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万·伊利奇之死》经典读后感有感

《伊万·伊利奇之死》经典读后感有感

《伊万·伊利奇之死》是一本由(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一):他所过的生活是无用的

对小说,我是越来越钟爱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伊万伊利奇之死》可以说是爱的不行。作为一个体制内人物的死亡,写出来的却更像是每个人的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死亡。

从伊万伊利奇的死,开始倒叙。伊万伊利奇死了,他所在的单位里的人想的,不是别的,而是想着自己的职位。更多的人,想到的则是,死的不是自己,如此而已。

这到底是多么血淋淋的现实呢,对于每个人而言,死是必然趋势。而你的死,并没有惊起任何波澜,甚至有人还会希望你赶紧死,还嫌弃你死的太晚了。这何其悲剧?

伊万伊利奇,像我们每个努力的人一样,攻读法律,努力工作,娶妻生子,却最终得了病,而死去。这整个的人生轨迹,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足够努力,却不得不走向死亡的人。

他所过的生活是无用的。一句话,化解了所有问题。是的,伊万伊利奇的生活,看上去足够努力,甚至在外人的眼里足够辉煌,但说到底也是毫无意义的,是无用的。这也可以说是最无奈的地方。

死亡,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主题。在他的写作主题之下,能够让读者领略到关于死亡的悲壮气息,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如何面对死亡这样的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在我们的文化里,死总是忌讳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让我们多关注一下生,少去关注死。好好地生,才能懂得死。

又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从中可以领略到的则是,对生和死来说,有着宿命论的焦灼不堪。有将命放在宿命天平上的无奈之感。

在《伊万伊利奇之死》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伊万伊利奇还是个体制内的人物,虽然算不上炙手可热,也是可以影响一些人的人了。所以,在这样一个体制内人物的死亡上,注定能够引发更多的疑问出来。

比如,即使生前做了太多努力,为了不断跻身于上流社会,到头来还不是落寞地死去,成为一个被别人怨恨的对象。这就是生活的无用性所在,是毫无意义的。

比如,伊万伊利奇的单位吧,看上去风平浪静,暗地里确有着太多的涌动。尤其是人事变迁的链条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太可怕了。且只有你死了,才会爆发出来。

可见,《伊万伊利奇之死》作为将死亡作为写作母体的小说,足以让人看到自己的真面目,每个读者都是伊万伊利奇,每个人都是伊万伊利奇。在这样的轨道上,让每个活着的人,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

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死去活来的快意恩仇。在现实中,我们却难以实现这样的生死体验。因为一旦死了,就永远活不回来了。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二):忙于生,盲于死

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在内容上谈到死亡的可以说多不胜数,但细究起来,描述死亡的视角也有内外的差异。一般的小说通常只是在从外部谈论死亡,是读者通过作者对“他死了”这件事的描述,去观看一场对死亡的观看,其效果是使读者理解死者的逝去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是死亡的旁观者。

而托翁的这部中篇小说《伊万·伊利奇之死》与此不同,死亡是它的核心主题,它描述死亡的视角不仅有外部的,更为主要的视角却是内部的,也就是说,托翁用他智慧又犀利的笔,让主人公伊万·伊利奇带领读者一同经历并感受死亡的全部细微之处,读者仿佛成了死亡的亲历者,跟随托翁一起把死亡穿透。

小说从外部视角写起,写伊万·伊利奇的死亡作为一个事件降临时他的亲人和同事的所思所为。这些人的反应读起来未免让人觉得过于自私和冷漠,每个人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唯独没有人对伊万的死亡感到真正的悲伤和震撼,死亡对他们来说如此的事不关己,仿佛这件事永远与他们无关。

神奇的是,我们好像能在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对死亡缺乏想象,只能从自身利害得失的角度旁观别人的死亡,忙于生而盲于死,不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的真实样子么。而当我们读完后半部分小说也几乎可以断定,这种状态也是伊万在死亡降临之前的样子。托翁敏锐地抓住并在一部中篇小说中表现了这种割裂:死亡没有降临至自身时我们是伊万的同事,被侥幸心理蒙蔽,沉浸在生的骗局中而不自知;而当死亡开始发生时我们又会变成孤独且愤怒的伊万,无助,困惑,却无可奈何。

