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心理的作文1000字

关于心理的作文10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心理的作文1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一直有很多的话憋在心里,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样越积越多,我的心都快撑爆了。今天,我就要一吐为快。

每次考试结束,总是我最害怕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我害怕你们说我。我每次拿卷子给你们看时,你们那脸憋得像关公,令我毛骨悚然。你们看了看卷子,一样的话又交织在我的耳际:“这儿不该错。这儿也不该错,那儿更不该错,这不都是你粗心犯的错。” 这些话听起来简简单单,却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每一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平常的事,爱也许就是这样。但我的压力有 多大,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你们知道吗?有时,我只想简单地说一声:“我好累。”

“学习,学习,学习。”这是你们口中永远的词。有时,我在房间里学习,想放松一下,但不知为什么,心中不禁有一种害怕感,也许是怕你们斥责我不好好学习。想到这,我便只好呆在房间里努力学习。有时,我会趴在窗口大喊,有时,我会羡慕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翔,也会被自己弄得疑惑不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只是一个动作,一个想法吗?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我的心快“闷”死了。

但如果说起来,你们也不算差。在我生病的时候,是您!妈妈,冒着雨去给我买药,还细心地照顾我。在我遇到困难时,是您!爸爸,鼓励我勇往直前。在我孤单时,你们会来陪伴我。所以,我也要对你们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你们那质朴无华的爱让我正确地选择了人生的道路。”

总之,两句话:“爸爸妈妈,请你们多给我一点空间,不要让我夹在狭窄的石缝中。”“你们辛苦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衷心地向你们说一声谢谢。”

第二篇

导读:此文是一篇学生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90”后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本文以“90”后学生心理特点为切入点,对现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反思,力图找到适合90”后的学生管理方法。

[关键词]“90”后心理特点管理方法

“90”后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虽然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心理特点还是有一定共性的。在教育管理上,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一、“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

好奇心强,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维权意识。

与“70后”、“80后”相比,“90”后的大学生求知论文范文更为强烈,知识面更为宽广。传统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由于国内高校中教学方法的陈旧,枯燥的陈述,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堪其苦,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热情。然而包含着大量信息、精彩纷呈的互联网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他们畅游网络世界,或收集信息,或学习知识,乐此不疲。网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思辨精神和语言能力。网络冲击着传统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0”后的大学生还表现出极强的维权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大学生们的权益意识增强,善于拿出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与“70后、“80后”的学生相比,“90”的大学生思想较为独立,自信心强,遇事时,往往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90”后大学生反叛意识极强。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感受却忽视他人的感受,对别人的做事的方式十分敏感,却很少关注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待师长的善意批评,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追求幸福和快乐,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

“90”后学生在交友时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心,他们在择友时过多的考虑到个人利益,对于可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就极力拉拢,否则就敬而远之。他们很乐意分享朋友的快乐和幸福,但对朋友的困难和痛苦却不愿意分担。“90”后的学生往往拈轻怕重,虚荣心强,不愿承担责任。

思想行为懒惰,散漫成性。

“90”后的学生几乎都有懒惰的习惯,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一些老师反映“90”后的学生普遍存在经常迟到,屡教不改,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等现象。90”后的学生在走路和说话时都会透出一种散漫的气息。

二、管理方法

面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诸多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应“90”后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管理新模式,成为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怎样对“90”后的学生引导和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关爱学生从细微入手。

关爱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是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每一位学生,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在开学时,可通过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着重了解学生情况:一是了解学生在原学校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原任老师的姓名、年龄、所任学科、爱好、优点和不足之处:二是关于家庭状况、父母工作、爱好、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三是学生本人的特点、爱好、兴趣、高中学习成绩、自己的优缺点;四是询问学生对新班级、新宿舍的印象和感受、愿望等;这将为班级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网:学生教育视频材料

(2)更新观念,尊重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理念过分凸出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个双向的交流过程。笔者认为只有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要摆脱过去“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生活的挑战。要摈弃“老师至上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真诚关心学生、努力为学生排忧,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润物无声,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

