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记一次美丽的邂逅的作文

关于记一次美丽的邂逅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记一次美丽的邂逅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泠雨碎尘清几许,不如昨夜满絮风。在车上远远地窥见南大隐隐约约的身影时,高涨的热情早就被那场雨浇灭,也谈不上什么憧憬。我那时竟觉得这所令众多学子向往的大学就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姑娘,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如今我写这些话时,才晓得自己当真可笑。

天气闷热得令人发慌。我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东张西望,初时却只为宏伟的建筑物所惊诧,烦躁的心似乎是在渴望一个契机重归安宁。不觉间,我们一行人已站在层层台阶之前。

我仰着颈子努力直视这座更恢弘更壮观的大楼,却无奈得发现办不到。偶然从议论声中捕捉到一丝信息,这里就是我曾心驰神往的南大图书馆,心底终于涌上些许雀跃。

连绵的雨丝刚刚退出这片学海,台阶上还余有大片的水塘清晰映出我们的面容。它们青涩、懵懂、稚嫩,却隐约能看出几分渴望。放眼望去,台阶上衣着各式各样的学长学姐从各个学院匆匆赶来,脸上有生动的笑意。他们最终都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图书馆大门口,那一瞬间它在我眼里,代表着未来的入口,梦想的殿堂。尽管看起来普普通通,可你不去努力一番,又怎知它身后是否光芒万丈。

年轻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跨过大大小小的水滩,滚烫的空气紧紧地裹挟着我们豆大的汗珠如同下了雨一般滴下,长途跋涉的艰辛与身上的负重却丝毫未能停下我们前进的步伐。累了,就喘口粗气,在小跑着跟上浩浩荡荡的队伍。鞋底被水沾湿,我们在攀登的台阶上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那么高的台阶登上也不过须臾之间。

站在图书馆门口,汗水顺着剧烈起伏的胸膛滑下,我逆着光回望来时的路。我相信,我们终将闯过风雨磨难,逆流竞上。十年寒窗苦读,我们不会与光共成灰被湮于荒土,我们终将展翅高飞,到达理想的彼岸。凤飞九天,我相信那定是指日可待。

感谢南大,创造了一次美丽的邂逅。欲说还羞的姑娘出落成一位卓越的女性,她在向莘莘学子发出召唤。

缓缓进入那扇门,让我们继续那次美丽的邂逅。

第二篇

我与它初识,是在绵绵细雨中,微凉的空气里满是它迷人的清香,它伸出巨大的双手把我抱在怀中,那一刻,仿佛隔绝了一切喧嚣与烦恼。正当我惊讶于它的高贵气质与神秘迷人,它呢喃地在我儿女边轻轻说道:“我的名字叫南大。”

雨丝密密的,像罩了一层轻柔的薄纱一般,我小心翼翼的撩开它,蹑手蹑脚地闯进这个古帝都的大学府。大学真是太安静啦,走在有着高大梧桐树矗立两侧的柏油路上,连那针尖似的雨丝滑落于叶间,再聚成水滴滴落到地上。轻盈的碰撞声让人轻松愉快。抬眼望去,淡绿的油墨泼满了整个视野,巴掌大的叶子谨慎的摇动着,且不敢发出丁点让人察觉得到的声音。或许它知道,这是属于学者的地方,而安静,给了他们更多地思考空间。

脚尖点着雨慢慢地走着,偶尔路过几个拿着书本的大学生,浓郁的学府气息便扑面而来。立体模型图上那个像打开着的书本似的宏伟的建筑就活生生的展现在你面前。规模之大,藏书之多,设计之精,都是远无法想象的,这就是南大的图书馆。同样是安静,但给人感觉上平添了一份文艺与淡雅。开阔的书架有序的排列着,暗红色的木质书架与书本完美融合。年轻的学生们相伴走到书架边,唤醒一本本沉睡的精灵。在窗边的沙发上,伴着一杯幽人可口的奶茶,尽情享受精灵们带来的思想的升华,情操的陶冶。从他们专注的神情中,我仿佛看到了那种眼前一亮和豁然开朗所散发出的光芒。中央环形的书桌上一台笔记本,一本书,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打出一串串优美的字符,或许正探讨着生物学的新发现,物理学的新定律,又或者是中文系一篇绝美的文章……走到这里,你会真切的感受到好书的确要伴智者,因为他们,会让互相都射出更夺目的光彩。

窗外,雨依旧下着,我的心中不知何时生气了一些心动,一些羡慕,好似有深爱上了这个温柔美丽的它。今年夏天,我与你邂逅在微雨中,不知,三年后的夏天,我们,会再见吗?