当托翁将视角转向主人公伊万·伊利奇,用在时空双重维度中不断拉近并逐渐聚焦的摄像机般的手法带领读者穿过主人公的一生,我们发现,时间在文本里变了形,从生到死,逐渐变得滞重沉缓。而这样的结构,不仅具有叙事上的美学意义,而且强化了小说的哲学性思想内涵。

生病之前的伊万·伊利奇,从世俗角度看是成功的,他的一生顺遂得意,职位、婚姻和晋升接踵而至,他按照自己的期盼打造居所环境,交往的对象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上层阶级。他偶尔有烦恼,但谁的生活没有烦恼,何况他又不乏兴趣爱好来做生活的调味剂。这样的生活让他几乎心满意足了,他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生活方式的正确性,直到他生了重病,无法遏制地滑向死亡。

小说中,在逐渐滞重的逼近死亡的过程中,伊万·伊利奇的思想发生着巨变。他首先产生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的家人和医生都在试图让他相信还有好起来的可能,他们逃避并否认死亡,在不经意间遮蔽了死亡的重大性,但伊万感到自己走向死亡的事实却如此确定不移。由此,他开始检视自己赖以生活的一切,他发现“一切都不对头,这一切都是一个可怕的巨大骗局,遮掩了生与死”。在死亡面前,他领悟到世俗生活的成就是多么微不足道多么于事无补,不禁感叹“在公众眼里我是在上坡,而正是以同样的程度从我脚下流走了生命”。他感到如此的孤独,像被装进了一个“黑色的袋子”里。

套用存在主义的观点,伊万·伊利奇遭遇了荒诞。他不禁自问,“也许,我没有像应该的那样生活?”

这真是惊天的一问。步步紧跟流俗价值观而从不掉队的伊万·伊利奇在与死亡的对视中忽然发现自己活得“不对头”了。对于读者来说,这个问题犹如当头一棒,让我们反思,我们自己活得对吗,是否在“像应该的那样生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部小说却让我们看到,不思考死的问题,大概也没办法活出恰如其分的人生。

在字面意义上,我们都在向死而生。但好像很少有人真正清楚怎样才是向死而生。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三):托尔斯泰大师晚年经典之作:直面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

“瞧,他死了,但我没有!”伊万伊里奇死亡后,身边的人竟然都是这种心情吗?

读到这里,真的有些不寒而栗,心被揪着,又像被某个沉重的东西压着,喘不过气的感觉。

这部作品,开篇给我们呈现的是,伊万伊里奇日常工作的环境。

当喜爱伊万伊里奇的同事,当在报纸上看到伊万伊里奇的死讯,同事们开始波澜不惊地讨论谁来继承伊万伊里的工作岗位。

就仿佛伊万伊里奇的死,对于喜爱他的同事们来说,只是腾出了一个岗位罢了。这么以来,他的死,对同事哪怕是平常都很喜欢他的同事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同事们按部就班地开会、工作、打文特牌,当然还要抽出时间,必须去履行祭奠伊万伊里奇这一无聊的仪式。

而对于伊里奇的妻子,她关心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抚恤金,她的悲伤也是流于形式。

“瞧,他死了,但我没有”,是每个旁观者的心声。

托翁在这里呈现给我们的是,面对死者生者几乎异化的心理——面对身边最熟悉的人的死亡,大家内心没有丝毫的悲伤,甚至唤起了一种喜悦之情,“死的是他,而不是我。”

一开始不太理解托翁描写的这种心理,不太理解他笔下刻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冷漠?

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这种不理解来自于不接受,我内心的信条、包括我们所处的环境告诉我们,一个人死亡,至少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会很悲伤很久,而这其中,必定是有很深的人类感情相连接的。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托尔斯泰伯爵在一八六八年经历了“阿尔扎马斯的恐怖”,精神危机一直困扰着他。随后,病患和丧子之痛,让他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独特的视角和真切的感受。

更是与托尔斯泰所生存的时代息息相关,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是当时官场和社会的缩影,更是作者内心看待世界的方式。但这恰好反应人生的常态,就像我脑海一直回荡着鲁迅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作品的后半部分,真正印证了这句话。托尔斯泰把视角转向伊里奇最后的日子里,他所经历的身体、精神的折磨,以及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他的妻子、孩子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加重了这一悲剧和批评色彩。

作品的第二部分,开篇托尔斯泰对伊万伊里奇的一生做了最精炼的总结:“伊万伊里奇一生的过往经历时最简单最平常,也是最可怕的。”

多像中国人所说的“盖棺定论”啊,古人讲,一个人死了,才能真正评价他这一生。

伊万伊里奇死了,大家在他的尸体面前,感受到的是“该做的都已作完,而且做对了。”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他人给死者的评价,这是真实准确的吗?

