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1000字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1000字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是一本由辜朝明(Richard C.Koo)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精选点评:

●还可以,错别字很多

●写的很一般,经济学民科

●能用简洁的语言和逻辑来说明自己的经济学理论确实了不起。 作者将经济发展中的阶段分为:1.刘易斯拐点之前的资本家致富阶段 2.经过刘易斯拐点的黄金时期(现在的中国)3.只有先进思想致富的被追赶阶段(日本 欧洲 美国)。在现有的发达国家所处于的时期工业化的投资收益率普遍小于黄金时期的国家,导致贸易逆差。 核心观点就是在发生危机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失效,因为私人单位此时为了追求债务最小化(我觉得这里也有看不到投资收益高的前提)而不进行借款,在借款人缺失的情况下,导致虽然利率降低,但是仍然资金不能回补到实体经济。解决办法则是需要财政政策,政府来承担最后借款人。 全球自由贸易下,自由的资本流动助长了贸易不平衡。 83页对于<21资本论>中的不平等分配问题提出批评,我觉得作者理解错了

●时间会给出答案。看了第一遍,准备第二遍。

●谁看了谁知道,不多说

●与“如果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弄懂了真正发生的事情并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许多人类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一样,如果在被追赶的发展阶段能真正理解了私人部门的真实行为并能将施策重点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许多因陷入衰退中的悲剧亦能避免!由此引发的思考:1.“黄金年代”的记忆与心态已不适用于衰退年代,宏调能力须升级;2.在“刘易斯拐点”后“私人部门追求债务最小化”而致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形下,财政政策的矛盾在于既需要其强力彰显,又因缺少独立机制而必被牵制、弱化,整体效率效果堪忧;3.创新需要自由人文传统,而后者很“昂贵”;4.拐点之后,“柔性”与“开放”是社会重构的真正主题……

●十分推荐!

●凯恩斯之后宏观分析额度框架需要不断调整,全球化进程碰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新的视野和框架才能探索一条新的路径。辜从通缩之后私营企业可能不仅仅是追求利润,反而追求债务最小化额度角度探索一条新的思路,给中国的方案就是该放弃货币政策,改财政政策,这也是最近财政思路的重大变化。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乃检验知识分子能力的最好标准

●制造业转移也不光是劳动力一个要素影响。如果科技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可以完全覆盖掉劳动力成本差异,甚至劳动力未来不再是一个重要生产要素,这套转移模型也就不存在了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一):做不到利益最大化,那就尽量损失最小化

刚开始看导读,作者将经济学定位成日常生活的科学,并赋予经济学家提供避免人类悲剧的政策建议责任,这个观点还是很接地气的。

作者认为传统经济学假设理性经济人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会想方设法加杠杆投资,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倣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二):适合泛读

毕业书单的第三本书,赶在21年尾巴读完,算是完成了当年读书KPI。书单还有一本《大数据时代》,感觉用处不大,不会拆开看了。

该书的核心论点或者说价值,在于指出经济萧条时,资产负债表衰退,原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们改为追求债务最小化,此时仅有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政策更像是暂时的麻醉剂,可以缓解疼痛,但恢复正常又需要额外代价。全书虽然没有数学推导,都是用平直的语言描述,但要看懂仍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知识。起码需要个第二学位的支撑吧,不适合经济学小白看。

核心论点很有意思,也用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情况进行佐证。但我对其中关于中国的横向对比描述实在不敢苟同,这也是只给三星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太复杂太特殊,不能也不应该被横向对比,很多做法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三):一部宏观经济理论的颠覆之作

窃以为,这是一部专业的宏观经济学专著,需要专业的经济学基础才能很好地理解本书的观点和脉络,而且对于习惯于传统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读者而言,乍读本书会觉得略有吃力,因为对于经济的衰退,作者的观点和开出的应对药方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差异,但一旦理解了作者观点背后的理由和逻辑,再读本书就会更为流畅了。

作者创造了“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新概念,首次从借款人缺失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衰退。当私人部门无法发现获得回报的投资机会或者持续出现巨额损失时, 私人部门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负债最小化,哪怕货币大量发行、利率降低为零也很难带来明显的信用增长。为了弥补私人部门借款不足的影响,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出直至经济走出衰退。但这一逻辑是没有问题,其实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本质上也是采用了类似政策。但问题是,政府持续的支出是否应有一定的限度呢,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会否带来其他问题呢?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四):被追赶还是大衰退?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主题明确的绝对的好书。 作者先是简要介绍了何为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也就是【借款人短缺】的现象,带我们走入了一个和过去几十年大家所认识的黄金时代所不同的、被追赶的时代,解释了为何曾经创造辉煌的【市场良药】不再见效。 作者在第三章又通过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以及当前的东南亚国家近百年来的变化,给我们讲述了各个经济体在自己的经济周期中的行动。用事实直白的告诉我们,时代不会对谁有特别的优待,历史往往会重演,留给我们反应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保持清醒。 然而,从当前欧洲等国实际采取的政策来看,掌控着话语权并且迷恋着数学模型的宏观经济学家们,貌似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企图把【资本自由流动】造成的烂摊子甩到【自由贸易】的头上。 这也可以理解,与物理学和化学具有数个世纪理论发展的学科相比,仅有85年历史的宏观经济学,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没来得及【见过世面】,所以自然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不过,现在他们不得不【开眼看世界】了,毕竟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自由贸易输家能够糊里糊涂地把特朗普送进白宫,也自然能够骂骂咧咧地把永远预判不准的整个经济学系砍去。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读后感(五):本质就是赚钱还钱的过家家

本书核心的思想是,利润最大化转由负债最小化,当从乐观转向悲观时,意味着衰退。说人话就是,没钱就去赚钱,有了钱就能花钱,赚得多就能花的多,赚的少则花的更少,否则就得欠钱,欠钱就得去还钱。

但有些并非如此。不赚钱却总想花钱,是懒汉。欠钱不还有钱不还,是无赖。欠钱不还还要再借,是强盗。

而有一种是,不赚钱却总想花钱,那就印钱。欠钱不还有钱不还,继续印钱。这是美国。当需要低价商品时,推行WTO,然后印钱;当就业收入下滑时,抵制WTO,然后印钱。可以把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的风险让全世界承担。可以军事基地全球化,只为国家安全。世界上发动战争最多的是美国,但都是在其他国家的国土上,都是其他国家遭殃。美国就是彻头彻尾的懒汉+无赖+强盗。

享受着世界老大的地位,小弟们还不得不供奉着。而全球亟待解决的贫穷、饥饿、战争、冲突、种族、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种族灭绝等等问题,却无人关注,而表面的关注,也被各种利益吞噬。美国的独断专行,使得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形同虚设,公信力越来越弱。

这是所谓强者的逻辑,强者说了算的世界,可以不顾及利润与负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