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是一本由徐徐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精选点评:

●什么才是为孩子好,身为家长真的要静下心来理一理了。

●通过这本书简单而质朴,真诚又谦虚的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平和,温柔,智慧的妈妈。书里举例的很多小故事都让我如亲身经历一般,因为我儿子也如此,所以让我受益匪浅 平凡的孩子才具有借鉴性,如何让孩子形成好的人格,性格,三观,才是妈妈的终极目标。 在娃二岁时就用过学习心理学的想法,但是一直木有付于行动,现在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如何和他沟通,交流,已经让我觉得知识,能力不够用了,是时候需要学习心理学了

●徐徐

●心理咨询师妈妈的育儿分享,有很多新颖实用的观点。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一):《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

首先感谢漓江出版社赠送的由资深媒体人徐徐老师编著的《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看了这本书我是受益匪浅的。

这本书是徐徐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和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用具体的事例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很多不足之处,也认识到要想成为成功的父母,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可有可无的父母”,而不是施恩者、教育者、管理者和评判者。我的孩子刚步入小学阶段,我告诉自己不要过高的要求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只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跟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特别佩服作者和她儿子的亲子关系,书中谈到的一些育儿理念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如:“一段好的亲子关系,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在未来某一天的、非常高质量的分离。”“为人父母如果能清晰地在以下四个方面(是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是陪伴者,而不是教育者;是帮助者,而不是管理者;是分享者,而不是评判者)定位自己的角色,知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与孩子的关系将会开启崭新的篇章。”“只要你愿意柔软下来,俯身下来,看见孩子、听见孩子,你就会学到这五种能对亲子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的爱的语言。”这些我都特别的认同,为如何成为孩子的知心父母,如何建立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指引明灯。

最后引用书中的两句话,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两句话:

“愿我们大家都不被自己的认真所累。”

“愿我们的孩子都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

再次感谢漓江出版社,感谢作者徐徐。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二):读懂孩子

这本由资深亲子课程导师徐徐编著的《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作为有着20年成功育儿经验的资深媒体人,作者通过分享与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并结合自己在女性成长、亲子教育、婚恋家庭等方面的咨询工作中遇到的生动案例,从无冕王:认清母亲的权力与责任;心课堂:妈妈心理越健康,孩子成长越快乐;共成长:成就自己,做孩子最好的榜样;真懂得:理解、接纳、体谅、欣赏;智慧爱:让自己和孩子都得到滋养、成长五个方面,教我们不仅学会如何成为孩子的知心父母,搭建幸福的亲子关系。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教我们掌握正确的爱孩子的方法,让自己和孩子都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书中既有一些触动我们心灵的育儿理念,如:引导父母思考“你是孩子的什么人?”教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陪伴者,而不是教育者;帮助者,而不是管理者;分享者,而不是评判者。同时,让我们认识到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自己必须努力做一个“可有可无”的父母。这些新颖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在焦虑的亲子关系中茅塞顿开。同时,作者还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议,操作性强。作者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话语、贴心的礼物、精心的时刻、服务的行动,以及身体的接触。这“爱的五种语言”并不是作者的独创,它广泛地运用于各类培训机构。把“爱的五种语言”应用于亲子关系,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三):身教胜于言传

说出来可能有点儿不孝,我的童年充满的了面积大大小小的阴影,很多都是来自原生家庭,而在长大之后,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努力摆脱消除这些阴影,虽然已成年,但有些东西还是如影随形。

了解这些阴影的危害,所以也希望我小汤圆,能在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里长大,而这也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初衷。

看过很多本国内关于育儿的书,大多是以自家的孩子做为案例来讲,有些人会说,整本都是说你家孩子多好多好,没劲!可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家没有孩子,没有把孩子从小带到大带好的经验,你又凭什么写一本指导别人育儿的书,又有什么充足的理由,让宝妈宝爸们相信你的育儿方法是对的。

要知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书名取的挺好的。我们一般会与儿女相差20岁左右,平常我们与同龄人,差个两三岁都会有代沟,别说差上10岁,20岁,甚至更多的了。工作上遇到差我们几岁的人,都觉的他老了,有些话题聊不了,别说年龄差那么多了。

小时候,看电视或者看书,说跟父母做朋友或者父母跟小孩是朋友,就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只是在长大之后,偶尔会有过。所以,有时候,如果能低下来,跟小家伙们站在一个角度考虑思考问题,小家伙一定愿意接纳我们这些大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快乐与忧愁。不要鄙视或者觉的他们幼稚,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要用大人的眼光衡量小孩子的事情,想想我们小时候怎么过来的,你就知道了。

