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经典读后感有感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是一本由肖兴荣 / 王立娜 / 王晶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读后感(一):《儿童学习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

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马上就要开始了,就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强迫孩子学习,短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长时间下来,孩子又回归原来的 样子。在每次的考试中,孩子这科考好了另一科却考差了,总是做不到全面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是孩子学习不好还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孩子在全民重视教育的时代,在各个赛道上都跑出更好的成绩,拥有高效的学习力?肖兴荣、王立娜、王晶三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院的学生,联合撰写了《儿童学习力》, 让父母明白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应与孩子的气质类型相匹配:给困难型孩子多一分耐心,给容易型孩子多一分信心,给慢热型孩子多一分细心。本书从父母在孩子学习力培养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出发,通过对孩子学习兴趣,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阅读力等多个方面的培养,用科学的教养观,系统构建成长环境。当我们不知道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方法的时候,不妨看看这本书,如何用正确的学习观引向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向,让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读后感(二):知道吗?这种行为是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都教给你多少遍了?今天学不会就不许睡觉!”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我们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出现?平常家庭和睦,可一到写作业时就秒变鸡飞狗跳。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越是爱孩子,越是希望孩子有出息,就会对孩子越是严格。这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用的方法不对。 最近,肖兴荣、王立娜和王品三位心理学硕士共同编写了一本书叫《儿童学习力》,这本书从孩子学习的各个方面给出了提高学习力的方法,通俗易懂且方便实用。 书中告诉我们,想要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首先,你要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孩子需要的是爱,是对他完全的接纳,是来自父母的认同,而不是对他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孩子需要得到安全感、自主感和价值感。这样,孩子的内在动力才会被真正激发,他才不会厌学,才会去主动学习。 为人父母的我们,是时候去改变了,想要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本书值得一读。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读后感(三):孩子缺乏自控力?学会这几招,让孩子轻松变得自律

近期,疫情的反复让很多地方的学校停课,学生们不得不在选择在家上网课。小小的一节网课,硬是上出了“千姿百态”。有的学生很自觉,和平常学校上课没啥两样;有的学生却态度敷衍,上课不认真,连作业也不愿意提交;还有的学生甚至挂机打游戏,抱着手机不撒手。您家的孩子上网课时啥样?您是不是也在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

同样是上网课,为什么学生们之间的差别这么大呢?说到底,还是孩子的自控力出了问题。 在《儿童学习力》一书中,作者指出,自控力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综合产物,但是自控力不能自动发生,需要有意识的努力。书中援引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的观点,认为“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自控力对其学习成绩,学校适应以及成年后的事业成功均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智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三位来自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们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全书组织架构凝练,论述科学严谨,书中提到的方法论更是具体有效。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教给你三个非常管用的方法,一旦你掌握了这几个方法,就能让孩子的自控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采取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

什么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和溺爱型。其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对孩子最有利的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非常有效。 这就要求家长先要成为“权威型”的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其次,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第三,能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回应孩子的感受。 只有做到这三点,你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孩子才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乐观而积极。 二、通过家规引导孩子发展自控力 家规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还有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权威型的父母该怎样在家庭中建立家规呢?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读后感(四):生活中的顿悟是凭空而来的吗?

有时候,我们写文章时,苦思没有灵感,一度陷于困顿,写不下去。

譬如,当我写文章时,虽然设计了大纲,所有信息均涌上心头,貌似都能与主题匹配,可找不到一个切入点,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不合适写,不知如何写下去。思维产生了停顿。

之前读了一本关于人际沟通方面的书,书中提及与父母相处技巧,我便想写一篇与父母如何沟通的文章。当时很快写好了分享三种与父母沟通方法的大纲,但真正写全文时候,却发现沟通的技巧与实际生活例子这些信息在头脑里呈点状排列,它们之间并没有呈一定逻辑联系状。如果文章内容平淡如水,只有流水帐式罗列,有什么可读性呢?于是文章搁浅,没有写下去。

后来,我继续读了一些沟通类的书,文中的信息与之前那本书中的观点有些雷同,人际沟通中概念与方法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并且及时将这些沟通方法用在与亲人的相处上。某一天,突发其想,十分热情激动地将之前那篇与父母有效沟通主题的文章完成了。当时,就认为是灵感来了。

当我读《儿童学习力》这本书时,书中提及顿悟一词,猛然醒来:之前写文章的灵感是不是就来自于顿悟啊? 《儿童学习力》提到顿悟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将支撑写作所需信息完整、清晰、稳定固定在脑海中了。我们新的认知与旧的知识进行了重组,从而打开了写作思路。即实现顿悟。

无论我们从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还是从现实社会中总结的生活经验,它们如同一颗颗珍珠,而大脑的工作就是不间断地将这些知识排列、组合。这时大脑体现出来的就是停顿。就如同我之前的状态,大脑正在积极集结所有散落的信息,当整理完成后,就是顿悟之时。

其实,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学习时,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大脑初次阅读一本书,按步就班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第二阶段我们会做些笔记和备注,书会越读越厚,注意,这个时候就是大脑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时候了。第三个阶段,大脑整合好了新旧知识,我们可以自行画出书中知识点的关联,譬如总结出思维导图,这样书就读薄了。这个时候就能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了。

关于顿悟,不光用于读书写作、学习,还可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方面面。一切都在于新旧知识在大脑中的重组,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由点及面,顿悟只是此书其中一个知识点,其余部分也很精彩,很值得一读。

《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读后感(五):家庭教育之阅读让知识同化更容易

《儿童学习力》一书中提到,孩子从学龄前到小学再到初中,认识事物的方式由具象的图形到抽想象思维的逻辑推理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指望一个小学生直接就能理解抽象思维,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东西让他认识到抽象思维,也就是脱离这个具象的解释之后,他还能够理解这种逻辑。

举个例子:一年级学1+1=2,老师会从你有一个苹果,妈妈再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讲起,这就是具象图形帮助理解,然后再让你明白1+1=2的抽象思维。如果你在生活中接触更多这种具象的图形认知,当你涉及到相关的逻辑思维的时候,会更容易理解。

这也是那些见过世面的孩子通常更聪明的一个原因,他学习新东西时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与他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他理解新学的东西。

所以阅读就是个让你更聪明的一个有效便捷省钱的方式,虽然我没有钱游历四方,但我可以通过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遨游。

现阶段,基本每个家庭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或许很多时候不明白阅读究竟重要在哪儿,阅读不只是让你知道一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够帮助你产生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