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此家长》观后感

《如此家长》观后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如此家长》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如此家长》观后感篇一

春晚相声《如此家长》。让孩子从小开始拼爹,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绘画、书法、钢琴、舞蹈、游泳、乒乓球、篮球都还仅仅是必修课。如此这般,你想过没有,孩子受得了吗?消化的了吗?

但实际上,学生减负推行了这么多年,其实际效果又如何呢?为学生减负说了这么多年,学生负担并没有减轻多少。就拿作业量来说,我小孩读初中二年级,他每天晚上11点以后才能做完作业,我们家长经常交流,班上能在90分钟内完成作业的学生没几个。其实笔者也深有同感,每天辅助小学生的时间至少在40分钟以上,有时候甚至更多;而主课语文、数学考试也基本上是每个月都有,家长在学校老师的“督促”下要帮助订正、签字以及签写意见反馈。所以无论是从记者的调查还是笔者自身的体会来看,为中小学生减负的路,其实还有很长。

减负说来容易做来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不“配合”减负的是学校。诚然,学校并非想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更不想去违反相关规定给学生增负,但最终拗不过教育评价这个最终的“坎儿”。从客观的角度上说,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和测评学习效果,如果撇除了课后作业和考试这两个重要环节,也许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完全“去作业化”或者“去考试化”是否真能达到学校教育的预期,还真有待商榷。至少,从目前已有的教育测评体系和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来看,我们还尚未找到更好的替代途径。这是其一。

其二,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心里也会“没有底”。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很清楚,学校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和考试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大环境下,更没有哪位家长会拿孩子的将来作为赌注而“减负”,甚至还有不少家长不但不减,反而会层层“加负”。除此之外,在中小学生放学后,实际上是有非常富足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的,如果不做家庭作业来巩固学习内容,那几个小时的家校之间的“真空地带”该由什么来填充?这也是一个问题。相较之下,许多家长更情愿用家庭作业来“填空”,至少这样做会让家长更加“放心”。

所以要给中小学学生真正减负,首先就要让学校更好地执行规定。让各个学校统一、严格执行规则或许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否则你布我不布、你考我不考,亦或是明里不布暗地布、明面不考暗地考,这就会助长相互布置作业和开展考试的风气,最终“减负”只能成为空谈。其次,减负要让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有所适从”。在学生放学后的家校“空档期”,可以安排更多的非课程学习的项目。其实早在2011年不少学校就开设过课后看护项目,2015年还有学校推行过“课后看好”、“延时离校”等课外活动计划试点,但由于教师负担、经费问题以及相关规定的限制,让这些试点没能继续走下去。倘若能够综合上述问题并广泛调研,吸取相关经验和学校、家长意见,中小学生的“减负新政”必然会做得更好。

《如此家长》观后感篇二

大年三十晚上,我在家看完了春晚,其中小品相声等语言节目是我比较喜欢的,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金霏、陈曦的相声《如此家长》

这个作品生动形象同时也十分深刻地讽刺了现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整日穿梭于各个辅导班之间,部分家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不知不觉中揠苗助长,惟妙惟肖,幽默却又发人深省。学生被“绑架”,家长也被“绑架”,现在的家长和学生都因为社会残酷的竞争而“亚历山大”,看着这个相声,仿佛就看到了自己。

东汉时期的班固曾说过:“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教育,本身就是示范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言传身教的重要场所。部分家长在“望子成龙”的过程中,教育观有了偏差,违背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说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却盲目地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但忽略了“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只考虑到了如何去给孩子花钱,却忽略了孩子内心感受,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表演中,说画画、书法、钢琴、舞蹈、游泳、乒乓球、篮球等课外兴趣班都是“必修课”,丝毫不夸张。而金霏所描述的星期日中三点半起床,衣服一件一件望孩子身上套,全家人像打仗一样紧张地忙碌,而辅导孩子作业更是让我看到了我小学时我的家长辅导我作业时鸡飞狗跳的场景。

现在,大家都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质有不同的观点,而对于我来说,家庭教育的实质就是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从做人做事开始,做好人,做好事,正如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