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读后感精选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读后感精选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是一本由余蔚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读后感(一):褒贬兼存

整体读下来,句句紧扣,逻辑太强,以至读时得全神贯注,不然领会不了个中要义,累。另一方面,全书有两个问题如戏剧冲突般强烈,一是作者对宋史的理解,与配图的选择,不搭调;二是结语,前后行文的对比实在太突兀,不象出自一人之笔。后经了解,这种感觉果然是对的,图是编辑选配的,不是出自作者之手;结语被主编篡改了,然后最后就出现那么高大上的结论,还都未经作者审核同意。无语!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读后感(二):细节饱满,叙述有力,立足点却是汉奸史观,却是强奸历史,是历史虚无论。

作者说要把宋辽、宋金、宋元关系放在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视角下分析,作如是观,不过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简直可笑。

完全无视野蛮对文明的摧残,也无视中华民族五族共和是20世纪的意识形态。

无视当时的中国根本不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当时也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华民族】。

当时的情况就是你死我活,异族入侵,文明垂危。无论如何,不能从结果去找原因。否则,日本侵略中国,万一成功,几百年后,是不是历史可以美化日本的侵略??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读后感(三):时而晦涩难懂,时而意犹未尽

阅读这本书,起因是对产生宋词和水墨山水的朝代感兴趣。用一本书来讲述三百多年的历史,注定是高度浓缩的,以我感兴趣的宋词为例,在本书中宋词只占了3页。高度浓缩的结果是不熟悉的事件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而感兴趣的章节又觉得意犹未尽,因此我觉得本书只适合作为宋史导读。

因为对宋史不是非常熟悉,对于书中的一下观点不好妄加评议。录下对自己有触动的一些句子吧。

(宋太宗赵光义)他的自信与他自己的军事能力不能匹配,并且滥用这种自信。 P31

宋的制度,基本袭自前代,几乎未有创新者。然而,宋的长处在于,前代曾有的制度,被择善而从且能加以完善,科举制就是在宋代臻于巅峰状态的。P36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以及宋真宗时的澶渊之盟,让游牧的契丹族拥有了一块发达的农业地区,摆脱自然力所造成的定期南侵的宿命,使宋辽边境上迎来了百余年的安宁。P57

理想主义者的危险性在于用于破、立,但对社会和人性的复杂却了解不够。P76

须有全局性的谋划和进击,才可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P130

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文化虽然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儒学的传承者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到了十一世纪前后的北宋时代才成为现实。北宋,即是儒学的繁荣时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P182

朱熹之成就,首先在于梳理了“理”与万物的关系;其次在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于人身之对立并存;其三在于“王霸义利”之辩。P21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