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1000字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1000字

《美国对外政策》是一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著作,49.00元出版的2011-1图书,本书定价:35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一):美国的政策有学问

当今的世界,国家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无论在经济政治或军事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着未来世界的格局和次序,美国作为头号强国,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保持着综合国力的领先地位,其对外的政策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所以了解一下其一贯的做法和作风,对于如何应对突发的危机,做出有利自己国家的行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参考。

本书从美国的宪法框架,文化理念、政治架构和学术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重点就讲述了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对外政策执行部门,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国土安全局,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情报机构等在其中的权重与作用。也具体举例和分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和历届美国总统对外事件上行事风格。对了解美国历史、文化、政治、学术和军事的发展有宝贵的参考作用和研究价值。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剖析非常值得大家参考。比如美国这个国家是以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的成立,但是在外交和战略上又始终与英国走得最近,原因是什么?为何美国的学术机构和那些国际事务及政治问题的专家包括一些独立的研究机构对总统的外交政策有深远而直接的影响?为何美国总统在对外事务上有如此大的特权?怎样的体制既保证了美国总统灵活应对突发的国际事务又不过能度地滥用其职权范围?是怎样的文化理念和历史影响奠定了美国这样的对外政策框架?“911”恐怖事件以后的策略转变和对未来战略发展的动向是什么?美国的对外策略将会如何影响未来世界的格局?美国与立法机关和总统之间权力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周期是什么?民众舆论、媒体和总统间的三角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还有政党间的较量、民间团体的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对政策的作用有哪些?民主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的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是阻扰的绊腿?……深入观察这些问题可以看到美国政治体制运作的轨迹,其中不泛有许多好的经验与方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美国的对外政策尽管是立足于国家的立场,自然其形成有着相当复杂的因素,也代表着政治的主张,但很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政界和学界的联系非常密切,把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做得出色的专家,完全可以凭借其学问的成果和正确的判断来影响政策的方向,这是其与众不同的最大特色,如此看来美国的政策还真有学问!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二):美国有两个总统

美国有两个总统,但他们是一个人。因为,每一任美国总统事实上都充当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对内,美国总统权力经常被限制,很难为所欲为;对外,他却大权独揽,基于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他几乎是一位“帝王总统”——他有权使用武力,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他可以绕开议会,独自做出决定,甚至无需“礼貌性”地将结果告诉后者。

吊诡的是,当美国人投出选票时,他们很少关心未来总统是否拥有国际视野,因为与自己的利益关系太远,他们喜欢有州长工作履历的家伙,而不是了解国际政治的人。数据表明,每一位下决心开战的总统,短期内支持率都会上升8%,这很难不激励他们通过干预国际事务,来影响其内政。

作为局外人,我们会感到困惑:为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经常会有如此巨大的波动,几乎没有长期的外交策略,他们的承诺经常充满变数。本书通过条分缕析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事实的真相。

在外交领域中,客观上存在着民主失效的问题。美国宪法对总统对外权力有明确的约定,希望将权力集中到国会,但国会的低效率、争论与缺乏决断,使之难以快速反应。因此,在立宪时,设计者们希望建立一套总统与国会博弈的机制,来实现权力的均衡。然而,博弈的结果却是,那些权力的模糊地带逐步被总统收到名下,结果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根据法律,只有国会才有权对外签约,但总统有权和其他国家签订工作协定,这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美国15000多件对外合约中,超过13500是工作协定。法律规定,只有国会授权,美国才能对外宣战,但面对紧急事态,总统有权动用武力,于是,不宣而战成了常态,历史上美国只有五次对外宣战,其他都以“维和”、“反恐”等名义展开。此外,在外交事务中,总统享有比国会多得多的资源,当战争发生时,美国总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94%的上镜时间给了他,国会只有可怜的6%。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所谓“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总统总在更换,每一任都是从头开始,这是一个影响内政、展示形象的过程,如果变化不那么大,他就会给选民以死气沉沉、缺乏创新的印象。

然而,过多变化也有负面作用,政策缺乏延续性,则降低了政策的效率。本书是一本严谨的分析之作,试图展现美国外交方式与欧洲的差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颇有启迪。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三):认识美国对外政策的根基

