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绝境之后重生的作文写自己的(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绝境之后重生的作文写自己的(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人处绝境,这并非是一个坏的开始,也许是一个人走向成长的标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月光透过窗户挥洒在数学试卷上,地上扔满了被我舍弃的草稿纸。我抓着头发,不断地想着题目,总感觉前面有一堵高墙,是我不可逾越的。想着想着,我陷入了沉思。

父亲给我讲他小时侯的事。父亲小时候,年少不懂事,趁我爷爷不在家时,跑到厨房拿起火柴玩,一不小心点燃了边上的木材,父亲看到正燃起来的火吓呆了,火越烧越大,挡住了父亲冲出去的路,他便一个人无助地蹲在墙角哭泣。当时爷爷在外谋生,奶奶在市场上很晚才能回来,所以父亲无人可以依靠,他相信自己的命不该绝于此,一定要冲出火海。

父亲拿起木棍朝着火的屋檐打过去,将着了火的屋檐打下来,一条路就被辟了出来,就在他要从这条路冲出去时,门框突然塌下来了,把新辟出来的路重新堵了。父亲再一次从光明跌进黑暗。父亲无助地退后,想离火远一点。“砰”的一声,一根铁棍从橱窗上掉了下来。父亲再次用棍子将榻下来的门框及其边上的障碍给清理干净,但是物品太多,单凭父亲一人是无法办到的,他便用脚拼命踢后门的栅栏,因为被火烧了一半,所以父亲一会儿便把它踢开了。最终父亲跑到山上绕了一圈重新回到村庄,召集起了街坊邻居来一起灭火。

父亲曾跟我说:“一条路被堵死,总会有另一条路在等着你去发现,天无绝人之路!”一想到这,我收回思绪,拿起笔,飞快地在纸上演算起来,重新开始审视题目,换另一种思路去思考,不一会儿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身处绝境,总有一条路等你去发现,等你去探索。如此一想,我的心境再一次得到了提升,遇到事情就不再烦躁,也不再拘泥于一种思路,会寻找新的方法,集思广益,走向“柳暗花明”的豁达。

第二篇

独自漫步在清晨的树林,尽情地采撷青翠的绿叶,寻觅着大自然的清新。这里曾有落红的身影,但更多的是枯黄的杂草——它们无疑是绿林中的瑕疵。此情此景,不禁令我思绪飘飞……

没有完美的树林花海,也没有完美无瑕的人。大家一定知道海伦·凯勒,上天给了她极不公平的待遇,但她却没有因此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磨难。她包容了自己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残缺,她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并在20世纪以她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成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放弃自己了吗?我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读懂了:她没有!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2005年春晚的精彩舞蹈——千手观音。那优美的舞姿,还有聋哑舞蹈演员们坚忍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向命运低头了吗?他们用灿烂的笑容告诉我:没有!他们包容了自己的瑕疵,才会有如此令人心醉的舞蹈,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美丽!

我环视四周,忽然觉得脚下的杂草是那么可爱!如果没有它们,这树林也许不会洋溢出生命的活力。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更没有完美的人。那么,请包容那些你认为不如意的瑕疵吧!

第三篇

亲爱的黄xx

你好!我从小到大写过不少封信,但从来没有一封是写给你的,我想和你说说心里话,于是,我便提笔写下了这封信。

我知道,你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快乐。小时候,你的快乐是一颗甜甜的糖果。上幼儿园了,你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得到老师手中的小红花。上小学了,你慢慢从幼稚的顽童变成懂事的小大人了。对于快乐的认识又递进了一层,对于你来说,快乐是和伙伴撒欢地玩耍,快乐是浸润在书香里的静谧时光,快乐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爱吃的零食。

可是,最近你并不快乐,缘由在于你觉得快乐俨然成为了一种奢侈,充斥你的生活的是忙碌;忙碌地做作业、上课、补课……和朋友们的联系越来越多的是靠微信聊几句;去公园赏花、看你最爱的《猫武士》,做漂亮的泥人似乎成了上世纪的事了。

有时,你想放下手中的作业本逃离这一切,想来到新的一方天地无忧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现实总是告诉你,你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那怎么才能获取快乐呢?不妨听听我的看法:

