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摘抄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摘抄

《来自神的一句话》是一本由(日)荻原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35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一):感想:认真

我不知道日本的就业环境是不是真的跟书里的很像,不能失业,战战兢兢,比起升迁,人们更关注能不能够在这间公司长待,哪怕一直做这个职务。但是,无论现实是不是如此,有一点特别明显:凉平真的是一个认真的人。(不能说是忍住脾气,忍脾气的人,他终究是浮躁的。)

新工作,认真对待,也因此被调到客服室,即使调到客服室,也没有过度颓废,拿起电话来,还是认真对待,不去抱怨这是怎么回事儿,不会因为几个奇怪的客户,奇怪的同事,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失望,不会对工作产生厌恶。

相比现在,我感觉我们平时看到的企业信条太多了,各式各样,好像自打创业兴起以来,什么都有了模板。你身边的人该怎么样,你的老板该怎么样,你的员工该怎么样,你的制度该怎么样,现在的形势怎么样,现今的职位怎么样…我不能说这些相关的说法里都是无用的,但是我总觉得这些凝结一个词儿就够了:认真。无论处于何时何地的认真,无论对于何事的认真,兴趣也罢,吃个面也罢,仔细琢磨琢磨,真的是这么回事儿。如果你心气儿高,眼下却不足以满足你,那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都认真点儿,不要辜负现在的任何发生,不要整日沉浸在自我焦虑中,认真关注自己的进步,自己的进程。哪怕别人已经开始做卷子反面的试题,而你还在正面努力,不要分心,人生不是只有一场考试,你的认真累计下来,终究会超越马虎的快速。

而此时我也才发现,凉平基本上是一个情绪比较平稳的人,就连生气也是赌气到吃掉七碗拉面而已,最后在会议室的爆发,在我看来,也都是平稳的,没有义愤填膺、怒发冲冠,但却格外热血。也正因为这样,这个平稳的凉平,突然鲜明了起来,尤其纹身的出场。加上后面的歌唱。我想这些都是源于他的认真,对于任何事儿的认真。

筱琦是个聪明的人,是个有天分的人。虽然会生出可怜他的情绪,但我始终感觉,他会是个幸福的人。

羽泽这个人呢,就像名石町形容他的面相一样:不是神奇发迹、出人头地,就是搞出轰动社会的事件。这样的人是我们羡慕不来的。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切记稳住自己,不要忘了自己该做的。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二):艰难的工作体现人性的温暖面

读了这本书,原本以为很容易上手且轻松的客服工作有这么多的内幕,居然被称为“被裁边缘员工收容所”,对,每个行业都需要视顾客为上帝,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并兴旺起来,所以顾客们就真的视自己为上帝,对公司进行投诉,甚至叼难,如有不满,便危及该员工在此公司的职位,因为顾客不是公司自己的选择,只要有购买倾向,商品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古怪的顾客,这就需要客服有高超的处理技巧与沟通水平,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耐性与情商,所以这个行业不是以任何学历、资历或者外在特征来选择员工,便出现了小说中邋遢、好赌且经常迟到的处理天才主任,患失语症的剑道高手;迷恋网络美少女的电脑控以及疑似与公司高层有染的漂亮女秘书。本书的亮点在于主人公凉平从刚开始对该职位的憎恶到无可奈何地接受,最后升华为认真的思考其存在意义,从中体味工作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当然要有这样的升华,其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主人公时时感到人生的荒谬,然而对美好人性的期待让他坚持了下来,即使是最怪异的人性与性格,总是多面的立体的,包含若干合理的因子与温暖的成份。

每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可能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过程,似乎处于人生的脱奶期,由青春迈向成人期,需要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由于忍耐与磨练都不够的缘故会频换工作。尤其是在没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前,原则上应当是工作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工作,否则就有可能朝不保夕,无法承担日益减加的生活重负。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机会与成功都属于那善于反思的人们,在没有可引以为傲的资历与本领之前,是需要谦卑的姿态与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道难关,如此才可磨练成一个理想的自我与人格,来承担更为艰巨的人生与事业使命。即使是一时的不公,也要以利他的心态来平衡,接受教育的阶段永远不会停止于学校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满自我教育的机会,更有可能比在学校接受更多的磨练与思维训练。而实实在在的生活,即使不乏充满绝望的时刻,如何摆脱不良情绪与颓废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智慧,成功永远青睐那些肯付出与拼搏的人类。

所以懂得合理的取舍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贪婪会让人生存得很狼狈。荻原浩作品之所以目前如此畅销,也是因为其内容与题材的引人入胜,让人对其的阅读与思绪都欲罢不能,因为里面能读到真实的生活与人性的挣扎,人之于神的区别在于人有物质的局限性,所以来自神的一句话往往能够起到激励与救赎的功效。不抱怨,不勉强,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爱是永不止息。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三):生活不易,但还有希望!

