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整体养育》读后感1000字

《整体养育》读后感1000字

《整体养育》是一本由陈忻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整体养育》读后感(一):平衡发展看待孩子发展

五月趁早共读营共读书目《整体养育》,让你从平衡、发展的角度全面看待孩子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做好面对不同情况的准备,整体全面看待孩子发展,引导孩子努力走出舒适区,迈向挑战区,避免进入恐慌区!现象剧小舍得大结局了,但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停止,电视剧的结局是圆满的,希望我们都拥有和电视剧一样的整体养育观念!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会影响孩子每个节点的发展,健康的亲子、夫妻关系会让我们更顺利的寻找真实自我!

《整体养育》读后感(二):做平和的妈妈

看完陈忻老师的《整体养育》,育儿心态更平和了,育儿路线更坚定了。有几点比较深的体会: 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

比如说书中提到的孩子挑食的问题,讲到一句话,“父母要牢记,这只是孩子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里,他们的口味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家里刚好有一个饭渣娃,对吃的东西很挑剔,家里有老人对此很焦虑。但是作为妈妈,我目前的心态还算好。首先我觉得口味胃口有时候真的是天生的,一定要接受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第二孩子目前的生长曲线很正常,各方面的检查也没有什么营养缺乏的问题。那么我要做的就是坚持提供多样化的食材,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尽可能保证各类营养都能够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摄入,在这过程中不指责不强迫,只鼓励和引导。另外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向他科普一些营养学的知识,让他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慢慢的接受一些以前可能不太喜欢的东西。虽然可能比养育天生的饭霸宝宝要麻烦一点,辛苦一点,但是只要是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2.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去倾听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家里的宝宝有时候会因为一些事情没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哭闹,通常我都会先拥抱他,抚慰他的情绪。同时我也会想他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我能为他提供什么帮助。一些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都会满足他,有一些满足不了他的,我都会提出替代性方案。并且等他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常常会告诉他不能做的原因是什么。

在陈老师的书里,我还有了新的启发,比如说有时候适当的加上一些想象力和童心,能更好的抚慰到孩子。在共情的过程中还可以注重教会孩子越来越多处理问题的办法。

3.要为孩子提供脚手架式的帮助。不要把孩子当做小一号的大人,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要去理解孩子的发育特点,当他们面临一些问题时,多尝试不同的办法去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多示范,少批评。

真心希望我能做一名平和的妈妈,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让他长大回忆起妈妈陪伴的成长时光,幸福充盈心间。

《整体养育》读后感(三):育儿先育己

书中一些让我感受深刻的点:

发展心理学对发展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第一,生理发展。指身高、体重、大脑、激素水平等的变化,也包括动作技能的变化。第二,认知发展。这是智力上的发展,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第三,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指人际交往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等方面,包括认识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技能、情感的交流、友谊、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养育孩子,就是要促进孩子这三个维度的均衡发展。

孩子的情绪调整能力还和大脑的发育有关。大脑的前额叶是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而前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所以,父母要求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就像人的口味会变一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事情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执念,就会发现孩子在某个阶段的行为和表现,仅仅是那一段时间的而已,未来充满了各种可能。父母只有自己淡定了,才不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才不会给他们太多压力,这样很多所谓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相反,如果父母特别在意,一心想强迫孩子去改变,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大方向,而对一些小细节、小问题,不需要过于担心或者一定要在短期内解决。

父母的视角都聚焦在“我的孩子有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而没有把眼光转到自己身上,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改变。

最关键的是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有没有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指责?◆ 有没有耐心地帮助过孩子?◆ 有没有用具体的办法帮助他们慢慢养成习惯?

很多孩子根本没有问题,都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但是父母沉不住气,眼里看到的都是“问题”,于是整天讲道理、唠叨、指责孩子,或者内心焦虑无比,只想一两天就让孩子换个样。这样做只会伤害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变得焦虑、不自信,甚至易怒,根本达不到帮助他们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需要抓住最根本的问题——父母的责任在哪里。不管孩子有多少天分,父母的责任都应该是,观察孩子——观察他的性格、兴趣、学习特点等,然后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加以引导。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认为孩子自己睡觉、自己吃饭、自己玩、自己走路,就等于独立。父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孩子和我的关系好吗?◆ 孩子信任我吗?◆ 孩子是否把我当作安全基地?◆ 我给孩子温暖的支持和爱了吗?◆ 当孩子焦虑的时候,我有没有帮助他缓解焦虑?父母只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调整好了,就不必担心孩子的独立性发展。