文/落潇

美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度,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更有着数不清的历史故事。美国的民主,成为世界精英、学者的聚集地;美国的历史,成为众多游历学者的作品对象;美国文化的宽容,更是成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美国对外政策》更是展示了美国的实质。每一项对外政策的出台,并不是简单的拍脑袋决定的,而是辩论各方的意见最终形成的带有相互妥协的结果。辩论的各方,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集一国于一人的帝王总统,包括与独裁抗衡的国会两院,也包括体现公正的司法部门。正是因为各方的争辩,才使得民主成为可能,也才使得《美国对外政策》的无穷魅力。

《美国对外政策》也是一本社科作品,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更深的了解美国的利益个体,比如总统,也许我们知道尼克松的访华,也许我们知道小布什发起的伊拉克战争,也许我们知道奥巴马向我们中国借债,然而每一次美国对外采取的动作,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再比如,希拉里曾经做过国务卿,那么国务卿的职位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模棱两可,从希拉里的世界游说,我们也许能猜出两分;再比如我们了解美国的民主之后,为什么总统竟然可以独自发动战争,是国会的软弱,还是总统的强势,我们甚至感觉民主很精彩,可是带来的战争很无奈。

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也可以了解到,美国对外政策的形式千变万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内部利益的驱使和权力的分配。20世纪初的美国,还在孤立主义中寻找乐土,寻求自身的发展;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让美国经济、军事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美苏争霸,更是让美国的对外政策不断的发展变化;冷战结束的美国,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用对待德国的方法,来同化俄罗斯,却没能让对外干预的政策带来很好的效果;刚刚改变对外政策的美国,遇到了911的袭击,使得美国重新开始寻求对外政策,打击恐怖主义,发展多边利益。

虽然美国对外政策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但无论对外政策怎么改变,它都有一个罗盘位于圆心,那就是宪法,这是美国老祖宗给后代,给尼克松,给小布什,给肯尼迪,给奥巴马留下的最大的宝贝,让这些美国的精英们不断改变政策,不断发展新事物的同时,也永远走在民主的道路上。

落潇 2011-4-18 晚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四):试论世界警察的巡逻方式

试论世界警察的巡逻方式

评《美国对外政策》

说美国是世界警察,主要是因为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用一种霸道的口气对别国的内政问题指指点点(比如说对中国的民主,对朝鲜的核问题);当然,很少的时候是在指点,用他们的话叫做“输出民主”或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更有甚者,还会出兵占领(比如说阿富汗、伊拉克),或者进行空中轰炸(比如说最近的利比亚)。这个超级大国俨然成为了国际社会的警察,在各国之间游荡、巡逻,看不顺眼的就要上去说两句,或者做点什么,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这本《美国对外政策》说的就是这个警察的巡逻方式,以及背后的利益博弈、民主程序和最终产生的结果,就好像告诉我们了巡逻的起因、过程和即将(可能)造成的结果。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制定了一套民主与自由的程序,保证了两个平衡:一个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平衡,另一个是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平衡。民主与自由给美国带来了政治上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长期,并助推美国成为了世界霸主。按理说,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应该是讲究民主和自由的,可是事实上确实相反,美国的对外政策在国际社会上来看都显得霸道,尤其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外政策》主要就是为读者解读这个问题的,这本书从背景、权力部门和监督这三个角度出发,分别由三个法国作者编写,为读者们揭开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这个复杂过程的神秘面纱,从国民性格、决策过程、监督与博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其中的夏尔-菲利普 戴维是《安全与战略》的作者,在这本书中,他奉献给大家的不再是博大精深的安全理论,而是通俗易懂的美国权力部门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

书中从宪法框架、文化背景和国民风格、主要政治思想方面解读了政策的背景,其中关于国民风格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作者将美国的国民风格概括为植根于美国自身历史的两大动力:一是天定命运,表现为对被赋予神圣使命的人民的归属感;二是技术思维,表现为在美国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对技术的执著;这两点可以说综合了美国国民的深层次的底蕴。而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之间的分析对比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总统有行动高度统一的优势,因为他是一个人,而国会则是由535名议员组成的:100名参议院和435名众议员,这种现象就促进了再对外政策制定上“帝王总统”的产生。