书本分为五章进行讲解,讲妈妈的权利与责任、妈妈心理健康对子女的重要性、一起成长、真懂得、智慧爱,还有最后儿子大顺心目中的妈妈徐徐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对于书本的需求不同。在看到共成长的时候,很是认可徐徐老师的做法,跟儿子一起学习,很多家长一方面严格要求儿女好好学习,不许玩游戏看手机,转过身,就开始刷微信看微博,这样做真的好吗?就好像工作的时候,领导说工作场所不许玩游戏看视频,结果中午我就看到我们的项目经理,蹲在椅子上横着屏双手在屏幕上狂按。因为你是家长,因为你是领导,就这样做,真的好吗?!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以身作则,给儿女做一个好榜样。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四):妈妈徐徐和儿子大顺

作者做过报社记者、杂志专栏作家、广告公司创意总监、视频网站美食节目主持人等等,这些经历一方面保证了她的文笔和讲事实说道理的条理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是一位阅历很深的人,一般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读过之后都会觉得很通透。我最近常常有这种感觉,就是随着经历的事情慢慢变多,很多道理也就会慢慢的想通了,其实这种感觉有点像是小时候大人们常说的“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这本书是一本很系统的育儿书和亲子关系书,不要看到育儿就想成小孩子,这本书中的育儿教育不只是学前教育那么简单,而且从书腰封上作者与她儿子(20+岁)的合影也不难看出作者的亲子关系很好。

这本书一共五部分,看起来好像很专业严肃的样子,但其实作者的讲述并没有那么严肃,倒是很像是一个好朋友,在给你做分享。而且上来第一个文章的标题就是“你没有那么爱孩子”,还真敢说,说实话相信每个家长都有那么几个时刻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吧,气得想把孩子在放回肚子里。只不是不愿意承认罢了,毕竟是自己的娃娃。

这本书一共五个部分,很精炼,放在床头看的话,睡前半个小时左右,一周也绝对可以看完了。一共五个部分,无冕王——认清母亲的权力与责任;心课堂——妈妈心理越健康,孩子成长越快乐;共成长——成就自己,做孩子最好的榜样;真懂得——理解、接纳、体谅、欣赏;智慧爱——让自己和孩子都得到滋养、成长。纵观全书,比起教会读者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实操,这本书更多的是在“攻心”在给家长传递一种在育儿过程中的心态,到底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应该是什么心态。我觉得这才是这本书的高明之处,也是核心之处,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一旦你的心态对了,这个事情就好解决,好处理了。

作者提出,没有不争气的孩子只有不成熟的家长;没有不勇敢的孩子,只有焦虑的家长,没有不独立的孩子,只有不放手的家长。孩子身上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很多时候,都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或者说一刀了断放弃亲子关系的无用之谈。

很多时候,人们对养孩子都有误区,觉得养孩子成本高,教育不好祸害人间,就算是教育得好也早晚会离开自己,但其实公平的讲,养孩子更多的是一个自我的更新迭代和再次学习的过程,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能让你更好的审视自身,重新更努力的活一次。亲子关系是上帝的礼物,帮你约见更好的自己。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读后感(五):懂得比管教更重要

有孩子之前,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如何与孩子相处,看到别的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而头疼时,也幻想过自己如果有了孩子会怎样去解决,这些仅仅是幻想,当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知道,一切远远比想象得要难得多了。

有幸参加读书约评活动,得到了《管孩子不如懂孩子》这本育儿笔记,这本由资深媒体人,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企业高级培训师,心理咨询师——徐徐编著的书,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了方向,让我知道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从懂得孩子出发,了解孩子,才能引导出好孩子。什么样又算是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一书分为五部分:无冕王、心课堂、共成长、真懂得、智慧爱。每一章节都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特别接近生活,因此说服力也特别的强,通读之后,让我想起孩子幼儿园老师为家长讲课时说到的那篇文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乍一看,很矛盾的题目,可是细读起来,根节就在于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第一监护人,是否真正的懂得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声啼哭、一个微笑······我们真的都正确理解了吗?不,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没有做到懂得孩子,因为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了单纯的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们,期盼孩子们按照我们的宏伟蓝图走下去,所以,当孩子跑出我们无意中设定的轨道时,我们会觉得如临大敌,这时严加管教就登台了,成为了规矩孩子们的有效武器,孩子们真的很受用吗?将来的他们会感激今天的我们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们才知道孩子们真正的想法,更多的时候,孩子们的想法更直接,更美好。我喜欢作者在第二章节的内容,家庭的重要性和情绪控制的重要性。孩子是这个家庭中爱情的结晶,因爱而生,因爱而来,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可以说和美的家庭造就有爱、自信、幸福的孩子。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如果将焦虑、善变的等负面情绪传染给身边的家人,那么孩子会缺少安全感,即便这个孩子是一颗优秀的种子,终究会因为土壤的贫瘠而曲折成长。家庭中,妈妈又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妈妈心理越健康,孩子成长越快乐,这话说的真的很实在!

一味地管教会把孩子的天性抹杀,只有懂得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发挥天性,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那才是我们做父母想看到的,不是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