第三篇

生命中,有些美丽的邂逅,只是为了在最好的时光做最美的事,然后,便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邂逅南大,邂逅理想的自己。

南大之旅在春雨绵绵中展开,空气中透着泥土的芳香,葱绿的树叶滚着雨水,南大的学生用迷惘的眼神望着我们,透过瞳仁仿佛在望见了曾经的自己,一如那般的朝气自信,脸上充斥着对未来的美好寄托。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鸟啼叫声,我们向南大进行更深的探索。

南大的新校区纵横3000公亩,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泛着青铜声亮光的大鼎,尊严而肃穆地迎接着学子,再向前走,便是似一本翻开的大书般的图书馆。站在门口,便被它庞大的气势给震撼,则则步入图书馆,习习的书香气便扑面而来。五层的藏书,多个阅览区域,多种语言的书籍,让其在中国大学藏书位居三甲。我们紧抿着嘴唇,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扫过一排排书架,内心急迫地恳切也能阅览一番。整齐划一、保存完好,精致的牛皮书站立于肃穆中,在岁月中等待着被翻开,被学子汲取文化的精华。一批批学子,端坐于书桌前,左手捧书,右手敲击着键盘,我用余光瞥去,当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过之时,没有人抬头,只是静静地沉寂在知识的世界里,如天地间惟此一书,一人,一电脑般。生活不再是一条粗糙的麻绳,而是一串不紧不慢,心中有数的念珠。四楼的西文书籍馆不允许带包,但我们零距离地接触并大致浏览了一遍,我谨慎地从中抽取一本,屏息翻动,虽然未映入脑海,但我仿佛感受到一股力量涌遍全身,变得元气充沛起来。

从图书馆出来后,我们合影留念。穿过“敬文学生活动中心”时,透过玻璃,看到学长、学姐们在尽情地挥洒着汗水,脸上洋溢着微笑,我仿佛悟到了什么。原来,南大的学生不仅活跃在图书馆,更活跃在活动实践之处,我蓦地想起了通告栏上布满了活动及招聘的海报,涉及各个领域、各种人群,令人怦然心动。

返程时,途经一条林荫大道,宁静而详和,汽车的鸣迪声划破了原本的沉寂。两旁种植着挺拔的法国梧桐,和风吹过,叶子随风飘落,那是疲倦了的蝴蝶向大地呢喃着这座校园的浅韵时光。一位学姐随手捡起这见证着南大光辉与衰落的叶子,夹在书页中,继续走向尽头,但在南大,那路仿佛又没有尽头。我倏地伤感起来,开始思索起自己的人生这路,邂逅南大,意味着一段新的起程,而那路仿佛也没有尽头……

第四篇

捡起一片树叶,包含岁月的痕迹,那深深的脉络,是时光的柔情;教学楼前忙碌的莘莘学子,榕树下呢喃的依依恋人,还有讲堂里慷慨激昂扥教授……梦里的南大,一次比一次更为清晰。

雨中的南大,更具有了独特的诗韵,水冲刷过的树木,焕发着蓬勃的光彩,路边的野花也毫不示弱,争先恐后的探出粉嫩的小脑袋。雨滴顺着伞沿滑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那是青春的色彩,是拼搏的光辉。我仿佛看见了一代代的追梦人在校园里走过,他们的步履是那么坚定,从不曾回头,为的是那一份执着的追求。

