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秒钟作文250字左右

一秒钟作文250字左右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一秒钟作文250字左右,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倍该珍惜!安全就是遵守交通规则,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我的堂姐是在交警部门工作的,她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秒钟”:有一个从外地来的农民工,他对工作纪律向来都是不拘小节,拖拖拉拉。有一天,他匆匆忙忙的骑着他那辆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买来的电动车赶去上班。就在快到达路口的红绿灯时,他看了一下手上的手表,离上班时间只有五分钟了,如果迟到一分钟的话,就会被扣一百元的工资。

这时,红绿灯计时是还有一秒钟,他认为应该可以冲过去。于是他加大了电力向前面驶去,突然一阵如同幽灵般的风吹来把他头上的帽子给吹掉了,他想,是检帽子还是继续前进?他迟疑了一下,停下来急急忙忙的捡了帽子以后,只见绿灯闪了三下,他更是不顾一切的飞奔起来。很巧,正要当他转弯时,突然有一辆小车飞奔而来,“碰!”崭新的电动车顿时五马分尸。血腥的场面实在惨不忍睹:被撞的那个农民工瘫在一边,断了一条腿。为了医好这条腿他向亲朋好友到处借钱,共花了一万多元。就是为了争这一秒钟,工资被扣了,腿也断了,这是何必呢?这就是一秒钟的代价。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害怕起来。就为了一秒钟而付出了这样如此惨重的代价。所以,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第二篇

在阅读完《地球最后一秒钟》这本书之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书中作者从地球和人类的起源开始阐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并逐步谈论各种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让我们认识到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其实很脆弱,脆弱到可能只剩最后一秒钟。

当地球只剩一秒钟,我们能做什么呢?人们常说一秒钟很短,仅仅在哪眨眼的一瞬间,一秒就悄然流逝。然而当我们在把垃圾往地上抛的那一刻也差不多也是一秒钟;当我们拧开手龙头的一瞬间,也是一秒钟;当摁下开灯按钮的时候,还是一秒钟。可是为何在这一秒钟内,遗弃在地上的垃圾却只能躺在冰凉的地上,不能待在垃圾桶中;原本可以拧紧的水龙头,却在无时无刻的滴水;未关上的电灯日日夜夜都亮着。就是在这无数个带有破坏性的“一秒钟”,导致了地球最后只剩“一秒钟”。

在这本书中,作者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以我个人觉得“拯救自己”的深层含义,便是要让全世界的人们戒掉随地乱吐痰、随意砍伐树木、往干净河湖里排放废水等的坏习惯,减少地球日渐增高的负荷。我们常天真地认为地球有无限的再生功能,实则不以为然。在汽车排放尾气过量、植被的减少、人口的剧增上,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和深度增加,然而完全修复需要60年时间。不同的污染使海洋出现了200个“死亡地带”。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便是酿成大事故发生的源头,在此我也想呼吁全世界的人们珍惜当下,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为我们的祖祖辈辈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吧!

以上便是我对于《地球最后一秒钟》这本书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于‘保护地球’的重视,实现共创幸福未来的愿望。

第三篇

你还在玩吗? 你的未来正在缩短,而你正在沉迷与虚幻色彩,与颜色玩具。 我知道,你们很累,但一会的累是你的财富。累,能换来你后生的幸福。 来吧,让我们少玩一会虚幻色彩,为我们的未来铺一条更长的路。 为我们唯一的生命添彩,让我们唯一的生命炫彩光辉。

你还在哭吗? 纯真的眼泪起不到什麽作用,把你的眼泪化为你的上进心,珍惜每一秒去学习。 纯真的眼泪不能改成绩,最好擦干眼泪,股起勇气,进行下一秒的拼搏。 纯真的眼泪干部了什麽,那麽,站起来向前冲。

你还在逃避学习吗? 学习是累,但他会给你会报。 你不要再逃避,你以为你逃避的是学习,而你逃避的是你的光辉未来。你还是面对暂时的累,等待长大的到来,给你这些年累的报酬。

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生命其实也就一秒钟。如果你没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你一秒后就会痛骂自己。

第四篇

一直以来,您的等待都只是那样简单又短暂的一秒,但这一秒中却包含着您满满的爱。

——题记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在这一秒响起,您早已站在讲台上等待着我们每个人的到来。仅仅一秒钟的等待,却承载了太多您对我们的爱。待同学们都坐好,您轻轻的一笑,深情的眼神中着透露出一缕慈祥与温情。

又是一秒钟简短又漫长的等待------

您专注的目光轻轻地扫过每一位同学天真的脸颊,缓缓的,淡淡的。这一秒钟的凝视虽然只是上课的前奏,却又似乎寄托着您对我们热烈的期望。再调皮的同学也被这一秒宁静感染,变得懂事又认真,这一秒在您的一声“上课”后结束。

课程正式开始了,您又开始了等待。在您提出了一个问题后,这一秒的等待是极其漫长又沉寂的。窗外吹起了清风,刮动枝叶簌簌作响,教室里经过一段思索的沉寂后,几双小手“拔地而起”,像是初春刚刚破土的秧苗,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向天空和大地招手致意“我们来啦!”

