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文学的启迪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以文学的启迪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第一篇

想象作文,即“新思维作文”的一个侧面。想象作文是指学生在受到感知材料的刺激后,对感知的表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新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创即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独特的表达情境,让学生据这种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习作。创设的情境要精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其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习作冲动。通常有这样几种:

1、特定情境。为表现某一特定的中心或主题,可以让学生想象设计出符合这一要求的生活情节或场景。如,你的邻居张大娘,是个老少都夸的热心人,你能否设计一个具体的生活情节来说明她试试看。

2、对比情境。即把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结果想象出来,加以对比。如,下课时,张红正跳皮筋,同学李明走来,郑重其事地递给她一张纸。

A、如果这张纸是她考了100分的试卷。

B、如果这张纸是她考了0分的试卷。

C、如果这张纸是又脏又破的废纸,对方跟她开玩笑。确良

请你想象一下,分别写出张红接到纸以后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3、连续情境。它是创设一系列前后连续的情境,要学生依次展开想象,进行习作。如:

情境一:你外出打工的父亲已有三年没有回家了,如今春节临近,许多外出打工的人们都已回来。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几句话把它写出来。

情境二:正当你准备把写好这些话作为一封信投寄给你父亲时,他却突然出现在你的家门口。这时,父子(女)相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写出。

情境三:正当你们相见时,却从远处急匆匆跑来两名警察,一边跑一边呼喊着你父亲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猜猜看,写出来。

这种连续性的情境作文,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步步深入地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表达能力。创设一个个有连续的情境,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变即通过改变原文中的表达方式或内容进行想象作文

具体种类有:

1、变人物的活动环境。文章中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独有的思想、感情及个性。如果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这些人物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如,小音乐家扬科来到我们身边,他将有什么样的命运呢请写出来。

2、变故事情节。情节是为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而展开的,如果改变文章的某一情节,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也会随之变化。如,和氏璧被秦王抢了去,蔺相如没能完璧归赵,故事又会如何发展呢写一写。

3、变人物的个性。人物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物的行动,并因此而使故事产生不同的结果。如蔺相如如果不顾全大局,和廉颇斤斤计较,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呢写下来。

4、变文章的侧重点。由故事的结尾重新构思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说说写写。

三、缩即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条件,通过想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故事

具体形式有:

1、据词语编故事。即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一组词语为线索编写故事。设计这类问题时,应注意词语在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便于学生凭借词语扩散思维。如,据下列一组词语间的前后顺序,通过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2、据词句编故事。教师让每个学生在三张纸条上各写一个短语。第一张写“谁”,第二张写“干了什么”,第三张写“为什么”,然后把每个同学写的纸条分类放入三只箱子,并把这些纸条搅乱,再让每个学生分别从每只箱子中拿出一张纸条,拼合起来后成为整个句子。如,猪八戒/考试没考好/我不高兴。学生就可以据这句话的意思展开想象,编写故事。

3、据笑话、幽默编故事。教师可先说一个笑话或小幽默,再让学生据此编写故事。

四、看即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刺激,来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的一种形式

具体方式有:

1、看电视。电视节目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特别是一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卡通片,更是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如《猫和老鼠》。教师可以把它录制下来,选取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段画面,消去声音后,让学生观看,据画面中描和老鼠的动作、神情想象它们的语言或是想象故事的完整经过写下来,最后,再和原画面的声音或故事情节进行比较。

2、看玩具。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人人都有几个(件),他们的想象往往也是随着这些玩具的刺激而引发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全体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来,统一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摸物箱,让学生摸出一件后,想象跟玩具有关的种种事情。如这个玩具是谁的他(她)喜欢它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还可以让学生分别拿出两三个,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出一个童话故事。如一个学生摸出了玩具汽车、布娃娃和玩具牛,教师可启发他们想: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通过一件什么事使它们联系在了一起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在一个个问题的启迪下,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起来,习作就有话可说了。

3、看图画。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但它反映的生活只能是静态的,是一种瞬间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想这幅画前后发生了那些事,这件事发生时周围的环境怎样,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各是如何,然后写下来。

第二篇

每当看到小草,我都会忍不住摸一摸,但并没有过多的想法。今天,我可以发明一座用它做原料,经得住狂风、暴雨的房子。"

首先要培植出一种药,可以使小草长得又高又粗,可以形成茂密结实的墙。将草放在药中浸泡,然后将这些草撒成房子的形状,让它长成自然的房子。接着,用草编织成房子里的各种家具,连床都是柔软的草床。

