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精选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精选

《索尔·贝娄访谈录》是一本由[罗马尼亚] 诺曼·马内阿著作,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一):p65-p66

马内阿:是的,因为你在小说中所知道的事不一定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贝娄:是啊,我有答案,然后我也有问题,我的意思是:我从之前的某时起,已不再寻找定局,寻找最终的解决之道。我似乎相信那些我从来不知道我相信的东西,这些是无论我喜欢与否都至关重要的东西。所以它不再是一个我对之进行推理的问题,而是我与之共生的问题。你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不再努力使一种立场尽善尽美,而是正在容忍你不知何故就是无法摆脱的秘密偏好或秘密的解决之道。你将永远无法摆脱。你现在知道了那一点。

例如,我不再与自己辩论有关对上帝的信仰。它不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所有这些年来,我真正的感觉是什么,而所有这些年来,我一直信仰上帝;事情就是如此。你会拿它怎么办?所以,它其实不是个有关将自己从约束中解放出来的智力问题,它首先是个有关试图决定这是否是种束缚然后接受你所相信的东西的问题,因为那就是你至今所能做的一切。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二):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

By飞熊

记忆犹新的是,作为总统的奥巴马在新年晚宴上被肆意调侃。美国,对于许多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来说,就是“自由”和“开放”的代名词。 所以,索尔•贝娄在他某本小说的第一句就写到:“我出生在芝加哥,我是个美国人”。这里面有太多的言外之意,而在那个由大量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移民组成的国家里,那些水面之下的内容远比我们之前看到的冰山一角更为流行,同时也更受欢迎。或许,这也可以作为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另一个注解。

这本《索尔•贝娄访谈录》,分为五个部分,除了第一部分,是作者诺玛.马内阿发表的对索尔贝娄的一些个人认知以外,其他四个部分都是本书作者和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对谈实录。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马内阿和贝娄,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语义上的互文。无论是从文学能力上,还是个人经历上和身份认同上,作者和贝娄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为作者更好的理解贝娄,更深入地进入本书的主题,提供了更多的依托。

对于个人身份的认同的问题,这本《索尔贝娄访谈录》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基线:一方面,索尔贝娄是犹太人;另一方面,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物基本都是生活在芝加哥的美国人。如果说奥吉.马奇还是在为努力成为美国人而百般努力;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已然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了。这种对美国社会的融入程度的变化,难道也暗示了索尔贝娄在他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的自我认同上的变化吗?到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一个典型的欧洲知识分子出现在了读者眼前,这难道是中国人所说的叶落归根情怀在一个犹太裔美国人身上的体现吗?

与此同时,索尔•贝娄,在有意无意间站到了海明威的对立面,他创造了一种繁复的句式。或许,是时代不同了,索尔贝娄面对着一个更“现代”或者“后现代”的世界。但无论如何,索尔贝娄是美国的,太美国的,似乎套用“美国梦”的模式来解释他的某些作品还是可以行得通。所以当《拉尔维斯坦》提出一种“非美国”的可能时,索尔贝娄的思路突然拓宽了。

在这本访谈录中,我们看到了索尔•贝娄对犹太问题的看法、看到了他家族的移民经历、看到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认知......看到了一个移民家族到来到美国之后的巨大变化。我似乎看见了索尔•贝娄,他说,我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三):《索尔•贝娄访谈录》:沉疴遍地时,人们无家可归

索尔•贝娄是我至今还未曾拜读过的作家——去年到北京之后,机缘巧合入手了一本《赫索格》,却一直摆在案头,直到从六环搬到了三环,这本书还在跟原来差不多的地方。

人们多是习惯于去躲避繁复的东西的,在文学的世界里其实也是如此。于是索尔•贝娄并没有得到如海明威那样广泛的认知和崇拜,一个原因也许是他站到了海明威的对立面——至少是语言上。而当你看到他“把古往今来哲学的、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知识放到他的小说里”,“但他的小说又很生活化,很多下流话、色情描写在他的小说里随处可见”(陈村语)时,其实应当参透的,是他对主题不惧“疲惫”的有力把握——他渴望的是全部生活的展开,一如他自己对生活的概括:“在我离去之前,结清我的账目”。

这生活或许真的是用来清算的。所以在《索尔•贝娄访谈录》这本6小时访谈后辑录而成的文字中,同样有“犹太作家”身份的马内阿和索尔•贝娄围绕着生活,展开了一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分外有力的“清算”——世界与我们的关联,最终呈现为我们自己,和我们各自生活的全部。

