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读后感锦集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读后感锦集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是一本由[美] 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读后感(一):关于《全球通史》新旧两版的字数

开宗明义:相较旧版(第7版修订版),新版(第7版新校本)字数并未减少。

那为什么会有字数差异呢?来看具体说明:

1、新版(新校本、花皮)与旧版(修订版、白皮),在上下册的章节划分上有所区别: “第五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在旧版中属下册,新版中则属上册。

2、就整体字数而言:新版(新校本、花皮)版面字数为1220千字(此处千字为计量单位),旧版(修订版、白皮)版面字数1214千字。新版(新校本、花皮)增加了编后记与部分图说,因而总字数上,新版较旧版多出6千字。

最后,培文君想向各位读者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在意这部书的字数。放在心上的,才会在意,才有讨论。谢谢大家~

from:培文君丨《全球通史》编辑小组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读后感(二):一个人读历史

疫情来了,在酒店里隔离,一个人做在床上,只能在这陌生的三十平方的小屋内行动。随身只带了办公用的电脑,没有带书,一个人看着窗外,无事可做。

窗外是一片又一片的现代化房屋,有几颗树从近处房子间冒出来,远处的房子消失在雾中,没有山。

就在这时候,不免想起前几天读的这本书,那本纸质书很新,是图书馆借的,我以前不曾读过什么史书,但封面和内容吸引到了我。

我看着窗外的一切,就想到了历史。

我现在仿佛从世界中抽身出来,看着窗外密密麻麻的房屋,每栋房屋上都纵横着数十数百扇窗户,一览无余,我看着这些,仿佛就在外面看着窗户里的自己。

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能有哪些?石器时代的先民早已逝去,灵魂消失于真空,我们只能用为数不多的痕迹去推测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或与自然共处从事采集的生活,或耕地储粮,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他们的群体人数不多,认为自然恒定不变。

望着窗外密密麻麻的房屋,我们的生活本质上与先人有什么区别呢?现代人没有神,但他们把金钱视作上帝,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就如同西西弗斯一遍遍把石头推向山顶,再让它滚下来。一座座楼房被建起,被拆毁,人住进去,又离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森林,没有山,我们周围都是硬邦邦的人造物以及无处不在的文字与符号。

我看着窗外,二十年前,这里应该也只有平房,一百年前的老建筑早已不在,再往前百年千年,这里或许是未开垦的土地。在历史宏大的视角下,这窗外的景象显得多么卑微,而更卑微的是窗子里的人。迟早也会像先人那样死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在这一刻,便不由的从孤独之中产生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崇高感。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读后感(三):读 L. S. Stavrianos 之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L. S. 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本历史畅销书。由于我对于畅销书印象一直不佳,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入手这本书。这次终于买下它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酒石酸的强烈推荐,二是亚马逊上这本书的电子书版本降价了。买下之后,自然就是下载阅读。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买这本书的时间是今天白天 12:19,而我现在开始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间是晚上 22:49。如此短的阅读时间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这本书作为畅销书,文笔十分合格,读起来很顺畅。其二,我虽然大致读下来了,但是整体阅读速度偏快,有的地方还有小跳跃。

现在,就我这几个小时的阅读体验,我来聊聊这本书。需要注意的是在网上搜“全球通史”的时候有可能搜到两本书。一本就是 L. S. Stavrianos 的这本,副标题是“从史前到21世纪”。另一本则是 H. G. Wells 的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的中文译本(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我在上一篇读书笔记里也聊过了)。相比于 Wells 而言,Stavrianos 具有更专业的史学研究背景。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的写作时间也晚于 Wells 的,所以更接近现代。

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一书的确有几处亮点。除了被各路推销员津津乐道的“全球史观”以外,我还发现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书中的图表非常清晰且内容丰富。从后记中的说法来看,这里边有译者的功劳,这确实值得表扬。很多书籍对于“图文并茂”的理解是有误区的。要么该用语言说的不用语言说清,上一些花里胡哨的图片来表述。要么走另一个极端,一切内容都用纯文本的形式叙述。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能兼得准确性与直观性的方案。那就是格式化图表。本书中的几十幅图表呈现给读者的是带有直观图像或者排版样式的形式,但在生成图表时根据的是严谨的格式化的语言描述的数据。了解过 SVG 之类的矢量图格式,CSV 表格或者 Markdown 排版的人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这背后的思路。不过由于这一期不是讲图形学或者可视化的,这个话题我们就跳过了。

