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读后感大全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读后感大全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一本由[奥]斯台芬·茨威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一):这是一段可作为很好的语文课教材的文字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读到主角出场才发现以前看过……但华丽的文字让我不忍放下。

开篇那描写突然出现的美男子的语句,读来优美之感氤氲齿间。也不愿试图在脑海里循着描写勾画那面孔,读那句子的享受更胜一筹。

随后对博彩青年的手的大段描写,并不属情节的高潮,却是文字的惊涛。一气呵成不造作的修辞伴着穿插其间恰到好处相互烘托的抒情,我的目光被文字推着向前游。

想来也是安排的巧妙——C太太的二十四小时的全部情感正始于那双手勾起的躁动,那十根指头无节制地张扬着年轻的生命的轻浮的心,撩拨着C太太死气沉沉的生活,C太太自然会倾注无以复加的关注。因而对那一双生灵一样的手,自然是怎么渲染都不为过。

而作者的丰富饱满的描写比喻和烘托能始终不离对那激情的神往,丝毫不理会旁的特征,把握不可谓不精妙。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二):故事本身之外

初中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便喜欢上了茨威格的作品,时隔这么久,他的作品却再也没有看过。读了本书,我想任何人都会喜欢上这个作家的,这个伟大的,关切人性的作家。

我要说的不是作品主题,而是茨威格的叙事手法,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1、身份认同

最出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第三者的叙事口吻讲述的,但是短短几句之后,文章立马换成了那封信件本身的内容,讲述者也由第三者视角转为第一人称“我”。这一布局是相当巧妙的,从大框框中看,是大故事套住了小故事。要说的是作家生日那天收到一封信件的故事,却在里面掺杂了信件的故事,并且信件的故事占据了九成篇幅。

读者对本故事刚开始不会报着百分之百的肯定态度,九成多篇幅的信件的插入,使读者的身份转化成了小说大故事里的作家,读者也参与了小说,和故事里的作家一样,读完了整个信件。这样做,很容易使读者赞同故事真实性。而信件的人称更为巧妙。第一人称大大加强了对作家的控诉,信件要表达的那种无奈、真切、荡气回肠的爱彻底击穿了我的内心,读者的身份认同又继而转化为信件中的“我”。小说的主题“我的爱与你无关”又推波助澜式地加剧了这一身份认同。

文章最后,信件结束,作者把读者拉回外面的大故事里,我们的身份认同必定还停留于信件中的“我”,但也必然认同了作家的身份。我们既做了“我”,又做了作家。这就似乎是我们洞察了恋爱双方的感情世界。一个极端地爱,一个极端地无情。这么大距离的感情差异同时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纠结、无奈、惋惜……

你还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和它要表达的主题吗?难道这个故事讲得不够完美?不会的。

茨威格从刚开始的不关痛痒的旁观者视角,让读者担当作家的身份,再担当“我”的身份,直到最后同时拥有作家和“我”的身份,这一身份认同的变化成功的俘获了读者的认同感。这样棒的小说无出其右,如此称赞也不足为过。

2、套中套

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样,茨威格的小说都是大故事套住小故事的,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布局格式。

《偿还旧债》说的是两个少女小时候对某个演员如痴如醉,这个演员来后没名气了,摆出了那个镇子,许多年后,其中一个女子在外乡遇见了这个昔日里风光无限的演员,给了这个演员超越物质的精神上的帮助。小说的叙述就是由当事人给另一个女子的信件组成的。还是大故事套住了小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布局也大致如此,一个女人跟着一个男人私奔了,大家谈论这个女人。我的观点吸引了一个老女人的注意,后来,这个老女人决定把她三十年前的故事告诉我。而小说的名字正是这个老女人三十年前某一天的二十四小时的爱情。大故事套住了小故事。

这种手法用的最好的莫过于他的《象棋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点是一艘客轮,出现了一个象棋冠军。我和朋友的谈话首先讲述的是这个象棋冠军的故事。这是一个穿插进来的小故事,大故事是这个象棋冠军和大家斗棋,大家难以力敌之后,出现了一个怪人,一个受纳粹迫害的象棋怪人。第三个故事是这个受纳粹迫害的怪人的故事。三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两个小故事,塑造了一次神奇的旅途,两个风格迥异的棋手。太完美了。