到那个时候,哪里都漂亮,空气也非常清新。这都是草房的功劳,它们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使人身体健康、精神百倍。如果觉得单调,还可以培植杂交草,使房子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丝毫不掺杂有害物质。

我的幻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第三篇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留存一个美国校园广告的画面,广告上有4盏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左边的那盏灯非常明亮,右边的则是一盏无光灯。这4盏灯每相邻的两盏间都有一段对话,它们影响着灯的明暗度。

第一盏明灯后的对话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去做。”回话说:“可以做到吗?”第二盏灯略暗了一些,灯后的对话是:“我试试看。”回话说:“很难吧!”第三盏灯变得更加昏暗了,灯后的对话是:“周围的人都不同意我去做。”回话说:“那就算了吧!”第四盏灯最终熄灭了。

现实中,熄灭想法总要比点燃想法容易得多。初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的时候,满怀壮志,由于当初自己是提前两届迈入大学的学生,所以说话办事不免幼稚天真甚至荒唐。然而,指点的人少,嘲笑批评的话语接连不断。没过多久,我不仅信心全无,而且进入一个沉闷压抑的阶段,与其说错,不如不说。直到进入美国大学以后,听到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的创意的时候,自己才真的从鸟笼子里飞出来,回到一个充满疑问、迎接挑战的真实自我。实际上,回首几十年走过的人生之旅,最有收获的岁月,反而是“摔倒”的几段路。

第四篇

篇一:人生的启迪

我读了《生命,生命》一文后,使我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一只小小的飞蛾,被捉住后用全身的力量挣扎,那种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惊。一粒小瓜子在没有阳关,没有泥土的砖缝中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几天,它也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

在这次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有一次证明了人类的生命是多么脆弱,一场地震,夺取了几万人的生命。身受重伤的幸存者在废墟中等待了几天几夜,那种求生的欲望支持着他,救援人员冒者生命危险,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就在大地震动的瞬间,老师们迅速组织学生撤离,有的学生没跟上队伍,老师又返回教室寻找,老师把学生推出了教室,自己却埋在了废墟里,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

我感到了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每个人都渴望能健康地活者,可有的人为别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死“重于泰山”,我们要向那些勇于献身的英雄学习,要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

篇二:人生的启迪

生命是短暂的,它不像别的事物失去了还可以重新得到,毁坏了还可以重新修复,可它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宝贵的的生命呢?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大家还记得5月12日那场汶川大地震吗?多少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一位教师被埋在了废墟下,在痛苦和饥饿的情况中,他摸索到几本学生的作业本,一想到本子是用植物加工成的,可以食用,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几天后,他被武警官兵救了出来,奇迹般的存活着,我被他那种求生的欲望而震惊。

还是在这场无情的地震中,一位母亲用弯曲的身体艰难的保护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宁愿自己活活被压死,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伤。我被这位母亲而感动,让我懂得了生命是多么宝贵。

生命有可能在一瞬间消失,但我们可以尽量的挽回,保护,他们用顽强精神换来的今天,体现了生命的价值,作为正在上学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努力读书,好好学习。要牢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绝不能让生命白白流失,必须对自己负责,使自己在世上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篇三:人生的启迪

学完《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也常常在想:生命是什么呢?飞蛾求生,瓜苗砖缝中生长,倾听心跳。它们是多么热爱生命啊,这就是生命。

一只飞蛾被人给捉住了,它明知自己是逃不了的,但它还是挣扎着,努力着。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但它也不放弃生的希望。不管外界的环境怎样危险,它们都没放弃求生的欲望,小小的昆虫,瘦弱的瓜苗也如此,更何况是身体健全的我们呢?

再读《生命 生命》,往事在我脑海中回荡。

那件事发生在音乐课上。我们来到了音乐教室,同学们谈天说地,好象是来到菜市场。老师来了,发现我们在聊天,脸马上由晴转阴,有些同学见了,马上不说了。可有人却装作没看见老师,还在不停地说。老师顿时大发雷霆,把几个同学“请”了出去。有些人以他们为榜样,闹性不改,说个不停。就这样,半节课被我们弄没了。后来,班主任知道了此事也批评了我们。从这件事我感悟到了自己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是多么幸福,怎么能不珍惜呢?作为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现吧!