从根本上说,索尔•贝娄的小说家身份,如果打上“知识分子”的标签,其实是更为贴切的。而一个人对“知识”了解的兴趣,往往建立在他对自己生活解读的希求之上。而拥有“犹太人”和“美国人”双重身份的作家们——像是马内阿和索尔•贝娄,他们的困惑和释然,其实都是建立在对这伫立的经验体系的解构、转述与思索之上的。他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其实所有人都需要。

但更多人却并不自知。

身份的要义,在于人明确自己如何行事。身份是幻想的,但从来都是幻想指引人们如何经营生活。因而索尔•贝娄在一开始指明的,对于“移民”内在的“去移民化”——“别再像个移民那样行事”,其用心是在于希望个人,能对自己局限的加以剔除。人生固然有太多不可置换和逃脱的禁锢,但人同样可以选择让自己过得自在。越是粗鲁残忍的社会,它的成员越是热衷于“贴标签”——代替上帝为他人设置禁锢的。所以相对的文明,其实彰显的是对每个个体的宽容与善意。但在此之先,每一个体要拓展的,是自己的命运。要思考,要理解——理解命运,但不屈服。

关于家庭、成长和信仰,索尔•贝娄谈了很多,而有关创作、阅读、爱情、友情等诸多方面,这场对谈同样有所涉及。可归根结底,作家这个职业的危险性,往往在于他总会把自己,不自觉地暴露在自己的作品里。到底还是有怎样的索尔•贝娄,才写得出怎样的《赫索格》吧。他看得见这世界的慌乱,却依旧盼望能给所有人安宁的出路。

只可惜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已经“沉疴遍地”,一个作家除了杜撰希望,还能做些什么呢?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四):短评后的意犹未尽

原本想在标注“读过”后给一个短评即可,但却因为字数限制没有说完。故而回到这里多说两句。

作为一本书整体,感觉平平,包含了通常老年人访谈中总会有的东西:个人成长(一个犹太家庭里古怪少年),见到的名人(这里有一系列总统评价),同行八卦(对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价)。没有太多有关自己写作的内容,也不太有思想深度,或许和年龄有关,八十几岁的老人,已经与世界和解。

但其中有一些“点”挺有意思。

比如,不能一说到犹太人就是大屠杀。马内阿说,“大屠杀这一概念在最近三十年中的演进方式十分有趣。一方面它被平凡化,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写作主题。我理解你的状况——你觉得不自在,你不想触碰它”,贝娄回答“是”。感觉,贝娄并不注重从犹太人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尽管他的背景、家庭,家庭背后的社会,给他打上显著的犹太人烙印,书中有关这方面的对话似乎都是马内阿主动推进的。

比如犹太人在美国的感觉。贝娄回忆:“我必须为美国说句好话的一件事是,尽管你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但你拥有(可以保证的)权利,可以当一个并无大害的人。

书中提到,马克斯.韦伯对犹太人的定义:贵族贱民。“他们希望树立一种思想的贵族,书籍的贵族,这是他们的方式,他们一开始就与书籍有染,而从社会视角看,他们通常是贱民。”这也是马内阿说的。

在评说各位总统时,贝娄感觉敏锐,一句话就可以说中事情的本来面目。比如密特朗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把它交出去,就像他把食品券交到穷人手里一样”。接受里根授予的勋章,“持的是同样的态度”,但令人印象深刻,“当总统的时候是他作为一名演员的最伟大的时刻”。肯尼迪“可以与知识分子保持良好关系,是因为,感谢上帝,他自己不必成为知识分子”。

关于克林顿的评价有点与众不同。“克林顿有种天才的想法:别人全都和我一样,而我也与他们所有人一样,那就是他们原谅我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会更好,而我也不比他们更差劲。”贝娄说,“有关这一点,让我生出了种相当温情的感觉。”

关于死亡。“唯一的解决之道似乎是快乐地死去,或是在快乐的时刻死去,这样你就能够逃避这种人人都会毁灭的残酷性”。“我认为上帝给予动物的最大礼物是不去想象死亡”。

关于宗教。“我觉得,世界不是随机地、无目的地发展或演化的,认为所有发展应当是随机的而不是被某种崇高的智慧所引导的,这种看法对我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是到了我不再假装我不信教的时候了。我利用我八十五年的知识,应用于这些问题,怎么可能每件事都是数十亿偶然事件的结果?不可能。”

