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摘抄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摘抄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是一本由高闰青,张燕子,宋萍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6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一):学龄前的孩子要慢慢教奥

捧起这本书的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在人际交往中,情商高低的差异,并逐渐开始认可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比盯着一个人的缺点不放,更能让你获得轻松自在的人生。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教育孩子不应通过批判、指责、打骂去纠正孩子的缺点,而是应看见、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美好品质和与生俱来的优势。而通过对孩子进行积极养育,使其将这种积极的心理和优势强化,长大后,孩子们必然自带积极的力量,人生路上的很多问题,自然会更易接受和解决。

为本书做推荐的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在孩子教育方面,他想要的结果是:让他们产生积极地心态和积极的行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即是讲述教育孩子的积极的心理方法,科学的养育方法、行之有效的策略,助力孩子们活得快乐、成功、幸福,世事变幻,内心丰盈。介于本书的专业性,本书更多的是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养育。

书中针对学龄前儿童比较常见的8个问题,做了专业的分析。例如:熊孩子问题,孩子爱搞破坏;不懂规矩;爱唱反调;做事不专心;孩子不会玩儿;不爱看书;被人欺负了;要上小学了……相信这些问题每位家长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比起急躁的、想当然的去纠正,分析问题和现象背后的原因,非常有必要,教育孩子更多的需要耐心。本书的作者针对每个问题都提出了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亲自拓展及延伸活动,并为家长推荐了相关教育资源。每章由名人名言、案例、原因分析、知识导读、专家支招、亲子互动拓展、推荐阅读7部分组成。

积极养育,看似是一个讲述学龄前孩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次对家长的积极心理再教育。如果将书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应用到“大人们的世界”也是非常试用的。

另外,与所有的理论一样,“纸上学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一定要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孩子教育中。看完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会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有一个积极养育的心理暗示,刻意去改变自己的应对行为。是的,本书的针对读者还是家长,要想改变孩子,积极养育孩子,需要改变的首先还是家长本身。一些方法是需要要求自己进行刻意练习的。每章节后的延伸的亲子互动拓展需要主动执行和落实反馈。

这本书内容设计清晰易懂,轻型纸,开本小,携带也很方便,书中的实例较多,可读性强,很容易读完的一本积极养育指南。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其中的任一章节阅读。推荐阅读。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二):能看到这个书评就意味着你“积极养育”已经做到了一半

养娃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没有什么考试或者生娃前的培训。

在60、 70年代生娃就是多了张嘴的事,这也许也和时代有很大关系。那个时候经济不太好能够吃饱穿暖已经不错了。生孩子越多意味着家里的劳动力就多些。而如今大家逐渐有了经济基础物质的富足让人们有精力去思考精神上的富足。不只是养育孩子的课题火了,还有更多人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也都成为了大家观注的重点。我并不认为是时代的压力导致心理疾病,更倾向于之前被无视被忽略而如今被看到了。"真懂孩子"首先,你真的懂你自己吗?父母呢?跳过这些是没办法讨论养育问题的。它与原生家庭问题骨肉相连。所以当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反而思考当我是个小孩的时候我是如何被对待的。我是否被积极的养育了呢?自己的父母又是怎样成长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呢?说来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也可能是专业的原因我开始对父母的原生家庭产生了好奇。当我们能够通过书本学会养育孩子,为何从未听说过"养育老人"的书尤其是懂老人。

回归本书,积极指的是著名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个世界在绝大多数时候对于孩子而言都是十分新奇的,有的家长在孩子胸前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就会发现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在大人眼中的捣蛋,破坏,在孩子眼中只是探索世界的方式,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就会理解到孩子的行为。书本的前六章都是通过家长的一些变化,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成长。第七章八章更多的是一些技巧方面的举例。

书本是非常实用的书本,但是看到不等于能做到。我倒是想奉劝与其期待孩子的改变,期待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来让孩子获得改变,倒不如修炼自己解决自己的个人议题。孩子是可塑造的,我想正是他的可塑造性让我们想要不断学习让孩子成材。当对孩子有了理解,塑造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那么看这本书之余,是否会想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是怎么成长的。

逐渐老去的父母也像是个孩子一样,仿佛看到自己的父母成长的轨迹。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三):了解那些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才是真懂孩子

曾经看到过一条这样的小新闻,印象很深刻。 一位母亲在地铁上,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的读书,而她怀里的孩子,同样也抱着一本书,以同样的姿势认真的读着。 这样的场景当时惊呆了一众网友,大家都惊叹,这位母亲到底用了什么样的魔法,能够让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 答案其实很简单,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三岁以后的孩子,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心和好奇心会逐渐增长,好模仿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模仿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行为表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简单的来说,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学什么。 可对于父母们来讲,在养育孩子当年,到底该怎样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呢? 这本《真懂孩子,积极养育》给出了一系列完美的答案。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

这本书是“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其中的一本,丛书的主编都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上的专家,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可以针对性的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全书一共分成了八个板块,分别针对了孩子在学前时期会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孩子爱唱反调怎么办,孩子受到了欺负怎么办等等。 让人比较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时候,将问题分解的非常细致,不仅举出了具体的事例,还针对不同的事例给出了原因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孩子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动机,对症下药,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有案例有分析

同时,书里还贴心的列举了很多与孩子一起互动的小游戏,以及一些对育儿有帮助的书籍和影视推荐,完美的解决了父母想要陪陪孩子,但不知道陪孩子玩些什么的困境,也可以帮助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保持学习心与成长心,在发现育儿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并与孩子一同成长。 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动机,人生在世,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去解决。 关注孩子,发现问题,解读问题,到底该如何做,这本《真懂孩子,积极养育》是一本值得仔细去读的教育宝典。