雷锋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要像雷锋说得那样,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

篇四:人生的启迪

时间即是生命。

人生如一朵花,慢慢开放,可又会慢慢凋谢,将自己化为泥土;短暂的,那一瞬间消逝的生命。

还记得以前的班主任吗?骆老师呀,她在QQ上写道:陪伴爸爸的日子少得可怜了。这是几个星期前的事,没想到,短暂的几个星期里,一场令人悲痛的事终于降临了。

骆老师的爸爸去世了。这个消息如雷贯耳,无法想象。记得这学期刚开学的几个星期,我是文明岗,偶然看见骆老师的爸爸,他白发明显增多,步伐也不太自然,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满脸慈祥:“徐珣,有空到我们家玩。”我用力点头……

可惜……

感叹时间的飞逝,悲叹人的衰老。可是,这一切人类无法控制!那么,带着悲叹和感叹,我们何不去追赶时间呢?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现在,我正是花开的好时机,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感叹: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留在人生中的味道是充实的,那么,在死神降临的那一刻,你不要再索要一分钟。

人生百味,当你重新振作去面对生活,那又是一种不同的味……

篇五:人生的启迪

大家都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当然我也不例外。

当我迈进这个美丽的大世界后,就开始和家长、亲人学习说话的礼仪,和大家友好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首先我在妈妈的怀抱里时,她就慢慢教会我走路、讲话、数数、跑步……渐渐的我长大了,上幼儿园了,老师教会我写字、弹琴、跳舞,做到生活可以自理;上了小学,老师又教会了我读书、画画、唱歌,我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学到最多的知识。

慢慢的我要松开妈妈的手、老师的手,学会独立走向人生。

我的人生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可以发明创造很多东西,为大家服务,大家都会记得我。

第五篇

“成功之花”给我的启迪

山东省兖州市杨村煤矿子弟学校六·二田洁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总是在人生中交替不息。有的人在漫长的人生河中泰然自若,即使惊涛骇浪,也不足以吓退他们。这种坚不可摧的生命力,正是使“成功之花”得以开放的要素之一。

冰心的这首«成功之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小诗,这首诗像格言,给人启迪,以激励。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的荣誉,而要了解在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的艰辛和曲折,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人的一生总要起波澜,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我们要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磨砺自己,茁壮成长。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爱情失意双耳尚、失听力仍不向命运屈服,创作出了更伟大的作品。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分明是他本人苦难历程的写照。爱迪生也是自幼一番心酸,凭作对科学的热爱和百折不挠的追求,最终成了世界的“发明大王”。。。多少英雄豪杰在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中凭着顽强意志,与困难战斗,直至走出逆境,再挫折中闪烁他们美丽的人生之光。

可有些人了解了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后,不但没因此受激励,反而认为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是没有接受逆境的洗礼。可是当他们真的遇到些小挫折,也只能是指天骂地、毫无办法。其实正确观点是:没有逆境,我们不懈怠,能利用优越的条件奋发进取;遇到挫折时,我们毫不屈服,顽强抵抗,只当是人生的磨练。

让我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让“成功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指导教师:焦翠华

内容具体,用词丰富,体会深刻!

第六篇

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起。最近,我看了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的一部成功之作——《爱的教育》,这是令我终身受益的书,我是用心在读,在享受这本书中的精华。这书原名叫“心”,它包涵着浓厚的情感,后来又译为《爱的教育》。

这本书中记录着一个意大利小学生每天所过的生活与接触的人,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描写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真挚的爱——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不离奇夸张,可却生动引人,使人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中国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爱人。可见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的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早已融入生命。

几年前,武汉发生了一件火车与汽车相撞的事故。一辆早班车搁浅在一个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驾驶员下车去找水了。此时此刻正是正月,天寒地冻,十几名乘客都舒舒服服地呆在还算暖和的车厢里,谁也没想到大祸将来临。没有人留意到火车是什么时候来的。只能说是呵气成霜的车窗玻璃模糊了众人的视线,而汽车马达的轰鸣和紧闭的门窗又隔绝了火车汽笛的响鸣。当发觉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可就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小女孩的父亲双手伸出窗外,把小女孩抛了出来……而他身体上所有的骨头都被撞断了,他的头颅被挤扁了,满是血污与脑浆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与质地。这个父亲走了,永远的走了,但他的爱却永远的留下了。这种爱是出自本能的爱,是超越自我的爱,在生命的尽头,他把生的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爱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爱创造了奇迹,这种爱用任何文字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这爱是多么伟大而又让人感动啊!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难以一下说明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从中,我领悟了:再坏,再可怕的人也会被受融化。遇到可怜人应当伸出救援之手。爱能挽救一切,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激发人无穷的力量。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爱是包容。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第七篇

一个莫言的出现,引发了一个大胆的提议:“我们中国应该设立一个世界性的奖项,一个与诺贝尔文学奖齐名的‘李太白文学奖’。”然而,一个莫言真的能代表中国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吗?