《整体养育》读后感(四):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好看

第一部分比较老生常谈,理论性大于实践性,第二部分较具体,实操性较强。用一小篇来结合文字和图片。

卡罗尔德韦克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智,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大脑的发育和可塑性。解决难题时,大脑在嗞啦嗞啦成长。

在图书馆提醒孩子不一定要严肃,也可以以游戏的方法。提醒孩子小声,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小声。

不要抑制孩子(在领奖时)表现出高兴的情绪。如何表达情绪: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财物。

《整体养育》读后感(五):孩子不是问题,我们不是学招

我们都假设孩子带着各种问题来到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来解决掉这些问题,不停的纠正、引导。

和我之前一样,学了很多招数,但是总是时不时的陷入焦虑和苦恼中的父母们,我们的育儿常识、对各种教育趋势、创新的了解途径大部分是来自于自媒体,微信文章、短视频,零碎的了解育儿文章,看的时候深以为是,学一招,用一招“学如何鼓励、如何给孩子安全感”把这些招数立刻用在孩子身上,不好使就再换一招。但是缺乏对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系统性认知,总是雾里看花。就好像学习时,刷了很多题,但是不懂底层的基本原理,还是没法运用自如。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孩子,成长为内心笃定的父母,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起点,阅读门槛低,但架构在踏实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框架上,是我们非专业人士理解儿童发展、成长基本规律和原理的起点。

我读下来在这些原理里感觉最根本的就是孩子发展的维度和整个生态系统。

儿童发展的三个维度生理、认知、社会情感。

儿童发展的三个维度

孩子表象上的行为,背后是这三个维度的发展在起作用,而不是某个分支。用尽力气去修剪枝桠,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大。

生态系统

影响孩子发展的生态系统

所以,每一个我们看到的表面问题,都是一个系统最终输出的结果,而影响孩子的也是整个系统的合力。从孩子本身的基因到这个生态系统对ta的影响,而且这个系统是有失序的。所以,我们没法说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就一定是天塌下来的,或者出国留学就是适合在高中以后。

多数人的养育方式在娇惯、放纵和严厉之间疯狂、随意的摇摆,随着的是父母自己的情绪、工作压力、老师小窗,考试成绩。到底什么样的养育方式适合孩子?鸡娃一定是错的吗?但每个孩子都适合被鸡吗?我们找不到一种理论可以适合孩子的每个阶段、或者适合所有娃。

因为每个人对环境的反应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个人的环境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发展有共性,也有特性。指望一本书、一本操作手册就能让我们懂了教育、懂了孩子,那真的是一种妄想。

但所有孩子都适用的是温和、敏感的养育方式~~

这个敏感是你对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状态敏感。

Gopnik的现象级畅销书《园丁与木匠》里也极力告诉父母,你对孩子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么人?很多父母自我认知还没有建立,自我价值、自尊水平都有问题,情绪管理能力不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学多少招数,即便招数本身没问题,用出来也是会走样、偏离。

所以,第二部分的认识自己,自我价值、自尊,社会情感的学习,其实父母应该先把自己的这一系列问题捋顺了。

成年人理智发展的比较成熟,可以用左脑思考。

但是,一个小学生,他的大脑前额叶这一部分还远未成熟,离着成熟还有好多年,现在我们通过了解脑科学,知道了目前人类的前额叶成熟期还推后了,也就是人类的童年时间在变长,这是物种进化的表现。如果我们知道情绪是做什么用的,是进化的产物,知道孩子生理发展的规律,大脑发展的规律,就不会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期待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就自己规划好时间,不迟到?

把指责换成帮助!用具体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做脚手架一样的父母。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撤掉架子,放手~~

同理心也是贯穿本书的一个重要课题,同理心在媒体的宣传下变成了表达的公式。“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完全有理由生气。” 看着很多学过PET和正面管教的父母,都用翻译体跟孩子讲话,同理心公式,觉得可爱又无力。真的同理心,可能都不用什么话语,你真的站在对方角度去体会、感受、思考,最后呈现的绝不是公式话的语言,是我们和孩子身心合一的链接~

用心爱,用脑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