死者又是如何评价自己一生的呢?托翁为啥说他的一生是最可怕的呢?

接下来,作品简单回顾了伊里奇平凡的一生,把视角着重放在死者生前对一生意义的追问上。

伊里奇生活的可怕,来源于他按部就班地生活,出色完成学业、工作、结婚生子,也经历和度过了中年危机。他一生都在严格履行他所认定的一己之责——身居高位的人们认作职责的一切。

从这一点来说,伊万伊里奇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皆是伊万伊里奇。

伊万伊里奇所信奉的生活,在他经历病痛折磨回顾一生,脑海里突然冒出对灵魂的叩问,他开始意识到“有什么东西不对头”。

在先前他度过中年危机,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和薪水,和妻子的生活也和谐起来,他曾感受到十分幸福。他觉得按照自己的信仰走下去,生活本该如此。

直到身患重病,经历肉身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开始问自己,“你想要什么?”这时候内心给出的真正答案是“不受痛苦,活着。”

他继续追问“如何活着?”才发现除了童年和求学时能感受到的美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的感受越来越少。他回顾婚姻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日复一日,他看清了,他后来的二十年,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可悲。我们一生追求的,都是我们认知范围内的正确,做正确的事情,倘若我们所认为的正确恰好是不对的呢?

“但是,我按照规矩做了一切,怎么会不对头呢?”这是伊万伊里奇再次叩问心灵的话语。经历思想挣扎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远离生命,也意识到从前生活的不对,可已经没有时间去纠正。

“什么是对的呢?”伊万伊里奇在濒临死亡的间隙里,仆人格拉西姆和儿子瓦夏的爱,让他的灵魂得到救赎,光取代了死亡,寓意着他的灵魂获得了新生。

托尔斯泰先生虽然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但对于死亡,他仍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追求。

这在他的《生活的信条》有很清晰深刻的体现。这个故事里,讲了一个掌管生死的天使,一时心慈手软放了一个独自带三个孩子的母亲,被贬人间六年了解人性个故事。

经历六年的沉淀,天使找到答案,在离开前,他说了三段话:

“当你的妻子将你们橱柜中仅有的那块面包递到我的手中时, 从她的眼神,我解决了第一道难题。人们的心中,有爱!因为‘爱’,使他们甘愿付出所有。”

“当我见到那位富翁时,我解决了第二个疑惑。人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刻钟会遇上什么!因为〝无知″,使他们无所畏惧。”

“当我见到那两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清楚的了解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人,可以仰赖陌生人的帮助而生存! 她们的母亲之所以会求我不要带走她是因为她觉得,没有亲人的照顾,这对双胞胎根本没有存活的希望。但她永远不会知道,有个陌生的女人,代替她尽了母亲的义务;有一群人,正帮忙抚育着她的孩子。因为这份〝莫名的感情″,使得人间充满了温暖。”

读完先生的这一作品,我渐渐不觉得结尾处,伊万伊里奇突然因为爱而获得救赎感到突兀了。这寄托着托翁对死亡的圆满和富有浪漫色彩的追求。

“如果生命还剩下最后100天,你会做什么?”

网络上曾有个这样一个关注的极高的话题。

有人说,会先辞职,让自己自由;

有人说,会每天写一封告别信,然后发给亲朋好友。

有人说,会化最精致的妆,买张车票,自己一个人去远方独处。

还有人说,会陪家人好好吃一顿饭,好好拥抱告别所有人。

更有人说,什么都不做,就安静地等待死亡……

如果,也仅仅是如果,我们活着,就不会去做这些事,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

就像《伊万伊里奇之死》这部作品里的旁观者,我们活着的时候,总觉得死亡很遥远,可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我们对生和死缺乏敬畏和珍视。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常常被教育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快速“长成懂事的大人模样”,我们学习如何能“更快获得成功”……唯独没有人教过我们,也没深入思考过,该怎样直面死亡。

“如果我整个人生都是错误的呢?我真的活过吗?”

你,真的活过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