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是一本由勒佩尼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读后感(一):知识分子的起源之一在欧洲

勒佩尼斯是欧洲大学问家,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来自于对人文历史和科学发展史的提炼,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忧郁气质和乌托邦幻想的人文知识分子,一种是信念坚定、研究行为与研究道德分离的科学家。这种定义和描述从心理特征入手,比萨义德的定义更为宽泛~~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读后感(二):知识分子

这本书是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可能学生们都是比较知识丰富的,所以内容非常精深。我不能完全领会。 书分三个部份。一是忧郁症与乌托邦的关系。我想这是知识份子的来历吧。二是欧洲思想史的剧变,从博物史向自然史的过渡。可以理解为近代知识份子的诞生。三是欧洲现代知识份子的情况。 书中提到的人物我倒是基本都知道,书也听说过,但大半没读过。所以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不过我对第一部份相当有感觉,对于知识份子的产生有些别出心裁但又令人信服的解释。 值得一读。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读后感(三):【一些摘录】

【前言】

知识分子总是在忧郁症和乌托邦之间徘徊。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反忧郁,包含了对进步和速度的崇拜;超现实主义则喜欢与古典美对立的丑恶的东西

,如梦,幻想,忧郁,怀旧,对实用行为呈现出厌恶的态度。

【礼仪】

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许多原本属于贵族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被资产阶级拥有,甚至官位也

可以被购买。为了对抗失落感与无聊,贵族阶级与国王一起,将利益的复杂性推向极致。决斗

也因而变得普遍,仅1607年一年,法国就有4000多名贵族死于决斗。

路易十三对此不闻不问,终于,矛盾不断加深,贵族开始嘲讽国王,并最终发展成为投石党运

动。

【乌托邦】

乌托邦的特点是禁止忧郁,因为乌托邦是幸福的,幸福的就是不可以不幸福。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本来准备命名为《社会研究》,因为当时社会学还很稚嫩,主要就是社会的博物史。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读后感(四):知识分子是一种责任

这是一本盘点欧洲知识分子历史与传统的著作,通过对欧洲传承有序的人文精神的发掘,解答了知识分子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是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此前只有先知和弄臣,知识分子的崛起与人类理性解放是同步的,正是有了他们的宣讲与努力,人类才逐步脱离了蒙昧时代。

然而,推翻了偶像,并不等于完成了“祛魅”,人心之“魅”仍在,不过是从形而上转向了世俗生活,现代人融化在生存的背景中,反而失去了超越感与变革的动力。

更可怕的,是知识分子群体的堕落,他们日渐被专门的知识所吞没,成了寻章摘句的老雕虫,他们不再承担公共使命,而是退回到象牙塔中,正是因为他们放弃了道义责任,加之他们自身的思维误区,给新的蒙昧卷土重来的机会,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即为明证。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检讨,伴随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欧洲传统再一次焕发出活力。本书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历史的梳理,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道统,而这个道统,究竟该如何延续。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读后感(五):欧洲知识分子的本色

■禾刀

这是一部从地域上贯穿整个欧洲大陆,时间上贯穿文艺复兴至今的厚重之作。该书涉及拉罗什富科、布丰、卡尔·冯·林奈、约翰·温克尔曼、圣伯夫、保尔·瓦莱里、马尔萨斯、亚当·斯密、马克斯·韦伯、卡尔·曼海姆、马修·阿诺德、朱利安·班达、米歇尔·福柯、哈贝马斯、皮埃尔·布迪厄、乔治·康吉扬等知识分子,围绕“乌托邦与忧郁症”这一主题,探讨了社会的有序与无序;从博物学到自然史的变化,论及世界知识和自然界秩序的确立。贯穿其中的是欧洲精神政治的历史,并对当下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作出深刻反思。

梁实秋曾在文章里写道: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而孤独是欧洲知识分子的群体性“征候症”,这种孤独并非形而上学的信息闭塞,而是一种基于心灵沉淀的静思、解构、交锋、重建。尼采曾称,悲剧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看哪,这人》),而忧郁则是欧洲知识分子的普遍思想源泉。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天生就是一个忧郁症患者”,虽然“他们并不幸福,却把这不幸变成其存在的依据”。忧郁成了他们有效超脱世俗的重要路径,也是他们努力抵达思想彼岸的思考根基。

欧洲知识分子给人类思想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同时也给世人留下太多的悬疑。如作为诞生过康德、歌德、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恩格斯、尼采的德意志民族,一方面给人类贡献了灿若星辰的宝贵思想,另一方面这个民族也与近代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的两次世界大战紧密相关,这到底是人类思想史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曲折,还是知识分子本身缺乏某种品质,导致的一种畸形恶果呢?

对于欧洲知识分子的弱点,沃尔夫在演讲中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本着学术的严肃态度,以详实论据,认真佐证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迷茫与歧折。上世纪上半叶,在德国就有一些温和派知识分子,“1945年,令他们感到万分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反对纳粹的”,他们“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在20世纪德国历史的悲剧性进程中应承担的知识分子的责任”。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包括一些知名文学家在内,他们的创作源泉动力,并非真正因为思想的自然喷薄,而是出于对可观奖金的迷恋与追捧。好在更多知识分子依然选择秉持学术精神,像苦行僧式的尼采,始终不为世俗所动,这才有了凝结后的精华。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比如,当靠行动力量的投石党失败后,知识精英迅速汇聚于沙龙。“宫廷只许一个人有怪僻行为,那就是失去理智的国王,而在沙龙里,行为怪僻则是常客的正常行为”,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作为一个群体,欧洲知识分子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囚禁了五年之后,西班牙诗人弗雷·路易斯·德·莱昂回到萨拉曼卡,继续在大学任教。出狱后的第一堂课上,一群听众以为他会对狱中生活作个总结或至少诉诉苦。没想到,莱昂的开场白是“昨天我们说”,这个句子成为西班牙语世界人人皆知并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实际上,在整个欧洲知识分子的群体塑像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侧影。

作为德国当代知识精英,作者沃尔夫·勒佩尼斯来到有着世界著名美誉的法兰西学院,在这里讲授欧洲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起,至二十一世纪止400多年的发展变迁。这些演讲,涉及国家众多,知识分子众多,著作众多。这意味着作者不仅要熟读大量作品,还必须对这些思想家的治学习惯,特别是思想偏重足以熟稔,否则,对他们的思想精华不可能做到如此精准地拿捏。

沃尔夫的讲座,也并非单纯的传经布道,而是为了“激起听众的反应、批评和问题”。某种意义上,沃尔夫本人就是欧洲知识分子严谨治学的典范之一。这对当下特别是国内的那些知识精英而言,何尝不是最好的镜鉴。

透过欧洲知识分子的这面明镜,我们不难照出国内知识分子的端倪——虽然物质高度丰富,但精英更多只是把知识变成争相贩卖的货币,或者优厚的环境,鲜有人甘拜视抑郁为思想源泉、视孤独为知识分子福地的欧洲知识分子为良师。如此以来,别说是思想大家,连一个象样的大师也极为罕见,偶尔曝出一两个,却又撇不清“山寨”乃至抄袭的嫌疑。

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属于知识分子向内的精神领域,其重塑必取决于这个群体的觉醒与自警,而绝非怨天尤人,沉溺于浮华,贪恋于实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