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工具,还是武器?读后感精选

工具,还是武器?读后感精选

《工具,还是武器?》是一本由【美】布拉德·史密斯 / 【美】卡罗尔·安·布朗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具,还是武器?》读后感(一):要全球化的必读书

要做全球化科技企业,我想这应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是微软分管法务的副总裁,在微软与政府长达20年的反垄断拉扯之后,跳脱出公司的来剖析当下全球科技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化战争,黑客取代了核武器,乌克兰全国1/10电脑被攻击瘫痪,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公共服务就此混乱。2017年微软遍布数十个国家的数百万用户遭到勒索,不给钱就抹去电脑里所有数据。一国的黑客可以窃取另一国的大选资料,半真半假的信息,再在社交媒体上通过算法精准滴灌给能影响的人,从而左右他国大选。

这些尚未有解法。

微软面临着A国政府要求其移交存储在B国政府的用户信息,且不得让当事人知晓,否则会面临当地员工的扣押和巨额罚款。美国国安局通过光缆全面窃取科技公司的用户数据,这就是著名的棱镜计划。

枪口再调转到企业本身,有任何力量能监督全球科技企业自身如何处理手中的用户数据吗?没有。

脸书的律师对一位欧洲用户说,理论上公司可以利用用户数据做任何它想做的事。

一位谷歌工程师说:如果人们知道谷歌知道他们多少信息,他们会疯掉的。

微软的法务团队牵头,组织同业做的一些努力对我们也很有启示:主动并不断与监管沟通、协商,构建国际标准,主动倾听社会和员工的声音,捍卫正确的价值观永远比短利更能让公司活得长久。主动诉讼,越复杂的问题越无法立刻解决,一场又一场的诉讼是最直接有效的协商手段。

可能法律出身的人,文笔都不会差。作者史密斯将复杂而枯燥的问题,结合他的国际视野和历史积淀,讲解的深入浅出,也十分有趣,是一本硬货。(两年前就被推荐过这本书,现在才读出了感触

唯一的,却又很难指摘的地方,毕竟是写自己服务了20年的公司,感情滤镜还是有一点点的。

《工具,还是武器?》读后感(二):作者把科技挑战写得很有法律人风格

《工具还是武器》 这本书讲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作者是微软总裁,但主要是负责法务的总裁,所以把科技挑战写得很有法律人风格。喜欢追溯其源、分析变化与挑战,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推动新的框架协议,甚至是推动立法。 书中讲了很多很有争议、当下仍不算完全解决的话题,比如信息安全、网络隐私、黑客与恐怖分子、科技伦理、外交边界、与政府的关系、数字领域的地缘政治等等。思考的方向和所站的位置都非常宏观,读来还是很有启发的。 作为全球巨头科技公司的首席法务官,这些确实是他的工作,而且都是因为科技发展而带来的新问题,各方都在博弈,没有太多先例,怪不得作者会不断地倡导政府监管、公司合作、探讨框架协议、要求共同面对,这种宏大而且影响深远的话题,确实需要谨慎和达成共识。 书中讲的一个关键矛盾,是公司的公正VS国家的公正。 现在的跨国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服务的是全球客户,而国家呢,服务的是一国公民。科技可能无国界,但人是有的,在某些状况中,必然会出现冲突。举个虚构的例子,美国认为中国某公司会损害美国利益,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微软公开相关人士的电子邮件,而微软如果遵从了,就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所以涉及到公司与国家的利益冲突,真的还挺复杂的。 作者1993年加入微软的法律团队,2015年出任总裁,到图书出版的2018年,已经在微软工作了超过25年了,期间处理过各种类似的案件。如何配合政府调查?如何保障客户利益?在什么状况下可以将特点数据移交给政府?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怪不得微软也不断地在与政府打官司。 归根到底,政治边界,数据边界,经济边界,领土边界,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而边界的尝试划定,则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冲突,一点又一点的订立和完善还不存在的规则。 关于数据共享,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可能是碍于作者的大公司立场,他一直在呼吁数据共享,呼吁科技公司互相合作,以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这里面的数据是一个一个个体的信息,但作者并没有讲个体的知情同意。 而在上个月看的《大数据时代的生存指南》中,作为哲学家的作者,则站在个体的立场,提了一个微小费用的观点,科技公司可以使用个人的数据,可以从中获益,但要支付少量的费用,以补偿个体面对科技挑战时的损失。 关于数据的观点,两位作者截然不同,但关于使用数据的态度,又有相似,那就是一分为二的僵局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好的,小心地让出部分利益,才有可能一直有变化。 变化即是可能性,只是未来到底谁会让出更多的利益,还真的不好说呢。

《工具,还是武器?》读后感(三):纯阳书评第485期《工具,还是武器》

在如何看待科技这个问题上,至少有三个段位。只看到科技的好处,充其量是初级段位;看到好处的同时,也看到了坏处,这是中级段位;既看到好处,又看到弊端,然后还知道什么是主,什么是次,该如何兴其利,祛其弊,这才是高级段位。本书就是一位有着这样高级段位认知水平的人士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念分享,看点有三,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唤醒读者从反面看互联网科技。

正如《反经》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帮助读者跳出“正经”的思维框架,本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带着读者跳出科技一切都美的美好愿景,从反面审视科技,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科技,更加立体地把握科技的现实意义。从反面看科技,不是要扬弃从正面看到的图景,而是要对正面的图景完成一个补充;从反面看科技,不是要放弃对其未来前景的向往,而是希望用更多的真实代替可能过多的想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作者本书所提到的这些问题,除了是科技本身的问题,首先表现为我们对互联网科技认知上的问题。

第二、带着读者从反面看互联网科技。

笼统地说出互联网科技作为一种工具也有问题是一回事,而清楚地梳理出互联网科技在现阶段已经出现了什么问题绝对是另一回事,两者绝对不能相提并论。前者很多人都可以轻松办到,而后者就必然寥寥,因为这是一个技术活儿,既需要有经历,还需要有洞察力,既要善于归纳总结,还要能够有力表达。作者就是那些寥寥中的一个,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者清晰梳理了网络安全、隐私等等互联网问题的内涵是什么,逻辑是什么,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它们会成为问题,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效果怎么样?显然这才是严肃地探讨互联网科技有关问题的真正姿势,也是真正体现一位高段位人士认知水平的正确姿势。

二是作者作为微软的法务人士,处理这类问题就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在这类问题面前他首先是一名实操者,然后才可能是一名理论家,一线的问题处置经验给了独特优势,所以他有机会跳出教授式的理论探讨和思辨技巧,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和见闻,借助流畅动人的故事,带着读者穿越各种主题,从而让读者借助这样的文字旅程让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变得更加具体。

第三、提出了一个科技问题的应对之道。

作者尽管首先是一名实操者,但是这个身份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名高质量的思考者。在不停处理各种科技有关问题的同时,他对科技真正发展之道的理解一刻也没有停息,在他的思考中既有从历史科技的命运中取经的影子,也有对形势的理性判断下世故的痕迹,他提出即使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去看,合适的监管也是必要的,没有监管恐怕会没有一切,所以也不会有科技,而合适的监管,才真正有利于科技,才真正有利于可以的发展和未来。所以一种更为理性的看待科技的方式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看科技,通过监管兴利除弊,只有这样,科技才是社会的工具,即使是武器也是守护大众福利的武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