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互利》读后感摘抄

《互利》读后感摘抄

《互利》是一本由陶永谊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互利》读后感(一):有效分析小心假设与求证——Leo鉴书(41)

本人从小学习不好,与数学相关的都不太学得进,经济学无疑是以数学为基础产生的应用科学,所以相度的书我基本都不敢问及——怕看不明白,让人笑话。《互利》这本书应该是个例外,一来是由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家陶永谊先生写成,陶先生在这方面研究很深、功能了得自然要看;二来也是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文字平实、有国内案例,让人易于理解,并不像其它经济学著作很难读懂。

经济学都是基于若干假设,对数据加以分析后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再抽象成数学模型而成。书里基础质疑了大部分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就是通过质疑相关的假设在现实从的不可行开始。从理性人、博弈论再到有关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部分。结合国际形式和中国国内的现状,能给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作者经济学功力深厚,对国内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举的案例不少涉及国情,这是绝大部分国外教材或者经管图书所不能做到的。立足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应该是本书的初衷,“不为书、不惟上、只惟实”的作风在书中处处都有所体现。

也许只有“互利”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才能在现实中生存与壮大,只有能指向“互利”的经济政策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陶永谊先生用整本书诠释了这个基本而实用的逻辑。

书中几个例子让我感受很深,现试列举分析如下:P35用“地王”现象解释赢者诅咒,中标者所得地价已高出周边地区楼盘的价格,因为“面粉贵过面包”,所以地只能被闲置。赢者诅咒即一个卖者众多买家时。出众合理是得不到会给我的,如果竞价者志在必得,一旦竞标成功能就会发生所得之物大大低于中标者预期的现象。(垄断的效率低是因为没有竞争的压力,没竞争自然没什么压力,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谁都想在股票价格最高时卖出手里的,想在股票价格最低时买入股票从而获利——其实散户就是这个逻辑,但是书里告诉我们股神都有失手的时候——P162 用巴菲特买石油股票赔钱的例子说明,不可能做在现实市场中做到最高点卖出最低点买入,能在相对高点卖出相对低点买入已经非常好了。决定价格的因素很复杂,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作者全书都是质疑相关观点,但是每一次都是在有效分析、小心假设与求证的基础上进行的,让人十分信服。

《互利》读后感(二):经济学的再建

经济学的再建

评《互利》

经济学自《国富论》出版以来,200多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中也接受到很多的挑战和质疑,但是经济学却兼容并包,一直发展到今天。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政界人士和学界研究人员都在反思危机的成因,并极力从各种角度出发探讨治理方案,防止危机的再发。事实上这种反思还不够深刻,诚如《互利》中提及的,更多人将危机归因于华尔街的贪婪和政府监管的确实;得出的建议方案就是要约束华尔街,加强监管这样有气无力的老生常谈。《互利》从批判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原则(自利原则和最大化原则)开始,按照“互利”的原则为我们重新构建了经济学的大厦,不仅让我们对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令我们开阔了思路,让我们从传统经济学中的束缚中走了出来,重新用新的思路和理论观点看待我们的经济生活。

从经济学的本质开始,作者便开始对正统经济学的批判,以商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不应该以单独的厂商和个人作为分析对象,交易至少是涉及到两个行为主体,应当建立一个完整交换体系的二元结构。经济学不仅是本质有问题,他的很多假设和原则也存在问题,包括自利原则、理性原则、最大化原则、边际效用递减、价格原理等,这些原则、定理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误区,并不能真正“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作者首先用二元思维替代了一元思维,让我们对经济学的思考有了一个崭新的角度,在新的角度上看,原来与经济学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的博弈论,在新的二元经济中显得更具有可实现性:商品交换在承认交易双方的底限和上限的前提下,通过博弈而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这才是商品交换的真正意义,按作者的说法,博弈论将成为一元经济学向二元经济学过度的最佳桥梁。作者在剖析正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和解决的办法,可以说这种批判显得系统而又具备科学性。

相信喜欢经济学的读者们和我一样,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是在慢慢解开一个心结的过程,那就是中国经济学问题。改革开放开始以来,我们吸收了外面的经济,也引进了西方的经济学,30多年来更多的经济学者只是西方经济学的宣传教化者,而不是中国经济学的创建者。《互利》令我们耳目一新,对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虽然这种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的学术研究还不能谈到一种新经济学的创建,但陶老师敢于批判和努力建设新经济理论的勇气更让我们相信,中国即将拥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了。希望如此。

