到了烂虾,无能者的抱团取暖。(而且事实上生产者和贩卖者的“无能”只是引流品的伪装)

一味地宣泄是不负责任的撒娇,大谈情感疗愈与骗子无异。

这类撒娇的书,还是少看。人家有本事把“撒泼、颓废”包装成“作品”卖给你,而你看后,除了觉得你自己撒娇有理以外,依然一无所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