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方仲永的作文应用10篇

关于方仲永的作文应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方仲永的作文应用10篇。

第一篇

说方仲永是一个作诗神童,这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他从来就没有见过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却有一天突然哭着嚷着要这些东西,这还不算什么,关键的是他能立刻写出书诗四句,传给同县的人看,还能得到秀才的称赞,照方仲永幼时的表现来看,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但可惜的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而不让他学习,神童最终沦为一般人。

而吕蒙的情况与方仲永相反,他天资平庸,因为孙权的教导,而广泛涉猎,最终成为一位有才之士。

就在某一天,方仲永外出郊游,正好碰见吕蒙正在打猎,吕蒙骑着一匹棕褐色的马,那马脖子上的毛在在阳光照耀下闪出一阵阵金光,吕蒙昂首挺胸,拉开弓箭,还没等方仲永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一头鹿已经倒在地下。方仲永看到吕蒙,不屑地想:一介武夫而已,和我这位天生的诗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这时,一些士兵走向了吕蒙,对吕蒙恭恭敬敬,透着崇敬。方仲永看着士兵的举动,不由地想到数年前老乡们对自己的羡慕和称赞,又想到现在在县里的处境,心里泛起酸意,方仲永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他挺直腰板走向吕蒙,恭敬地鞠躬拜见:“平民方仲永拜见大将军,大将军如此英明威武,不知是否愿意与小人切磋一下文采。”吕蒙见此人虽一身布衣,却两眼有神,看起来有些才分,便应下来。方仲永侃侃而谈,谈论三传、三史,让仲永吃惊的是吕蒙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听了吕蒙的一席话后,方仲永如醍醐灌顶,他郑重地向吕蒙鞠躬,缓缓离去……

第二篇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言文,不禁感到万分惋惜。一代神童的惊人才华就这样被埋没了,其父因贪图小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其学习,终落得一代神童只能成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无不有万千感慨。

初读《伤仲永》,心中便明了是其父害其一生,其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等种种原因均可看出他的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他作为一个父亲,见到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如此之好,他的重心没有放在儿子是个天才,需要细细栽培,以使其将来成为国之栋梁,好为国家社稷造福之处。而是只满足于眼前的小财小利。若其取前者,那他将来的荣华富贵将享之不尽,何须再以种田为生?然而就是因为他无知,不仅断送了儿子的锦绣前程,更断送了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

慢慢往深了读,渐渐觉得,方仲永最终“卒之为众人”除去其父,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幼年时期,父亲每日牵他四处拜访同县的人,帮他们作诗供他们取乐,那时他小,无从选择。然而,方仲永渐渐大了,到了十六十七岁时,照古代时间算,方仲永那是早已成年,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到那时方仲永再学习以补幼年时期的亏损也不算太晚,总不至于落得个成为普通人的下场。可是,因为他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丝毫没有学习进步之意,只被眼前一时的浮华所迷惑,最终走到了值得后悔的地步。

第三篇

昔日的天才,如今只能携着往日的诗作,漫步在夕阳下的羊肠古道。

“漫天落日箫箫,孑然一身戚戚。我本云头凤凰,却于此处叹夕阳。世人负我才华,三言两语刺心骨,悲哉呜呼……”可怜父亲拿他赚钱,一身才华,满腹诗歌,就此磨灭。

他就是方仲永,却已不再是那个方家天才。

另一边,一位身姿矫健的壮年进入西道。

古道西,一人一马孤独行着,他提着黄云斩龙剑,他便是吴国的吕蒙。

吕蒙别了鲁肃,快马加鞭赶去蜀境。曾经的“吴国阿蒙”,如今已是吴国赫赫有名的“平诏将军”。此时孙权却把他遣至偏远蜀境杀敌。他自以为明白,不是“功高盖主”就是“犯了大罪”,殊不知,这是让他外出历练。

“君命不可违。”吕蒙想着,狠下心来,猛地抽了马一下,马“吼吼”地向前快跑。

突然,吕蒙见到一个吟诗的青年,从小道中走来。“敢问君是?”吕蒙礼貌地退至马下,拱手向仲永行礼。方仲永停下咏诵,满脸皆是惊慌。吕蒙清清嗓子,把马绳系在了一边,仲永连忙过来,无意间见到“将军令牌”,大惊失色:“在下不知是将军亲临,有失远迎,不知将军有何贵干?”“无他,你的诗写的很好,但是缺了些韵律,你应是自学成才。如此,你随我同行,我看中你了。”仲永听后,喜色渐上眉梢,谦虚道:“吾不过是一个凡人罢了,或许有些突出,有幸得您赏识,那恭敬不如从命。”