首先,你要学会放下,100分固然重要,但是学习并不是唯一,健康的身体、安适快乐的心灵、乐善好施的性情都是你可以追求的目标。你可以多参加公益性的活动,你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劳动。前不久,你在泳池里学会了闷水,那时的你多么快乐,你历经千辛万苦爬上了长城,汗水伴着喜悦,你也是那么的快乐。所以,当你读书感到疲惫了,尽可以放下书本,做自己想做的快乐的事。

其次,学会寻找快乐,背一个单词是一份快乐,课上的一次举手是一份快乐,家人的叮咛是一份快乐,一朵野花的清香也是一份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它无处不在。快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当你生气的时候它就会逃得远远的,当你怠慢它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躲起来。亲爱的你,多多发现快乐,把它紧紧地攥在手中。

最后,快乐是一种心态,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由心态把握,愿你有颗平常心,那你自然会感受到快乐与幸福。难得考个学渣的分数也无妨,和调皮的孩子在一起闯个祸也能感受一份放肆的惬意。所以——

祝:

现在的你,将来的你与快乐常伴!

黄xx

20xx年4月28日

第四篇

自信就是力量。

人类的自信是一根威力强大的杠杆!自信是我们用以保卫和救护自己的工具,是上帝赐与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题记

自信就是力量。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美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这方面学者,就断言而有信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

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美孚的失败不能断定中国地下无油,他说:“我就不信,难道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的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他当时还预见西北也有油田。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也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李四光靠自信、自强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尝尽了因自己的自信而胜利的喜悦,他深刻地体会到自信就是一井取之不尽的油。这油,是探索中的良师益友,是生活中的美味佳肴,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因为他会在你痛苦时像一把春风抹去你的泪水,你的消沉,你的孤独,你的……

李四光之所以能披荆斩棘,那是因为心中有信的灯辉。我们人,人之所以能直立行走,关键是脊椎柱;人生好比是喜玛拉雅山,自信就是喜玛拉雅山的支柱,人一旦失去了自信,整个人生就会像喜玛拉雅山失去支柱一样倒塌。所以说:“人如果没有自信,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动力和行动的指南,没有人生价值观。

自信是一座有特异功能的桥梁,带你走向成功;自信的光芒照耀到哪里,哪里就豁然开朗;自信的春风吹拂到哪里,哪里就春回大地。自信的威力为何如此强大呢?那是因为自信是克服困难,寻求事实、真理的结晶。

所以,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克服卑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补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可以说,没有谁可以让你倒下——如果你自己还有自信的话,想让自信常伴你左右的话,你就可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五篇

未来的自己:

见字如面。

或许你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或许你现在正抵达人生的巅峰,但你要知道,一时的现状证明不了什么。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不要停止努力。请相信,风雨过后,彩虹就会出现在眼前。

或许你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它们会使你一次次跌倒受伤,但是永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即使身处黑暗,也要为灰暗的天空画上一笔阳光。请相信,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或许现在的你正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准备与别人大闹一场。静下来,深呼吸,你会发现被怒火充斥的头脑一下子豁然开朗,会发现你在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你的错甚至大于对方。请相信,生气前深呼吸能让你更快冷静,更清楚地明白是与非。

或许现在的你正为了他人费尽心思地改变自己。如果是往好的一面改变,那么固然是需要鼓励的,但若只是为了虚荣心而去挑战根本无力达到的高度,那么我劝你赶快放弃。请相信,返璞归真的自然才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或许现在的你正疑惑昔日的好姐妹如今却拔刀相见。你要知道,世间最不可捉摸的便是人心。在社会这座大染缸中,谁也不知道原本单纯的人会被染成什么模样。但不要因此而封闭内心,变得谁也不信。请相信,好人还是占大多数的,而他们脸上绽开的笑颜将会如阳光一般耀眼。

愿你以后不受世俗拘束,自在如风。

愿你以后活得似阳光般明媚。

愿你阳光下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

多年前的你

于xxxx年3月30日

第六篇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题记

卡莱尔曾经说过:“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这条永恒的真理自古就贯穿于世。蝗虫遍地之时,毅然离开佛前,第一个品尝了油炸的“天虫”,唐明皇告诉我们治蝗灾要靠自己。“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郑板桥告诫儿子,生活要靠自己。一切成功的美谈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不变的真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美国最大有限电视公司远程通公司董事长约翰·马隆准备将他15亿美元遗产的一半捐给慈善事业。他认为:太多的财产会毁了孩子们,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1997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他不会给刚出生的女儿珍妮绅留多少遗产。他的理由与马隆相同。

