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市场的社会逻辑》读后感1000字

《市场的社会逻辑》读后感1000字

《市场的社会逻辑》是一本由符平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市场的社会逻辑》读后感(一):实体嵌入的市场研究

作者在理论研究方面确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对嵌入性的两种取向的比较和分析值得一读。不过其在将市场研究的实体嵌入取向下所建构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现实研究时显得有些许隔膜。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能够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为现实的市场形成、运作与转型提供一种合适的理论解释的理论尝试和学术雄心。

《市场的社会逻辑》读后感(二):市场嵌入社会

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全文由导论和七章正文组成。

作者借由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对市场进行分析,所以谓之市场社会学。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背离非经济因素的反思,经济社会学深感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简洁分析”和“优美数字”的局限,提出要采用“嵌入”的分析理论,将经济视作社会的构建,以达到更令人满意的解释分析。

作者首先对波兰尼的实体嵌入和格兰诺维特的形式嵌入进行区分和辨析。认为二者的分歧在于是否存在一个脱嵌的自主市场。(第一章)

在第二章里,作者力图为自己的实证研究首先设计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工具,作者谓之“政治—结构”框架。政治意为在场的国家政治权利,其对于市场的影响无需多言;而结构又分为显结构和潜结构。显结构是指一些明确的制度规则,潜结构则是一些理念、惯习等。

三四五六章则是作者实证研究的部分。作者使用“政治—结构”框架对惠镇的石灰产业的原料市场、生产市场、销售市场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和变迁之中的经济和非经济要素,从而论证市场过程中的社会逻辑。

第七章则是作者的总结反思。再次讨论嵌入理论的时空特性,将嵌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构进行交叉论证,以展现出结构是如何在市场中发挥作用的。

“本体论意义上,实体嵌入的市场观将市场视作社会系统的组成构件,是彻底的社会建制。显然,作为社会构件的市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其他社会构建的支撑和配合。”P51

“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列宁语)。P58

“在经济学意义上代表着更具理性和更高效率的技术模式并不意味着它会必然地在市场中得到应用和扩散,传统生产技术模式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结构脉络下同样具有合理性。”

《市场的社会逻辑》读后感(三):市场中的政治与结构——评《市场的社会逻辑》

一.导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开始逐渐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1992年,中国宣布要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速超过10%,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与此同时,各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读也纷至沓来(林毅夫, 2010; 韦森, 2015; 张维迎, 2011, 2012),但是,这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只是经济学家的一家之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政治社会因素,这些解释仍然涉猎不足。

二.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话史

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经济社会学也几乎同时在西方开始了复兴。原先在古典社会理论家的时期,经济研究与社会研究就是密不可分的。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卷,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以及齐美尔的《货币哲学》都是超越后来经济学与社会学学科划分的经典作品。然而,随着学科制度化的推进,经济活动被视为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逐渐从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中退出,使自身成为了一门不触及经济问题的“剩余社会科学”。这种学课之间的隔绝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期间虽有波兰尼的《大转型》问世,但并未在学术领域激起较大的波澜。经过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和经济学相互隔绝的顶峰,70年代社会学和经济学才逐渐重启对话,到了80年代,以格兰诺维特发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为标志,以社会网络分析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学”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的蓬勃发展,新经济社会学取得了赫赫成果(Granovetter, 2018),虽然到了世纪之交,新经济社会学开始日渐式微,但是其对经济现象的社会分析依然极具意义。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新经济社会学一样尝试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对话还有理性选择社会学、社会经济学、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这些理论各有其特色。作者综合以上理论,将市场分析的社会学视角分为三种路径:扩展路径、背景路径和替代路径。他指出,扩展路径和背景路径都没有从根本上挑战经济学,它们之中,扩展路径以被经济学当作假设或外生变量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而背景路径则是运用经济学的范式来研究社会问题,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经济学的社会学补充和修正。而替代路径则与前两者存在根本不同,它强调在市场研究的相同议题上用社会学的解释变量来替代经济学的解释变量,因而是颠覆经济学的一种尝试。

在这三种不同的路径之中,作者认同替代路径,他在书中自述,《市场的社会逻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市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反思与重构,二是建构市场结构变迁和秩序转型的社会机制。为此,作者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文本资料收集法,对惠镇的石灰产业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建构了自身的政治-结构范式,从而树立起社会学自身的市场观(符平, 2013)。

三.经济与社会连接的关键:嵌入性

在进行具体的经验分析之前,作者首先对波兰尼和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概念做出的辨析,他指出,波兰尼的取向是一种实体嵌入,市场是社会的一个构建,即市场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格兰诺维特的取向是一种形式嵌入,市场只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而存在。

