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是一本由韩素静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后感(一):让语文课“朴素”起来

看过一些公开课,学生的回答往往整齐划一。他们积极答题,并且答得又快又好。

刚开始觉得,哇,这个老师真厉害,学生素质也是相当不错啊!

后来才发现,嗯?原来语文也是可以用来“表演”的,并且这情况相当普遍。

说实话,我在教学前几年,为了应付学校里的任务,自己也提前走过几遍流程,把学生安排得妥妥的。可是时间一长,实在觉得没意思,好好的一堂课,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呢?

渐渐地,我也开始自己上课。有一次豁出去了,感觉上得还可以。虽然课前那一周教学准备花了些时间,提前预设学生天马行空的回答。各种回答又该如何应对?如果发生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又该如何解决?但后来总结,辛苦还是值得的。

参加工作这么些年,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得少之又少,又不经常出去听课。很多时候,我都是闭门造车,瞎琢磨体会。偶尔遇到一些问题,会问问学校里的老师,参考她们的教学意见。

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上,我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很多事情也只能说个皮毛,无法真正明白。

这些年,我一边教一边学。有过被学生提问卡壳的时候,有过在黑板上板书被学生指出错误的时候,有过思维错乱张冠李戴的时候。

说起来,教书真不是我的兴趣,我也是误打误撞进了这个圈。我也有想过要放弃,然而放弃了要做什么呢?不知道啊,于是就这么一直扛到现在。

好在自己还是有点上进心的,做事还是比较认真。虽然我对这份工作没啥兴趣,但如果潦草处事,我也是无法容忍这样的自己。

或许真的是好好坚持了去改变,这么乏味的工作,我现在也能渐渐尝到些滋味。看到学生活泼的笑脸,他们高兴地回答你的问题,我发自内心的开心。

然而工作还是要好好去做,虽然做得还算开心,但是问题也是不少。有时候已经不满足于去请教同行的老师,偶尔在网上搜一些教学类的书籍,发现还真是挺多的。

韩老师的这本书,名字叫做《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刚看到的时候,我心里还直犯嘀咕:语文课怎么“朴素”呢?什么才叫“朴素”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淘了这本书。

到手的时候,已经年底了,我一直在给学生做期末复习,放沙发上没看。等闲了下来,围着火炉烤火,发现这本书还真是不错。

看完的时候,我合上书本。我想,所谓的“朴素”,在韩老师的眼里,应该是去掉外在的花哨热闹,让学生真正有收获的吧。

我很同意韩老师的观点,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本领,带着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知识洗礼。至于要如何去带,韩老师在书中有详细的讲解。

这本书是我今年还会继续翻阅的教学书籍,是我的灯塔,也是伴随我成长的基石!

推荐给愿意为了教学,肯沉下心来努力的老师们!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后感(二):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识字环节:

识字环节不仅仅是落实在“认识”上,更重要的是“会写”,并写得“美观”,要写出横平竖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块字。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导入部分3分钟足够,若超过5分钟就已经长了,应考虑压缩精简。

设疑导入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避免学生答不出来。

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等等方面。

只有准确理解并把握文章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了这份情感,才能进行有效朗读。

篇幅较长者就适合默读,要求学生“动眼不动头,动手不动口”;

文辞华美者就适合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轻重,读准字义,动情动色”;

初读时,适合自由读,学生可以自由地读读、圈圈、画画,又能解决阅读问题中遇到的不同问题;

当学生无论怎么读都读得不到位时,可以采用范读引导;

如果学生有了精力分散的情况,可以采用齐读,烘托课堂气氛;

文本的重点部位,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多次轮读;

对话内容较多、情趣较浓的文章,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

第一遍读的要求是:把握整体,读准语音。 第二遍读的要求: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速。

余秋雨曾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

① 初次接触文本时,默读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教师应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 出声朗读的过程,是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的过程。 出声朗读适合在大致了解文本之后,需要进一步具体把握文章之时,既可以作为进一步揣摩语言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对文本把握的一种反馈。

③ 分角色朗读应该在学生理解全文、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因为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态度,把对不同角色的理解转化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余映潮老师说:“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 余映潮老师说:“品读是一种‘铺展’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

