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精选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精选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是一本由吴纬中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一):懂得反思——不再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我正在学习如何做母亲,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母亲。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父母对他的教育远远大于老师对他的教育影响更深远,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多的是父母给他的榜样。

当我读《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触颇多,会思考如何教育我的孩子,也会回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这本书里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作者吴炜中是一名教师,在这本书中他分享了他自己教书育人中的很多经历和感悟,也有他教育自己孩子的真实写照,从实际出发,更能体会教育孩子的真实感受。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是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十多年,她给我发了和学生的对话截图,一个学生快毕业了,她让学生给她毕业论文的初稿,要查重了,学生说她刻薄,我看了整个对话内容,就没发现我这位朋友刻薄之处,而是反复的跟他讲了利害关系,不交论文不能毕业。给学生打电话,说了没几句,学生挂断了她电话,她无奈只能告诉了系主任。我跟她讲,你注意安全,学生可能会把不能毕业的事怪罪在你身上,打老师的事就是这么发生的,尽到做老师的本份就好。她挺无奈的,说现在的学生这么这样。

刻铸于希腊阿波罗神殿大门上的几个字“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箴言”一四七条中最为人熟知,也许也是最难达成的一句。吴炜中在“懂得反思——不再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这章中提到这句话。没有反思,就没有学习。一个能够反思的人是有智慧的,他能不断生长出力量,带着对自己新的领悟不断往前走;不会反思的人,事情闹哄哄的就过去了,脑袋里只留下一片糨糊。孩子应该懂得反思,懂得换位思考,让自己理解对方的处境,看见另一个视野中的世界。

吴炜中还提到这么一个故事,他的学生们准备校庆活动的时候,因为意见不同意,火药味十足,在第二天要给老师汇报之前他担心极了。而事实确是执行长首先带着全体学生九十度鞠躬向老师道歉,承认自己准备不足,小组内未达成共识,希望老师们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我一直觉得,道歉是人格养成里很关键的一环;一个人若是少了它,那会平添多少的愚妄和骄狂啊。”吴炜中如是说。是啊,教会孩子道歉我觉得是作为家长的必修课,同时也要以身作则,生活在这样不卑不亢的环境下,才能让孩子的心胸开阔,伴随着道歉而来的是一种承诺。承诺你会改变,改变心态,改变口气,改变行为;如果你没有意图改变,那就不要道歉。

吴炜中在《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这本书中真的说了很多很多,不仅仅孩子可以读,教师需要读,成年人更需要阅读,反思反思自己,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合理的教育,让自己做的更好。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二):孩子也需要倾听

昨天坐公交车回家,正好赶上了学生放学的点,公交车异常拥挤。双手提着东西的我被人群挤在了门口,有两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或者说是他们的对话。 “你看那不是老x吗?骑自行车的丑样子,也就她了。你看她那丑的跟驴似的脸,胖得跟猪似的身材!”初一眼看他我是实在不明白,老师到底得罪他什么了,这个孩子要这样形容一位“传道受业解惑”老师。 “你说我都要毕业的人了,还一天东管西管的,体育课上我不就是不想跑偷懒了而已嘛,至于揪住我使劲骂吗?”男孩看起来义愤填膺的。 听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审视了一番自己,在回顾有没有哪里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会不会也在背后这样说我呢?心里真不是滋味。到底为什么,师生关系变成了这样呢?《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触到的书籍。我有孩子,我不希望有一天他会变成那副样子。 吴纬中的这本《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十分适合家里有孩子的人或者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看,他涉及的层面是父母与孩子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吴纬中拥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在长久的沟通中琢磨出了一套教育之道。也就是我们读到的这本书。 做错了—说不过人—只好说:好,我道歉—继续做错。就像我遇到的那个孩子,他知道在体育课上偷懒是不对,本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却被认真的老师抓包,自知理亏向老师认错,听老师的批评,却在事后记恨老师言语辱骂。你说,他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我想他并没有吧,以后肯定还会犯错。这一次是被老师抓包了,下一次呢?没人管的话,他会变成什么样呢?所以,正如吴纬中在书中所说的,孩子首先在学校里学会的应该是正面道歉。他们需要真心真意的知道自己做错了,并且决心改正。 “你等着,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给你看的!”其实,这种场景也不少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认为他们没用,学习太差,花钱补课也没有效果,进而将这份怒气转嫁到孩子身上。有些孩子自暴自弃,有些孩子顶着一口气要上进。吴纬中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做自己。他认为,孩子们口中的我要做爸爸喜欢的孩子,做让父母骄傲的孩子,要让父母刮目相看的孩子,其实并没有真正做过自己。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给自己看的。 孩子们之所以长不大,是大人在背后阻拦。大人们拿着一套理论说是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的意愿。他们丧失了道歉的勇气,丧失了做自己的信心。我们应该给他们鼓励,认真的倾听一下孩子们的心声。她们的内心渴望沟通,作为大人的我们应该创造这个机会,了解他们丰富的世界,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三):养育孩子需要家长找到有效的方法