推荐互动游戏和图书影视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四):你的专业教养顾问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到七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脱离了幼儿期对父母的完全依赖,语言表达也比较流利,有时俨然一个小大人。 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有时还会有自己的小脾气。作为家长的我们就会感到棘手,情绪上来了还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发完脾气也会后悔:我该怎么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呢?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然而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几乎都是“无证上岗”。 当然也有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刻意学习、练习科学的教养方式。而《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就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书中为我们系统讲解了心理学和教育学有关教养的科学理念与科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对背后的发展心理学原理及儿童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分析,给出具体、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既具有科学性,也具备实践性。 孩子病了,做家长的都很着急,恨不能替孩子生病。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需求专业人士——医生的帮助。 而亲子之间有了冲突,我们却想不起让专家来帮忙。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的作者有三位。高闰青、张燕子、宋萍,都是教育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们就像专业的医生,面对我们的各种“症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病因,揭秘隐藏在背后的科学依据,然后开出对症的“药方”。不仅如此,还给了我们一些拓展训练,使我们能全面掌握教养的方法。 学前孩子虽然小,但我们遇到的问题却并不少。比如孩子经常搞破坏、喜欢唱反调,易分心,不爱阅读等。而在引导孩子方面,我们也显得力不从心。比如,怎样跟孩子玩游戏,如何给他们立规矩,跟其他小朋友起冲突了怎么办,幼小怎么衔接? 对于这些问题,三位作者分门别类,一章一个关键词,就像医院里不同的科室。阅读起来非常方便。 具体到某一个问题,先从两个案例引出。这个案例就像是望闻问切的过程,把相关的症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从专业的角度对病因进行分析,也会让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懂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在“专家支招”部分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开发了一个“亲子互动拓展”板块,更加实用。 对于兴趣广泛的读者,本书还推荐了相关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书籍、电影、公众号等。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指导书,很值得家有3-6孩子的家长拥有。

《真懂孩子,积极养育(学前)(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读后感(五):真懂孩子,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蔡志忠曾经说过:“每一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很多妈妈都不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挖掘孩子的天赋,尤其是低年龄端的幼儿时期,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但是很多年轻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经常会感到焦虑,紧张,失望和难受。虽然了解过很多理论知识,但一旦在生活中真正遇到,还是经常会犯一些错误。

不久前读到一本新书《真懂孩子》,针对我们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法。该书是积极教育家长课堂丛书中的一本,作者高闰青、张燕子、宋萍都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上的博士专家,对学前教育有很深的研究。

书中一共分为八章,每一章都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不仅不仅从心理学理论角度进行剖析,也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真正的做到了道与术的结合,用真实的案例分析和讲解,相当于手把手的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非常浅浅易懂。

另外书中每一章的都会有一个彩蛋,会推荐一些针对性的书籍和电影,名人名言方便了家长们知识的获取和拓展。

下面我们就以“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为例,介绍一下该书中的内容。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频繁的自主探究行为容易出现破坏性行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 可能是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2. 孩子的身心发育不够完善,是一个比较笨拙的探索者,最容易状况百出。 3. 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容易外露,冲动自控能力差,心理发展不成熟。不良情绪需要得到宣泄。

家长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识别孩子的行为,适当的对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予以鼓励与引导,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 我们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重要的内在动机,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不让孩子去折腾。

2. 可以创建一个空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自由探索,自主学习,从而满足孩子的探究需求。著名的育儿专家尹建利老师就曾为女儿单独开辟了一个画画墙,将家里的一面墙壁都用来孩子的自由书写。她说家里脏了,可以再装修,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却没法修补。

3. 第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孩子喜欢搞破坏,多是因为缺少家长的陪伴和关注,亲子关系失调造成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和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

4. 第四,要学会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情绪。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示范,做好榜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能够管理好情绪。还可以跟孩子探索出宣泄情绪的方法。

5. 第五,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物品使用方法。因为有些孩子喜欢模仿,但又不能控制做事的力度方法。家长就可以想办法将一些旧物品利用起来,让孩子既能去破坏,又不会造成麻烦和损失。

6. 第六,为孩子建立规矩,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杜绝的。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刚萌芽的时候,就引导他勇敢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的负责任的品质。

经过上面的分析,家长就可以对号入座,查看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为了更好地上手实操,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做法。比如:

1.让宝宝当修理工。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废旧的手电筒,小闹钟等,与孩子一起探索修理。 2.让孩子充当小帮手,一起参与到清洁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也使之更加爱护环境,珍惜物品,不容易破坏。 3.设置小小奖励板。家长可以把挂历做成孩子的行为记录表挂在墙上。每隔一个周期就让孩子数一数自己的进步情况,以此来激励孩子爱护物品和玩具。当他们达到预定目标时,家长就要好好的抱抱她,表扬她,强化孩子爱护物品的正面行为。

4.设置宣泄区。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引导孩子拍打沙袋,对毛绒玩具或者娃娃诉说自己的情绪等。用适宜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以减少孩子的破坏行为。

5. 父母和孩子在家一起玩角色游戏,孩子扮演小白兔,爸爸或妈妈扮演小花狗。玩耍过程中,小花狗故意欺负小白兔,让孩子体验。被人欺负时,玩具被破坏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使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产生习惯性的理解。 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们还推荐了一些适合解决该类问题的书籍和电影。方便父母们拓展自己的知识盲区,更好的帮助孩子。

以上是其中一个章节的内容分布情况。除此以外,书中还针对孩子不爱玩,不会玩的现象。孩子没有规矩,培养好习惯难的问题。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应对同伴冲突,建立同伴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如何轻松的过渡到幼小衔接期?等八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有理论,有方法,有案例。浅浅易懂,容易上手。

如何教育孩子,在早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受用一生的好习惯,这本《真懂孩子》一定会帮你找到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