然而,您还在等待,这还是属于您的一秒钟的等待。您的眼神中期待的光芒更加强烈,争着发言的小手已然举起,您还在等待什么?一秒,又一秒……更多只小手闪烁在教室中,一只接着一只,您笑了。

然后,您深吸了一口气,将期待的目光移向教室中最偏僻的角落。您又开始了新的等待。那儿有什么值得您期待的么?只不过是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又样貌平平的同学,他值得您为他等待吗?您的等待给了他信心和力量,让浸泡在这一秒中的他受宠若惊。在半秒钟的犹豫后,他的一只小手也高高举了起来。

全班沸腾了!

您继续用鼓励的眼光望向他,呼唤着他的名字。等待,又在这一秒开始了。他一惊,迟迟不肯迈出那一步。他,在等待什么?或许是他的内向使他在这一刻停滞下来,但老师和同学的等待让他变得勇敢,积极,重新向内心的恐惧发起挑战。

终于,在半秒钟的等待后,他站起来了。

一步,又一步,他踏着细碎的光晕向讲台前进。您,还在等待这一秒,大家也同您一起等待,等待他把正确的答案大声地说出来。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大家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跃而起,因为大家还在回味着今天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

铃声结束后,您和全班同学一起等待。大家还在等待什么?或许大家还在等待着您的等待,而您还在等待着同学们的等待。于是这一秒特别的长,特别的长……

其实每一秒的等待都一样,它们都共同拥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那就是---爱!

第五篇

在美国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十分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海獭。

在鲸和海豹面前,它只能算小个子,体长不过1。5米,重量仅40千克左右。然而在捕食能力上,它却高出一筹。它不但能巧妙地用石块砸碎坚硬的海胆,而且还善于准确地把握捕食的时间。每一次潜水,海獭只可以持续4分钟。如果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捕猎,时间超过4分钟,那么它就会溺水而死。因为只有如此之短的捕猎时间,所以海獭一旦潜入水中,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敢随意耽误,哪怕只是1秒钟。它总是能准确地寻找到自己的猎物,然后果断出手。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精准、精确理当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在追求成功的人生路上,更应分秒必争,做到一秒钟都不能耽误,一分钟都不松懈。

1秒钟在人生长河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甚至常常被人们忽略不计。但很多时候,事情往往可能会因为1秒钟的误差而酿成大错,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秒钟,可能是你改正错题的机会,更可能是你重新做选择的契机。1秒钟不过是转念之间,可世界上有多少事情是在转念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呀!或许,分摊到人生中,1秒钟真的很难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可若在事情发生的瞬间,1秒钟就能区分开成功和失败!

第六篇

你不要再走了,你冷漠的拽着父母的手,无情的一直走下去。他们任由你在他们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那些沟壑深刻到只能用我的爱去弥补,却发现无论怎么填充却怎么也填不满。路程越走越远,他们的身子也越来越偻倚,像一根被风雨侵蚀过的朽木拐杖,摇摇欲坠,好像下一刻就会坠落下去,双腿没有意识的软瘫下去,整个身体像一团没有墙壁支撑的软泥,精疲力尽的倒了。

而在岁月后面的,还有小小的,倔强的我们。想要从你的手中夺回他们,却发现自己想动却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用时间一个个,一根根的染白两鬓的黑发,用一把把锋利的镰刀,毫不留情的在脸上留下道道沟壑,看见你自私的夺去他们的一切:外貌,记忆,健康,梦想,甚至还有亲人……你从来不给我们后悔的机会,当我们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长大,却往往在最后一刻才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然而,死神已经磨好了镰刀,早就架在了父母纤细的脖子上,然后,没有一丝犹豫的划了下去。滚烫的血液溅落在冰冷的镰刀上,却从未融化过镰刀的温度,依旧那么冰冷无情。

而手无寸铁的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我们没有能力阻止你,最后一刻那唯一最真心的话语从此以后也只能隐匿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人恨石碑,恨它冰冷无情,恨它地下埋藏着父母的尸体,恨阳光为什么不能穿透它,恨它象征着自己又失去了亲人……而你,时光,是你这么做的。世界上多少人失去了至亲至爱之人,都是你的“功劳”,为什么你就不愿意给世界上所有的子女一个机会呢?给我们一个向父母忏悔的机会。哪怕只有短短一秒钟,那么世界上又有许多幸福的父母和孝顺的子女。