关于孩子的培养与教育,是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家长着重关心的事情,养育方面的问题更是困扰着所有家长,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去和孩子沟通与交流,如何引导孩子去面对与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作为新手家长的我,很困惑啊。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看了一些关于养育孩子方面的书,孩子出生后,也一直在找这方面的书看,这次又看了《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这是我看的这方面的第四本书。每本书都有一些新的观点让我参考与学习,在处理和孩子之间的问题上,有了比以前更好的方法。 在平常和孩子的相处中,如果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我都是说他几句,偶尔打一次,也不是真打那种,但是过后孩子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没有想过怎么样更好的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听一听别人的见解,参照自己平常的做法,就会更好的去处理与孩子出现的问题。 “道歉是孩子融入校园生活的一堂必修课”,道歉并不只是融入校园生活的一堂必修课,还是融入生活的一堂必修课,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学会道歉,道歉并不是敷衍了事,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要勇于面对,并且重视这次的错误,在下次出现同样问题的时候,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犯同样的错误,或者束手无策。 “为什么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付出的尊重多了,才能赢得更大的尊重,更多人的尊重,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认识自己的不能”,勇于认识自己的不能,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随时吸收养分,为自己的成长带来更大的动力,能做的事情要坚信自己,而不是自我怀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让别人去相信你? “为自己做选择,努力并负责”,要为孩子养成一个能有自主的正确的选择的能力,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生态度,自己选择的事情,只要是正常的,就必须坚持下去,半途而废的态度要舍弃。 孩子问题,永远是一个大问题,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孩子自身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家长的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并正确的去引导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正处于认知能力薄弱的时段,需要家长做出正确的引导,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正确的道路上快乐的成长,不求孩子以后有多大的成就,但是一定要做一个不作恶的人。 孩子是一个判断能力弱的群体,对于外界的事物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不知道错对是非,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这个时候,家长的重要作用就体现了出来,以身作则。 沟通是连接家长与孩子之间最有效的桥梁,只有沟通的多了,才能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谐,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四):需要成长的不仅是孩子

作为上送高考生、下送小学生的家长,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是这十几年间不断在思考、总结、反省的主要问题。有时候明明看到曙光,可一阵乌云飘来,世界仍旧黑暗一片……

看着大女儿日渐提高的成绩,再看看小儿子每天面对要求练习的算术题和生字时那苦大仇深的恐惧和抗拒,不由我不回忆女儿的教育中有什么是值得借鉴的,又有什么是需要反省戒除的……

从6岁进入小学,到18岁高中毕业,满满12年的时间,孩子都要跟课业、考试、分数、升学打交道,如果孩子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每天都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斥和软硬兼施中夹缝求生,那该多么可悲。这12年,是人生中最肆意的年华,也是人生中吸收知识最快的黄金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中,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想起来就觉得痛苦,那是不是这一生都将在痛苦与不安,在挣扎和躲闪中度过呢?