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我们尚且不谈莫言的创作角度能否代表中国在世界文坛上站住脚,单从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发展来看,就涌生了多少文学大将:李白、杜甫、辛弃疾,再到鲁迅、巴金、沈从文……他们的作品各有特点,谁有能力将他们排等级?金庸的武侠小说影响了多少代人,然而他却未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此抱憾,可依旧低挡不住对好的文学作品的追求。

莫言登峰造顶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影响并不广泛,金庸抱憾不曾有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作品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几代人,甚至成为了无数文坛巨匠的“启蒙老师”。我们能说金庸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了吗?“李太白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齐名,起码现在看来,很“疯狂”。

金庸当然是好作家,然而他的作品未能在世界上站住脚,不得不说文化差异在里面起了至关重大的作用。单单想象一下“降龙十八掌”“弹指神功”倘若翻译成英文,我们恐怕都要捧腹大笑了。中国尚未适应世界的文学需求,世界也不能很到位地理解中国流传下来沿袭至今的文化。我们都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

“李太白文学奖”的出现表现得太过功利而急于求成,当世界尚未对中国的价值观给予完全肯定时,当西方人无法理解儒释道三流合一的并存时,当中国自己的文学造诣还没糅合进整个东方的智慧时,李太白文学奖的出现只会打破文学规则,影响“文学链”的运作。文学发展将会进入到一种扭曲的极速化,许多作家为了迎合这种“国际潮流”,将费尽心思创造适合世界的作品,能获奖的作品。可以预想到,中国文坛上这朵流传千年历经寒苦的傲人梅花,将会以何种病态的色泽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会是多么的可怜可悲啊!

我们害怕有那么一天,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融入文学并不难,难的是开始接触文学,对文学的抵触是许多人始终无法迈出第一步的原因。国家的软实力尚未提上去,我们凭什么倾注心血在一个没什么文学意义的“李太白文学奖”。多留一些文化空间才会多一些泼墨的机会。当我们做到足够好,世界怎么会不把我们当作文化规则的立法者和评判者?

世界文化的潮流已不摆在书店里而在人们的大脑里,“给我一根杠杆,我将撬动地球。”这一想法并没有真正实现,不是因为地球太沉,而是杠杆不够长,我们要慢慢加长,提升软实力这根杠杆,迟早能撬动“世界文化”这颗巨球。

第八篇

《旅夜书怀》是杜甫写的一首诗,身影曾在中学上出现过,不过却不是作为重点篇目,它所占的页面一张纸三分之一不到,而且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但我还是看到了它,并且,现在想尝试用“世界”的这个角度去解读这首令我映像深刻的一首诗。

因为诗比较简洁短小,所以为了下面更好地叙述,这里将原文展示出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世界”包括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任何一个作品的出现,应该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互碰撞而出。

先谈谈客观世界吧,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时写。当时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于秋天抵达忠州后创作了这首诗。但是,各家也指出这一说法存在疑点,这里就不将疑点一一提出。所以,因为时间的隔阂,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是不太清楚的,但结合杜甫一生的经历与诗中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晚年所作,且这时杜甫应该携家在逃难中。

知道了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那么当时唐朝的整体概况是可以知道的,那时的唐帝国多灾多难,在下坡路上还在加速下滑,国巍巍将摧,家也无家,每日都无安宁,处处黎民受苦、生民涂炭,这是当时世界所呈现在杜甫眼前的样子。

环境是可以养人的,一般而言,盛世养出的是豪情满怀、恣肆潇洒,而衰世养出的是忧国忧民,忧愤深广。杜甫的诗,或多或少便呈现出了这种环境的影响,一是衰世的“危”“老”,将整首诗读下来,便能感受到这种特点。如果是盛世笼罩下的诗歌,那面貌该是截然不同的,充满的应该是洋溢着活力与热情。一是衰世所带来的“薄”“哀”的情感,这个关乎作者的主观世界。

我们常说,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因是因为经过了人的大脑的能动加工,也就是说,作品是现实世界在人的主观世界里再次精细加工而形成的。主观世界的基础是客观世界。所以,在谈一个作品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说它受了多大的现实影响而忽略了作者的主观世界倾向,也不能仅仅只关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忽略了现实世界。

在《旅夜书怀》这首诗中,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是理想失利、老年多病与漂泊无依的心境,虽然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宏阔的景,但正是这种宏阔突显了杜甫的渺小。当时的他,恰好“官休”,无法完成“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理想破灭带给了他失落的感觉,加之“老病”“微风”“独舟”,又将他的失落之感更往上推了一层,在杜甫的心里,便勾画出了一幅荒凉、破落的世界。

以上便是我从“世界”的这个角度对《旅夜书怀》这首诗的简短解读。我想,因为毕竟不是作者本人,也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所以要弄清楚作品的世界要素并不简单,只能一层一层地拨开,让他人的理解无限地贴近作品最真实的现状。

第九篇

我十分的喜欢文学作品,因为文学能给我带许多知识和乐趣。记得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且我曾还因为要看书,而躲在棉被里窃读呢!