给我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机会,给全世界一个机会。

求你,为世界停留一秒钟,让那些还在怀抱中的我们懂的父母的爱,让那些黑发人送白发人的他们向父母倾诉他们的爱。

第七篇

引言:孟德斯鸠说:人性是自私的,倡导开放人性开放人性的自由,但人性又是需要规范和引导的;马克思说:人处于社会联系之中,不是孤立的个体。

光影艺术创造画面表现力是“意境”决定性因素之一,“留白”是意境展现的主要渠道。张导在《一秒钟》在电影中大量的留白充满了张力。含蓄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状态。辞短意长,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回味无穷。在影片中张九声在与刘闺女争执中冒出一句“抢什么抢,有什么抢的”,并没完全完全交代女儿的后续,但从张九声的情绪表现中,可知是交代了人物命运的走向,起到了完结故事情节的作用。但没有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交代清楚,从艺术审美效果而言,不仅给作品留下了空白,也就打开了受众的想象之门,给受众制造了艺术再创造的条件,凸显了艺术的张力。但留白之处也往往给受众带入一种幻象。比如容易给陷入宏大的历史大潮的批判和个人命运的归宿想象中,会忽略时代的特征性,纠结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误陷人定的文明范畴中去追求自由平等;又如西方文明复兴追崇的自由主义的远离现状,会让一些精致的个人主义更为披挂在身,可抵御社会和世界的进袭。

空镜头加深了对“一秒钟”的渴求程度。导演多次将镜头转向戈壁滩的风沙。在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觉中,交代了大时代背景的特征化和环境的恶劣,更能体现人物对“一秒钟”的渴求,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风沙呼啸,一望无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比如在被保卫团带走时,保卫团抢走张九声兜里有女儿存在的胶片底,那风沙的呼啸与张九声的情绪的交融,更是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与社会产生的矛盾的可悲。但从历史的发展的潮流中,在以人为约定成俗的绝对情景中,集体主义、文明可能会奴役着人,也会阻碍个体意识的发展,穷固思维;难免也会误陷在视客观化的集体真实价值为最高价值。

我们深知个体对真理的认识大多是模糊的,融入群体,更多的是屈服于真理,而真理往往是群体意识所决定,而群体的决策者往往是遵循于文明,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是存在矛盾的。但我们从影片中得知张九声的女儿是响应号召,是建立在具有时代特征性的前提下,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作行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动机。儒家思想的个人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个人就没有价值。张九声的女儿作为女学生,接受了新思想的学生,正值青春,在思想上还是受到一定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生活中个体的活动就是社会活动,于其中不免有社会投射。

个人与社会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社会中的个人是有价值标准、有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联系和互动的个体。比如张九声是劳改犯,先不论他因何获罪,但有一点可以揣测到的是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在相对的情景中是不相融的;在限定的环境中意志是自由,是充满的个性,然而也正是自由抉择的因素,他的价值取向与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的联系,更多是遵循个体的自由。个体主义更多是采取“非社会主义”的立场以及综合主义的思维策略的。

第八篇

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

以前上学、放学都是我爷爷接送的。但自去年开始爷爷就不再开着他的“小毛驴”-----电动车,接送我了,只安心在家带弟弟了。为哈?这得从去年的一个早晨说起:

那时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吃完早餐,按惯例,背上书包,扯开嗓门喊道:“爷爷,走咯!再不走,我上学要迟到啦!”“来啦!我正在拿雨衣呢!”爷爷大声回应道。没过多长时间,爷爷已经整装待发了。跨上爷爷的“毛驴车”我搂紧他的腰,向学校方向驶去。

“毛驴车”沿着武进大道平稳地行驶着。眼看要接近十字路口了,这时,绿灯一闪一闪的,要变换红灯了。我马上拍了拍爷爷的肩膀,大声提醒:“爷爷,要减速了,绿灯变红灯了!”“看见了,不要着急!”听了爷爷的回答,我不再啰嗦了,安心让他骑车。

这时车子停在来了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只见爷爷左看看,右瞧瞧,右脚准备踩油门。不好,一看见爷爷的架势,我就知道,他又要开始闯红灯了。我赶紧握住他的右手,“爷爷,今天不要闯红灯了!雨天路滑!”“急什么!这条路我一天来回要骑四趟,路况熟悉得闭着眼睛也能开,不会有事情的!”“可是爷爷,今天不同往日啊,现在下着雨,路上很滑的。万一有个闪失,恐怕后悔莫及啊!”我大声嘲他辩解道。“我刚才不是左右都看了吗?没有车辆通行。再说,再耽误点时间,你就迟到了!”爷爷有点不耐烦地说。“不要紧的,安全第一,我不在乎多等一分钟……”我话还没有说完,爷爷全然不顾,再次看了看左右两边,脚踩油门,向马路中间驶去。我只能拽紧爷爷的衣袖再次在他的耳边叮咛:“爷爷小心,当心车辆!”

