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锦集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锦集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是一本由[日] 新井一二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一):词汇是故事的印迹

十几年前留学时曾与一个日本室友同住一套公寓。对方是一个年龄相近、烟不离手的白皙女生。交流中自然不能免俗的彼此教给对方一些中文和日文的单词,可以说我最初学会的几句日语,如おはよう,ありがとう,便受教于这位叫千惠美的姑娘,而我和另一位中国室友,则教会了她怎么用中文说“我不想学习”“我饿了”。

因着这个缘故,我最早认识的与中文同字不同意的一个词是:勉强。

日语里的 勉强 【べんきょう】

它的意思实为:学习。

未曾想到日语的学习-勉强 【べんきょう】,在中文的理解来看,竟然带着不想学习(勉强)的隐喻,这件事让当时的我们和日本室友都乐不可支。

一生悬命に勉强する(努力学习)

按中文理解就觉得特别喜感。

当然了,其实这只是我自己遇上的一个小故事,新井一二三的《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写的并不是这类共用文字带来的误会,而是日文词汇背后一些属于日本社会、文化的内涵。

举例,“花見”[はなみ]这种我们都已经很了解了的四月初日本特有的赏樱文化,如今很多国人也乐得投入其中了。

“乌贼素面”在我们看来好像乌贼是乌贼,素面是素面,其实是指乌贼切成细丝,看上去像素面一样,是一种北海道的美食。

而全球气温的上升,让日本人的“酷暑”变成了“猛暑”,毫无疑问是时代变迁的产物。

至于日本的商店字号常有叫做“龟屋”“鶴屋”的,则是因为这两种动物作为长寿的象征,被视为吉祥。

语言是解读事物、情感、历史乃至于世间万物的密码。它背后有故事、有转折,有字面上的意思,有字面背后的意思,不明白其背景来龙去脉,交流便失去了本真,甚至于跑偏。而词汇又承载了可诉诸于语言而不止于语言的深意,比如《编舟记》一书中的辞典名为《大渡海》,就令人拍案叫绝。

关于日本名词的书,新井一二三已经出了两本,记得类似的书还看过萨吕美耶的,或也许是记混了。至于“和制汉字”,则是另一种情况,且按下不表。偶然得空时,读读与词汇相关的书也蛮有趣的,虽然不能籍此学到另一门语言,而以词汇为媒介,走马观花的看一眼另一种文化,也是好的。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二):神宿在细节上

读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中日两国共同举办的短期交流项目。我和同去的小伙伴都不是学日语的,我当时连五十音图都不会,抵达日本之前非常担心交流问题,带队的老师告诉我们,可以用『笔谈』的方式交流,中日都使用汉字,很多情况下能从字形上猜到对方想表达的内容。

果然,在日本,我靠着几句现学现卖的『挨拶(寒暄)』,听日语歌学会的单词,还有纸笔交流,也顺利地度过了没有翻译老师在,单靠自己homestay的日子。很神奇的是,尽管当时的我没有学过一天日语,在口语交流中也能够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大概这就是语言环境的影响,但homestay家庭的妹妹未悠当时还在读小学,没有学习汉字,她给我写的信全部都是假名,我就一个字也看不懂。

可见,对于同处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人来说,汉字确实对交流起了一些作用。

不过,再稍微多看些字形相近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又会让人感到迷惑了。

在料理店吃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海老(えび)』这个词,还好菜单上一般都会配图片,不然单看字形,大概没有几个中国人会想到这是『虾』。不过,一听新井一二三的解释,在海里弯着腰的就是虾,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这是典型的同一个事物,在两国名称不同的例子。除了『海老』,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紫陽花(あじさい)』。第一次知道这个词的时候,我身边还很少有蓝紫色的清新脱俗的绣球花,因为见得少,所以在我心中,对于这种花卉就自然的冠上了『紫陽花』的名字,时至今日我都更愿意将花开时煊赫的蓝紫色绣球花叫做『紫陽花』。其实『紫陽花』最早还是中国诗人白居易叫出来的,他有首诗写道: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但这个名字完全是由白居易杜撰的,谁也不知道他说的紫阳花究竟是什么花。倒是日本人觉得,绣球花在日本紫色的占多数,形状又像太阳,就把『紫陽花』拿来用了。日本人将紫陽花和梅雨季节联系得很紧密,每到五月入梅的时候,紫陽花都要热热闹闹地登场,成了独有的风物诗。百乐还出了一款名叫『色彩雫』的彩色墨水,其中有一个色号就叫做『紫陽花』,正是梅雨季节盛开的紫陽花的蓝紫色。

有实物的词语理解起来比较直观,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往往就不能第一时间明白了。

『祭(まつり)』在中国是祭祀、祭奠的意思,基调是庄重严肃的。但我分别连续听了京田誠一和吉田潔的名为Matsuri的曲子后,完全感受不到庄严肃穆的氛围,反倒是感到异常欢快。前者像雪夜里点起篝火,男人们喝下热酒举行某种仪式,女人们在火光下拉着不谙世事的孩子在后头好奇张望,后者像先民围绕着祭坛跳起欢快的舞蹈,鼓乐阵阵,庆祝丰年收成,祈福来年安顺。一查,果然在日本,『祭』已经扩大到了一切节日活动,主要指的是节庆和庙会,怪不得取名叫『祭』的曲子都给人热闹、游乐的感觉。