从标点中发掘作者潜在的情感,从字词中揭示文章的密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法是通过删除或者改换词语造成新的语句,使之与原来的语句在语体雅俗、意义轻重、情感深浅、修辞润色等方面有差异,再通过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用词之精妙。

如果华美的语言是一篇文章漂亮的外衣的话,那么,支撑起这件外衣的,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骨骼。

写是读的发展和归向,是读的结果的证明,“读”和“写”二者应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找准自己最擅长的,并且发挥到淋漓尽致,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要通过此环节对所学的知识温习巩固、查漏补缺,从而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暂时性记忆成为永久性记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把知识内化,为我所用。

① 归纳整合复习内容,使知识系统条理化: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② 采用多种复习形式,让复习形式多样化:例如检查背诵,可以通过组内检查、组间检查、小组推荐、组间指名背诵、男女生声部背诵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③ 精心设计引领语,让复习指令清晰化:确定时间,确定任务,确定任务实施方式。(五分钟内小组合作找出这一单元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

① 限时背诵,给定时间让学生背诵。

② 字头提示背诵,每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

③ 声部背诵,将班级分为两组,第一组先背两三句后,另一组开始背。

④ 小组互查,小组两人互查。

⑤ 反复背诵,隔一段时间抽查背诵。

板书能够参与建构课堂教学情境。 板书可以强调关键知识,对一些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概念、术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听一遍是不够的,写在黑板上,教师就可以反复提及,学生在讨论中也会尝试着运用,从而不断深化理解。

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读出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读出文字之外的东西,倾听到文本细微的声音,要引导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深层。

第一遍粗读文章,大体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接下来细读一遍,看文章哪些段落是重点;最后再精读一遍,思考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千万别被预设“绑架”,教师一定要把自己融入课堂中,当生成时则有新的生成。 如果说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那么生成则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 你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你不仅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你真了不起。”

>>语文学科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新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为,才能不断内化教学内容。

>> 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会重点强调三类语言:指令性语言、点拨性语言、总结性语言。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 西方有句格言: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 “学生活动充分”,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

>>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科学和艺术绝对不能被简化为“方法、技巧和手段”。

>> 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站在学生的起点上,设疑、解惑、启发、引导,引领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就这点来说,教师永远是平等中的首席。

>> 语文教学要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讲在学生的疑难处,讲在精要处,讲在精彩处。

>>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

>> 课堂上,请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质疑是个法宝,它是深入文本的阶梯,是解惑的桥梁,是顿悟的契机。给学生质疑的权利,他就有可能借着这个质疑激活整个课堂。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后感(三):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读书笔记

第一辑 课堂要落在实处

1.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了宏观而忽视了微观,只注重了套路而忽略了细节。课堂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字词教学怎样进行才有效?怎样介绍作者才能避免走过场?朗读指导怎么才能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品读环节应该怎样引领,才能让学生倾听文本深处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文活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一点点打开学生的思维,并抵达灵魂的深处?

思考:这些问题就很具体了,果然是落到实处了。我在教学过程当中,曾经有过这些疑问,但始终没有深入去想,如何才能将一节课上好?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我把自己累晕了,以至于忘了根本的事情。

2.教师只有深入关注了细节,课堂教学才会去笼统、去松散、去模糊,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才能清晰、明确,教与学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思考:教师要细读文本,上课的节奏才能张弛有度。教师的脑海里有一张网,才能和学生一起捕捞更多的鱼。这样的一堂课,才是高效的、有用的。

3.很多时候老师们忽略的恰恰是细节,教学中知识粗线条地构建课堂的基本流程,不愿意或者不习惯用精细的设计来引领学生学习,这种不精细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生存状态——缺乏沉下去解读文本的勇气和从文本中飞出来的欲望与力量。

思考:这应该是大部分老师的通病了。工作家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压在身上,很难全神贯注静下心来细细思考。我偶尔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有认真去细读文本,因此某些知识点滚瓜烂熟,然而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

4.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思考:教师细读文本,也是在煮一本书,读出书中作者的所思所想,也要读出作者没有说出来的。