《象棋的故事》让我不由想起《陈华南笔记》和《棋王》,前者的叙述和茨威格稍微有点类似,但主题明显没有茨威格的伟大,后者主题和茨威格迥异,并且不失为一部一篇优秀的作品,整体感觉上从布局和主题两者来看,还是有得一拼的。

3、心理描写

套中套的手法其实就是插叙,很多优秀作家都曾用过。比方《苹果树》《初恋》《马贩子的女儿》,中国作家中最熟悉的是余华的《活着》。

但是,真正能把小说写成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我看到说,有人把茨威格小说当做弗洛伊德的注解。没看过弗洛伊德,也不知道这种说法靠谱不。

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绝非浪得虚名,他不是那种纯意识流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读者看不到混乱的情节,莫名其妙的故事因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我觉得不是说,他所写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而是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他写的那样子的。

怎么……又让我想到了毕飞宇。

不说了,就这么多吧,我去吃饭了。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三):评 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拥有二十四个小时,或许是平淡如水的日复一日,或许是动人心魄的生死别离,然而更多的或许只是小小的感动与惊喜,或者是小小的的失落与迷茫。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的二十四小时里面将会经历什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讲述的就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某一天的二十四小时的经历,在这一天中,故事的一个中年妇人经历了与一个陌生男人的爱与恨,乐与痛,生与死,让人痛彻心扉、荡气回肠。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全名斯蒂芬·茨威格,出身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期,茨威格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等,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就是典型的的代表。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主要的看点有三个:第一是精湛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第二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第三是独特的叙述视角。

第一是精湛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这篇小说里,有大量关于手和脸的细节描写,与其说是外貌描写,倒不如说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小说中对于赌徒的手的描写尤为精彩。通过故事主人公C太太的双眼去观察那一双双赌桌上的手。她把手比喻成一头头猛兽,“象是一跃即出的猛兽,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和铃铃作声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却都同样紧张战栗,极度急迫不耐。”对手的颜色、形状、动作进行了形象的描写,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一只只伏在绿色赌桌上跃跃欲起的野兽。最后,C太太从观察手总结出了由手识人的结论:贪婪这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弹跳。

小说对那位让C太太神魂颠倒的年轻男子的手和神态的描写,同样让人折服。他的出现显得与众不同,是他的双手相互缠绕发出的咔嚓声引起了C太太的注意。当C太太向对面看向那双手时,顿时“吃了一惊”,为那双手少见的秀美,以及这双手所表现出来的激情、狂热所震惊。那双手在C太太的眼中似乎不是一双手,而是一头兽性十足的小兽,不加掩饰地在众目睽睽下表露着他的狂热,他的激情,他的紧张,他的惊惧。这种通过双手表现出来的激情,使人在阅读的时候也深深为之震撼,感觉这双手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捕获了人的整个身心。

第二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首先故事一开始,C太太是以一位娴静高雅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的形象出现的。这样的出场,几乎让人无法将她与后面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次,当C太太试图唤起那位男子对生的希望,接受她的馈赠的时候,她竟糊里糊涂地被那位男子猛拉进了一间不知名的旅馆,和他度过了激情一夜。再次,经过了一夜之后,那为年轻男子的蜕变也让人根本无法将他与一夜之前在赌场的他联系在一起。最后,当C太太为错过了与他同去的火车而痛恨自己的时候,他竟然并没有离去,而是正在赌场继续赌博,又回到了昨天的那个沉迷于赌场的他,全然忘记了他在教堂许下的誓言。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当C太太强忍着愤怒要将他带走的时候,他竟狂暴地将她赶走,视她为带给自己晦气的人,把她看得一文不值,把她的牺牲抛到了上个世纪去了。

每一个这样的意料之外都让读者感到始料不及,每一次都会把故事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让人无法猜测故事的最终结局将会是怎样。一次又一次的峰回路转,让人惊心动魄,最后一切竟又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一样。发生在二十四小时前的事对于C太太而言似乎只是一场梦。

第三是独特的叙述视角。这篇小说和茨威格的其他作品一样,都没有传统小说中的那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而是通过故事主人公现身说法的方式向读者敞开心扉,讲述故事的点点滴滴。让读者随着主人公的讲述一起经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此外,这个故事并没有广阔的历史背景,没有绚丽多彩的画面,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只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一个倾听者,一个讲述者,一个故事的引起者。故事并不是通过传统的手段来引起引人入胜的效果的,而是通过狂暴的内心斗争,变幻莫测的感情起伏,也就是以人物内心世界波澜壮阔的变化和深刻尖酸的矛盾来动人心弦的。这是茨威格的作品的独特之处。