《互利》读后感(三):冷静的反思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繁荣昌盛,有一定的历史机缘性,改革开放一声号令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来了市场化的春天,更为久被禁锢的社会大脑开启了经济知识的饕餮盛宴。 许是饿极的缘故,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过于急切地全盘吞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肠胃甚至周身不适。

中国的学者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推崇膜拜,亦如当今西方世界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尊崇仰慕,只可惜他们选对了我们传承千年的人文经典,我们却错拿了社会科学皇冠上的“假”明珠。

读完陶永谊《互利:经济的逻辑》,回想到自己曾经在大学西经课堂上,手捧教材自觉神圣不可方物,每日仔细研读认真学习的心情,现在感觉却是大大的悲凉。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巨著《国富论》中主张“放任以自利为出发点的自由竞争,每个人只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理性准则,看不见的手(市场)必然会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优状态。”正统经济学正是在以此为“普适法则”的基础上迅猛成长起来的,斯密那梦幻般的设想误导着世界的思维把希望甚至责任都抛给了那只“看不见的手”,直到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凶猛袭来,当满身是嘴的凯恩斯主义那只“看得见的手”也无能为力时,已经有太多的人开始反思,所谓“看不见的手”到头来 或许只是经济学家白日梦里的一厢情愿?

陶先生是冷静的批判者,他的言辞直击理论缺陷要害,没有哗众取宠的腔调和故弄玄虚的姿态,他用丰富的事实例证说理,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审视客观精辟。难能可贵的是,对主流经济理论经验概念式的假设前提,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果进行论证,使批判更彰显了严谨性、权威性、逻辑性。

陶先生研究性的批判不同于以往众多思想性的批判,全书十五章,从理性经济人假设、供求均衡分析、效用方程、生产函数等等直到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都在质疑的基础上给出了替代方法和更为完备的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变化,再优越的科学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生老病死的轮回,正是有了陶先生这样积极反思的人们,才使诸多濒死的理论有了经历涅槃再重生的希望。

《互利》读后感(四):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

(本文发表在8月24日《经济参考报》)

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看不见的手”、“供求关系”、“最大化”等名词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原则,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支柱。而且,这也是研读经济学的必备基础知识,是经济学的根基。

上述经济学原则及理论其实都存在各自的理论前提即假定条件,离开了假定条件,严密的理论推导和理论体系都可能出现漏洞或缺陷,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则可能经不起验证和推理而一攻即破。因此,抛开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假定条件尤其是教条,用更广的视角、新的方法重新分析所谓的主流经济学,既是经济学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需要知晓的事。陶永谊所著的《互利:经济的逻辑》一书对此做出了很大的尝试,对主流经济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得出了很多新的结论。

此书以经济学中的基本且关键的一些概念及其理论为主题,逐一展开解读、反思和批驳,还原经济学的常识和真相,让读者从僵化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解放出来,从而尝试建立起一些全新的经济学认识。

书中主要涉及到主流经济学广为接受的一些概念,如个体本位、交 换 、 效 应 、 供 求 、 理 性 、 最 大化、均衡、博弈、增长、市场、政府、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经济学对这些概念的阐述和理论构建,在基于特定的假定条件下,各自构建起了理论的构架,用于经济的分析和政策的制定。但很明显的是,采用作者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解读已成原则的经济学常识,其实都禁不起验证,自然也就难以在实际的经济分析预测和政策运用中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

比如对于个体本位的反思,市场中个体和交易的复杂性、多元性,其实在经济学中的简单分析模型中根本无法涵盖全部的因素,简单模型所推论出的简单结论,其实只是谬误而已。比如对于交换的动机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自利因素,而是有着多元性、交叉性的自利、他利、互利等因素,且达成互利才能真正实现交易。对于效应,实际上存在着主观效应和客观效应问题,两者既有关联但又有所区别,在实际判断中甚至存在巨大差异。

作为对经济学突破性、探索性的理论反思和解构,该书几乎对每一个主要的经济学概念都让读者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抽丝剥茧般的结构,指出主流经济学的错误和漏洞,还原经济学应具备的本来面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已然建立起了一整套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当然,经济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内容的广博性,远不是一本书、一个人所能够全部解释得清、解决得好。而且,书中提到的“主流经济学”其实还需要作出明确的界定为好,作者的观点仍需作出更为清晰的界定。如果能够在理论推导、理论模型建构和政策实施上作出更多的尝试和努力,则该书会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阅读的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