5.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

思考:我在这方面很欠缺,因此在教学朗读的时候总会含糊带过,我得好好找找朗读带来连连自己了。一篇好的课文朗读师范,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次愉悦的精神洗礼。

6.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样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用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有效赏读。

思考:这话确实是落到实处了,品读、精读、赏读到底要如何落实才能到达目的,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细细思考。

7.不必苦心经营轻松,不必刻意制造感动,甚至可以拒绝多媒体声光电的过多冲击,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沉思,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勾画,去圈点,去批注。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思考:太多流于表面的花哨,让老师花费了过多的心思,同样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让他们好好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动静结合的课堂,才是有深度的课堂。

8.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思考:这个我赞同,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我知识浅薄,还要再好好学习。不过,教学相长,大家共同成长吧!

9.多次朗读,不是重复性的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而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指导。从读出“文言味道”,到读出“作者的喜悦”,再到读出“复杂的情感”,最后又要学生读出作者的“快乐”,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对文章逐渐有了深入的理解。

思考:朗读是我的缺陷,对于这一点我还做到不够好,我应该要好好反思自己了。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对于学生的课文学习有很大帮助。

10.只有准确理解并把握文章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了这份情感才能进行有效朗读。

思考:受教了。研读文本,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并且带入进去,身临其境,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11.课堂处理,蕴藏着真正的教学智慧,遇到问题,直面问题,抓住“所答”和“应答”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和引导,让学生有了真正的提高。

思考:认同这句话。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用力抛出的鱼饵,有时候并不能钓到一条肥美的大鱼。但是,只要老师好好去想想,多去应变,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能够启发学生,说不定还能带能更大的收获,课堂气氛也会更加的好。因此,在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灵活多变,理智处理学生的问答,让他慢慢成长。不过,这何尝不是老师的成长呢?

12.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该思考的时候一定要留下一点时间去思考,千万不能只满足于赶进度,而挤压学生思考的时间。

思考:我留下过时间去给学生思考,然而有的时候,真的是赶进度。课毕竟只有那么多,往后拖的话,所有的教学进度就被打乱了。不过现在想来,我更应该解决的是,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精简课堂,有对话,有思考,这样不是更好吗?

13.课堂上学生不精彩的回答也能变成课堂的精彩,甚至当他说“不知道”的时候。

思考:说真的,当学生一再说“不知道”时候,我是会有点小生气的。不过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正因为不知道才要去好好学习的。老师也要放点耐心,仔细引导学生,切不可与学生正面冲突。

14.教师要善于思考,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难度太大,自己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思考:在教学过程当中,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候使自己没有准备好,有时候是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后来发现了,适当扭转过来,这堂课上得就轻松些,学生也能学到东西。

15.他强调的不是这些方法和技巧,而是一直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深处走。

思考:其实方法和技巧都是表面,真正的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他学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而这些东西都是他生命的养分,会帮助他成长的。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个老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16.作文训练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法指导,他们更需要一个完全独立的思想。

思考:很遗憾,除了朗读,我在作文方面也欠缺很多。上学期我给学生改了很多作文,虽然我也很勤奋,但可惜的是,我没有和学生好好去讲评。每次改完后发下去,就赶紧写下一篇作文,下学期,可不能再这样了啊!

17.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思考:作为引路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一路向前。很多时候,也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自己学到的总比别人喂的好。

18“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我们很多教师也都能抓住阅读和写作间的内在联系,因势利导,以读代写,以写促读,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是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考:要好好学习这一点,其实做那么多,终归还是要运用到写作上去。一篇作文的好坏,基本能看出这个学生的素质如何了。

19.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会重点强调三类语言:指令性语言、点拨性语言、总结性语言。

思考:前两项我做的还可以,用到的很多。然而第三项的总结性语言,大多缺席。很多时候,来不及讲完就已经下课了,学生基本已无心上课,索性放了。我该仔细思考的是如何精简课堂,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延后解决,总结性的语言还是要有的,给学生一个大概的框架。

20.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理所当然是暴露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只有真实地、完全地暴露,老师才能适时进行点拨,这个过程尽管艰难,但正因其艰难,学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从不懂走向懂,从不会走向会。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开资料,用思考去咀嚼一个个文字,让一个个文字在拒绝中鲜活起来。