可以说,精湛细致的描写、独特的叙述视角、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使《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成为茨威格的一篇不朽名作,其可读性无庸置疑的,诚意推荐读者一读。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读后感(四):夏日炎炎好读书

读了茨威格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被译者张玉书优美的译笔深深陶醉了,紧接着又去读了茨威格的中篇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翻译界争论的是“直译”和“意译”的优劣:直译忠于原文,但文字容易艰涩;意译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但可能背离或“贪污”原文。张教授的翻译把这两种方法融合了起来,句式绵密、用词严谨,一望而知是“西式”的,但又不把句子扩展得前后不易照应,非常配中国读者的胃口。

茨威格的中篇,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有不少都被改编成为连环画,广为传播。他的作品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有些相近,结局常常出人意外,比如《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珍藏》……,相信记得的朋友很多。我这回就是抱着去拜访老朋友的心情读它们的。果然,老友重逢,既看到了老朋友风采依旧,又从他的眉宇间发现了那难以言传的沧桑,自然百感交集。

年轻时读,被跌宕的情节和优雅的语言所折服;年老时再读,就会把书和自己几十年的经历、见闻和感悟对照起来,更多读到的是文字后面的那个人。不朽之作的共同点是对人性深处不断地开掘,而人性又是在不同的环境里顽强地表现着,因此我们读的就是人性,就是社会。

《无形的压力》,写一位生活在外国的艺术家接到了回国体检的通知,这是一份变相的入伍通知,谁驯顺回国,便会送上前线成为炮灰。艺术家完全可以不理不睬,但这个头脑清醒、思维正常的知识分子却感到了极其沉重的“无形的压力”,痛苦万分,几经思想斗争,连爱妻的苦苦挽留都改变不了他回国的决心。幸亏他在国境线上看到了血淋淋的事实,才悬崖勒马。从前觉得这位先生软弱得可怜又可恨。现在看到了法西斯制度煽动民族主义狂热、宣传战争沙文主义,的确是极有效的。在一个神圣的、宏大的、冠冕堂皇的口号鼓噪下,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情愿或不情愿地就被那个机器吞噬了。

《象棋的故事》写了一个博士被盖世太保囚禁,不打不骂,有吃有穿,不上手铐脚镣,没有威胁恐吓,但与世隔绝。这种无形无声的酷刑,对人的精神摧残比严刑拷打更甚。博士为了让精神保持活力,凭着一本偷来的棋谱,琢磨棋艺,被释后,竟然打败了世界冠军,但自己已神经错乱,精神崩溃。从前看到的是荒诞,体会的是战胜狂妄大师的痛快;但现在最深刻的体会是法西斯的“洗脑”,原来信息的封闭也是一种“酷刑”呀。茨威格的小说,常常会让我亲切,似曾相识,就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相隔我们并不远,也是似曾相识呀。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写的是“剥离”了时代的人性。一位高雅、富裕的中年寡妇遇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年轻赌徒,出于同情,她出手挽救,给他以温情;由同情而恋情,还度过了销魂荡魄的一夜。但那赌徒难以自拔,终于走上绝路。整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里,几乎改变了女人的命运。她像救火者几乎自焚,像救助溺水者,几乎自溺。这位太太矢志守寡,一贯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不受诱惑,可是内心深处渴望这个青年对她依恋,不再分离,却差点“失足”。“二十四小时”对茫茫一生来说,当然微不足道,可是人性在这里打了个大大的趔趄!当然更多的人一辈子也没有他的“二十四小时”,这是幸运还是……遗憾呢?

从茨威格说回读书。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下个月又要开幕了。这是读书人的节日。看了一篇一位印度作者写的《不阅读的中国人》。说在欧洲,火车的速度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而中国人不打电话就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许多朋友说,也想坐下来好好读点书,就是读不进,太浮躁了。

其实现在浮躁的不光是中国,哪里都浮躁;但正因为浮躁,才更需要读书。“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种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那位作者还写:“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夏日炎炎好读书。书是最好的清凉剂、清新剂、清醒剂,坐下来,读下去,自以为浮躁的你,忽然发现,自己本来就不是浮躁的人。当所有的人都不浮躁,社会也就不会浮躁、也就浮躁不下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