(3)善于运用教育技巧,因材施教。

在找到“90”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心理特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个体心理差异。教育者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4)规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制度的完善中,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诉求。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三、结论

“90”后的学生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其心理特点带有浓厚的时代和社会烙印,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努力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满足社会对“90”后的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曾秋菊,浅议“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魅力中国,2009

[2]王光旭。浅谈班主任的工作技巧。华章,2010

[3]袁丹峰。浅谈“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考试周刊,2009

第三篇

四年级红领巾广播——关注心理健康

四(3)红领巾广播——关注心理健康

男:这里有你的声音

女:这里有我的声音

男: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陈凯峰。

女:我是主持人张彦。本期红领巾广播站为大家准备了专题《关注心理健康》、故事天地、开心妙招等精彩内容。

《关注心理健康》

男:我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因此也使我们的身心存在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谈谈有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女: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男: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女:情绪稳定性是指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男:学习适应性指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乐于克服困难;学习效率高。

女: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男:社会适应性便是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

女:行为习惯即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男:对照刚才的标准同学们可以自我检测一下,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心理小测验,请听题:《当别人得第一》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小博考了全班第一名,而小齐只得了第七。老师多次表扬小博。如果你是小齐,你会怎么做?

女:(1)很生气,不再理小博。

男:(2)逢人就说小博的坏话。

女:(3)大方地走过去,握住小博的手,真诚地祝贺他。

男:(4)虚心向他学习。

女:(5)如果他有困难,真诚地帮助他。

男:选(1)(2),这两种做法不可取。不理他,说明你心胸狭窄。说他坏话就更不应该,这样做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女:选(3)(4)(5),这三种做法都很好,说明你有博大的胸襟。你会进步更快,人缘更好。

男:有了好心情生活才会快乐,学习才会有进步,那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呢?今天我们交大家几招:

男:(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也不要对他人期望太高。

女:(2)找人倾吐烦恼,疏导自己的情绪。

男:(3)暂时回避,将烦恼暂时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

我们送给大家两则小故事,

通过这两则故事传递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第一则故事:

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

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

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小狗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钉子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篱笆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篱笆的洞,这些篱笆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我(或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

我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条心理调适的妙招:如何拥有快乐的心情呢?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告诉自己:“今天我很快乐。”然后,对着镜子笑一笑。

2经常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比如,过生日的快乐情景,和同学们郊游时的嬉戏。

3经常默念自己的优点。

4看一些有趣的笑话。

女: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

1听一首优美的曲子,或者唱歌。

2去跑步、爬山,或者打球。

3打扫自己的房间或书桌。

4找一个信任的人,把心中的烦恼告诉他(她)。

5讲一个笑话给别人听。

6把不快乐的事写出来。

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把它们记在你的小本子上。

男:学校是我们温馨的家园,我们在家里成长,我们为家奉献,我们共同的信念是: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老师的期盼,为了自己的将来,我自信,我能行,别人努力能成功,我通过努力同样行。

女:交出你的真心

男:付出我的真情

合:让我们相会在电波中;

女:倾诉我们的烦恼与欢乐,

男:描绘我们的未来与成长,

合:愿“红领巾广播”伴你走过金色童年!谢谢大家的收听,下周再见!

第四篇

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可以具体、生动的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呢?方法很多,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三种:

一、内心自白法。

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一位同学在《新来的小伙伴》一文中写道:"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明白地把"我"对这位新伙伴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了。

二、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三、动作暗示法:

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第五篇

心理描写可以充分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刻画人物、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倾吐型即从文中人物的角度出发,客观地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小英雄雨来》)

二、间接转述型即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较为主观地转述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还是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穷人》)

三、“独白”型即通过人物自言自语,表白其内心活动。例如:桑娜听着风暴的声音,自言自语:“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穷人》)

