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咨询败局》读后感1000字

《咨询败局》读后感1000字

《咨询败局》是一本由(美)科特勒|译者:耿文秀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咨询败局》读后感(一):复盘反省中纠正改错

Bad Therapy: master therapist share their worst failures

咨询败局:来自顶级心理咨询专家的忠告

心理咨询是一个即时的过程,咨询师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没有重来的机会,不同的来访者是不一样的挑战,正常咨询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这本书展现了咨询师的回顾与自省,咨询师应该关注于坐在对面的人的一言一行,多使用“移情”去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事情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被个人生活中琐事带来的烦躁影响,乱了阵脚方寸。对方可能不愿意放下心房,不愿意积极努力配合,这时候把握咨询的速度是关键,太快对于来访者可能过大的冲击以至于无法继续挖掘下去就分崩离析,欲速则不达,失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虽然诊断失误正常不过,但还是要在复盘反省中纠正改错,吸取失败的教训。

《咨询败局》读后感(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书中勇于暴露自己的咨询错误的这二十位治疗师,不是开宗立派的大师,就是业内声名显赫著作等身的权威。Lazorous、Glasser、Shapiro、Freeman…单看到这些名字就让人振奋,新生代的心理治疗师们无一不是从阅读他们的著作中开始自己的职业之路。

在阅读关于心理治疗的书籍时,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写书的这个人战无不胜,书中每一句关于治疗的观点都是那样正确,只要按照他们所教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然而现实是,真实的心理咨询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个人的东西不断被激荡,完美的咨询几乎不存在。我们只是将理想化的影子投射到每一个大师身上。

读完整书,有几个感觉:(1)在工作坊等公众场合进行教学式咨询容易出现问题;(2)大多数咨询错误都出自于咨询师的反移情;(3)无论其出身哪个学派,成熟的咨询师最终都将摆脱技术和理论的局限,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来访者本人——罗杰斯,你赢了。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师发言。像David Sharff这种客体关系夫妻治疗的领军人物也只是贡献两句书评,Ellis老爷子也不过客套了两句。

难道没有接到邀请?

《咨询败局》读后感(三):参加100次“成功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不如看两遍《咨询败局》!

长久以来,治疗师就学会了推卸自己的误判和错误。我们责怪来访者不努力配合或缺乏动机。我们将失败归咎于环境的失控——家庭成员的过多参与、来访者的内在或外在因素、时间仓促等等。我们给来访者起了难听的名字:边缘人、阻挠者、对抗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表明我们尽了全力,但这些来访者并不配合治疗。更确切地说,他们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

在我们放下心理防线,坦诚面对自己的时候,那些我们没能帮助的来访者的案例就会如幽灵般萦绕心头。当失误的治疗使得我们大错特错的时候,更会困扰不堪——当然我们希望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出现。古语道欲速则不达,也许我们没有审时度势,与重要信息失之交臂;也许我们的个人问题被触动,或者不够机智,诊断失误;也许我们技巧不够纯熟。有种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咨询中竭尽全力却搞砸了。把来访者赶走、使治疗严重后退。最后,若能摆脱它,就当作整件事情没有发生过。否认与防御是我们埋葬自己失误的有效手段,有时帮我们装作一切从没发生过。

我们对治疗进展的记录变得不够精确,向督导的报告远不是全部实情,目的就是让自己免受由于治疗不当而面临的投诉或督导的责备,就好象是和事实在玩“躲猫猫”。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有可能就会串通起来把责任推卸给来访者。当这样做不管用的时候,就说肯定是第三方破坏了我们完美的努力。

毋庸置疑,坦率而诚实地讨论本书的主题是一种威胁与挑战。谁会愿意讨论曾经面对的最惨痛的失望与灾难?谁又会愿意阅读这本讲述我们职业失误的书?

为了升华这一选题,我们决定更加乐观地强调失败的经验教训而不仅仅是失败本身。毕竟成长与学习经常从赋予失误以意义中产生,当我们反思和系统地去解析事物的前因后果或理解经验时更是如此。这正如我们对来访者的期望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