《来自神的一句话》是一部很平民的小说,作者荻原浩自称――“我是平民作家,写人生百态最得心应手。”

正是这样一种极为普通寻常易见的平民题材,彰显出了荻原浩对故事掌控的非凡性,对人物内心捕捉的细致性,情绪变化拿捏的准确性,而在故事架构上又具有合理的逻辑性。

《来自神的一句话》仅从书名而言又有着双重意义,在阅读小说前易产生一种令人遵循的感觉,而在看过小说之后会发现,这感觉只是作者荻原浩跟读者开的一个玩笑,因为小说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个精神脊梁遇到病变的企业;尽管故事的设定有些荒谬,但作者在进行直白嘲讽的同时,也不忘让人们明白――命运的轨迹是可以改变的,换而言之作者用他非凡的才智带领着读者体会了一段在灰暗中寻找希望的经历。

小说的故事背景围绕着一家已过辉煌时期的食品公司――珠川食品,主人公是在事业和爱情都遭遇滑铁卢的凉平,一个有着纹身为生活而放弃音乐的摇滚青年,刚入职珠川食品就因得罪上司而被迫调派到客服室工作,遇到了处理顾客投诉可称之为专家的主任筱崎,通过筱崎对其的教导,凉平开始正视工作和生活,而在凉平内心改变的同时,他反省了自己过往一塌糊涂的生活,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他迎来了事业的转向,同时也发现了公司黑暗腐败的一面,最终他做出了自己选择,并且开始寻找离自己而去的恋人。

荻原浩的写作领域很宽广,创作出来的内容也丰富,在他的笔下刻画的人物个个都有着鲜明的特征,不论是职场、家庭,还是奇幻的题材他都能驾驭的非常好,他的小说之中总有一些荒诞无稽的现象,但在这些背后却又能读出人性中一些纯真的、质朴的东西,让人从根本上对人性充满希望。

如小说中一直在做品质上乘味噌拉面的“拳骨亭”面馆,对于这种名声在外良心拉面,人们愿意排队等候,尽管店里有一系列的奇怪的要求,但顾客都很自觉的遵守。这种面馆的出现,在故事内容上是对珠川食品放弃原则的一种对抗,而在小说意义上又是作者所期许的一种希望。

荻原浩的短篇小说《月亮之上的摩天轮》和这部《来自神的一句话》,在风格上非常相似。

《月亮》讲述了一位古稀老人,自小能在摩天轮看到过世的亲人,在经历了丧子丧妻后,发现已身患癌症,他放弃了医生的手术建议,而坚持选择药物治疗,当他在摩天轮上在回忆中重温了一遍人生,又经历了一次时代的兴衰,人生的冷暖,在最后又有忽生采取医生手术治疗想活下去的想法。

在这个故事中,不管老人最终结局如何,但他那种对生命宁静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不舍,让人在一系列的灰暗中又读到了光彩,驱除了来自于死亡的恐惧,理性的同时又心怀希望。

而在作者另一部影响更广的作品《明日的记忆》中,作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期许希望的思想,则表现的更明显了。在《绑架狂想曲》中虽然主人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他的雇主却对警察说这孩子不坏,只是运气不佳!整个故事看似荒诞,却又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

在这些故事里,荻原浩一直在表达着一个意思,他告诉人们――生活虽不易,但总有希望!