四、“梦境”型即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

五、“幻觉”型即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六篇

导读:此文是一篇挫折成功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挫折意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营养。辩证地看待挫折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生挫折带有必然性,从而以旷达超脱的心态应对挫折;挖掘挫折对人生、对国家的积极意义,以挫折励志;从广阔的时空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挫折。这些思想营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挫折意识、提高抗挫折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挫折意识;大学生;健康心理

1977年就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的萨托拉斯提出三条精神健康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能够经受生活的挫折,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这一标准的重要内涵就是作为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有正确的挫折意识。“挫折意识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含义的理解、对挫折程度的估价和对待挫折的态度等心理过程。”人的生活是丰富复杂的,有许多需要和追求,如,生存需要、求学需要、爱情需要、事业需要等,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限制,有些需要和追求一时难以实现,就会产生挫折。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定位高,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和生活竞争的加剧,他们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时,真正引起大学生挫折感的往往不是挫折、困难本身,而是他们对挫折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有了正确的挫折意识,就会科学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选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会辩证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看作磨炼自己意志、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许多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没有正确的挫折意识,一点小事,也会被当做惊天动地的大事,酿成人生悲剧。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挫折意识,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挫折意识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挫折意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营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无数哲人贤士从哲理高度认识挫折、应对挫折的人生智慧,对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科学应对挫折、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一、辩证地看待挫折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耳熟能详的哲理名言就凝聚着我国古代哲人贤士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鲧偷了天帝的息壤(可以生长的土)来挡洪水,没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杀死了鲧,但他虽死犹生。《归藏·启筮》中说:“鲧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这个失败的英雄壮志未酬,但精神不灭,“尸体三年不腐”而生出禹,象征着他把不屈的奋斗精神传给了下一代。而禹就是在总结父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艰苦不懈的奋斗,用疏导的方法制服了洪水,获得了成功。后世人们正是根据鲧禹治水的神话中“失败生出了成功”这一情况提炼出哲理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它深刻揭示了成功与失败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成功是失败的升华。干事创业是如此,科学发明亦是如此。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的爱迪生,是成功者,又是失败者。他耗时十年,经历五万多次失败,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盏电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创业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正确认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实践探索,成功之门总会打开。就像宋代大诗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面对成功,也不要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去迎接新的挑战。

二、认识到人生挫折带有必然性,从而以旷达超脱的心态应对挫折

宋代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从人生到自然都难以十全十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追求的各项事业,都需要主客观条件的完美结合才能取得成功,这些条件有时不具备,就会遭遇挫折。每种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有一个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在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时,也会遇到挫折。认识到人生遭遇挫折带有必然性,在遭遇挫折时,就会坦然面对,而不悲观失望,消极颓废。就像苏词中所说,既然亲友离别在所难免,就不要为离别而伤感,惟愿亲友们胸怀旷达,多自珍重,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也可以共赏一轮明月。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而又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大学生要借鉴古人坦然面对挫折、积极应对挫折的健康心态和做法,充分认识人生遭遇挫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增强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化解挫折对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深入分析造成挫折的主客观因素,找到造成挫折的真正原因,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充分准备,就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挫折作文:《从挫折走向成功》高中励志演讲