我曾经在快期末考试的时候,特别爱看课外书。有一次复习完以后爸爸要我在早一点睡觉,可是我躺在床上就是怎么也睡不着。这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读书好办法:就是在棉被里读书。我从书房拿了一本《青铜与葵花》带房间里,又从书桌上拿了手电筒,就这样我准备充分的在被子里看起了书。虽然这样看书十分的累,但我还是乐在其中。但是始料不及的事还是发生了:我一不小心把放在床头的书抹到了地上。听着地上传来的巨大声响,我躲在被子心想:这下惨了!爸爸一定会知道我在看书的事情。看来老爸又要骂我了!

我在棉被里心惊胆战的等着爸爸走路的声响,我等了半天都没有人来,我才松了一口气。爬出被窝把刚才的掉下的书捡了起来,小心的放好才重新回去看书。就这样我一直看书看到11:30分才开始有了睡意。

我喜欢文学,因为文学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而且它还能让我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也能让我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文学的书一般都是对我们有益而无害,只要我们多读书我们的文学水平还是会继续得到提升的。多读书,对我们的好处是很大的,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多多读书。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学到老,活到老”我们也要学到老,活到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就算有学问我们也要继续学习。我爱文学!

第十篇

无意间,翻出一本旧书来,捧起这本书,拍掉灰尘,显出两个古色古香,苍劲有力的字——宋词。

翻开书,泛黄的纸,带我走进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已经褪色的故事,心中莫名地涌起一阵阵热潮,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字,如同一朵朵墨梅,绽放在一行行,一列列,心也随之清朗起来。

易安的《声声慢》,让我看到了一位水云袖,梳发髻,纤纤巧巧的古代女子,她倚在门边,眉目流连着一缕显而易见的愁容,似愁国,似愁乡,又似等待,一地黄花,勾起女子无限愁思,天际飞鸿,撩起她回忆的面纱,不禁让她泪流满面,旋身回房,接下来就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名句。

再翻一页,愁绪飘然离去,却有几分五柳先生的味道,只是多了几分温馨,也多了一缕记挂,短短的40多字,写出了质朴清新的田园生活,也道出了辛弃疾对“村居”的向往,想想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连陶渊明的悠然南山,饮酒采菊都显得太过高雅,太过潇洒,也太过清高与孤独了。

笔风一转,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道出了一段缠绵悱侧的爱情和无奈痛苦,因封建礼仪造成的一出悲剧,最后只能用“莫、莫、莫”和“瞒、瞒、瞒”而结尾。

再翻出一页,被称作“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博大胸怀差点把我淹没了,而耳畔似乎响起了“惊涛拍岸”和士兵冲锋陷阵的声响。

字里行间,真的有一枝梅悄悄地绽放了,不仅仅有着梅花独有的脱俗清朗,还拥有一身傲然挺立的美丽,这就是萧泰来心中的梅花,一株在角落中在寒风中寂寞地唱歌的梅,然后留下一阵清香,一株嫩黄,还有一身正气。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犹如经过沧海桑田的洗礼,岁月无情的刻划,首次见到它是在作文书上,心里有些忤逆,有些疑惑,还有那莫名其妙的思绪万千一并涌上心头,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今日得见真面目,心中那份忤逆的冲动释下了,我们都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花季,现在对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有几分苦涩,几分赞同,几分释然,也有滴滴泪落。

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如画一样展现在欧阳修眼前,隐隐约约的一阵清脆悦耳的笙歌伴着木桨轻轻划过水面的声音,让这画境又添了几分姿色。欧阳修差点迷醉在这声色俱全的西湖里,不想船移岸边,微微激起涟漪,惊起沙鸟无数,也让欧阳修清醒过来,捋了捋自己的长髯,开怀地笑了,笑声如此爽朗,仿佛它们透过《采桑子》飞到我耳边,不禁让我宛尔。

秋天的日落总是那样悲凉,秋风拂叶,沙沙的响。独上高楼,看见那落日如此凄凉,自己流离失所,无法与家人联系。范仲淹想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喝了一大口酒,正喝着,明月升起了,在晴朗的夜空一颗流星划过,就像他滴落在酒杯中的那滴相思泪。

词香依旧,千年前的智慧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永恒的灿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