《来自神的一句话》读后感(四):《来自神的一句话》: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

生活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看似漫长,却总有那样几个“决定性时刻”,等待着人自己去体验。人们常说,一个人是“突然间长大”、“突然间变老”的,可这样那样的突然,又往往裹藏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之中——就好像是等待着放假的孩子,比起学期最后的下课铃响的那一刻,等待铃响时的焦虑,似乎才是更切实的存在。

日本作家荻原浩的《来自神的一句话》,便是一本谈论“生活本身”的作品。也许当人们陷入困境时,总期盼着可以得到“来自神的一句话”让自己茅塞顿开,可事实上,那句话其实早已在你耳畔回响,只是你不曾察觉罢了。

“灰狼纹身”与“公司男人”

唱歌并不好听的主人公凉平因为学生时代玩过乐队,所以去纹过身——比起他,他的伙伴们似乎要更为明智一些,他们选择的穿鼻环、打耳洞,同样可以标榜属于学生时代的张扬与叛逆,却又可以轻易地在“长大成人”后消除痕迹——而纹身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只“灰狼纹身”就像是某种“封印”,隔开了凉平的少年与成人时代,却又让这两种状态矛盾地同时出现在他身上。

因而进入了职场的凉平过得并不顺利,他似乎还不太适应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不懂得忍耐和放弃,让他迅速丢掉了第一份工作,又在第二次职场经历中,被丢进了号称是“垃圾场”的客服室——这里的员工负责的,是接听客户的投诉电话。

小孩子当然不必顾忌职场中厄运,“大不了被辞退”。可已经二十七岁的凉平忽然发觉,自己不再具备这种可以无视职场压力的能力了——他开始跟四十多岁的秃顶大叔一样,被工作绑架了人质,自己只能“乖乖就范”——他需要一份工作,来保障自己负担不断加重的生活。这个带着“灰狼纹身”的男人,检讨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叛逆,开始仔细考量眼前的状况。

“后青春期”的尴尬

凉平所遭遇的状况其实是很普遍的。对于大多数现代人,即使度过了“青春期”,在初涉职场时仍会遭遇所谓“后青春期”的尴尬。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似乎是表面上的原因,但实质上,接受越发普及的高等教育,让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从而导致的心态上的变化或许才是内在的原因。更关键的,是这种“期望”的指向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受雇”的职场——被延长的教育使人们习惯了在“达成目标——获得奖励”这样的模式下生存。但在除了校园以外的大多数场所的场所,这样的规则并不适用。一切的获取,只能通过交易获得。没有什么是顺理成章,你的需求只有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思维的转变总是需要一个拐点的。刚巧凉平被“发配”的地方,是最直观接受这种“交易”的场所——人们对厂家进行投诉,往往不是出于对产品的不满,而是出于对“道歉”的需求。这就使得“客服室”这样的地方,实际上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处世哲学——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或许并不重要,如何满足顾客对“道歉”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迫于生计的凉平开始认真对待自己要面临的状况。在这样一个原本看来充满绝望的地方,他却渐渐发觉了同伴们的生存模式。在青春的“延长期”,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究竟出了怎样的状况,又应该如何摆脱。

丢掉不该留的,找回不该丢的

凉平的前辈说,人的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不肯丢掉,却无关紧要的东西,所以人才会把自己搞得很狼狈。

尽管主线是凉平的职场生活,但故事对凉平与伦子的交代显然是重要的“支线情节”。凉平有一个唱歌很好听的女友,可在意外地开始了同居生活之后,伦子却又在同样让凉平搞不懂状况的时候消失了。

这样的“意外”让凉平猝不及防,以至于直到半年之后才想起来要去把伦子找回来——但也只是想一想,离开了那么久的人,想要找实在是不容易。

可问题是,如果一件东西不可或缺,那么要不要找,实在是和任何其他条件都无关的。生活总是是需要这样的决绝,否则便没有意义,因为是某样让你肯始终抓着不放的东西,才决定了生活的意义。

因为它是值得去专注的。要怎样丢掉无关紧要的许多东西呢,其实只要让自己关注在一件事情上,其他东西便已经消失不见了。所以你看,它是多么重要,就算丢掉了,无论丢多远多久,都应该再找回来。

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作家,荻原浩的作品具有所谓的“畅销特质”,即很好地实现了“娱乐性”与“治愈性”的兼顾。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故事里,我们同样不难看到来自生活的真实——它的残酷。因而“来自神的一句话”——所谓天启,其实是主人公因为不曾放弃理想,而得到的“理性化救赎”。其实理想的意义一定不是可以量化的,它仅仅是一个方向。因为它你才会专注一个方向,并在那个方向上遇见自己的出路。

也许你根本不会意识到那会是理想,因为理想这个词,只会是突然想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