在中西合璧的图书馆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外界的一切嘈杂都与我无关,这时只有书才是心灵的归宿。随手拿起一本文学名著,轻轻翻开,扑鼻而来的是清新淡雅的油墨香。我想,非所有人都能欣赏这独特的气息;唯有与书为伴的人才能懂得这其中的韵味。一行行的文字在指尖舞动缠绕着,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语言在心头萦绕着,一时间,书成了我的挚友。随处可见伏在桌前,专注于书中世界的南大学子,虽然已跻身成为高校学生,但仍不忘从书中汲取精华,陶冶身心。古人云“腹有书香气自华”,是书给他们增益了无限的才华与无穷的精神力量,这才有了今天这般甜美的果实。拥有全国最优秀的硬件设施,藏书量居前三甲的南大图书馆也使得这所高校更具韵味。在这儿,我与书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校史馆一张张承载着光辉的相片,书画展上一幅幅记录着南大生息的大家名作,又一次将南大深深地镌刻在心里……

望着络绎不绝的莘莘学子,我宛如已融入这所历经光辉与沧桑的百年高校。我明白:甜美的果实背后有着数不尽的汗水与坚韧,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绚丽夺目的彩虹。

没有华丽的词藻,浮夸的行为,有的只是情与景的交融,心与心的旅行。雨中与南大的邂逅,深深印刻在心里。

第五篇

雨滴滴答答地拍打着车窗,在车窗上划下一道道美丽的线条。透过车窗,“南京大学”这四个大字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慢慢地走下车,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道路两旁的树木经过小雨的轻抚焕然一新,绿油油的它们给这所大学增添了几分生机,我跟随队伍继续前进,近距离感受着这所大学的动人之处。

图书馆,储存着无限的文化宝藏。棕木色的书柜里书本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在安静地等待着同学们的阅读。同学们轻声轻脚地走过生怕打扰了正在阅读的学长们。可是,这个顾虑好像多余,他们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被打扰,仍旧专心致志地在书海里遨游。南大学长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奋笃实。在书海里漫步着,我的眼睛被那一本本从未“谋面”的书给深深地吸引。我看见,它们在向我招手,在向我展示更多我未曾探索过的奥秘。

书画展,艺术与心灵的深刻交流。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墨笔一挥,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尽展现出来。名家大师的字体各不一样,但相同的是它们的艺术之美都冲击着心灵,带来无限震撼。字迹清秀,行里之间都洋溢着他们不为世俗所束缚,拥有着独立的人格,令人赞叹不已。一粒粒晶莹的葡萄盛放在青花瓷盘中,令人垂涎三尺。凑近仔细一看,竟是一幅画。惟妙惟肖的竟让我误以为是真的,我摸了摸脑袋傻笑起来。精湛的画工,高深的内涵,是常人无法追及到的。走出展馆,远看那一幅幅镶嵌在相框里精美的艺术品,在我的脑海中早已留下许多难以忘记的照片。

南大,多少学子都梦寐以求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异,更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

车子渐渐驶出南大的校门,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透过车窗,“南京大学”四个大字渐渐的模糊……

在这雨季,我与它美丽的邂逅。

第六篇

我与您邂逅在这美丽的六朝古都,邂逅在毓秀的的钟山,邂逅在雨后洁净的石阶。

浅洼的积水还未消逝,我们便踏上了寻找您的征程,空气中蕴藏了淡淡的水汽,两旁的商店也失去的往日的喧嚣,显得有些冷清,有些肃穆,天空中还零零落落的洒下几枚雨滴。仿佛是他对我的问候,滴落在我的头顶,滴落在我的心间。

上山的路崎岖盘延,但踏上轻盈的木板,路途便显得轻松了许多,密林间传出阵阵悦耳的鸟鸣,如欢乐颂一般萦绕在人们心间,给人们以心神的愉悦与轻快。漫漫长路,有好友与路人相伴,便显得欢乐至极。过了高阔的牌坊,便是石料铺陈的陵道了,三条大道,便是象征了国父的伟大精神——“三民主义”。迈过坦荡的大道,穿过硕大的陵门,就来到了最终的挑战,