夕阳的余晖如此美丽与短暂。暮色将至,星星压着漆黑的天,从北边袭过,两人租了一间小客房,暂歇一夜。夜晚,吕蒙点起灯烛,取出一卷书读了起来。他已经读完了《诗》《书》《礼》《易》,如今便看《春秋》了罢。没有见过的书卷的方仲永,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迅速从床榻上弹起,踱到桌边。

见到那些如仙境一般优美的语句,仲永的双眼死死地瞪大,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惊奇、嫉妒、羡慕,他的脸上红晕起一片,那些过往之事,他不愿思寻了。微熏的空气中,泛起一丝希望,他似乎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他慢慢地把目光投向吕蒙。“天啊,他竟然也看得那么认真,这名将军高大威武,却又知书达理,非常人所及耶!”仲永整了整衣摆,席地而坐。安静的夜,让他们很快忘了自我,眼里只有一片诗与远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仲永与吕蒙成为了很好的“书友”,边境的情况很是理想,剿敌过百,土地占领千亩有余。“青天在上,黄天当立。”吕蒙领着边塞守卫的“黄天军”,痛痛快快地解决了“青天军”的残兵。

“也该回去了。回去复命,我就把你举荐给主公。”吕蒙狂灌了一口烈酒。看了看身边的方仲永,“如今世事浮沉,你不再是原来的仲永了,你已经是一个才人了。”正如吕蒙所言,方仲永终于恢复了天赋,如今他的才学,已经能称霸一方了。也没白费这一年多的学习时间。“行吧……兄弟,如今,你也是一个老练的大将军了,我很高兴,能在羊肠道上见到你……”他微抿一口,醉意渐近,“这杯,就当是我方仲永敬你的了。”

皇宫正殿,金龙盘缠在绵延向四方的梁柱上,一片奢华。

“参见主公。”吕蒙与方仲永齐齐对着面前的人行跪拜之礼。

“免礼了,吕大将军,孤的爱卿,不知你可有收获?”孙权正襟端坐,关切地问。

“战果不错。共收复千亩地,缴物资一千石。”“爱卿真是给孤一个惊喜呀。真是大有长进,退下休息吧。”却见吕蒙稳若泰山,还是站在原地,孙权“呵呵”一笑,道:“不愧是当年阿蒙的倔脾气,还是没改,有事不言多,快说吧!”

“我要向主公引荐一人,这人便是我身边的方仲永。他才学敏捷,见识众多,有一手好诗赋,令作诗,其诗必有众多可观者。不如收在座下,也多一方能人。”吕蒙当机立断,立刻上报。

“也好,便封他为‘平诏亲侍’,随你去吧,你也好罩着他。爱卿也多个帮手。”孙权叹了口气,又道,“天下之变,孤也难料,有你在,孤的心也安了……罢了,退下吧。”

于该日亥时癸分,方仲永在玄武殿前,被封为“平诏亲侍”,赏金五十两。天下百姓无不奇之,有的称赞,有的叹息,有的却是疑惑:“这方仲永,何时又成了天才?真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呀……”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因此,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持之以恒,潜心学习,探求知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方能成功。

第四篇

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可没有好的天赋,但绝不可以不努力学习,否则就会失败。

学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金溪村的村民方仲永,他天资极好,凭此周围的村民经常讨好仲永的父亲,仲永的父亲不让仲永去学习,当仲永12岁时才能衰退,远不如以前,又过了7年,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了.