人类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充分告诉我们: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要自立。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成长,民族才能自强,人类才会发展。富滴对子女的吝啬也就是这种趋向,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靠自己生活,这正如美国艾略特所说的:“天上永远不会掉下玫瑰来,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须自己种植。”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自己做了将军,儿子还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简囊,其中插着一枝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简囊,厚牛皮打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箭头的模样。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扰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聚然间他惊呆了。一枝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我一直带着一枝断箭打仗呢!意志轰然坍塌了,结果儿子惨死于战乱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拾起那柄断箭,沉重地碎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把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自己才是一枝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种子靠自己的力量破土萌发,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间;蝴蝶靠自己的力量冲出蛹壳,振翅于百花之中;强者靠自己的力量开拓未来,矗立于成功之巅。想当强者的朋友,让我们永远牢记这句谚语“自立更生胜过于上帝之手”。

第七篇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虽然只有两幕,却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义非凡,是荒诞派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两个黄昏,第一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后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进行了一系列无聊的谈话和无意义的举动,等到傍晚,一个小孩子跑来告诉他们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明天来。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几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最后仍旧是以小孩子相同的传话结尾。戈多究竟是谁,能做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贝克特这部戏剧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战后的世界混乱无序,荒谬丑恶,人们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在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中就表现了出来,荒原、沼泽、枯树、黑夜等等,都体现出了凄凉、孤独、恐怖的生存环境。两个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地位卑微,行为荒唐,精神状态恍惚迷离,整日浑浑噩噩,百无聊赖。荒诞派戏剧的精神内涵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剧中也体现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原理:终极价值已经没有了,人必须为自己寻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却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谓的“戈多”,这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仿佛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会被解救,从此结束如今这痛苦的生活,他们热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荒诞的生活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的希望,他们能等来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绝望。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却毫无希望的等待反映了当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放眼望去,现今的社会上像戈戈和狄狄这般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度日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纵使物质世界的发展再迅速,也弥补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剧中的戈戈和狄狄虽是两个有些神经质的流浪汉,却也是整个人类的缩影,生存在荒谬混乱的环境中,于孤立无援、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里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谋面也不知何时出现的希望来将我们救赎。我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与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遥不可知的命运中的希望。

贝克特没有告诉我们戈多是谁,是什么,但每个人对于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戈多。因为戈多并不特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可以说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想,是人们在精神迷茫状态下的一种寄托,就像是即将掉入悬崖时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们坚持活下去的希望。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尽不相同,所以才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戈多。然而这样的戈多实在是太渺茫了,那种无法抓住的感觉有时会令人感到绝望,于是人们认识到等待只能换来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结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吗?或许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许是等待一个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这个等待的过程正是荒诞的人生所经历的过程,于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走向毁灭的黑暗。

希望在神话中是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最后出来的事物,这正意味着希望是绝对存在的,然而要等待希望的实现却是未知而不可控制的,等待只能意味着幻灭。所以我们不能在原地傻傻地等待着希望的到来,而应该鼓起勇气朝前方探索,或许希望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那么,我们就不要等了,开始动身去寻找戈多!

第八篇

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四年。其实我对我自己并不是十分了解,在这十四年里,多多少少会从别人的口中听到我,别人口中的我是千百个我。我也曾努力从周围的人,从我走过的地方,寻找自己存在的痕迹,想了解到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站在镜子面前,那个身高还不到一米六的女生就是我,与同龄人相比,我显得稚气未脱;相对身边的朋友,我显得相当活泼;故给身边人的印象是活泼,乐观,开朗。但我也有很安静的一面,平时的我很喜欢看书,练书法,可以很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依着窗边,晒着太阳,安静地度过一天。我出生在六月,没错,就是具有双重人格,三分钟热度的双子座。可我却能坚持一件事情很久,几乎是偏执。

记得一次,数学考试中,还剩半个小时让我思考最后一题,我便沾沾自喜起来。半个小时完成一题数学题,时间完全充足。于是,我便认真地在题目上圈点勾画,认真地思考起来。说是思考,但其实是在想象,想象考试完毕后,同学膜拜我时的场景。列好了方程,感觉我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不幸的是,题目要求求出时间而我求出的时间是负数,这显然是错误的,时间怎么可能是负数?于是,我便抱着“谦虚”的态度重新审题,但算出的结果仍是负数。这样周而复始般两三次,便偏执地相信自己是对的,一定是题目出错了,直到距离考试结束只有五分钟时,我还在痴心妄想,老师怎么不改题目?那些仍在奋笔疾书的人肯定都错了。随着铃声响起,背上书包,大步流星地走回教室,我才不得相信是自己理解错题意。正所谓“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按照双子座的双重人格,考试时的沾沾自喜,免不了考后的一场梨花带雨。

