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摘抄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摘抄

《科学与方法》是一本由彭加勒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26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10-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一):数学在严格性与客观实在性方面

事实上,不懂数学,也不敢奢谈什么严格性与实在性,当然对哲学更是外行。然而太多的顿悟,皆由自此书。

数学因苛求严格性,方获得完美的纯洁性,而在严格性的所得,也意味着在客观性方面有所失。其实不仅仅是数学,我一直在想,做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理论的疆域内驰骋,然而当移到了边界,如果越过这一边界而进入实用领域,可能又要遇到障碍。

于是如何在这中间有所取舍,如何拿捏,纯粹的研究在今日可能是奢谈,什么项目不是与应用相结合,而这又没有什么不对,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读起此书,忽然感觉自己如此卑微,上学时老师总是严格的按定义说明,而时至今日才明白其如此用心,用以培养分析概念的习惯。

其实,又有多少事,我不得而知,而却沾沾自喜。有时,并不理解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如此的粗糙。在某些时刻甚至觉得孩子理解的东西,而自己方才有所悟,也许每个人本身的起点不同,但这种体悟的过程总该有其相似性吧。而如何令其变得纯粹,变得精确,可能也是自己为之继续努力的吧。

感觉自己懵懵懂懂的过了这许多年,忽然也慨叹学海无涯,又有多少如此的好书自己不曾涉猎。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二):浅谈科学与方法的第三章数学创造

文中第一章对功利和选择的理解,我认为有更多的诠释意义。 庞加莱认为,我们的能动性不仅基于任性或直接的功利,也需要我们面对利益时的主观选择,这个选择经过慎重的思考将变得更有利。 我认为这是狭义上对人“利己性”的解释;从更广义的角度,精神上的利己,即我们进行主观思考后的权衡和选择,也是功利的一种。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是功利的,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比如做慈善的富豪,他做出对社会有益的捐助这一行为,本质是对自己声誉以及“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的自利;又比如我们常闻的“妈妈吃鱼头”故事,母爱被套在“母亲为了孩子自己默默吃鱼头”的躯壳上,殊不知孩子是否愿意母亲方的“自我牺牲”,母爱被“自我牺牲式的感动”所冠名,我可以理解为,故事中吃鱼头的母亲是为了满足自己“自我牺牲从而感动”的欲望而做出的选择。 广义的利己是永恒且普遍的,生而为人不可避免。文中说的“多思考”,指的也是对自己利益和更广泛的利益的权衡,是在追求个体广义利己和他人广义利己的平衡。 文中第三章中提及的“无意识自我”在有意识工作中对灵感的激发作用,我想到的是我初中语文老师在让我们考试时先扫一眼作文题,再按顺序答题的建议,她说了一句很优美的话,“让灵感飞一会儿” ;我始终相信意识是可以流动的,无意识的自我也是流动意识的一部分,它零散地流动着,甚至于让你的某一部分组成无法探寻到另一部分的存在。 阈下的自我一词是我阅读庞加莱该文时第一个眼前一亮的形容。它给了我另一个关于意识的解释,我认为是可以自洽的。他的解释是具有文学性且感性化的,把阈下的自我概括为所有意识的源发区域,而“有特权的无意识的现象,即容许变成有意识的现象”,是最深刻影响情感的现象。 看得出他是个很感性并且有理想主义精神的人,这不是具有科学证据的结论,所以我姑且将之视为我个人对意识认知的拓展。他的意识论我更愿意理解为大脑各个层面对意识贮藏能力的层次,比如人的梦靥现象,我妈妈解释为招鬼了,需要用外物镇之;我虽信鬼神,但作为一个梦靥时发“患者”,我更倾向于科学的“大脑皮层对不同意识”的处理解释。依此观庞加莱之观点,作为一个不具有完备生物储备的愚者,我觉得他的想法算是有趣,且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自洽性。相比于弗洛伊德等更脱离自洽性的观点而言,庞加莱的声望应该不值于此。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三):灌顶的不仅是醍醐

90年代在大学时上过一门课叫《科学哲学》,依稀记得教授提过一个叫“彭加勒”的人,没注意,就过去了。

近20年后,不小心接触了一本叫《黑天鹅》的书,一个横跨投资、教书、砍大山各界的神人写的一本关于可能性的书,竟然于我心有些许戚戚焉。此人口气狂妄,然对一法国人“俯首叩拜”,这个法国人叫彭加莱。

数日前,竟然偶得《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价值》,20年后,再见彭加莱。

书还没看完,但单单是看前60页,我已经在不断的喝水,感觉喝的是美酒。

创造是如何可能的?理性和实证的方法在创造中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有时要求助于“禅”的“放下”和“断喝”?非理性的方式(直觉、体悟、审美等等)是真实有效的吗?这种有效是随机的吗?

彭加勒在第三章“数学创造”中,以其自身的天才经历为例,讲清楚了这些问题。

他的文章太过精妙(为什么真正的大家的文章都是漂亮的呢,窃以为不忍卒读的文章一概不值得浪费时间,管它是谁写的),对于那些论述和描述,重新转述是多余的,试摘录如下:

35页

“创造恰恰在于不做无用的组合,而做有用的、为数极少的组合。发明就是辨别、选择”

39页

“起初,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顿悟的显现,这是先前长期无意识工作的明显征兆”

“这些突如其来的灵感除非在自愿的努力若干天之后,否则就不会出现,尽管这些努力好像毫无成果。。。它们驱动着无意识的机器,没有它们,无意识的机器就不会运转,也不会生产出任何东西”

40页

“无意识的自我,或者如我们所说的阈下的自我,在数学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阈下的自我绝不劣于有意识的自我”

43页

“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感,起着我已经说过的微妙的筛选作用,这充分地说明,缺乏这种审美感的人为什么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好了,够清晰,够透彻了。

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整体,理性的、审美的、推演的、顿悟的。。。都是这个整体的必然部分,没有权利宣称哪一个高于哪一个,每一个都有其优势和边界。只不过,有些方式我们推行的比较多,有些,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如果是上天赋予我们这些多样的”知“的方式,那么就请各位对我们还不那么了解的”知“的方式保持谦逊和尊重。

忽然又想到,该好好再看看王阳明了,在看完彭加勒的大作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