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育何为?》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育何为?》经典读后感有感

《教育何为?》是一本由尼采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琥珀工作室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何为?》精选点评:

●在教育方面,我们还是落后的,还要多学习呀。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抛弃利己主义的我们又该赋予生活什么目的?不想成为某个狭隘专业的鹤、其他所有领域的鸡,可时代总是裹挟着一波又一波的声音淹没我们的思考。被考证挟持的人生,像蝼蚁一样拼命勤劳工作一生,最后能落得什么,是否会后悔,是否可以在终点终于看清所有的所有。我们终其一生又在忙碌什么,在为谁忙碌。这一切的一切该如何解释……

●大预言家

●没学好德语前还是离尼采远一点,学好了读原著吧,感觉翻译得超级烂,很多地方读不通……

●没怎么看懂

●尼采时代的教育问题我们现在仍需面对。只是尼采心里的天才究竟是什么样子?

●有部分观点无法赞同

●用辩证思考去考虑一些问题,用哲学思考教育,会给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阅读尼采,永远是一种流水般通畅温和的享受,就像灵魂被提拔在空中一样。在书里,尼采对德国的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进行了批评,并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教育的扩大实质是尼采对教育功利地蜕化为职业生存机构的批评,而教育沦落为国家统治的奴隶,则是教育高贵铃声的失音。所以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应该对一些语词进入转化,将其调整进入现代语系,否则就容易对尼采产生误解。当然,在尼采的教育主张中,似乎渗透着一种民族主义和纳粹的倾向。

●自我教育是如此的艰难,因为我们受困于经验所扮演的假象之中。“在这样的年龄,人会看到他的经历仿佛被形而上学的彩虹围绕着,这时最需要一只引导他的手。”那么尼采或许为青年人指点了些许方向。

《教育何为?》读后感(一):无

我再次尝试阅读尼采的著作还是失败了。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我始终进入不了尼采那个一个意思要加若干定语的文字。

但是周国平老师的导读倒是非常的清晰,读了他的导读,我认为尼采对于教育的看法确实有些“阳春白雪"了。借用导读中最后一段可以总结其大意:

”我们不知道尼采的呼唤是否得到了少许的回应,我们只知道,在他发出呼唤后,不但德国,而且全世界的教育机构都在功利化的路上走得更远了。就此而论,面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之趋势,尼采既是一位预言家,又是一位堂吉诃德。“

不过这本书倒是引发了我对于周国平老师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也许可以为我打开尼采世界的大门。

《教育何为?》读后感(二):读书分享《教育何为》

尼采对我来说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初中时看网络小说,蔡骏的《地狱的第十九层》,里面提到了尼采和墨索里尼思想,并且给他们神秘的描述,留给我长久的印象。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哲学书,比较难读,读完了也不太理解。大意是教育正在走向毁灭,现存的学校教育是伪教育,因为一切以就业和生存为目的的教育都不是教育,是生存斗争的说明书。他提到的真正的教育我不是很理解,但他提到的教育范围盲目扩大化,和教育意义在学术分工,政府服务中缩小,这个是我感受也认同的。教育的意义应当是更高远,帮助人们追求更远大的幸福的,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的引路人,所有学校教育出的都只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社会工具。这本书我读的比较久,也比较吃力,但收获也大,对我这样的教育从业者来说书里有很多新的观点引导我去思考,并且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买了几本相关的新书,后面可能会再读,看是否能有新的理解。

《教育何为?》读后感(三):何为?不为

其实在豆瓣这里写下这篇书评的时候,就已经很符合尼采书中所痛恨的现象了。“一帮没有受过严格的希腊古典教育的人随意地对他人的作品作出评价”。尼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古典希腊文学和传统文科式教育的狂热脑残粉,他没有办法接受也看不起与之不相匹配的教育及文学作品。在尼采心中,被教育者必然要受到严格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方能称之为受过教育的人。这一点,在当今各种信息量爆炸的社会,几乎已经成了不可奢求的理想之境界。且不谈现在各种短视频的无营养化,就文科生们在大学里受到的训练有没有朝这个方向靠拢也依旧是个问号。不知道尼采如果能活到现在看到这幅景象,会不会吐血而亡。