我们在谈论美国的时候也经常会说,美国人用双重标准,即美国国内、国外的政治模式和管理方法截然不同,而这种方式对于很多国家(主要是那些受美国欺负的国家)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而在作者的分析中,他认为这主要是关注度的不同引起的,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对比是鲜明的:在国内政治中,国会和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无处不在而且无法回避,他们在国内政治中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势力,而这些势力对对外政策问题却经常表现得漠不关心。

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始终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结果,对外政策的走向是取决于领导者选择指导思想时所看重的因素和针对的目标,国际环境的变化、当权者对于局势的判断和方法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变数……总之,美国警察巡逻很辛苦,警察巡逻很复杂。美国例外论已经在美国历史和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单边主义和帝国主义仍然可能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当美国遇到新的障碍或者有一定势力的对手时,受民族主义鼓动的政策仍然有可能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体系造成损害。当然,我们希望警察能歇一歇了!

第146页正文最后一行有误:“正式性”应为“形式性”。

2011-3-22

《美国对外政策》读后感(五):相互制约中发展,相互发展中制衡

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美国政府框架中,任何一项联邦权力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分支。如果宪法的模糊性可以让总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同样,国会也能够设法找到自圆其说的根据[。

1787年联邦宪法制定时,美国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把由13个独立邦组成的松散邦联(confederation)改造成统一的联邦(federalism),最担心的问题则是如何限制和制约在各州之间、甚至之上建立的联邦政府。加上美国制宪先贤一向深恶痛绝欧洲尔虞我诈的外交,更无法预见到有一天,年轻的共和国会成长为世界强国,因此,对外事务实在不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宪法中连“对外事务”这一核心字眼都没有。

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所有权力中,无论是从文字上(规定总统权力的宪法第二条,其篇幅仅为规定国会权力的第一条的1/3)、结构上(总统权在国会权之后)还是意图上(让总统作为国会立法的执行机构)看,比起国会的相关权力来,总统的对外事务权相对微弱。但历史的发展不但扩充了总统对外事务的原有权限,而且还赋予总统新的权力。国会有权宣战,这没有问题,但美国立国两百余年,对外用兵一百余次,经国会宣战的迄今只有5次;国会有权招募军队、维持军备,但总统作为总司令,其权力基本上也函盖这些内容。当两者对于各自宪法权力的理解和解释发生冲突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诉诸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 春秋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此消彼涨,“即使历史授予了总统以巨大权力,这也不一定就会削弱国会的权力”,因为“历史所授予总统的似乎只是某些共有权力”。

美国进行外交活动是与西方政治制度、国际局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托克维尔就注意到西方民主制度对外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在现代民主国家,对外政策不可能不受“公众舆论的巨大力量”的影响。任何国家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就要从民众中招募军队和征集用于安全的大量税收。要实现这些目标,经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领导人就必须赢得选民的支持。因此,其对外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顾及国内的公众舆论。另外,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全面战争”的出现,成千上百万士兵和民众的生命都将与可能发生的战争息息相关,后方也需要由国民提供和生产大量战争所需的物资。特别是核武器的存在,使威慑政策以整个社会的覆灭为代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政策的制定不可能不引起社会每个成员的关注。同时,从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来看,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性增强。在全球化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成败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关,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得失与全国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国家政策的关注不再仅仅限于政府部门的官员,普通民众对国家政策的制定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会更多地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所有这些使每个国家的政府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不可能不对国内舆论置之不理。正是由于看到了公众舆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不仅要顾及国内的公众舆论,同时也试图在其他国家争取或制造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公众舆论。

而自“二战”以来,美国的公众外交(public diplomacy)受到了美国历届政府不同程度的重视,成为美国政府执行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美国的公众外交目前主要由美国国务院国际新闻局和教育文化事务局负责,国防部、教育部、国际发展署等机构也从事了一定的公众外交活动。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民间组织或团体自愿进行的、不受任何政府干预的国际交流活动。美国公众外交针对的是外国民众。通过与外国民众的直接交流,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在他国形成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公众舆论,从而影响该国政府对外政策,这是美国公众外交的主要目的。根据美国国会的有关立法,美国国务院国际新闻局和教育文化事务局面向外国读者、听众等出版、广播的资料禁止在美国国内传播,个别特例需得到国会的许可。美国国务院国际新闻局和教育文化事务局的活动都不能针对美国公民,以避免执政党政府在国内为自己的政党进行政治宣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