思考:常规性课堂,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优秀的老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暴露问题。毕竟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才会去好好学。什么都懂了,或者一味去塞,大家都难受。

21.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因为真实而精彩。

思考:虚假,也是要费心思的。很多时候的“表演课”,反而太累人。社会浮躁,我希望孩子们能多点单纯。

22.语文教师的作用是浸润,用自己的语言营造一个场,用场内所有的细节浸润孩子的每一个细胞;语文老师的作用是唤醒,唤醒孩子渴望被蚊子滋润的心灵......总而言之,一个语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依靠的绝对不是技巧,而是丰厚的底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思考: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也是要下苦功夫的,就好比是自己练一门绝学一样。静静地,默默地,暗自生长。并不是要得到多大的荣耀,而是能够自我成长,不荒废时光。

23.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辩词析句、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思考:好的语文老师,他的功底也是深厚的。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欠缺,唯有自己下笨功夫一点一滴地去学习、去请教才行。

24.学生是天生的模仿者,每时每刻都满含期待地努力汲取他接触到的所有信息。

思考: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给他什么,他就能画出什么。所以,老师一定要多思考,谨言慎行,端正自身。

25.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教师动人的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上,老师一定要让自己朗读的声音响起来,让朗读温润每一个字,恢复文字所特有的情感,从而引领学生爱上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走进文本的深处。

思考:受教了!朗读是我的弱点,我也要多找找这方面的书籍才行,努力去练一练,让自己有所长进。

26.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最旺盛,因此学习效率肯定也是最高。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率最好的时候,先对其错误进行评析纠正,这是的讲评能不高效吗?

思考:有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做的,但并不多。现在我可以好好去想象了,以后的复习课或者讲评课,提前整理好错题,并且找好举一反三的题型,才是最重要的。

27.学生会的不讲,个别不会的不集体讲。

思考:我自己都觉得累,讲德太多,学生并没有记住。还是要好好分门别类,他们会的,不会的,还需要多多理解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8.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不仅是在听在记,更是在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在,活动就一定有效。

思考:好的课堂,学生一定是有思考的。哪怕只有几分钟,对于学生也是有帮助的。我在这方面要好好的反思一下,很多时候自己的课堂多与热闹,与学生开玩笑过多,没有沉静下来,在讲到某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时,学生反而不适应了。

第二辑 课堂上的遗憾

1.余映潮说:“品读要求一个‘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测、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

思考:余老师不愧为名师,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好的,我努力加油。

2.真正的词语赏析是需要用心体会,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教师要静下心来,认真揣摩文本。

思考:确实,只专注一方是不够的的,老师应该多去钻研。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好好地讲给学生听。岁月漫长,慢慢沉淀自身。

3.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课文的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把词语读厚、读实、读活,从而读出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能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做到这点,语文教学中才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思考:这是在“煮书”,好好认真去解读。年长日久,总能读出自己的韵味来的。好好给自己加油打气!

4.教师一定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课堂上,加入一些思考,就加入了一些趣味。

思考:虽然语文很多方面需要去多读多记,但如果老师自己能花些功夫好好整理,用些办法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并且不会忘记,那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5.语文老师不仅要带领学生看文本上的文字,而且还要看到文本空白处流淌着的文字,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丰厚起来,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的韵味,触摸到语文的灵性。切莫让课堂的重点等同于学生的起点。

思考:带领学生多去体会,了解书本上的,还要去领悟作者没说出来的。这有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书本,懂得了学习的意义了。

6.读书,是语文的第一要义,课堂上让学生空读、空讲道理的做法,应该摒弃。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没有收获的朗读的做法,也不可取。

思考:读中思考,带着目的去读,好好地读。这一点看起来容易,但要收到好的效果,却是需要花功夫的。

7.语文课堂追求的是高效,而不仅仅是“书声琅琅”。

思考:表面的“书声琅琅”,有时候让老师自己都误以为这堂课上得很成功。其实,并没有落到实处。看似热闹,实则空落落,这也是我需要好好警惕的。

8.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读出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读出文字之外的东西,请听到文本细微的声音,要引导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深层。

思考:这是两个要求,老师第一要自己好好研读文本。第二,了解学生的情况,讲文本当中的含义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学生既能听懂,又能引起思考。

9.于漪老师曾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须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地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

思考:向于漪老师学习。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推敲词句,仔细辨析。说真的,有些课文我看着是非常容易好理解的,但在看一些名家课堂的时候,往往能看到很多底蕴的流露。既能温习从前学过的知识,又能了解一些新的知识,还能找到一些不同寻常的角度,真是佩服!

