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摘抄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摘抄

《思想史基本问题》是一本由汪丁丁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史基本问题》精选点评:

●汪丁丁是经济学遭遇后现代冲击的一辈人,其博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衔取怀特海《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表达(表达则是逐次的)与理解(理解是过程)组成结构,以个别与整体的关系组成线路(即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中间穿插的思考分叉琳琅满目——汉语官僚化与僵尸语句,神话与梦(个人与公共空间),情境与本我(self),古希腊三要素(ethos,pathos,logos.),轴心时代与人格塑造,社会过渡,双重历史性(双重偶然),涌现生命—秩序—哲学(突创),威胁潜在性的三组范畴(清晰与模糊,有序与无序,善与恶),集体无意识与极权主义,知识碎片化与回归柏拉图问题

●过于“旁征博引”,给人一种杂乱无章、自说自话的感觉。 窃以为好的作品不应该故弄玄虚,而应该简明清晰,在带给人知识和感悟的同时,能启发人的思考。而作者在这方面实在是有些傲慢了。

●我极力告诉自己,学问是学问,作者是作者,于是打出了三星。

●C.R.Rao三句教的第一句就是:All knowledge is, in final analysis, history,“全部知识,归根结底,都是历史。”这本书封面上就印着“学问的开端最好是这一学问的思想史”,而之后继续指出,学问只有与自身的生命激情相呼应,学问本身才具有生命力。这本书本身也是汪老师生命激情的展现,既有“于千条万绪中,综会而寻其统系,得其通理”,也有“无世间种种说,心无所得,而真理昭然现前。”呼应着这本书提出的思想史基本问题-----为化解每一个人的生存困境,如何集结一切已表达的重要性从而呈现“整全”。

●汪丁丁老师关于思想史研究最新深入思考的成果结晶。跟一般历史学或哲学背景出身的思想史学者不同,理科出身、而又长期从事经济学多个前沿分支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作者,在这本小书里,充分展现了其“君子不器”的治学理念,在之于人类认知的脑神经科学、之于知识论的哲学、之于知识和思想演化历程的思想史范畴,探讨更本原层面的思想史研究命题。其在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纵横畅游的作派,以及对于人类发展本原命题的哲学之思气质,都让人敬佩不已,受益匪浅。

●3.5星...全书中心思想与之前上的汪教授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绪论基本一致。跨学科学习首先需要把握思想史,除此之外是去寻求重要性感受,然后是从个体中探索可能的整全。这本行文方式略显诡异,可能是自己才疏学浅吧

●20190610 看过了。 1.看懂了一些,有些不是很懂,而且看的有点累,就没有深究了。 2.汪教授在这本书里跳开了自己经济学家的范畴,以更大的视角去看世界、研究问题,这点不错,也挺难的。关键还是涉猎范围要广,平常积累要多,不容易。 但感觉有些观点或者说法也没有那么复杂,用简单直接的方法也可以说的清楚的,这不也是水平的体现吗? 3.最重要的问题最可能被多次表达,生命力强的人追求生命力强的表达,困境远比安逸更能激励人的生命力,人必须投入于具体情境。 这几句有点意思。 4.哲学挺好玩的。

●从具体的情景,想象或者是直觉到整全,这个模型很关键。除此以外,我本来想到用矢量建模,而次书中用集合建模,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再具体一点,那个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模型对我很有启发。再具体一点,书中提到的两本关于尼采的英文书我开始读了。

●垃圾……

●天才给人带来的从来都不是多么符合逻辑的缜密思考,而是超乎想象的深刻洞察。因为占星术扣一分。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一):30hrs

Mike Mignola在黑马呆了将近二十年,终于在«Hellboy in Hell»里可以不用顾及销量和读者感受。才有了时而含蓄蕴藉、时而逸兴遄飞的表达 - - «思想史基本问题»也是这种况味。如对II型以上文明的描述,降低了我对人类寿命大幅跃升后,人类命运的悲观展望;繁衍模式差异与世界南、北方经济分化的联系;旧金山的发展可能与同性恋传统有必然联系 - - 想象一下中国如果存在个同性恋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型城市?甚至一个LGBT新区 - - 一座凝聚了差异化创造性思维的城市;同样希望未来权力可以有效分散到富有生命力的天才们手里,而不是缺乏批判性思考习惯的考试成绩优秀者 - - 后者的特质据我观察表现为:极度的自负、冷漠、利己和本书中Hannah Arendt所言的"banality of evil"。(汪爷这书能让我暂时放下«隻狼»。十五天完稿 - - 激情写作。)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二):“通”过头了