是啊,就算你天资再好,却不利用,怎么不会和普通人一样呢?仲永的父亲只看重钱财,却忽视了仲永未来的发展。

学完这篇课文后,不禁让我想起报纸上的一篇报道。

一名高一的男生,从小至今,成绩名列前茅,多次拿学校奖学金,他一年级时的作文能与四年级同学的作文相提并论,作文也多次被刊登在网上。自从到了高一,便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渐渐地,出现逃课、早退甚至也不归宿的现象,整天无不是在网吧里,他的家人非常着急,可他依然沉浸于此,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从第一到第八到第十九……再到最后一名……

另外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资质不好却成为一名伟大发明家的故事。

他出生于英国,每次考试都是倒数。,他很喜欢制作一些小玩具,并带到学校,可每次都被同学们嘲笑,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提高学习成绩。后来他举世闻名,发现了地心引力。他就是伟大的发明家—牛顿。

就算天赋不好又如何呢?虽然常常被同学们耻笑,但只要你努力学习,你终会超过他们。

第五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章,方仲永小时候通达聪慧,是天生的奇才,但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从而变成了普通人。这篇文章使我联想到了刚步入中学的自己。我没有方仲永的天资聪颖,父母也不是有钱人,所以我要靠后天的教育来弥补先天的不足。方仲永的天赋是他父母给的,自小就聪慧,但由于他的父亲贪图小利而不让他学习,最终使方仲永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都没法吧,所以我更坚信:一个人有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教育比有天赋更重要,不然,天赋也会随着消失。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从普通人变成有才能的人。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后天的教育是成为有才能的人和普通人的关键,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有可能成为比普通人还低一级的人,所以后天的教育很重要。

第六篇

十九岁的方仲永走在金溪的乡间小路上,他摸了摸头,用手托着下巴,望着天外的太阳——他拿出了一支笔,顺手拿出一张纸。他紧紧攥住了笔杆,竖直的停留在纸面上。他焦急地跺了跺脚,又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用力咬了一口自己的食指。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小时候这会儿我应该可以写完一首好诗了呀,为什么现在怎么也想不出来了呢?他正因此而恼怒:我什么都做不了!

就在这一瞬间,时间倒退了八个世纪。房屋不再依然,砖墙都变成了黑布,一排排民房都变成低矮的帐篷:田野不再在,水稻皆为一大堆一大堆的粮草;灯笼不见影,火把点亮漆黑的夜,伴随着行军的步伐,铁戈与盾的碰撞火花。

方仲永感觉身上似乎被石头重重压住,原本温暖的手有了阵阵凉意,他艰难地抬起头,看见战旗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吴”字——现在他正位于吴国大将吕蒙的军营里。

在一阵困惑与不解中,只见一个满脸胡须,体格健壮,目光坚定的人在两名士兵的护送下走了出来——方仲永很清楚,这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大将吕蒙。

吕蒙见了方仲永,说:“仲永,现在晋军已经将吴国包围了,作为我的得力助手,希望你可以每天学习,并与我一同上战场,积累杀敌经验。”

仲永的笑肌微微扬起,明眸中盈满了热泪。他紧紧握住吕蒙的手,说: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让我学习过,您是第一人。这么多年了,我如一个为文机器,不停用自己的才思给父亲赚钱。您让我重拾我的天资,我也以此报效吴国!”

吕蒙的脸色黯淡下来,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望着东边的建业,默默道:

“陛下,我若是伊始就如此好学,吴也不会如此窘迫。”

过了七天,晋将杜预率领大军挺过长江,发觉空无一人。杜预贸然前行,殊不知中了吴军的包围圈,吕蒙率三千精兵大败晋军,杜预也被当场斩首。斩首的,正是方仲永——读书学习后与前时判若两人的方仲永。

1127年,宋的史书发生了改变:原“晋灭吴”的文字变成了“吴灭晋统一全国”。而改变这历史的人正是那位曾感慨自己一无是处的方仲永。

无论天资多聪慧,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无论年纪多大,只要你肯努力学习,都不算晚。让我们都用一颗努力的心,坚持不放弃的意志,去谱写更优秀的人生。

无论天资多聪慧,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无论年纪多大,只要你肯努力学习,都不算晚。让我们都用一颗努力的心,坚持不放弃的意志,去谱写更优秀的人生。

第七篇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仲永的父亲贪图财富,在仲永年小的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去学习,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与眼前的利益。

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勤奋学习。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老大徒伤悲”。

第八篇

相信大家对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并不陌生吧!