10.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思考:光听,光看,总是不行的。还是要让学生从头到尾走一遍,知道错了,错在哪儿,才能真正理解。

11.太多的喧嚣导致学生的思维肤浅化,只能从表层滑行到表层,而不能深入文本。此时,如果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默读细想几分钟,他们的思维可能会走入文本深处,教师梳理起来可能会便捷很多。

思考:我的课堂是有些喧嚣了,或许是我自己的心没有沉静下来,或许是我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蜻蜓点水,草草完事赶进度。

12.有些课堂讨论并没有多大的价值,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浅层次上徘徊,而缺少真正的思维碰撞。

思考:在没有好好梳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加入一些课堂讨论,可能是想把时间拉长过去,或者说是新教师还不够成熟。我也会做一些课堂讨论,但可惜的是,有些问题我是问得有点深了,现在要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13.课堂需动更须静,不安静就没有办法倾听,不安静就没有办法思考。当教学进行到课堂的重点、难点和思考点时,教师一定要引发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这时候,就需要创设一种宁静的外在氛围,让学生静下来思考,静下来沉淀,以达到外在氛围与内在思维的和谐统一。静水流深,很有道理,很多时候,表面上沉静,其实内在的思维在激烈地碰撞。

思考:语文课堂是需要静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碰撞才行。

14.我的第一个疑问是:好的开头一定是华丽的吗?或者反过来说,华丽的开头一定都是好的吗?第二个疑问是:即使华丽的开头是必需的,然而所有的学生都能写出来吗?第三个疑问是:即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写出华丽的开头,但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华丽的开头吗?

思考:这些疑问都很好,老师的质疑精神也很重要。

15.作文课是否可以这样上: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文本,让作者自己或者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分析每个人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分析,大家可能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

思考: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16.老师再精彩的讲解分析,也不如学生脚踏实地的实践练习,优秀作文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思考:老师的讲解很重要,学生也得要踏踏实实去做才行,在错误中前行,一路摸索。自己的脉络通了,自然就好写作了。

17.课堂,每设计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想一想: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环节只能这样设计吗?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法?......如果多想想这些,也许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有效。

思考:平时教学非常忙碌,可能很少关注这些。有时候会稍微停留下来,但总是会被其他事情打扰了,分心了。多去思考,多去判断,对一个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

18.教师在提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避免问题太大、太偏以至于为难学生。

思考: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下,适当的问一些问题,太过超出知识面的问题,老师累,学生也累。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合理。

19.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杂糅的东西条理化,枯燥的东西趣味化,新知和旧知衔接化。

思考:知识要想让学生吸收得好,就得想办法,提炼其中的趣味,学生就像蜜蜂一样,追寻香甜的蜂蜜而来。

20.教师,请让你的表情舒展起来,灵动起来。执教教师面部表情随和、真实、灵动;教师语言或慷慨激昂,或温文尔雅,或铿锵有力,或淡定动容。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诉说着讲台上的生命是饱满的,是充满生命汁液、生命张力,充满韧性和弹性的。

思考:常规课堂倒还好,大部分比较放松。然而,只要到了公开课,面对学生后面的几十位同行,不免有些心惊胆战,生怕自己出错了。因此,总归是有些放不开的,不过,这也很影响学生。教师一紧张,思维就容易错乱,学生对老师的指令也不知如何是好。

21.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他不仅要告诉学生字面上写了什么,而且要引导学生看到字里行间流淌着什么;不仅要告诉孩子们文章写了什么,而且要告诉孩子们是怎么写出来的。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

思考:好的老师,确是能做到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这一点,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打磨自己。

22.钱梦龙老师曾说:“我备课时,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更难理解,自己看了几遍才看出写得很好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来。”