其二,虽然这本书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来写作和翻译。但原作者给出了一定的拓展阅读推荐,译者也忠实地把这一部分翻译了。这本来应该是分内之事,但由于一些同行的衬托,也成了一个值得拿出来说的优点了。要知道,即便是新闻报道也要在本来就紧张的时间里插入“某台记者某某在某地报道”的信息。即便是自由散漫的庄子也要在文章里引用《齐谐》。而现在作者或者译者不加引证,实际是一种思辨能力的倒退。如果哪天读者们真的彻底习惯了没有可靠引用的文本阅读。这些图省事的译者应该负一定责任。

其三,书中的论及范围超出了一般世界史或者国别史的覆盖范围。有一些关于美澳土著、古代非洲(除沿地中海以外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资料。因为比较冷门,这些资料平常是比较难找的。

缺点当然也有。比如网上都快吐槽烂了的作者对于一些细节历史知识的把握不足。另外就是这本书太过于简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够篇幅来阐述。不过考略到话题如此之大,这些问题是难免的。这些网上有很多吐槽,我就不多提了。个人认为如果要写全球通史,实际上应该由多位专家合作写一个十几卷的系列,而不是由一个人写一个两册的短篇。

最后作为大头,再来聊聊这本书的“全球史观”。这个话题比较复杂,因为它不算是本书的一个单纯的加分项,当然也不是一个减分项。所以单独拿出来聊。全球史观是一种以所谓全球视角来叙事历史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

相较于断代史或者区域史而言,时间上涵盖所有有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上覆盖全部有人类活动的空间的全球史观是一种非常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视角。但问题在于,有了好视角,不等于能写得好。

第一重困难是材料把握上的。一个专家很难对这么大的时空跨度上的材料保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第二重困难则是思维定势上的。很不幸,这两个困难,Stavrianos 都没克服掉。第一个困难就不细说了。主要说说第二个困难。虽然全球史观的初衷是突破欧洲中心论,但这本《全球通史》实际写出来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欧洲中心史加边缘世界的扩展材料。虽然在程度上要比 Wells 那本轻很多,但仍未达到跳出欧洲中心论的地步。如果要比喻的话, Stavrianos 的写作就像在切一把形状各异的香肠。他找了其中一根比较长的香肠,把其他香肠对齐那根选好的香肠排成一排。然后根据那根选定香肠的关节,几刀切过去把所有香肠切成几段。

Stavrianos 仍旧在按照古典-中世纪-近现代的方式划分阶段。其讲述方式大体上仍然是在每一个时间段内讲述世界各地对应文明的状态。但问题是各个文明都是有自己的发展节律的。硬要在中国古代或者古埃及找个中世纪或者在美洲找个希腊化时代是不现实的。按照 Stavrianos 这样的讲述方式其实不利于对一些非欧洲文明的把握。例如对中国古代历史十分重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本书中被一笔带过了。可问题在于没有魏晋南北朝就没有隋唐。还有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处理也太过简略。给人一种埃及和两河是希腊文明前奏的感觉。但实际上每一个文明在它们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都是不知道后边会发生什么的。埃及的兴起和衰落都不是为了给希腊做铺垫。希腊同样也不是为了给罗马做铺垫而发展。酒石酸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看历史的启示很有意思。但对于现代历史学而言,研究历史不一定是为了获取某种“启示”。对“启示”的过度追求反而可能造成一种主观导向。

或许一部具有全球视野的通史应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相对稳定的文明的历史。这一部分分别说明每一个文明的内在逻辑。另一部分则是文明之间的交互和联系的说明。毕竟,所谓“综合”应当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上关联,而非取消分析把一切混为一谈。

求点赞,求收藏,求分享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