带着这许多问题,看到这本书。

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无论孩子参加什么特长学习,无论家长给孩子投入多少或者毫无投入,家长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长大”而已,“长大成人”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最淳朴最基础也最现实的期盼。但是,什么才是“长大”?年龄到了18岁就是长大吗?能自力更生就是长大吗?能回馈父母就是长大吗?还是称为传统意义上“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就是长大?

书中,作者对“长大”做了一系列的定义:长大的人,应该敢承诺、勇于道歉、认识自己并勇于成为自己、尊重别人、有能力企划人生并有人生危机预案、可以组织团队又能独立奋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他们身边的“大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无论是熟人还是路人,都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陪伴、指点和要求,而不应该完全放任他们自己摸索,在适当放手的时候,设立明确的界限,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鼓励、提问等,令其在不偏离既定方向前进。

作者所在的学校,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独立自主学习的欲望,虽然我也是抱着学习这个的目的打开这本书的,但是书中对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有些许遗憾。读到后来也想到,因为作者任职的是职业学校,本身就有相当的趣味性,也有很多孩子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专业选择,所以即便作者对此进行说明,恐怕也不适合大陆处于基础教育时期的孩子。

这本书总的说来属于开卷有益型,其中很多理念虽然在别的书中也有说明,但直接用于教育领域,也算是有心。让读者时刻感觉学到东西的地方比比皆是,例如作者在自序中的一句话便让人觉得此书值得一读:

学生每次的承诺,在当下总是一心一意的,你该相信他的许诺里没有虚假。但是,能否遵守约定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

因此,别相信孩子真能守住承诺,但要相信他愿意守住承诺的心,孩子们那份愿意守诺的心总是在的。所以,引导孩子完成自己的承诺,或协助他修正成可行性高的承诺,就成了老师的职责所在。

大家共勉!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读后感(五):多关心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多关心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家长最关心的,同时教育问题也是我们感觉最困惑的。常常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让我们很棘手,有点无所适从。因为现在是应试教育,成绩还是很看重。所以,我们常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无形的压力,作为孩子真的太累了。其实,我们家长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感觉压力山大。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来自吴纬中老师的家教书籍,她从教师的角度来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好孩子,感觉特别用心。读这本书可以学到做事,也可以学到做人。这是一本可靠老师所写的可靠的书,是一本值得年轻父母、中小学老师和青少年仔细阅读的好书。点滴之间流入出她对孩子教育的关爱和经验总结,值得我们和孩子来学习。

成绩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重要。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所求,而不是一味的看中成绩。吴纬中老师的教学信念:“要求”带来“距离”,“束缚”带来“关闭”,而“信任”将会带出更多轮转不休的“自由”。从孩子内心开始探索,找到适合孩子的沟通方式;多和孩子沟通,达到最佳的沟通方式,让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本书中提到“道歉”,我觉得学会道歉是有必要的。当孩子做错的时候,或者我们大人做错的时候,如何正确的面对错误,这个问题值得探讨。错了要学会真诚的道歉,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样的。因为道歉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不用迂回的方式解决,也无须搞手腕、耍心机。直接找对源头,真诚面对,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对方道歉,得到谅解,事情就能圆满的解决。同时告诫自己,以后不在犯,简单一点就好。没什么难堪的,错了就是错了,找回就好。

作者站在教师这个角度,帮我分析孩子真正成长的秘籍,让我们学会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达到最佳的亲子状态。这是我们最需要的内容,感觉特别贴心。本书适合孩子来阅读,也适合我们大人来研读。告诉我们大人学会认识孩子,懂得孩子,不去刻意改变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独立成长,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成长打好最坚固的基础,这是我们喜欢的本书优势。

读了本书,我们收获了很多被忽视的点滴精彩,有机会重新找回感觉真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