思考:提前预设情况,学生是否理解?理解起来难不难?该怎样去理解才好?老师和学生互换身份,参与其中,这对课堂是有帮助的。

23.课堂允许不完美,但是不允许不真实。

思考: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总会有很多生成的小问题,时时刻刻要注意,这才是课堂的真实。

24.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出现思维困顿很正常。正因困顿,才能暴露问题;也只有真实地、完全地暴露问题,老师才能相机点拨,学生才能有所提高。

思考:刚开始教学的时候,生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临场反应很慢,非常不能适应。时日渐久,发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有时候也认真去参考过,我应该好好回应他。

25.文字是有灵魂的,但唤醒它,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触摸到字里行间、空白处流淌的内容,聆听到文字发出的声音。

思考:同意,我思故我在。

26.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浑身的毛孔都在张开着,吸收着从老师那里流淌过来的一点一滴,他看到了什么,就可能成为什么。所以,教师一定要谨慎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思考:他们是一块海绵,吸收着知识海洋里的水。

第三辑 捍卫课堂常识

1.我告诫自己:静下心,先把文章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文章,大体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接下来细读一遍,看文章那些段落是重点;最后再精读一遍,思考设计教学过程。

2.教师第一次接触一篇课文,最好是独立地完成阅读。这个步骤叫做自然状态的阅读。它是在教师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完成对课文的阅读。

3.自己的所研所得,才有真切的体会,站在讲台上心里才踏实,讨论问题、剖析事理,才可以左右逢源。

4.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有效,一定要看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有多少思维含量参与。

5.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收获,而要想让学生有所收获,每一个活动都应该真正落到实处。

6.为什么面对教材我们只会认同?

7.教师,一定要有质疑精神,要让思考多一个向度,只有教室有了更为灵活的思维,才能引导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否则他们长大后可能仍然是我们的复制品。

8.有着太多“花招”的课真的是好课吗?它是否距离真正的语文课越来越远了呢?

9.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安安静静地出没文字,倾听字里行间流淌的声音,品读文字空白处蕴含的意味。这个过程,是沉潜的过程、浸润的过程,是把文字读厚、读实、读活以至于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过程。

10.教师没有在文本细读方面下功夫,没有下功夫,就欠缺独特的见解和底蕴,只是把教参上的资料搬到课堂上而已,再加上现在学生基本都人手一册教辅资料,所以教师只能组织一些“花样”,讲究一些“技巧”了。否则教师一提问题,学生马上就能从辅导资料上找出答案,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意思?

11.当教师成了教参的奴隶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从“教参”到“黑板”的“搬运工”,一个只当“搬运工”的教师,哪里有让课堂丰富丰盈的底蕴?没有底蕴的课堂,只能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12.课堂上,教师的确要让位于学生,但任何事情都有度,让位也是如此,教师千万不能矫枉过正,从“一言堂”滑向“不作为”,从“事无巨细地讲解”滑向“一味地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且美其名曰“新课程理念”。要知道,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站在学生的起点上,设疑、解惑、启发、引导,引领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就这点来说,教师永远是平等中的首席。

13.在学生急于了解的知识面前,在学生急于了解的时刻,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用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有收获,有提高。

14.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剥夺了教师的引领权。教师,当讲时一定要讲,否则就是拿着“新课改”做幌子,在课堂上“不作为”。

15.很多时候,老师之所以乐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将手,是因为他不敢放手,唯恐放手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因为他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比课堂中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的知识储备”,他的知识视野不能“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

16.评价教学观是否符合现代理念,不仅要看“要不要讲”,还要看“为什么讲”和“讲得怎么样”,任何不分学习内容,不看学生实际情况,不顾教学目的,机械理解教学方法的做法,都是不够全面的。

17.孙绍振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18.在我们的课堂里,问题额关键不是教师要不要讲,而是应该如何讲,如何发挥讲的优点,突显讲的价值。

19.课堂上,教师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我们主张少讲,绝不是不要老是讲,也不应该机械地限定老师讲的时间,而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选择讲的时机、讲的方式、讲的多少。该讲不讲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该讲而没讲好更是平庸无能的表现。

20.教师要尽可能退到课堂教学的背后,使自己的作用趋于无形。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教师“零参与”,而非教师的不参与、不作为。

21.对于一节课,精心的预设固然很重要,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没有预

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但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尽管课前进行了精心预设,可学生是千变万化的,教学氛围也是千变万化。因此,课堂上就需要教师冷静地思考,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向更合适的层次推进。

22.我们为什么不能先把学生的疑问归纳一下,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再顺势将课堂引导到自己预设的内容上来呢?