索尔.贝娄,二十年前(好像还要早一些)读过《洪堡的礼物》,当时没有太看懂,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但肯定是从头读到尾,《赫索格》则没有看完。所以,事实上是没有资格评价贝娄的哈。

《索尔·贝娄访谈录》读后感(五):晃来晃去的索尔•贝娄

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曾经三次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68年,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也在这一年,他还获得“犹太遗产奖”。1976年,贝娄凭借其作品“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索尔•贝娄访谈录》属于“文学与图像:耶路撒冷文学计划”其中一期。该计划邀请犹太作家和思想家,谈论他们的作品和个人经历,以及其著作与犹太人身份之间的关联。本书采访者兼撰稿人罗马尼亚作家诺曼•马内阿,不仅是一位屡获世界级文学大奖的优秀作家,同时也是贝娄的多年挚友,这本访谈录最初成于1999年,此后广泛流传。

本次访谈以贝娄的童年生活切入,马内阿由贝娄的移民身份引出一个重要问题:“你和你那么多的同辈人处于创造一种文化、一种遗产的过程中挑选和选择的位置上。那你现在怎么看?这始终总是那么重要吗?”饱含感情的回忆徐徐展开,贝娄和马内阿探讨了自己对俄罗斯唯情论、犹太教等问题的看法。他提起大哥在父亲葬礼上说,“别再像个移民那样行事!”这句话略带自嘲,内里包涵着移民寻找身份认同的苦涩,更是犹太民族文化寻根的一种体现。马内阿敏锐地捕捉到了贝娄的情绪,他说贝娄总是能很好地把握那种事,它是他的素材;贝娄爽快地承认“没错”。话匣子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赫佐格》、《塞姆勒先生的行星》是贝娄的代表作品。赫佐格和塞姆勒,一个在无限的痛苦中反复沉吟,咀嚼着人生的滋味;一个在深深的绝望中认真探索着人类的未来。他们究竟为什么痛苦和绝望?他们又何以如此关心人类的命运?贝娄剖析笔下的人物,他们没有稳定的立足点,晃动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晃动在“可能性”之间。“如果行动你就会迷失,如果静止你就会腐烂”,此话出自贝娄作品《奥吉•马琪的历险》,准确地概括了贝娄的创作理念。小说的人物在选择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痛苦的折磨,而选择的结果又不能不使他们感到绝望。马内阿指出,贝娄信奉过马克思主义,信奉过托洛茨基主义,还有可能信奉过弗洛伊德主义;那么,贝娄在思想上的不断求索,是不是也是一种“晃来晃去”的选择呢?

有意思的是,贝娄否认自己涉足过存在主义。研究者通常认为,贝娄的创作受到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海德格尔说过,人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只有在永不间断的“提问”中理解它。在贝娄的作品里,赫佐格和塞姆勒都是那种对人生和自我不断“提问”的人,而约瑟夫、奥吉、韦尔海姆、汉德森则是那种“晃来晃去的人”,贝娄作品流露出的关于人的存在的不确定性,有着清晰的存在主义的印记,但是贝娄为什么力图澄清这一点,并且以一种近乎斩钉截铁的态度呢?贝娄强烈地表达了他对塞利纳和萨特的不满,从贝娄和马内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其实涉及到贝娄作为犹太人的政治立场,欧洲对待犹太人的方式令他心寒,犹太人只能漂泊他乡,通过变成美国人来寻求庇护,贝娄是在有意识地疏离存在主义,从而坚持犹太人的生活和美国人的街头生活。贝娄对汉娜•阿伦特的抨击也有此层用意,阿伦特曾经是海德格尔的恋人,而作为存在主义创始人的海德格尔一度是著名的纳粹分子。

索尔•贝娄是那种兼有学者气质的作家,学识渊博,富于思辨,受人敬仰。对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读,大大加深了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同时他又深受犹太民族以及欧美文学传统的影响。惨无人道的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贝娄这一代犹太人的信念,而战后西方社会迅速畸变、文明倾颓、道德沉沦的局面更让他百思求解,思想的交锋奠定了贝娄作品中人物矛盾痛苦的生存状态。如果说小说是现实的映照,访谈就是贝娄内心的敞开,渐渐浮现出贝娄的形象: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忧虑而富有表现力;一双看清世态的眼,深邃而具备穿透力。他有着巨大的悲哀,但哀而克制;他有着深沉的怨恨,但怨而清醒……

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联系方式见豆瓣主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