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精选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精选

《国家竞争优势(上)》是一本由迈克尔·波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478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一):看到宁向东教授序言关于手机行业的反思就惊了

原文如下:对于波特教授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一个值得我们由此出发进行深思的例子是: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群体,消费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形成有持续竞争力的的手机研发与制造行业呢?

回到实际情况:当今中国的手机产业链能力全球无出其右者。生产就不说了,中国是全球手机制造的决定中心,研发也是能力非凡,君不见已经把日本,韩国企业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在最核心的芯片,华为的海思也能异军突起。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二):小心别给中文版带坑里去

原作奇书,译本坑人。我看的中信2012年8月的电子版,图3-5 完整的钻石体系,全书最关键的一个图,排版箭头好几个错,又扒拉了PDF来看,一样错。当即就迷糊了,因为文里写的和图对不上了,去找了英文原版和德文译本,然后发现,何止图错,全书翻译得都“天马行空”!翻译给人的感觉就像读完一段,然后把书合上,完全凭空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一下这种日常口译似的随意,完全不是按专业学术著作笔译的要求来的。原文里很多信息都被翻译“略去”或按照自己的“理解”代换掉了,这个和机翻那种明坑还不一样,是不对照原文看不出来的暗坑。后来居然在国内有人的硕士论文里都发现引用的错图了,太害人了。所以我应该感谢错图么?不然我也说不定掉沟里了。图如果是排版错,再印刷时可能已经修正了(也不止这一个图有错),可翻译的问题不是个别内容误译,再刷估计也是修正不了的。译著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尽可能准确地作者的东西,而不是译者自以为嚼烂了吐给我们的东西。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三):如果国家是一家大公司

本书是“竞争之父”迈克尔•波特的巨著,在本书中,波特根据自己的竞争理论,对国家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历史上看,国家强弱对比是件吊诡的事,比如生产力强大的宋朝会被元朝所灭亡,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在美洲找到了英国人梦寐以求的银矿,但它最终却在全球争霸中落败。为什么上天给了一个国家这么好的条件和机会,它却会成为失败者呢?

波特把这一切转化成了经济问题,他关注的是:一些企业在某个国家才能成功,在另一个国家却失败;有的国家不断有新的领袖企业冒出来,而有的国家却做不到;为什么同样的产业政策,在不同国家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波特用分析企业的方式来分析国家,他看到,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以生产要素来说,一个国家的资源非常重要,但如果天然匮乏,则创新能力便不可或缺。

从需求条件来说,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如果大家都吝于消费,那么,国内市场就会变得狭窄,使恶性竞争泛滥,从中成长出来的企业素质不高,没有足够资源涵养其创新力,一到国际市场上,只能靠价格战维持低层次的发展,很难在竞争中取胜。

从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来说,波特认为企业集群非常重要,如果没有IBM,英特尔没有机会,而没有英特尔,微软也无法一鸣惊人,强有力的竞争者不能一家独大,它必须与人合作来成长,于是,相关的企业将决定你的竞争力。如果周围都是假冒伪劣,那么企业巨人就会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成为无所不包的巨无霸,这样效率必然下降,从而失去竞争力。

从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环境来说,企业不能做大了以后再进行结构调整,否则成本就太大了,可当它规模还小时,它们为什么要选择更具前瞻性的架构呢?这就不仅仅是企业素质问题,与大环境息息相关,狼长大了依然会吃肉,不把握好企业的最初,则它的最终就会更快到来,波特认为,只有鼓励竞争的环境,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强者。

波特很好地回答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奇迹,当时美国在日本企业的进逼下,世界第一的地位已岌岌可危,然而,IT产业的崛起迅速拯救了美国,除了少量外设之外,所有核心技术和大企业都来自美国,令人惊讶的是,日本和美国几乎同时看到了这个前景,可日本的创造力始终没能充分释放,竞争未来,不一定是资讯、智慧、努力方面的差距,更可能是环境、结构、体制方面的不同,这再好不过地阐释了,什么是国家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上)》读后感(四):国家进步民族兴盛都埋伏在文化基因里