三、挖掘挫折对人生、对国家的积极意义,以挫折励志

中国古代的志士仁人在与挫折、困难斗争中,逐渐领悟到挫折、困难对人生对国家的积极意义,以挫折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强化自己的忧患意识,激发自己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百折不挠的奋斗,直到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间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完成宏伟的事业,实现远大的目标,一定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困难,要在克服各种困难、挫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为完成“大任”准备心理的、能力的充分条件。以挫折励志的另一表现是“升华”。“升华”是指“个体将那些因受种种因素制约而无法实现的目标或不能为社会接受的行为目标加以改变,用另外一种更高尚、富有创见性和社会价值的目标取而代之,从而减轻挫折带来的精神痛苦。”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志士仁人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司马迁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做《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在政治上受到挫折,甚至身陷囹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他们并不悲观颓废,转入对思想文化的深入探索与创造,创作出《周易》、《春秋》、《离骚》等巨著,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营养。挫折对于国家的积极意义就是“多难兴邦”。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个国家内无懂法的专家和辅佐国君的贤士,外无敌国的威胁和侵略,人们长期没有危机感,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必然会逐渐走向衰亡。忧患使人警醒,逆境催人奋进,多难故可兴邦。宋代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把“多难兴邦”的内涵挖掘得深刻透辟,发人深省。大学生在追求理想和事业发展中往往热情很高,但有时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遭遇挫折,特别需要借鉴中国古代志士仁人以挫折励志、在挫折中奋起的坚毅精神,坚强性格,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升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从广阔的时空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挫折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指出人类与天地、万物都具有无限性,在漫长的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人生中遇到的一次挫折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挫折过后,往往是一片坦途。具有哲人气质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善于从广阔的时空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挫折,不为挫折所困扰,保持旷达乐观的心态。他被贬黄州时,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的人惊慌失措,苏轼却从容不迫,胜似闲庭信步。不久,雨过天晴,他作《定风波》一首写其感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不惧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风雨过后,斜阳相迎,风雨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向来萧瑟处”变为一片宁静。词人由途中遇雨的小事,生发出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为外患所扰的开朗超脱的情怀。苏轼暮年远贬海南儋耳时写的《在儋耳书》,是从广阔的时空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挫折的典型例子。他刚到海南时,面对茫茫大海,凄然发出“何时得出此岛”之叹。但他没有因此悲观失望,联想到邹衍谈天的故事,顿悟出整个寰宇皆为海洋环绕,何必为身处僻岛自伤。继而又构思出蚂蚁为覆盆之水包围而旋即脱险的故事,来说明挫折、逆境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人间安危、境遇逆顺可以相互转化,大可不必被一时、一事的挫折所击垮。当代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要借鉴这些哲人达士以开阔的视野、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挫折,就像论文范文同志所说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坦然面对挫折,化解挫折,以坚定的自信,开朗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充满希望的灿烂明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挫折意识对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科学应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收。(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MFD-129)

参考文献:

[1]朱桂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1。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第七篇

同学们写记叙文,有时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展示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重要手段。由于叙述时,作者的立足点不同,叙述就有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可以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一段: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作者在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满怀激情,赞颂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用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其外表(语言、动作、神态等)反映人物的内心。例如《不鼓掌的人》中:

??大伙儿把手都快拍烂了,还是一个劲儿地向着讲坛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不,简直是在一起鸣枪射击。有人嫌鼓掌还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地喊叫起来:“对!一点不错!”

??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写出观众内心对台上演讲的赞同、欢迎和支持。

??第三人称叙述克服了第一人称不能直接写别人心理活动的局限性,可用“他想”等词语作提示。如《詹天佑》一文中: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詹天佑下决心要修好京张铁路,用实际行动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藐视,让每个中国工程人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总之,心理描写要注意人称,不同的叙述人称心理描写不同,同时还要注意,不管用哪种人称叙述,心理描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第八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约翰·保罗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苏格拉底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向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现在大学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很多的心理问题。为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度运动,②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③保持心理健康,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⑤适时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

⑴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心理健康进行评定;

⑵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

⑶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

⑷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及正常标准。

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高等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因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⑴生活适应问题;

⑵学业问题;

⑶情绪情感问题;

⑷人际关系问题;

⑸人格与性教育问题;

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社会层面,②家庭层面,③教育层面,④自身层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有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许是受常规思维的影响,我也觉得

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学习了这门课后,我对这件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主要是存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进入大学后,要学习专业知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我们在理解和吸收上会越来越吃力,心情也会越来越烦躁,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我们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这就涉及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很容易冲动。还有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尔虞我诈,极度的不信任。因此,我们要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真心待人。

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己,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己,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