这样的偏执,让我事前用力浪费,事后用力后悔,可谓是典型的双子座。但这样的坚持,也常常让我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也愿一直有这样的偏执,我相信我是一颗还未真正开始闪烁的星星,我为我自己送上祝福,愿你,毫无保留地闪烁;愿你,从此的眼泪只为快乐与感动而流;愿你所遇的一切都成为生命的财富,成为生命的礼物。

灯火阑珊下,我笑道:“我看见,我相信,我来到!”

第九篇

自信,顾名思义就是相信自己。人们常说:"人要有主见,才能办好事"。的确,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唐代韩愈初次考举人时,文章并未受到主考官的赏识,结果落榜了。三年后,他再次去考,主考官依然没变,就连文章的题目也没有改变,韩愈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将上次所写的文章原封不动地写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主考官对他的文章大为欣赏,结果中了榜。如果他重写一篇或不去考试,那么,他还能中榜吗?

爱迪生——一个进行了大量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他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与挫折,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就凭着这一点,他战胜了失败与挫折。如果当时他认为“我不行”,就自暴自弃,那么,他至今还会被人们所称道吗?

自信,是坚持正确的意见,面对困难是不灰心,不放弃,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理想,相信自己一定行,你就一定能成功。

我现在也遇到了许多的难题,比如:现在的学习负担比较重,要复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有时会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一定能行”,我凭着我的自信,我成功了。

朋友,你是否也遇到难题了,如果是,把你的自信拿出来,慢慢地品尝自信的味道吧!

第十篇

现在的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但又有多少学校,多少教育者,多少家长做到了呢?自中国加入WTO,无论是国家经济或是军事力量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而对于我们,祖国的花朵的教育更是刻不容缓。可以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但往往会事与愿违。看着别人外国小孩,有的9岁就出名了,再看看自己小孩,叹息不止却不断施压,最后弄巧成拙,两败俱伤。何苦呢?

昨天我与妈妈去商场吃东西,突然听到一个小孩清脆的啼哭声。我寻声望去,是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孩子在哭着找妈妈。我感到诧异:中国的家长不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把孩子视为宝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吗?怎么现在又把孩子丢在茫茫人海中不闻不问呢?看着那小孩哭着在原地走来走去,无助的样子不免让我又同情又气愤。他没有任何办法找妈妈,只能用哭声去唤妈妈。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女子过来,笑吟吟地拉住了小孩的手,还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会再来了,还哭!”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种种其他的原因,我早就过去训斥那小孩的妈妈了!虽然我没资格没权力说她,但至少能让她明白些东西,也唤起周围那些坐视不管的人的良知!她要么就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么就换种方式,我宁愿看到她打孩子,也不愿看到孤儿院的孩子又多一个。既然你不是外国家长,就别让你的孩子哭!为什么这么说呢?给大家讲个故事,自然就明白了。

外国家长与中国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截然不同的表现。中国的家长入园前,就已经跟老师交谈了多次,反复要求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宝宝,老师理当要这样做。而且,他们担心孩子们不愿意上幼儿园,常常骗他们,经常对自己的宝宝说:“我们去买东西吃吧,我们去游乐场玩吧!”这样,可怜的孩子就被他们骗到了幼儿园。到了幼儿园后,家长们的态度一般分4种。第一种,开始的时候,先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当孩子玩得很投入时,他们会伺机跑掉,这样的家长,成功率很小,因为往往等他们走到了门口,就被他们的孩子发现了。第二种,他们会骗自己的孩子, 说“自己要上厕所,一会就回来”,这样的孩子第一天很少哭,但第二天,家长再次带他们来幼儿园时,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第三种,家长会跟孩子们说清楚,孩子长大了, 要上幼儿园了。到了幼儿园,家长会马上把孩子交给老师,然后便偷偷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听到孩子的哭闹声,实在不忍心,跑出来抱抱她的孩子,等孩子不哭了, 又躲起来。第四种,这种中国家长最少,而且往往是在外企工作的,直接跟孩子说清楚,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走的时候非常坚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