但不可否认的是150多年前的尼采凭借敏锐的“嗅觉”嗅出的教育方向到如今依旧适用:扩大化的教育——教育人数的变多,和缩小化的教育———教育沦为gov的宣传机器。

《教育何为?》读后感(四):主要观点

他宣布:这本书是为“安静的读者”写的,也就是为那少数人,他们“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

在后来的著作中,尼采也有不少涉及教育的言论,但这部青年之作是他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尼采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有无超出职业培训之上的更高使命?仅以职业培训为目标的教育还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人们千万不可公开泄露真正教育成了的人数与庞大的教育机构之间的这种可笑的不相称;这里隐藏着教育的真正秘密,即无数的人表面上似乎是在为了自己受教育,实际上是在为了使少数人受教育成为可能而替教育事业工作。”

如果你们想引导一个青年走上正确教育的小道,就当心别去妨碍他与自然结成朴素、信任、私密般的关系: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单的花朵、蝴蝶、草地、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语言对他说话。

尼采极其重视语言训练尤其母语训练——也就是中学里的语文课——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认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如何进行语言训练?不外乎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母语经典作家,一定要极其认真,“必须一行一行指给学生看,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完全理解面前所写下的一切,会如何谨慎严格地对待每一个词的用法”。

尼采对德国教育机构的现状深感悲哀,渴望改变,但显然信心不足。一个要命的障碍是教师的素质太差。

尤其是数量众多的虽然资质平庸但良知犹存的教师,他们本来就与古典文化无缘,缺乏从事真教育的才能。

《教育何为?》读后感(五):重新冷静思考这个时代的高等教育

这个时代的高等教育以一种堕落的姿态呈现,教育或者说知识成为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一个环节。

人们无法服从一种知识-理念的秩序,标准化的等级制成绩成为了学生唯一看中的东西。

垄断资本的第三服务行业,以高额的利润率,攫取了教育系统的全部,并反向赋予它一种生活形态的宣传。

这里又划分出三个进路:

(1)一种自我嘲讽式的宣泄,但是它本身无法脱离这套话语体系,并对系统之外的人有一种抵触心理,这更像是对教育品味的再次反身性展示。他们(做题家)被教育阉割掉了勇气,只能于此间嬉戏。

(2)一种仇恨式的报复,伴随着毁灭和自我毁灭。他们是“幸存者”,没有被虚伪的教育规训,但是暂时找寻不到其他出路,因而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存在报复心理,无论是向外仇恨还是自我折磨。

(3)以批判的姿态融入学术世界,深造进一步成为科研工作者。但是这背后的心态依然是软弱的,因为他不敢离开这套评判体系,他追求的只是学术创造带来的身份的快感,他对知识和意义的反思是空白的,一种无知在四处弥散。屈服的补偿是一种许诺的中产阶级生活,再次和垄断资本下第三服务行业的图景合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置”这样的教育?

(1)重新认识秩序的意义,不能对教育抱有虚无主义的认知,不能认为没有教育胜过有教育,即使前者可以最大限度保存人的“自然天性”。秩序不能是规训的,压抑的,而应该是一种关于理念和生命的思辨,并将这种思辨传播下去。

(2)重新认识知识的授予者,即老师这个形象。我们不能用“范式”去限定老师——在一种自由主义伦理下,真正的教育很容易被抹杀,变得稀缺。需要的是一种生命的推动,感受甚至提炼那些关于知识的美好的东西是如何从前辈到后辈的传递,重新收获热爱。

教育者并不是为天才“服务”,教育者是可能性的创造者,他必须满怀希望,在批判中包含肯定,他不能扼杀,不能定义,他所能做的,仅仅是把自我的丰盛和残缺的遗憾,以一种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后来人,帮助他们去完成属于自我的人生命题,也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参差与遗憾的常见——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同的,恰如每个人的缺憾,那些阴晴圆缺,都是自我的构成和独特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