1944年,波兰尼在他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最早提出了嵌入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经济通常都潜藏于人类的社会关系当中……经济体系嵌入于社会关系”(卡尔·波兰尼, 冯钢, & 刘阳, 2007),根据他的这一思想,作者将波兰尼的“嵌入性”视作一种实体嵌入。然而,波兰尼的思想也遭到了“市场悖论”的批判,即波兰尼在书中一方面认为市场无时无刻不嵌入社会,一方面又提出“脱嵌”的概念用于分析市场经济兴起以后的社会,似乎波兰尼假设了一个脱嵌的市场是真实存在的。针对这一批评,作者指出:“脱嵌”的提法不过波兰尼用于阐明“嵌入性”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性分析手段,真相是“永恒的嵌入与虚假的脱嵌”(符平, 2013)。

而对于格兰诺维特取向的嵌入性概念,尽管作者认为,社会网络维持着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通过社会关系的视角有助于理解市场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而以弗雷格斯坦和泽利泽尔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嵌入视角也从政治和文化的两种视角弥补了网络分析所缺失的一些社会内容。但是,作者指出格兰诺维特取向上的研究者依然假设市场中的一些因素是不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经济与社会在本质上仍然存在领域区隔,本质上这种取向仍然不过是对经济学的一种补充。

因此,作者推崇波兰尼的实体嵌入取向,主张探索实体嵌入在操作性和分析性的方向上向前推进的具体的理论框架。

四.政治—结构分析框架

在对诸如:波兰尼、韦伯、马克思、斯密等理论家的市场定义做了一番考察和分析之后,作者阐明了实体嵌入的市场研究起点及所遵从的分析原则:第一,在本体论意义上,实体嵌入的市场观将市场视作社会系统的组成构件,是彻底的社会建制。第二,实体嵌入的市场研究恪守以具体而真实的市场作为研究起点的原则。第三,市场行动者的计算行为或者说理性行为应置于社会结构和文化框架中加以解释。第四,坚持社会学的结构分析传统,剖析使市场中的制度化交换得以实现的结构性因素,并对市场秩序形成和发生变迁的现象进行因果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再根据中国以经济绩效作为国家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的社会事实(杨宏星 & 赵鼎新, 2013),作者在双重意义上突出了市场的政治维度。一是“国家基石论”,即将作为经济范畴的市场建设视作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认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由国家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建构、形塑。二是“政治过程论”,即把市场关系的结构化。市场行动者创造稳定市场环境的行动及形塑市场关系的规则生成过程统统纳入权力政治分析,将市场领域的上述分析均视作政治和权力运作的过程。并且,根据中国社会中正式规则常常被悬置,而非正式规则常常起主要作用的现象,作者又将结构划分为“显结构”和“潜结构”,其中,显结构指那些规范和影响经济的、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客观且真实的正式组织结构和制度。而潜结构指经济生活中那些被经济行动者普遍认同和实践、集体特征很强、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主观而虚拟的要素。至此,作者完成了对自身政治-结构分析框架的建构。

五.惠镇石灰市场的社会学分析

在第一个案例中,作者展现了惠镇石灰产业的秩序形成经过,即惠镇的石灰原材料市场是如何从卖方间的恶性竞争转变为由行业协会协调的良性竞争的。在结论中,作者认为,是厂商们的“共识”和政府权力两股力量的交织才促成了石料市场稳定秩序的形成。在第二个案例中,作者展现了惠镇土石灰窑是如何在新的更有效率的环保石灰窑出现后,在顶着国家禁令的情况下,仍然持续存在十余年的。作者通过这一案例否认了市场自然选择的经济学解释,从政治-结构的角度指出,土石灰窑的存在与当地的经济和就业状况有很大关联,这也使得地方政府在绩效压力下采取了对土石灰窑默许的态度。在第三个案例中,作者分析了惠镇商人是如何通过庇护关系网络获得对石灰市场的占有的,揭示了经济行动者与政治行动者之间互惠的庇护关系网络决定了市场占有机会及其附着的资源最终如何分配的道理。在第四个案例中,作者展现了惠镇石灰销售是如何经历从“坐商”到“行商”再回到“坐商”的过程,指出正是“提篮者“这一中间环节的出现使得石灰交易从”风险时代“进入了”稳定时代“,从而挑战了经济学关于中间环节越少越好的论断。作者指出,灰老板和提篮者在经济和社会互动中形成的重视信誉、互利共赢的商业观,作为一种能规范经济实践、有效遏制机会主义的潜结构要素,是形成稳定交易秩序的关键。

参考文献

Granovetter, M. (2018).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Routledge.

符平. (2013). 市场的社会逻辑: 市场的社会逻辑.

卡尔·波兰尼, 冯钢, & 刘阳. (2007). 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林毅夫. (2010). 林毅夫:"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 理论导报(03), 5.

韦森. (2015).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再反思. 探索与争鸣, 1(001), 58-63.

杨宏星, & 赵鼎新. (2013). 绩效合法性与中国经济奇迹. 学海(03), 16-32.

张维迎. (2011).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探索与争鸣(02), 8-11.

张维迎. (2012). “国进民退”是中国改革进程逆转的开始. IT时代周刊(16),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