要说由祭祀发展到祭典还能理解,那『心中(しんじゅう)』就完全不能简单从字形上判断含义了。喜欢的日本乐队the GazettE有首歌叫《东京心中》,听不懂一个字的情况下还以为是说东京少女青春期的伤感迷茫小心思,一看歌词似乎不太对劲,去查了才知道日语中的『心中』是殉情的意思。『心中』高频出现的场合是描写17-19世纪中江户时代的文艺作品里,因为当时实行严格的士农工商身份制,不允许自由恋爱,于是恋爱故事往往以殉情告终。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天城山心中因为女主角是溥仪的侄女儿备受关注,当年被认为是殉情事件的案子,随着近年女性争取独立意识的觉醒,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不是自愿的殉情,而是以爱情为名的谋杀了。新井一二三能够用汉语表达这样的观点,倒是让我非常惊讶。原来对于女权,东亚国家的女性都是一样的,都在为女性自由、独立进行抗争。而在逐渐民主自由的现代日本,情侣殉情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了,更多的『心中』是因为贫穷而引发的『一家心中』,这就涉及到新的问题了。

可见,虽然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望文生义。不过,如果不会日语真去了日本,也不必太过担心,毕竟人家会将你做外国人看待,弄错一些词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尽管大胆地根据汉字去理解吧,这就是汉字文化圈为国与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提供的便利,一衣带水,有相似的文化背景,这是吸引不少人初初接近对方国家的文化、语言的契机,而和而不同,隐藏在不经意间的小细节,才是一种文化独有的魅力所在,是事物的本质和神迹出没的地方。

《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三):名字与迷信

《名侦探柯南》的第二部剧场版《第十四个目标》中,编剧设计了一条将剧中人名与扑克牌上的数字结合起来的线索。观众如有心,就能数出好几个以数字取名的角色。除了主人公工藤新一外,两位重要配角毛利小五郎和目暮十三名字里都有数字,此外,还有白鸟任三郎、中森银三等配角,名字里也有数字。

清濑灰二

除了像清濑灰二(《强风吹拂》)、齐藤八云(《心灵侦探八云》)这种在名字里带数字的取名方法,还有一种就是直接以数字取名,比如姓氏和名字都有数字的金田一一(《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闪亮名字》(收录于《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一文中,就提到她在中国时,有人问她“一二三”是否念成“Do-re-mi”,也有人不明就里地给她的名字加了顿号。

其实她出生于1月23日,就干脆以日期为名,取名为一二三。日本还有一名与她同名的将棋棋手名叫加藤一二三,他在取得四段资格时,报纸介绍他时就写成加藤一二三四段,颇有几分滑稽之感。

西条八十

著名的童谣诗人西条八十也以数字为名,但“八十”和爱迪奥特曼那样为了纪念八十年代不一样,其实就是为了避开数字九。数字九在日语里和受苦的“苦”发音相同,所以西条八十的父亲取名时就故意取“八”和“十”,也就是暗示“不要苦”的意思。

和“不要苦”类似的,还有日语中的猫头鹰。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引用过一句谚语“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刻起飞”。在西方,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古代,猫头鹰又称夜枭,并没有什么吉祥含义。那么在中西交融的日本呢?他们的爱憎理由很简单,日语中的猫头鹰念成“fukurou”,谐音就是“不苦劳”,和西条八十的父亲希望儿子不受苦一样,猫头鹰在日本也颇受欢迎,日本的唐人街也入乡随俗,卖起了猫头鹰周边。

日本还有一则迷信与名字里带数字的人有关。从江户时代初的十七世纪起,日本就迷信丙午年出生的妇女有克夫命,和我国“属羊不好”的迷信颇有相似之处(“属羊不好”背后其实暗示了属羊的大人物)。一六六六年丙午年出生的江户蔬菜商之女八百屋阿七,于一六八三年的火灾之夜,在避难所与一位住持伺童吉三郎热恋。阿七为了再见心上人一面,竟然又在自己家放了一把火,被抓住以后,阿七被处以火刑。这一迷信虽然每隔六十年才轮到一次,但却一直持续下来,部分丙午女孩的父母甚至等到下一年才去登记孩子的出生。作家坂口安吾就出生在一九零六年丙午年,其本名就取名为与丙午年谐音的炳五,他小时候也经常听亲戚谈论道:“幸好不是女孩”。

新井一二三没有提到的是,在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行中,丙和午都是对应火的,而十二支数到第七恰好又是午,换言之,丙午年出生的阿七是三个火,而因火缘起,以火结束的故事,同样也有三把火,这也算是某种巧合的迷信了吧。

在井原西鹤将阿七的故事写入《好色五人女》之后,许多作家都将阿七的故事创作成傀儡戏、歌舞伎、落语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其中由坂本冬美演唱的《夜樱阿七》( 《夜桜お七》)还登上了红白歌会,这首歌的词作者林阿真理同样生于丙午年的一九六三年,歌词也从男性叙事变为了女性视角,或许下一个丙午年,迷信的声音就不会再响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