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外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大学生的情绪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也需要释放,他们在学业,情感,经济等方面受着困扰,压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马加爵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应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解决压力的正确途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开些,不要钻牛角尖,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闷气,抽闷烟,甚至喝闷酒,这都是不应该的。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时,由于在现在的大学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环境,我们要适应他们,就自己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这是一个过程。总之,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自己快乐,同时要做一粒快乐的分子,去调动你周围的积极因素,使你总可以在一种积极地环境中,去最大限度发挥你自己的潜力。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丰富而深刻的,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有不完善之处。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

㈠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过度的自我拒绝。

㈡大学生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度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

㈢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

①"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过分的独立意向;

过分的依赖心理;

不当从众行为倾向;

过分追求完美。

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论文范文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

Ⅰ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Ⅱ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产生矛盾。

六,如何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创短片《宿舍》大学生心理短片

;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里重要的一课。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

第九篇

关于加强外用工管理的决定随着公司的发展,外用工使用数量增加较快,目前对外用工的管理上存在着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不利于公司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为强化对外用工的管理,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外包工管理规定》,明确以下管理内容:一、管理部门分工:1、生产线上用工由车间负责管理。2、**工由**负责管理。3、**工由销售公司负责管理。4、**工由**负责管理。5、**装卸工由**负责管理。二、管理内容:1、一切外用工必须以遵守《员工守则》为前提,服从用工部门的管理。2、按照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3、进出公司大门,必须衣冠整齐,并佩戴临时出入证。不得穿着短裤、背心、拖鞋进入公司工地。4、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着工作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5、不准在本公司内抽烟、喝酒、丢扔垃圾等废物。6、对偷盗或故意损坏本公司财物的,一经发现,除按财物价值加倍处罚外,视情节轻重,交司法机关处理。7、对违反公司规定的外用工人员,外用工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作出处理。8、对于公司检查出的外用工违规行为,用工部门负连带责任。三、人事调配:1、现有**及**外用工人员未经用工部门及政工处允许,任何部门及包工头不得随意调配,民工请假必须经用工部门同意。2、根据生产要求,需要增加外用工人员须由用工部门填写用工申请,报政工处及分管领导批准后,方有效。否则,所发生的用工费用公司不予以承认。3、政工处负责外用工的登记、注册。

第十篇

我没有参加课后管理,但很想知道课后管理是怎么样的。

有一天,放学铃响了,我故意不走,混进了课后管理。谁也没有发现。

随着一声悦耳的音乐声,课后管理开始了,来的老师是教美术的,特别严厉,她一进来,吵闹声顿时化为一片寂静。

我见老师绷着脸不说话,心里很紧张,过了五分钟,她叫:“上课!”“起立!”班长马上站起来,其余同学也跟着站起来。我想:我该不该起立呢?这时,同桌把我拉了拉:“快起来,没听见老师喊上课吗?”我只好不情愿地站起来,“同学们好!”“老师好!” 没等老师说请坐,大家都坐下去了。

该正式课后管理了,老师拿出语文同步,对同学们说:“把同步五、六课做好。”大家都痛苦地大叫:“啊!”我想:“我不是课后管理的,应该不用写了吧 ?”可是老师已走到我身边:“ 为什么还不写?”我说不出口,便低声对老师说:“现在就写。” 老师不满地看了我一眼走了,我忙拿出同步,做了起来。看别的同学,有些已经做好了,有些还在紧张地做着。

没到十分钟,老师就对同学们说:“再把做好的语文生字抄写本和听写本交上来。”我一看,我全没做,就放下语文同岁,补起生字抄写来。

老师根本不管我们做好了没有,接着说:“拿出数学同步、口算……”,大家一阵尖叫,“呀”!老师把我们当机器人了吧?让做这么多作业!原来课后管理这么难啊!都怪我混进课后管理,哎!这就是后果啊!

我正在自言自语,老师过来了,说:“你还不写啊?”我当时脱口而出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没课后管理的!”“没课后管理,那你来干什么?快走,快走!” 顿时,同学们全都投来奇异和羡慕的目光。

我迅速理好书包,飞快地跑出教室,哇噻,爽透了,上了一天的课 ,出了教室就是不一样,我宁愿回家不做作业被妈妈骂也不要这种课后管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