层层台阶砌得是如此的精密,抬头望去,台阶通向那高高的灵堂。一步一步地踏上石阶,聆听着耳畔的风声,又掺杂了些许游客的讨论声,心中满怀着崇敬和瞻仰之心,持续地努力着,风吹落绿叶上晶莹的雨珠,我紧绷着的脚也终于放松下来,回首俯视整片陵道,是那么的广阔,又形如一座巨大的东方古钟,警醒着中华名族,警醒着神州大地,警醒着炎黄子孙!庄严肃穆的灵堂,竖立着它无限荣耀的塑像。笔挺的中山装,伴着那双忧愁的双眼,透过无尽的时空,凝视着祖国,凝视着中华名族的未来,凝视着现在飞黄腾达的炎黄子孙。

但现在这样的中国就完美了吗?我们也拥有一双忧愁的双眼呢?是否也应该在心中竖立一座警醒的大钟呢?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才是最危险的啊!而当这座东方大钟鸣响是,一切都便晚了啊!

我带着虔诚的心注视着这双忧愁的双眼,对这次美丽的邂逅波澜万千。

第七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在常州看惯了濛濛细雨,听惯了别人总说的江南烟雨,对雨,我确是算得上了解了。可今天,我却在这烟雨中赏到了另一番我从未见过的景色。

今天,我们乘车去游览了南大。一早上,出门游览的兴致便被窗外的纷纷雨丝破坏了,在这样的天外出参观,向来是我所不喜的,我在心里暗叹,总觉得今天肯定是白来了吧!

可一下车,我便被江南烟雨下的另一番景色给迷倒了。南大,想一个古代未出阁的少女一样,将她的面貌半掩在雨雾之中,隐约可见,让人望不真切她的全貌,而急于想掀开她神秘的面纱来一窥芳容。在烟雨笼罩下的南大,似乎别有一番风味,让人品味到她平时所不被人察觉的清奇俊丽以及空濛,给人以温婉江南的感觉

清晨,还未完全苏醒的南大。又像是一柄未出鞘的绝世宝剑,虽未出鞘而只是偶然让人窥视到一到凛冽寒光,便使人心中一寒,不敢小觑于它,而当它完全苏醒以后,你感到的只是一片心悸和由衷的赞扬与敬佩。它将锋利的剑尖隐藏在朴实无华的剑鞘之下,让人越觉捉摸不透。而当它的锋芒不再被剑鞘所掩盖时,它绚丽的光彩以及凛然的“杀气”便再不掩盖,直叫人连连称赞。这时的南大,是危险而又美丽的,是让每一个人充满拼劲的。

雨中的南大,充满着江南风气却又不失一丝锋利,盈溢着柔婉之气却又不失一丝硬气······这样的南大,是危机暗藏而又诱人的,是“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这雨中的南大啊!让人由衷的敬佩,让人不禁想起了古代烈女子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第八篇

2016年5月26日,我与同伴来到这个美丽的大学——南大,我欣赏着她,我赞美着她,我拥抱着她,一次美丽的邂逅就此拉开了帷幕。

当快乐的大巴从南大门口驶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那儿的优美环境,也不是那儿的神采飞扬的学生,而是那路边停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几辆不算什么,几十辆不算什么,而这是几百辆、上千辆啊!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自行车就那么“随意”地摆在马路边上,不上拷,不加锁,似乎是在宣誓着,它们的主人是南大的高素质学子,是环境的保卫者,是道德高尚者;似乎也在引导着我们,去探索更多南大的奇妙。

而这“奇妙”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自从迈上图书馆前高高的台阶,周围的大学生却也都不言语,似是提前平静自己的心灵。

总感觉有些夸张,可走进一看,哪里是夸张?楼梯上铺满了红地毯,走在上面发不出一点声音。周围的气氛也是寂静的,四层楼成千上万的书是无声的:各式各样的指导用书是无声的,日文书是无声的,英文书是无声的……然而,更寂静的是人,没有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没有敲击键盘的滴答声。他们的心该是静如止水的吧,否则,90个人从走道穿过,又怎么可能不抬头看一看呢?

我们也不敢再“造次”,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敢轻声细语,也不想破坏这一份宁静……

南大太美,美得惊心动魄;南大够静,静得沁人心脾;南大很好,好得让人联想:三年后,能否把这一次美丽的邂逅变为永恒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