因为实在看不懂那本中文版的《思维方式》,退而求其次看的这本。

作者确实秉持了对知识要“真且通”的观点。问题是好像太“通”了点。从怀特海延展到进化论,从脑科学勾连到荣格,到赫拉克利特再到残雪,这还能接受。然后又从南怀瑾讲到看星盘,然后到20世纪的“新精神运动”再到一本讲预言的书,就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不过相比于作者的《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这一本读起来感觉还好,至少看完了,也大概能把握作者的思路大体是什么样了。相比于书中的内容,作者的思维方式实在是和自己非常不一样,所以读起来的体验就是在“这什么玩意儿”和“好像有点启发”之间横跳。另外也看到一下书里提到的作者的其它的文章,发现作者的神秘主义想法由来已久了,而且可以看到有些观点其实是作者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反复表达:通过哈耶克,通过维特根斯坦等等。这倒也符合“重要性感受 - 表达 - 理解”这个主题。总之还是值得读下的。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三):一本被严重低估的好书

虽然罗振宇推荐过,但是他没推到点子上。

富有启发的地方在于,虽然这本书是讲“思想史”,但都在引向未来,探索人类未来可能有的思维方式。

本书直面AI兴起后,人的智能如何发展,这一重要问题。也许很多人还没读到这里,就合了书本。human stupidity!

我看有人评论说,这书是怀特海的读后感。这本不算贬低,因为,我们不妨想象,一个值得被人如此反复阅读的思想家,难道不值得我们想想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又多久没有好好去琢磨所读的书,即使是花数十年时间。有些书,汪老师应该是一遍过,有些书,汪老师是反复读。那些反复读的书,也许决定了一个人的阅读深度。那些一遍过的书,决定了一个人的阅读广度。

暮春初夏苦闷时节,想我神州近日这些人祸天灾,感觉残忍的四月还没有过完。聊以为记。

《思想史基本问题》读后感(四):琳琅满目,充满神秘的魅惑气息,但我们真的可以读懂吗?

首先,你要明白这并不是你以为的“思想史基本问题”,不会跟你谈欧洲哲学史或中国思想史之类,虽然作者会非常认真地跟你谈柏拉图或赫拉克利特,但我们可能都看不懂。如果要读,建议先了解一下具体内容,否则容易落灰。

其次,汪老师虽然有多卷本经济学讲义,非常精彩,也提供大量新鲜的文献,十分有助益,但这本书在列举文献时会给你一种炫技感,也即,你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突然这么一处神来之笔,显得十分突兀和不接茬,但也许就是作者想到这了,就记下来。换一个时空,也许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表述。

然后,要非常严肃地说明,这本书是有非常明显的神秘主义倾向的。作为读者,我不能否认某种神秘力量的存在,比如整全感,比如无可言喻的重要性感受,比如冥冥之中引导自己魂灵的缪斯,但这些实际上无法用文字传达给读者,只能引发某种“你去自己体验”的共鸣,这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进路。虽然它可能极为符合许多冥想爱好者、推崇才情、强调顿悟之人的口味,但本质上这不可重复。对此,我只能说我不接受,我尊重你们的接受,同时,也请不要太抱持希望让我接受。

最后,多少想表达一点失望的情绪。这本书有不少闪光点,比如谈到怀特海的三命题时,谈到大脑发育与邓巴数问题时,的确是富有启发的,但杂糅在一起、想到哪写哪的情况下,你如何判断哪块才是金矿?这种情况下,误导要比启发来得容易,如果可以,我要奉劝读者别去读,否则就容易陷入那种要么读不懂、要么看不上、要么就干脆沉迷其中出不来的悖谬之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