《国家竞争优势》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写成。

作者认为4个互相关联的主要因素主导了“国家竞争优势”,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个理论回答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德国为什么是全球印刷机产业、高级轿车、化工产业的集中地?瑞士为什么是世界重要的制药公司、巧克力食品与贸易业的基地?美国为什么能在个人电脑、软件、信用卡、电影等产业中独占鳌头?意大利的企业为什么可以再瓷砖、雪靴、包装机械以及工厂自动化设备方面表现强势?而日本企业又为什么主导了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由此4个主要因素衍生出一系列关乎国家竞争优势的条件,相互作用构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

一、政府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如日本政府从1971年开始积极推动的航空业以及1978年开始的软件工业,韩国政府投入化工、机械等产业,都成绩欠佳。而是应该因势利导。但中国主导的高铁是此理论的例外,但也有其深层次原因。一是中国高铁的巨大建造需求市场必然带来巨大的实践经验,非常利于技术的提升与创新;二是中国国内的运营市场足够巨大,政府动员力、财力足够强,以承担高铁的巨大初始投入与高昂的维护费用;三是不得不提到的,促成高铁跨越发展的时任领导(即人才资源),同样,中国随着40年改革开放,40年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的投入,以及国内广袤大地上呈现的高原、山川、荒漠、戈壁、沼泽以及各种气候条件,给建筑施工带来的种种考验,势必造就一批中国建筑、中国铁工、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全球领先的施工企业。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与施工息息相关的中国工程制造装备产业一定会成为全球一流。同样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运用场景以及全球最高效的4G/5G网络基础设施,按照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具备了催生世界一流手机厂商的条件,相信华为、小米、VIVO等国产手机商将会越来越强大,终究成长为全球业内领先厂商。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汽车业,近二十年国内大力发展汽车市场,似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及的条件中国都具备,可能受制于国内基础工业及工艺的落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仍未实现国产化,国内自主汽车产业具德国、日本等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希望在大力发展电动车技术、汽车技术革命的现实契机,我国的电动汽车业能够引领全球产业。

二、竞争催化发展。成功的国际竞争者通常整合了进出口贸易与海外投资两种手段。产业竞争包含5种竞争元素:1.新加入者的威胁。2.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3.供应商的谈判力量。4.客户的谈判力量。5.与现有竞争对手竞争。

三、以创新扭转劣势。很多创新是来自平时的积累,而非一夜之间诞生。创新有赖于经验的沉淀而非技术突破,因此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不亚于正规的研发工作,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所以有形的资产和认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改变竞争优势的典型因素:1.新技术,如医疗技术。2.客户需求转变或新需求出现,如美式快餐。3.新的产业环节出现,如叉车。4.压低上游成本增加获得途径,如劳动力、原料、通信。

竞争优势的持续力三项重要条件:1.特殊资源的优势。2.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越好。3.一种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

真正的领先优势通常要靠随时觉察产业环境的变化,以保持创新能力。产业表现卓越的国家经常也是创造生产要素或提升必要生产要素的高手,因此,能拥有高级研究环境的国家,其竞争力也将提高。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必须回溯到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与社会价值功能上,而这些因素多少会限制一国可以竞争的产业种类。跟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形一样,匮乏的生产要素、不易取得的资源、生产要素的使用方式受到严格限制等现象,通常也会刺激产业的创新与应变能力。

四、民族文化对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也反映在教育、训练、培养领导人才、团队与组织的关系、个人创造力、决策方式、企业和客户关系、公司内部的合作能力、对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劳资关系等方面。

为逐利而快速流动的资源很少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由此,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突出主业,控制非主业投资,对于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现象甚至强力迫使部分央企退出,现在想来,举措很有必要。

投资人或员工对企业或产业的忠诚度越高,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就越大。创造与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日本的汽车业在本国市场成群厮杀为该国带来的好处,远超过它与国外企业的对抗,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不但强化了本地优势,更加重了企业以出口追求成长的压力。我国的建筑业、矿业就是很好的例子。反之,竞争者多并不代表竞争力就大,如果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法拙劣,反而会抵消本国的竞争优势。例如我国彩电业发展的初期,长虹、康佳、创维等出于同质水平,长期限于价格战的低层次竞争,反而是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乐视、小米、华为等厂商的加入才提高了电视竞争的格局和品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