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小波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小波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小波传》是一本由问菲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传》读后感(一):入门来说挺有趣的

嗯迅速读完了并对王小波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用比较多,算是概括性介绍了水平主要经历。传记作者本人文笔还是可以的,三观也正常,无论是就女性独立还是txl群体问题引入上都还算客观。

作为传记水平不知道怎么评价,但是引用的王小波的作品每读一段都让我感觉深有共鸣,吸引着我去看原作者的小说。

对于入门来说还是很有趣的

《王小波传》读后感(二):王小波传

王小波,在当今中国,算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作家,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但和很多人相同,生前默默无闻逝后广为流传。一个游离于作家圈之外的作家,一个边缘人,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以前看他的作品如青铜时代和法源寺,那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光怪陆离的情节,自己是一脸茫然。看过这本传记,大概明白了为何会有那般文风与思想。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加上自己独特的经历,成就了那个独一无二的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并不是沉默的大多数的普通人。

《王小波传》读后感(三):人总瞻前顾后,永远做不成自己喜欢的事

老实说来,并未深度此书,只是抱着特定的目的:其一,想要了解小波生平,不枉自己对其敬慕一场;其二,因为写作目的的需要。基于此,草草读完,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惭愧,囫囵吞枣式的吸收,读毕多半已不记得。 印象中,王小波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是他追求自由理性的直率,是他善于鞭挞不公揶揄丑陋的坦荡,是他有趣又诗意的灵魂。我想他之所以被追捧,大概就是他身上多少有着我们曾经的样子。与他不同的是,我们总是瞻前顾后,生怕自己与周遭显得格格不入,隐藏着自己所有的锋芒和棱角,并在生活的打磨里慢慢丢掉;而他,用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一直替我们活着,替我们诉说主张,活成我们都想活成的洒脱和无所顾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我们怀念他,永远的浪漫骑士。

《王小波传》读后感(四):虽然简单,比较中肯

整体而言,这本传记还是比较单薄的。尤其是王小波主要成就小说及杂文创作,所谈较简。

但这本书还是提供了不少王小波的信息。

比如他何以四十几岁心脏病离世,比如他的家庭以及知青岁月以及与李银河的交往等。虽然也嫌简单,但毕竟有一个概括印象在。

这本书最后给王小波盖棺定论的文字写的尤其棒。

具体也不多说了,作者没有特别去吹捧王,但也指出王的小说创作对于体制的游离,其有趣等特点的别具一格。作者指明,同样写性,贾平凹莫言等作品出版非常快,王的就卡着出不来,也有些意思。

《王小波传》读后感(五):自由的王小波与孤独的卡夫卡

都说王小波与卡夫卡相似,在这两个人都是英年早逝,逝世之后得到广泛关注,在写作手法上,他们擅长以怪诞的故事表现荒诞的现实。《无界行者》中说两人有相似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经历,个人觉得是不太妥当的。创作风格相似是没有问题的,但两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经历却是不同之处更多一些。卡夫卡是现实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他将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王小波却全然不是,他敢说,敢做,不畏惧体制与正统。王小波是一个自由的人,短暂的一生去了很多地方,而卡夫卡的一生除了几次短暂的旅游再没有出过布拉格。王小波是在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职业后最终选择了写作,而卡夫卡却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写作,他为了写作抛弃了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甚至是生命。王小波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以此来创作文学。而卡夫卡却是将自己献给了文学,用它束缚住了自己。我想应该是可以这样说的,王小波是彻底的自由,而卡夫卡则只有在被写作束缚后才能感到自由,这也是卡夫卡所提及的悖论吧。

最喜欢的是王小波写的《沉默的大多数》,用它来看卡夫卡,一瞬间能了解很多东西。知识分子在生活中是隐忍的,他们心底里要的是自由,然而你若想要进入这个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圈子,却又需要妥协,这让他们无比的痛苦。王小波将人的话语分为圣贤的话语和自愿的捐献,他认为在会议上表不能代表自己真实思想的态是一种话语的捐税,什么作用都没有。而所谓弱势群体,就会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很是受用。

《无界行者》以时间顺序叙写了王小波的一生,是一部客观的、资料详实的人物传记。美中不足的一点大概是王小波太过有趣,衬的作者的文字太过平淡。

是为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