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小阻力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最小阻力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最小阻力之路》是一本由Robert Fritz著作,大寫出版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小阻力之路》读后感(一):思维成长书籍

宇宙里的星体、原子以最省力的方式运动,河流沿着最低洼的河床流淌,人则依着自己的习惯思考和行动。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在同样的问题上徘徊?

你是否碰到过问题解决后又立刻有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你的改变坚持了一段时间,又回复到原来的样子?那是因为你仅仅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待事情,没有看透事情的本质,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事实究竟是什么? 2你认识到的是什么? 3你的根本选择是什么? 4你有根据你的根本选择,改变思考和行为方式吗? 如果你对你的回答不满意,那恭喜你,你还在因循着你阻力最小的习惯行事,你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方式、行为方式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一个有着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

《最小阻力之路》读后感(二):空谈哲学家,伪科学式鸡汤

1、为什么改变生活的尝试总是失败?作者认为是采取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你认为问题很严重了,你去解决问题,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于是你就开始放松警惕,问题又回来了。

(改变生活的尝试总是失败吗?对于某些违反人的本能,需要意志力控制的尝试,是的。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采取错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吗?比如减肥失败只是因为自己采取了减肥的思维方式吗?诚然,减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人就容易开始松懈,然后重回肥胖。但原因是因为自己松懈吗?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的食欲难以克制吗?如果食欲容易克制,或者说人不倾向于吃甜食,人会减肥失败吗?所以,作者选择了一个原因,然后把这个原因当成造成这一问题的唯一原因,这种逻辑是非常武断的)

2、常常采用解决问题思维的人往往是没有创造力的。(有数据支持吗?有实事支持吗?什么叫做没有创造力?)

3、以解决问题思维 的人很少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鸡汤!)

4、所有的物体都倾向于使用沿阻力较小的道路前进(这和人改变自己有必须联系?因为这个就能推论人应该沿最小阻力前进?)

5、作者认为改变生活,取得成功应该采取创造力模式,创造力结构是

《最小阻力之路》读后感(三):让愿景不断具化

这本书读起来颇为有趣,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年的书籍,其中的一些观点仍然值得玩味。愿景+现实=找到舒缓之道。书中核心的观点非常明确,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找到心目中的愿景,并且和现实结合起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舒缓之道,舒缓之道我理解为创造力之道,只有喷薄而出的创造力,才能让自己在金钱和理想之前寻找一个平衡。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要想摆脱困境,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愿景,藉由这个愿景,从而让自己的想法找到出口。

所谓的愿景必然和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要结合起来,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一直没有思考自己的优势,进入社会碰壁后再思考这一问题,就会陷入很多困境。人的一生之一,无论何种愿景都要建立在自己的优势上,才能形成强大的动力。那么,建立愿景之后,要和现实结合起来,我理解的是,这一现实需要看清自己的困境,并且要看到自己有什么能够改变的地方,千万不能自欺欺人。

其次,这本书提到了三个选择:基本选择、首要选择以及次要选择。按照我的理解,基本选择是决定了一个人应该成为一个人,例如,一个人决定成为一个儒学大师,这就是一个基本选择;他进一步选择子思学派,这是一个首要选择;选择子思学派后,他选择了一些书目,选择了一些老师,这些是次要选择,都是辅助他完成首要选择。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选择,这个人即便成功,也大概率是低层次的成功。这一思考模式,其实和中国古代里立德、立功、立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三不朽中的立德无疑是基本选择,立功可以当做首要选择,立言可以看做次要选择。一个人只有有宏大的目标,再有具体的实施步骤,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不断突破自己,不负这一生的所学。

《最小阻力之路》读后感(四):人生的最小阻力之路,却未必是你最想走的

人的性格命运如同这山川水势,这坐定的格局并不能轻易改变。我们所走的路,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小阻力之路,好比让老牛登上常人看来无路可寻的大山,不需要人指引就能凭借本能轻易找到登山的最小阻力之路。

懒惰,三分钟热血,迷茫……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的相对的劣势,既然我们看到和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常常会在某一个睡前或者某一件激励事件之下,定下看似宏伟的未来蓝图,告诉自己未来该走的路,和该达到的成就,可是这样的目标通常在痛苦的坚持几天之后,就会找到百般理由忘记自己的雄言壮语。

面对生活的阻碍,我们一般会经历反抗到顺应的一个状态,我们的天性自然会找到生命中相对容易的那条路,虽然这条路可能不是我们最想走的那条路,而我们如果期望通过改变自身来走上自己想走的路,那你的目标就不能是每个月的那点工资而是真正抱着做一份自己想做的事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我们很容易为自己设下错误的奖励机制,或者又错误的增大我们可视的压力,威逼利诱着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可是这么做的后果通常是让我们彻底厌倦自己正在努力做的兴趣,

生活经常将我们陷入两难之地,需要我们做痛苦的选择题,早上到底是挣脱床的怀抱去上那养家糊口的班,还是听从身体的召唤安心床上赖到中午,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会老老实实的违背心里的想法,不情不愿的上班工作,可是这样的心态面对又怎么可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面对工作?

生活中看似的最小阻力之路,却也是我们腐化的路,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坦诚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不足,毕竟这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无改变人类的天性,那是圣人才有的能力。

这书对我们最有益的帮助就是来自于作者对人性的洞察,清楚分析出人在面对生活种种压力所会做出的反应,并指引我们面对这些困境能做出因时制宜的选择,帮助我们走向人生想走的路而不是会走的路。

在我们的人生中需要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不断的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这条路就是创造之路,期间面临的所有选择问题,因为你已经明白自己最后想要的结果,所以你的选择并不为痛苦,而且你因为不断的解决困难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这将会给你带来难得的成就感。

(作者为了更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举例了大量浅显的故事辅助读者理解)

《最小阻力之路》读后感(五):最小阻力之路带你飞

*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叔本华

上班时期待放假,长假后期待工作;忙碌时想要休息,休息时又觉得无聊想要忙碌;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又在改变发生后被无力感裹挟退回到现状……一边是诗和远方,一边是苟且的日常,在起起伏伏摇摇摆摆中间,日子不就像叔本华的钟摆一样吗?

《最小阻力之路——以创造力修炼取代不断解决问题的人生终极革命》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这种没完没了的人生钟摆为何无法摆到想去的地方。作者身为一名音乐家和作曲家,透过音乐和艺术创作,在书中探讨了行为与结构间的关系,带领读者剖析困住大多数人的庸常结构。

##无力感从哪里来?

####环境的过度刺激

**童年:**在童年的时候,很多父母倾向于对孩子使用“如果你不做A,就B(负面性结果)"的策略: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娶不到老婆!”

“如果你不听话,就没人喜欢你。”

“如果你不好好练琴,就浪费了我和你爸在你身上倾注的关心和爱。"

……

**学校:**年龄增长带来了周边环境的变化,这种对话的方式确并没有改变。

如果你不和同学好好相处,就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如果你不取得好成绩,就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

**工作:**到了社会上,公司的管理体系还是相同的模式:

如果KPI季度达标,奖励X元。

如果KPI不达标,扣除X元。

……

这样的环境模式让我们养成了避险习惯。采取行动的原因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适应环境或避免麻烦。这种结构中的人们就像环境中的小蚂蚁,被环境迫使着必须采取行动。而那些我们想要的东西,和周边的环境貌似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小孩子看来,人生要做的事就是从大人们所给的无聊选项中去做选择。

### 结构性冲突

在作者看来,环境的过度刺激,对人们造成的后果就是把自己置身于结构性冲突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