23.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行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课堂应是向位置方向挺近的旅程,随时都有课鞥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说预设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尊重,那么生成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如果说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那么生成则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学要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但又千万不能被预设“绑架”。

24.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引领着学生成长,作为引领者,一定要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去解答疑问,进行环节过渡,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到准确、规范的语言,力戒夹杂外语或某些时髦词汇的词语、句子及方言土语,以提高语言的纯净度。

25.教师指令性语言的指向要清楚,要染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思考,应该回答什么,要求要尽量明确、具体、说到细处,尽量少说“先讨论,我们一会儿交流。”

26.真正负责人的老师会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不恰的时候指出不足。

27.讲授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一定要善待语言,无论是开场白、过渡语,还是小结语、评价语,都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无论指令性的语言、点拨性的语言还是评价性的语言,都彰显着教师的内涵。

28.导课中不和谐的“音符”:第一,大力渲染导课,刀客内容距离文本内容较远,以至于入课缓慢。第二,学生心门刚刚打开,又骤然关闭。第三,导语前后关联不大。第四,导课难度太大。第五,导课元素过多。

29.课堂上之所出现学生心门刚打开,又骤然关闭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始终为一种“完整的、固定的”模式所束缚,总认为一切就应该按部就班,总认为有些程序必须要走,否则,这节课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30.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这也更加说明了导课在课堂教学中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文本特点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本节课的导入方式,真正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

31.“作者介绍”教学的误区:第一,程序固定,机械呆板。第二,内容庞杂,难以消化。第三,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趣味性。

32.过度使用多媒体最大的不足在于教师经理的浪费。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上时,他是否加油精力细读文本,或者研究学生?从这点上来说,这确实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33.很多时候,正因为我们的合作交流不具有“必要性”和“科学性”,所以,合作交流就远离了“真实性”,出现了“虚假性”。

34.合作交流不是一剂对万事都适合的良药,教师一定要斟酌问题的难易程度,考虑交流的必要性,保证合作交流的科学性。同事,教师也要尽力确保小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保证合作交流的“真实性”。

35.教师的角色是领导者、计划者和设计者,教师在合作交流中要做的就是观察和总结,对于学生只能适当引导而不能过度干预。

36.对于复习内容的确定,绝对不能只把之前讲授的内容重新“加热”一遍,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系统归纳整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整合教材,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把有相同点或者有关联的章节综合在一起,找出潜藏在零散知识背后的纽带,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行程一张清晰的知识网络图,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7.随文识字法的好处:一是能够把生字词放在句子中,让学生紧密结合句子的意思去理解词语,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二是这样的识字方法因为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往往更深刻,更容易形成永久性记忆。

38.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经营一个适合语文的场,无论是课在前的候课环节,还是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这样,语文才能像中药一样,慢慢煨进学生的心灵。

39.当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责怪学生,应该去上一个教学环节找问题,看能否稍微加变动以适应学生的学情。

40.当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法跨越的障碍时,老师要停下来想一想,刚才课堂上的步子是否迈得太大了,提出的问题是否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

41.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巧妙点拨,让困难的变容易,让复杂的变简单,让抽象的变得直观形象。要做到这点,老师就要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让那些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再也不出现错误,让学生的苦学变成巧学,让苦练变为巧练,这才是一个教学专业性的体现。

42.过难的问题,交流也交流不出个所以然来,而容易的问题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也就不存在交流的必要性。

第四辑 我这样教语文

1.读写结合是迅速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深挖教材中适于读写结合的地方,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就会从读中悟出写得门径。

2.是的,课堂的精彩也许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一个老师,如果能够留心倾听,学生一个小小的问题可能就能碰撞出视为的火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