但是正当我们的车行驶到马路中央的时候,突然一辆小面包车从我们的面前呼啸而过。爷爷一个惊慌,车子轮胎打了一下滑,砰的一声,连车带人我们摔倒在了马路中间。当时的我们只是擦伤了一点皮,并无大碍。但是扶我们起来的好心人的话却始终在我耳边响起:“幸好摔倒的时候没有车辆通过,要不然你们两个都要到天堂去报到咯!”自此,我爷爷吓的再也不开车送我上学了。

“爷爷,我上学去啦!”

“叫妈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千万不要为赶时间而闯红灯啊!我就是你们活生生的例子啊!”

第九篇

电影《一秒钟》剧情并不复杂,但却波澜不断,很吸引人。主要人物只有三个,张译饰演的在逃劳改犯张九声,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

三个人物塑造得都很成功。张九声的执拗疯狂与不顾一切,刘闺女的聪颖狡猾与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剧中的配角——范电影,他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范电影是电影放映员,工作了20多年,从未出过一次意外。他第一次出现是在礼堂门口,看上去非常体面。白白的衬衣外面套着马甲,头上戴着鸭舌帽,与灰头土脸的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笑容满面、气定神闲,对吵吵嚷嚷的环境见怪不怪,自有一种儒雅的风度。

范电影是这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老百姓对他热情而尊敬,他脸上的笑容显示了心里的熨帖,他很欣喜地享受着人们的仰望,就连走路的姿势都透露着优雅。

傻儿子(小时候误喝了清洗胶片的药水,因医治不及时而变成了二傻子,不能接替父亲体面的工作,只能赶大车)的出现让一切走了样,范电影的脸皮被撕破,体面打了折,一切都变得清晰而赤裸。

傻儿子赶着大车回来了,拖回来的还有长长的一大团胶片。看到这不可收拾的情景,范电影有点惊慌失措,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认为是胶片转送员的责任,这时的他一脸正义,义正辞严地要追究责任。后来得知是傻儿子闯的祸,他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力掩饰眼前的尴尬,没有心思再追究责任,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补救上。

这个情节有点夸张,有点戏剧性,但又很真实,范电影的态度变化迅疾,很有喜剧效果。但我想,面对此情此景,也许为人父母者都会有这样的反应,这就是“舐犊情深”吧!当自己的孩子陷入窘境时,父母的保护欲陡然变大,别的事情已无法顾及,只想把孩子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不愿让他们受一点点的伤害。就像影片中的范电影,为了儿子,他不得不开始——洗胶片——这一项浩大的工程,只要能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只要大家不再追究傻儿子的责任,无论费多少力气,范电影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

范电影让有经验的张九声帮忙缠胶片,他坐着板凳摇着缠胶片的简易设备,张九声蹲在地上理胶片。范电影知道胶片对张九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觉得自己俨然是他的救世主,言语之间颇有些颐指气使,一会儿批评他理得太快了,一会儿又指责他理得结了疙瘩。范电影发现了张九声书包里的胶片,厉生呵斥他偷东西,这时张九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承认是偷跑出来的劳改犯,并拔出了刀子恐吓范电影。被摄服的范电影不敢声张,两人继续工作,此时的范电影变得畏手畏脚,对张九声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他把自己的板凳儿让给张九声,满脸堆上谄媚的笑意,言语也变得小心翼翼。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人性中的某些东西却已袒露无疑。当你弱小时,别人给你的是冷眼,是不屑,是冷言冷语;当你凌驾于别人头上时,别人给你的是尊重,是畏惧,是卑躬屈膝与做小伏低。电影中人物的变化之大惹人捧腹,但笑过之后想想,此类情况在现实世界并不少见。

张九声一遍一遍地看着电影,悲痛不能自已。范电影悄悄溜出去向保卫科告了密,还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我这次算立了功了吧?能不能让我接着放电影?”这种感觉就如同是小孩子帮妈妈做了事情,等着妈妈奖励一样,这一刻,卑微、讨好、期待都写在范电影的那张胖脸上,这时的他很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可是他是为了生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哪一个成年人没有为了生活低下过头颅呢?

张九声被保卫科的人绑了起来,范电影向他坦白了举报的事实,并诚恳的道歉,还把有他女儿影像的两张胶片塞在他的衣兜里。这一情节彰显的应该是范电影善良的一面,他举报张九声也许是出于正义,也许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但终究觉得对不住张九声?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良心的救赎。

范电影,只是一个小人物,却把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展露无遗。他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与无奈,看到人生的光鲜与不堪。生活的洪流浩荡,我们都被裹挟着前进,都努力扮演着各种角色;人生境遇复杂多变,我们因之有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是虚伪,是滑稽,还是对生活的屈从?

范电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