方仲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由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变成了普通人。这的确让人有些伤感与惋惜。也告诫我们:先天的聪慧虽重要但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与努力,总有一天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真正到那个时候,你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像方仲永那样的天才,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的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国家的栋梁。只可惜他的父亲贪图眼前的利益,不会为长远考虑。在方仲永小的时候就四处拉他做客,寻求利益,从而忽略了对方仲永的后天教育。使他最后成为普通人,白白浪费了一个人才。

爱因斯坦曾说:“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资就组成了天才.”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笨,也许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去努力!

学习改变命运,后天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坚信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些人很懒惰,就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只贪图眼前的利益,难道他们从未想过以后要怎样吗?所以,不要让自己成为第二个方仲永。

第九篇

方仲永日日作诗,名扬乡里,近日却时有传闻说他渐显才竭智疲之势。吕蒙闻之,倍感惋惜,决定拜访方仲永,帮助他学习新知,进步成才。

吕蒙赶来金溪,找到了方仲永的住所。这房子明显被整修一新,高墙大瓦,与农民邻居的茅屋小舍截然两样。吕蒙上前敲门,却无人应答,向邻居打听后得知,方仲永父亲带着他去隔壁村四处拜访了,要明日才回来。

于是,吕蒙找了间旅店住下,期待明日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方仲永家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吕蒙足足等了一个时辰,终于见到了方仲永。吕蒙表明来意,却被方父以事务繁忙为由而拒。临走前,吕蒙偷偷给方仲永留了张字条:今日月夜,以文相约。

夜晚,吕蒙在方仲永房间的窗前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方仲永被文章吸引,便立即循声而去。待他出来,吕蒙现身,与他谈说诗文,渐渐激起了方仲永对学习的渴望。他们从此约定,以明月为信,月升相见,不见不散。日复一日,他们在知识、眼界和启示方面各有长进。

转眼间,已过月余。方仲永果真天赋极高,已经赶超了吕蒙的水平。再往后,方仲永当起了吕蒙的老师。

这期间,方仲永每日白天随父亲拜访乡里、游历作诗,晚上便与吕蒙相约月下、读书辩论。吕蒙见目的达成,便与方仲永告别后离开金溪。

一个夜晚,明月当空,吕蒙又遇鲁肃,两人论议。鲁肃大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一轮明月,穿越古今,承载着知识,承载着友谊,承载着对当今学子夜以继日好学不倦的殷殷之情……

学习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皆如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本领与日俱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创作灵感源源不绝;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步一日千里,我们更加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增强本领,与时俱进。

第十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伤仲永》这篇课文。我不由得奇怪,为何如此一个神童,竟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从“贤于才人远矣”到“泯然众人矣”,不禁是让人对父亲的行为进行强烈的批判,而让人忽略了方仲永他自身的原因。

方仲永固然是一个人才,小小年纪便能作诗立就,但是最后沦为众人并不全是他父亲利其然造成的。为什么呢?你想,如果方仲永肯发奋图强,他可以效仿一下曾参——即使身处逆境,也要自强不息,在环谒于邑人之时,悄悄躲入书塾,静下心来,与世隔绝,认真学习,说不定命运就大不一样了。著名演员蒋雯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蒋雯雨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农村里,她从小就想到山外面的世界看看。

十七八岁时,她和许多山里的伙伴来到县城的自来水厂打工。就是这样一个伙伴们都觉得一身仅此的工作,蒋雯雨却偏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当一名演员。在一次文艺表演中,她负责整个舞台,当时就得到了总监的赞赏,总监打趣着说让她去考电影学院试试,没有想到,蒋雯雨到外面一走,便走进了电影学院的大门,成为了当红的演员。是呀!天资何尝不重要,而后天的执着追求有何尝不重要呢?自己的天资好也罢,不好也罢,但是后天需要努力和坚持,而且是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坚持和努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以“自己太笨”,“自己没有天赋”为借口来推托学习的责任,却忘记了要为之努力地奋斗,才让我们一直停滞不前,最后“得为众人而已耶”。

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不全是天资说了算,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方法、坚持和努力,只要我们肯拿出一点点力量去对待自己的学习,我相信,我们不会比方仲永差,甚至比他更优秀。方仲永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我们不可以以天资不好为由自废学业,而要永不止步,成为学习史上的一颗明星!

姓名:杨伟程

学校: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班级:初2014级10班

指导老师:贺杨 邮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